一條古道,官走過,兵走過,秀才也走過,現在變成斷頭路

盧氏置縣以來,兩千多年,城址未移,縣名為變,可以說是一個奇蹟。而奇蹟下面掩蓋的則是交通閉塞的無奈和與世隔絕的悲涼。

盧氏偏居大山深處,縣城處於狹窄的洛河小盆地裡。南邊是八百里伏牛山,北邊是天險崤函古道。西邊更是蒼蒼茫茫、無邊無際的秦嶺山脈。東邊沿洛河而下,從山河口進入洛河峽谷,水流湍急,不易行舟。舊時,進出盧氏的唯一大道就是翻越十八盤,出洛寧而達洛陽。

清朝盧氏知縣宋之睿曾作詩讚盧氏雲:

四面盡高崗,孤城大麓藏。

源探伊洛水,城扼晉秦疆。

虢叔基非舊,盧敖跡已荒。

我來憑一眺,山色蒼莽莽。

十八盤,屬於盧氏縣範裡鎮裡鋪村,是與洛寧縣接壤的一處山路。清雍正年間,河南太守(府治洛陽)張漢到盧氏視察,翻越十八盤時,大汗淋漓,剛到半山腰,大雨突至,急忙避雨於虎豹關內。不一會兒,雨過天晴,張漢俯視腳下滾滾洛河山洪,雨後的山腰雲霧繚繞,隨賦詩一首:

面壁疑無路,憑高十八盤。

龍蛇隨婉轉,猿狖亦蹣跚。

避雨崤陵固,登天蜀道難。

九垓遊汗漫,身聳入雲端。

之後,盧氏縣令將詩作刻碑於關前,關已不存,詩碑保存於縣文管會。據當地人講,前幾年在十八盤半山腰還見過碑座。

建國後,盧氏至洛寧修了新公路,十八盤逐漸廢棄,成了當地人的一條小道。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故縣水庫蓄水後,洛河古道徹底淹沒於水下。

邀本地村裡的一個好友一起到十八盤遊玩,走一走十八盤的傳奇。

過了裡鋪村老虎頭,眼前出現一堵崖壁,好友說那裡就是以前觀音閣的地方,後來被拆除了。現在空曠的一大塊地已經種上莊稼。崖壁下只剩一座新修的小廟,香火很少。

一條古道,官走過,兵走過,秀才也走過,現在變成斷頭路

觀音閣舊址,已成為平地

通往十八盤的山路很窄,和山裡普通的羊腸小道沒有區別。荊棘叢生,極不易走。剛開始還有幾步平路,轉過一個山樑,一路盤旋而下,古道的痕跡清晰可辨,路上的石頭深深鑲嵌在山坡上,和山坡融為一體。或者直接從山石中開鑿出窄窄的一條小路,也不甚平整。隨著地勢變化,古道曲折不平,高低不一。路面上的石頭已經失去平面而凸凹不平,稜角盡失,不知道經過了多少人踩馬踏。

有山石的路線比較明顯,從土樑上開挖的路就不那麼好找,完全被雜草湮沒,沒有一絲痕跡。開挖深一點的只剩窄窄的小溝,灌木叢生,人鑽不進去,更別說行走。

至半山腰處,有一個緩衝,是一個小小的平臺,一人多高的灌木遮蔽了視線,大小石頭堆在一起,看不到任何路徑。平臺外側,一個小小隆起,如同小山包一般。站在山包上,故縣水庫碧藍如玉,一艘小船劃過平靜的水面。陽光照射著兩側的山峰,湖水靜靜地躺在群山的懷裡,泛著陽光的漣漪,碎銀般擴散著。

平臺向下,已經找不到路徑。手扯灌木,腳蹬石塊,攀援而下。越向下,越沒有了路。直到兩叢灌木跟前,突成懸崖,身下就是泛著藍光的湖水。碧波盪漾,好像一波波湧來的笑臉,深不見底。

十八盤的古道一直延伸到水裡,再無出頭之日。

回頭望去,好友告訴我,剛才的那個平臺就是以前立碑的地方。經過翻閱資料和有關記述,這個平臺應該就是當時虎豹關所在地。建在半山腰,可攻可守,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張漢太守當年應該在此避雨,在此觀雲觀水,而寫成詩文一首。縣令心領神會,刻詩立碑,也算是拍馬屁的高手。

返回的時候,試圖尋找一下遺棄的碑座,但亂石大而多,灌木密佈,不要說找碑,就是路也找不到。

一條古道,官走過,兵走過,秀才也走過,現在變成斷頭路

石頭上開出的路,有石臺階

一條古道,官走過,兵走過,秀才也走過,現在變成斷頭路

當年這裡有個虎豹關,關內立有詩文碑

一條古道,官走過,兵走過,秀才也走過,現在變成斷頭路

當年的官道就是這個樣子

一條古道,官走過,兵走過,秀才也走過,現在變成斷頭路

隨時遍地

一條古道,官走過,兵走過,秀才也走過,現在變成斷頭路

荒廢了,路徑還在

一條古道,官走過,兵走過,秀才也走過,現在變成斷頭路

平緩而完整的一段。應當是太守走過的

一條古道,官走過,兵走過,秀才也走過,現在變成斷頭路

找不到路的一段

一條古道,官走過,兵走過,秀才也走過,現在變成斷頭路

雜草叢生,不能同行

一條古道,官走過,兵走過,秀才也走過,現在變成斷頭路

古道盡頭,兩叢灌木

一條古道,官走過,兵走過,秀才也走過,現在變成斷頭路

陽光下的水庫和群山

據我國翻譯家、散文家、北大教授曹靖華回憶,他當年走出大山,外出求學就是從十八盤步行至洛陽,才開始坐車到開封,進而走向世界,成為盧氏的驕傲。

可見,舊時盧氏外出求取功名的秀才也都走的這條"蜀道"。也可謂功名之路。

好友指著東邊數百米外的另一處山坡說:那邊是大十八盤。言外之意,腳下的是"小十八盤"。

在沒有汽車的年代,全靠步行,小十八盤足夠了。1935年,國民黨政府為了連接洛陽和西安,開始修建洛(陽)潼(關)公路。因十八盤路線過於陡峭,就在東側數百米外另選路線,終於修成了盧氏歷史上的第一條真正的公路。

當時處於戰爭年代,公路等級極低,勉強可以通行。國民黨河南省政府和軍隊躲避日寇南逃時用過一次後,廢棄不用。成為這段公路最恥辱的一頁,也是通行車輛、軍隊最多的一次,唯一的一次。

當地人把古道十八盤稱之為"小十八盤",國民黨政府修的公路稱之為"大十八盤"。

故縣水庫蓄水後,大、小十八盤統統成為歷史。"小十八盤"除了有放牧的、植樹的、挖藥人偶爾走一走外,已經徹底廢棄。而"大十八盤"是公路,路基寬,水庫邊還有一個極好的平臺,條件好於小十八盤。近幾年,有釣魚的、旅遊的漸漸多起來,縣釣魚協會對“大十八盤”公路進行疏通後,越野車可以直接開到水庫邊。成為釣魚、野營、燒烤者的樂園。並在一處路基漿砌堰上刷下"十八盤"三個大字。一時成為當地的名勝。

一條古道,官走過,兵走過,秀才也走過,現在變成斷頭路

大十八盤的公路路基,比較完好的一段

一條古道,官走過,兵走過,秀才也走過,現在變成斷頭路

大十八盤保存完好的一段漿砌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