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星期五言:截至本週,在國際電影節斬獲無數大獎的《羅馬》已經在中國各院線悄無聲息地下架了。就像它在各大院線悄無聲息地上映了一樣,沒什麼爭論,沒什麼票房…我覺得這是藝術電影在中國內地再好不過得待遇了——沒爭論表示它沒把不該來的人拉進影院;沒票房則代表了發行方沒有像《地球最後的夜晚》那樣過度炒作、利用明星效應。如此也便沒有了觀影期望值的落差,皆大歡喜。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在這悄無聲息中再看《羅馬》,你會發現很多新的驚喜與激動。好的電影不正該具有這種耐看、耐品、耐琢磨的品質嗎!

在此本人把重看電影的一些新發現與個人感受整理總結出十點(內涵分析與點評)一一列出,與大家分享。(以下所有觀點與解讀均屬個人理解,能力所限難免達到客觀準確,因此此文僅供喜歡這部電影的朋友交流借鑑。)

話不多說,進正題——


一、那些不經意的聊天

▼「社會動盪」:

- 剛才一小孩朝軍隊吉普車扔水球,士兵被惹怒就下車朝他打了一槍- 天啊,他還好嗎?- 他往他頭上打的,他死了。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這段對話是女傭與索菲亞的幾個孩子在餐桌上很隨意的聊天。而正是因為“不經意”,說明了兩個問題:

一是死亡、槍擊在當時的墨西哥城已經成了家常便飯,見怪不怪了;

二是外面的動亂和這個中產家庭的安逸生活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為之後這個家庭的遭遇埋下了伏筆。

▼「種族矛盾」:

- “還記得肉桂嗎……她去年夏天死的,據說是吃了一隻中了毒的老鼠,但我敢肯定,這是因為爭奪土地而記恨何塞先生的村民乾的。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這段不經意的聊天透露出了墨西哥原住民與外來殖民者之間的矛盾。

▼「複雜的社會關係」:

- 他們會全程說英文嗎?- 是啊,況且瑞奇又不是美國白人,他是在墨西哥出生的。- 但他媽媽是美國白人。- 我很怕萊斯利,她總讓我感覺我身上很臭是的。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這段幾個小孩兒在車裡不經意的聊天暴露出了那時墨西哥種族、國別之間細微的敵視與矛盾(包括西班牙的,美國的移民)。

另外,那個“萊斯利”是誰?這段戲之後有一場戶外射擊的戲有所交代:她就是下圖左邊那個射擊最好的美國女人。導演將前後的抱怨、射擊、美國人聯繫起來,我認為這其中暗含了其對美國人的政治指責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 注意左邊站著的人與坐著的人視線會聚的焦點便是那個美國女人“萊斯利”

類似以上聊天的戲份在電影中很多,雖看似不經意,但它們卻構成了整部電影的政治社會背景,它像空氣一樣滲透到情節之中,滲透到觀影人的感官裡。其處理表現手法自然而巧妙,彰顯導演的功力。

二、聲音與角色

▼ 像空氣一樣滲透到情節之中的不止那些人物對話,還包括無所不在的環境音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如果你是在電影院看“杜比全景聲”,或者在家用好點的監聽耳機或音響觀影,就會發現《羅馬》的聲音真的很細緻很震撼!那是一種接近真實的震撼,而不是藝術美感上的震撼——

大到暴亂時的呼嘯,小到臥室外的狗叫、鳥叫;遠到海上的波濤洶湧,近到街邊的商販叫賣…所有這些環境聲音被製作者一軌一軌挪到電影中,進行了細緻的處理。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當然,這些聲音在現實中大多隻能算噪音,然而對導演來說,它卻代表了一個逝去時代。它們在這部電影中得到了藝術的昇華。

三、狗屎、狗與圓舞曲

《羅馬》電影中有一個最重要的但又最容易讓人忽視的角色——狗;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伴隨著狗的還有一個重要的道具——狗屎。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為什麼說這兩樣東西重要,看看它們出場的位置和次數就知道了(幾乎無處不在):

首先,電影開端的那個女傭清洗地板的長鏡頭就是因這個狗屎而起(它跟後面反覆出現的狗屎形成了對應)。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開端後半部分,當女傭在屏幕畫框中出現時,那條“肇事(拉屎)”的狗幾乎是伴隨女傭同時出現的。而之後女傭在家中也多次伴隨著那條大黑狗。不光在家有狗,出了門也到處是狗。注意一點:不管是哪條狗,它們跟女僕都很親密!

之後電影中始終伴隨著“狗”戲,包括女傭與自己同胞姐妹站在一排狗標本前聊那些死去的狗等等。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講到這應該不言而喻了,如果我們說狗在劇中的社會地位其實相當於女傭(它們同是殖民統治下的犧牲品),那麼那個“狗屎”就是僱主、上流人士眼中的“髒東西”了!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不要說索菲亞一家人對女傭很好,要知道那個“好”是個別,是導演的主觀視角。而藏在這個主觀視角外的旁觀與普遍現象是屬於那個拋棄索菲亞和孩子的男人,來看看那場“轎車進家門”的戲(好個對比反差)——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一邊是升格鏡頭、交響式的圓舞曲、嫻熟的掛擋操作、兩指間掐著菸屁股的西裝革履的男主人,一邊是迎接迎接男人進門的女人、小孩兒和狗,對了還有那個被碾壓的狗屎!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這種對比手法有意思也很隱晦,藏著導演對自己所屬社會階層的反思。

電影《羅馬》中存在著太多太多的對比了,以上藉助道具的隱喻便是導演的對比表現手法之一,除此之外,“長鏡頭”的應用不得不提。

四、用“搖鏡頭(長鏡頭)”連接起來的對比反襯

提到《羅馬》的拍攝手法,就不得不提電影中“長鏡頭”。根據長鏡頭的類型,電影中大概分成軌道平移、搖鏡頭、固定鏡頭三類。其中搖鏡頭居多,它對電影的隱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我們就來舉例分析:

▼「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狗墳墓)」

前面提到索菲亞一家人驅車去鄉村參加美國人的派對(實則是給老公騰時間搬東西)。注意這場戲的開端很有意思(導演在此用了一個長搖鏡頭):

鏡頭始於村頭的一個墳墓,幾條狗在墳頭覓食;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鏡頭向左搖,索菲亞一家的汽車駛進畫面公路;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鏡頭繼續搖,轎車停在好似城牆的大門外,一個人開了門(放行車輛進入),同時一條狗背向轎車朝鏡頭走來。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當我們繼續看下一個鏡頭(鄉間驅車)才發現,原來這村子並不窄,真正寬敞的地方在那“城牆”內,那是外來殖民者的樂園。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就這樣,一個搖鏡頭將墳墓、狗、享樂、門外門內的農民與中產這些因素聯繫起來。

▼「貧窮、槍與童真三者的捆綁(晒衣服)」

屋頂那段戲是個很長很緩慢的搖鏡頭:

鏡頭始於女傭洗衣服,嘴裡還哼著“我生來貧窮”;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鏡頭搖動,兩個拿著玩具槍玩耍的孩子進入畫面;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再搖,女傭放下了手中的活,跟其中一個生著氣的孩子躺在了一起;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再再搖,鏡頭回到了那些晾晒的衣服、繩子、破桶、電線杆前,空鏡頭結束。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多麼簡單的一個搖鏡頭手法手法就把貧窮、卑微、槍、童真、呵護這幾樣東西聯繫了起來。而這幾個關鍵詞便是引導觀眾去深入思考的東西。

▼「噪與靜(救火)」

救火那場戲從眾人進入火災現場開始,鏡頭搖動;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趕赴現場的人越來越多,連小孩兒和狗也加入了其中;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再搖,那個打扮成土著的人進了畫面,在火災現場漫無目的地行走著,像是在需找什麼;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漸漸地,他似乎找到了鏡頭,進而走進鏡頭,停住,摘下面具,唱起了歌;唱完轉身離開。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這場戲通過一個搖鏡頭將救火的浮躁、熱鬧與土著裝扮者的漫無目的、百無聊賴形成了對比,製造出了一種“局外人”式的悲哀感。當然,這種悲哀感源那自外來殖民者自我毀滅式的冷漠與殘暴。

以上所列這些搖鏡頭無需過多解讀,只要擺出來,其對比與隱喻就已經顯而易見了。它只需我們看的仔細,看的專注。

五、黑白、高光、暴晒與抱團

“黑白畫面”是《羅馬》的一大特色,但不要忽略另一件與其相輔相成的事情:曝光。

我們在電影中可以隨處可見那些刺眼的高光,導演藉助窗戶、門、太陽、天空這些道具以及自然光將其展現出來。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這些高光結合著電影的黑白色調產生了什麼觀感效果呢?我們來看:

第一個效果是刺眼:(這不廢話嗎!各位別急)這種“刺眼”可不同於彩色片裡的刺眼。它的曝光虛化、美化了周圍的環境細節,讓那些雜七雜八的生活物件(包括飯桌上的菜啦,廚房裡的鍋碗瓢盆啦等等)看上去並不是那麼具體清晰卻又的的確確存在於那,它產生出了一種回憶的美感。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這種光感消除了細節所帶來的浮躁與醜陋,當然與導演想要的印象回憶很接近了!

第二個效果是產生了強烈的明暗對比:從某種角度來看,導演用光的對比度將這部電影分成了兩個空間:一個是外部的社會政治空間,一個是內部的家庭、人物關係空間。這兩個空間看似各自孤立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是什麼造成了即分又合的感覺?當然就是這種明暗對比的用光。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好啦,闡明以上兩點後,我們再來看看導演是怎樣把這種用光與色調發揮到極致,從而為主題思想服務的:

注意細節:在索菲亞一家(包括女傭)驅車去海邊的那天,他們臨時下車搶先看了一次大海,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這次沒有事先準備的看海(或者說讓孩子在陽光下暴晒)造成了一個後果——幾個孩子被晒傷了!

我們與其說這是第二天洗海澡那場戲的預熱,倒不如說是幾個孩子第一次走出家門,被曝露在陽光下,初嘗現實的殘酷與痛。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看過此片的人都知道,這次遠足表面是是母親帶孩子們去看海,實則是母親藉機向孩子宣佈他們失去父親,被父親拋棄的真相。袒露完真相後便有了下面這副場景: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 注意:背景是一對新婚夫婦,中景是一隻長牙五爪的大螃蟹,前景是垂頭喪氣的一家人,對比反差不言而喻

於是又有了第二天那場海灘“相擁抱團”的戲:在這一刻,曝光達到了極致(鏡頭直對太陽),而抵禦這種“曝光”的辦法便是:一家人(連同女傭)相擁在了一起,擋住了那刺眼的太陽。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當然,太陽也好,曝光也罷,他們在這部電影中可不是導演要樹立的反角,相反,它們連同電影黑白的色調以及那些親情共同塑造出了導演童年的回憶與情懷。

六、在夾縫中穿行的“中產”(尋求保護,還是獨立?)

回憶和情懷是不是《羅馬》唯一要表現的?當然不是!當然還有導演對社會和家庭的深入思考。

前面提到過狗屎、狗與圓舞曲的反差對比。我們這裡就來著重看看那個聽著圓舞曲、開著高級轎車、將老婆孩子甚至自己母親都拋棄了的“中產男人”吧。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 來看下面三個鏡頭: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沒有什麼能比這兩幅圖更能說明那些中產人士的處境的了!——四個字:夾縫生存。

而在這裡,導演巧妙地運用了狹窄的過道、馬路以及軍樂隊將這種處境表達了出來。

《魯濱遜漂流記》開篇主人公就提及父親對自己的忠言,大概意思是:中產階層是社會上最幸運的階層,它不用像上流社會那樣活得那麼有使命感,也不用像底層社會那樣被生存打的團團轉…

沒錯,正是這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讓中產階層如此冷漠,那場鄉村聚會的戲把“羅馬社區”中產階層的這些特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 注意這場射擊的戲,它把槍、外來者與之前孩子玩的、聊的聯繫呼應了起來

面對那個動盪的社會,面對現實的不平等,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政府和金錢的保護下紫醉金迷、麻木生存。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末尾,當一家人從海邊回來,那個排成兩排的軍樂隊再次經過索菲亞家門口,從一家人和那輛破車的側面經過而非“夾縫而過”,這預示著一家人在經歷過坎坷後正式選擇獨立。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七、光著屁股露著“傢伙兒”耍棍子的男人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那個亞裔的哥們兒屬於社會底層沒錯,但這個底層人士似乎還挺“強勢”。他在跟女僕開房時,不知道是一時興起還是事後閒的蛋疼,竟把衛生間的浴簾吊杆拽了下來,耍起了武術。

不得不說,那兩下棍子耍的還挺帥,加上他本人之後“中國好聲音”式的煽情陳述(從小是個孤兒,被人欺負,後來遇到了武術,一切都清晰起來了),本可以讓這個人物獲得不少點贊。可偏偏事與願違,好像哪裡出了差錯,讓這場戲耍棍子的戲看著彆扭——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對了,這個亞裔男人是赤身裸體耍的棍子!注意:他連條內褲都沒穿,當下的那串傢伙清晰可見(抱歉在此截圖可不敢讓那東西清晰可見),顯然,導演是有意而為之。

那麼導演到底為什麼要這麼幹呢?本人不敢妄加評論,但產生的觀感可以肯定:如果他穿著內褲耍棍子,那我一定會認為他是個“有夢想的人”;可現今他露著傢伙耍,我第一感覺就是——他是個流氓痞子!

八、“我本來就不想要她”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

海灘相擁那場戲,女傭從孩子救上、出了孩子,一家人抱在了一起,這時女傭突然哭泣起來,猶如一道情感的閘門被打開。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她痛哭時說到:我本來就不想要她。這句話甚至讓女主人索菲亞都一時沒找到北。女傭進一步痛哭著解釋:我本來就沒想生下她。這時我們才反應過來,她是在說她那個在醫院生下來的死嬰。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說這話,這一幕讓淚點極高的本人都忍不住要掉眼淚。為什麼,因為從她告知女主人自己懷孕了,觀者就跟那位女僕一起壓抑著自己的情感了;

等到她在醫院被接生,告知嬰兒已停止呼吸時,這種情感還是被壓抑著;

直到她面對了另一個孩子的死亡時刻,直到她失去了一個生命,又救回了另一個生命,直到她徹底和自己服侍的這個家庭融為了一體,那個被壓抑的情感才被徹底打開。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值得一提的是:兩個女人的共同遭遇也將她們凝聚在了一起。甚至沒有了種族、階層、社會地位的隔閡。

九、開頭與結尾的長鏡頭

以下摘引本人另一篇《談談電影裡的“長鏡頭”》文章裡關於電影《羅馬》的闡釋:

▼「長鏡頭截圖」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摘錄」:

前三分半鐘鏡頭壓根就沒動,但鏡頭沒動不代表鏡頭內沒戲!透過地板水面的倒影,我們看到了天上的飛機:一個天上一個地上,俯視,好巧妙的藝術隱喻;

之後“ROMA”的電影名出現,這個名字像是被那些洗地板的肥皂水衝出來的;

隨之我們的主人公出現了。鏡頭的搖動遵循了我們“看”的習慣,從而向我們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社會地位、人物性格以及精神狀態(情節交代);

又有那麼接近30秒的“空鏡頭”——主人公進屋了。導演真的是處心積慮,他利用長鏡頭的不間斷性以及開放式空間,給觀眾留足了喘息的氣孔(聯想空間),等你對他要講的環境有了一定的緩衝後,主人公再出來,繼續幹她的活。

至此,這段長鏡頭結束了,電影故事正式進入了正文。可注意,這個“長鏡頭”的作用與職能還沒有結束——

直到我們看完這部電影,才發現結尾還有一個長達六分鐘的長鏡頭(包括片尾字幕)。而這段長鏡頭與電影開端的那個長鏡頭形成了超強的“藝術對比(藝術隱喻)”,我們來看——

一個俯拍,一個仰拍;一個是主人公在擦地板,一個是主人公登房頂晒被子;一個是飛機在水中的倒影,一個是真正的飛機在天上飛過...

把這一頭一尾的戲放在一起來看,你會恍然發現,那位“女僕”的地位在這個家庭所有成員的心目中得到了昇華,昇華到你需要去仰視她的“偉大”了,哪怕她只是爬到樓頂去晒被子。

十、女傭的平靜與沉穩

最後來談談女傭“克利奧”這個角色。

她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木木的”。但從另一個角度,我們又可以說那是一種平靜與沉穩。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來看:只要女傭讓人感覺“發木”都是發生在面對自己的主人或是男人的時候——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而她在和自己的同族人或者是那些孩子的時候,卻表現得即活潑又沉穩。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如果我們把兩者對照來看,便不難發現其實女傭那種木木的表現更像是一種智慧。

▼ 注意兩個細節:

一個是在女傭被女主人責備沒有及時清理狗屎的時候,她選擇的是沉默、擔責而不是爭辯(仔細的觀眾會發現:那天早晨不是這個女傭當班,但另一個睡過了);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 另一個僕人:你怎麼也沒叫醒我

女傭:把你累壞就不好了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另一處是女傭懷孕後面對女主人,她第一擔心的竟是“主人會不會辭掉我!”

《羅馬》演的不止是回憶,10個細節助你重新解讀這部電影

▲ 女傭:你不會把我辭掉吧

這些細節與其說時女僕的生存之道,我更願認為那是一種生存與為人處世的智慧,更像是大智若愚。

縱觀《羅馬》,你完全可以說那位女僕克利奧是屬於導演阿方索·卡隆一個人的回憶,然而他卻讓每一個觀眾都感受到了女僕的智慧、體貼、親情與呵護。

那位女僕應該屬於我們每一個人,她來自卑微的社會底層,卻像這部電影一樣的偉大。


與我們一起解讀經典電影,請關注【星期五文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