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一百零八將盡遭誅殺?盧俊義一場奇夢,或暗藏水滸另類結局!

文:都頭鄆哥(作者原創授權)

《蕩寇志》作為《水滸傳》續書,全作共七十回,附結子一回。由於此書是金聖嘆腰斬七十回本的續書,所以該書第一回即第七十一回。今天我們品讀的是《蕩寇志》第七十一回“猛都監興師剿寇,宋天子訓武觀兵”。

情節簡介:梁山泊大聚義當晚,盧俊義做了一個惡夢,夢見一百零八名好漢全被長人嵇康在草地處決。盧俊義驚醒後,聽到小嘍囉報告說忠義堂著火了,於是急忙去探看。眾人手忙腳亂,公孫勝亦施法救火,但是最終忠義堂還是燒成了一片廢墟。宋江為此大怒,不顧盧俊義的勸阻,將守夜的頭目、嘍囉全部斬首。由於忠義堂被燒,宋江等只得重建,於是召當初辨認天書的何道士再次上山,按照他的建議重蓋忠義堂。何道士從山下帶來一首童謠,宋江、吳用等卻將童謠曲解,又同時造了兩座招賢堂,收納新入夥的好漢。梁山一時無人能敵,接連打破臨近城池,並一改緊守山寨的策略,派林沖等守濮州,呼延灼等守嘉祥,作為梁山屏藩。不想好景不長,一日接到消息,蔡京要率二十萬軍馬征討梁山,禍不單行,歸附梁山的鹽山又被滄州、東光兩個兵馬都監鄧宗弼、辛從忠打敗,接連失利,頭領施威被擒。宋江、吳用商議,決定分頭應對,先派戴宗、周通去徐寧在東京的故交範天喜處打聽蔡京出師消息,又派秦明等六位頭領去救援鹽山。秦明等到鹽山後,聞知頭領楊烈被殺,立即與官軍交戰,不想鄧宗弼竟把秦明的馬頭砍落,後天降大雨,雙方只得收兵。鄧宗弼、辛從忠因糧草將盡,不久收兵退走,秦明等也返回梁山。戴宗、周通到東京後,成功與範天喜接頭,並在其幫助下,得以到校場看宋徽宗檢閱出征梁山的二十萬大軍,戴宗、周通被宋軍軍威嚇得魂飛魄散。看完操演,三人商議去東城酸棗門外王仙觀蟠桃大醮玩耍,見到了女飛衛陳麗卿因遭調戲要打高衙內,正在這時,一位道士出手攔住了陳麗卿。

梁山一百零八將盡遭誅殺?盧俊義一場奇夢,或暗藏水滸另類結局!

都頭曰:此回是《蕩寇志》開卷第一回,作者的寫作手法很高明,很自然地埋下了諸多伏筆。如何道士所說的童謠“山東縱橫三十六,天上下來三十六,兩邊三十六,狠鬥廝相撲。待到東京面聖君,卻是八月三十六。”就是暗示著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最終將被以三十六員雷將為代表的官軍勢力剿滅,並將最後剩下的三十六位好漢押解到東京獻俘。又如宋江等派林沖、呼延灼到山寨外的城池鎮守,為後來官軍將梁山軍馬各個擊破,收復失地進而包圍梁山埋下了伏筆,可以說是出色運用了欲抑先揚的手法。

作者還在文中通過一些不經意的描寫,不知不覺中改變和加深了前傳的中一些設定。如歷史上記載宋江三十六人“橫行河朔,官軍數萬,無敢抗者。”《水滸傳》的朝廷將領和軍隊多次征討梁山,均大敗而回,有些將領甚至直接加入了梁山,正對應了史料記載。而到了《蕩寇志》中,一切都變了,官軍將領大顯神威,剛出場不久的一個都監鄧宗弼,就能把梁山馬軍五虎將之一的秦明馬頭砍落,宋軍操演更是嚇得戴宗、周通“把舌頭伸出縮進”,宋軍上下儼然“鳥槍換炮”了。此外,在梁山人物塑造上,作者也一改前傳的描寫,如宋江不顧盧俊義勸阻,將三十二名值班頭目、嘍囉全部斬首,相比前傳中宋江為賺秦明不惜燒死青州城外百姓的側面描寫,更能凸顯宋江殘忍的一面;盧俊義在全書一開始就存在嚴重的心結,這也導致了他在整部書中表現不佳,甚至後文曾出現過想投降的念頭;吳用也並非料事如神,在前傳中他即在造假書信時犯了錯誤,差點害死了宋江、戴宗,在此書中作者更是讓他在自己破解童謠和藏頭詩的強項上栽了跟頭,對童謠的解讀南轅北轍,絲毫沒有料到梁山面臨的潛在危機;公孫勝的法術也失去了前傳中無敵的光環,救火時施法聚攏烏雲想下雨澆滅大火,不料火勢反把烏雲衝散,雖然最終撲滅了火,但是作者已暗示出公孫勝的法術在關鍵時刻並非無所不能。俞萬春通過對梁山四位主要頭領不同程度的改寫,為梁山最終滅亡埋下了禍根,也在開篇給全書籠罩上了一層黑色的陰影。

梁山一百零八將盡遭誅殺?盧俊義一場奇夢,或暗藏水滸另類結局!

需要說明的是,《蕩寇志》原書中有俞萬春生前好友範金門、邵循伯二人的大量夾批、夾註和回評,此二人既熟悉作者的小說創作又是政治上的同路人,評語批註等其實是彼此商量寫成的,作為一種資料,不乏精彩見解,有助於讀者察見作者的創作意圖以及全書的寫作手法、章法結構、人物關係等,但由於範金門、邵循伯的批評中存在文字冗繁,無聊吹噓較多等缺點,因此目前大多數出版社為了節省紙張,都選擇將二人批評全部刪除,導致很多讀者無法在點校本中見到二人的批評。為了彌補這一缺失,都頭在今後的品評中將會將二人對品讀文章有用的批評指出,讓大家對此書更加了解。如在本回中,盧俊義被惡夢驚醒後,聽到外面有奇怪的聲音,去看時發現是青草堆裡許多秋蟲在叫,文中這一段後有批語寫道:【妙哉,將前傳七十回無數驚天動地之事,鞭雷叱電之文,都把來作草地裡的蟲鳴。豈惟此耶!自無始以來至無終以後,無數英雄豪傑,庸碌凡夫,功名也,富貴也,憂喜得失也,智愚賢不肖也,歸根結稍,莫不皆然。悲夫,尚何一百八人之足愛耶!】原來作者寫此段情節的意思是把大聚義前梁山好漢的種種英雄事蹟比作草堆裡的蟲鳴,在他看來,梁山眾人的所作所為,不過是潢池弄兵,不自量力之舉,這反映出了作者對梁山眾人的態度。如果沒有這段批語,很多讀者可能就不會想到作者還有這一層意思。再比如鄧宗弼把秦明的馬頭砍落後有批語寫道:【人驚其異樣精彩,不知實抄鄧弼傳也。】批語中所說的《鄧弼傳》,其實就是明代宋濂所寫的短文《秦士錄》,原文中有鄧弼,字伯翊,秦人也。......弼虎吼而奔,人馬辟易五十步,面目無色。已而煙塵漲天,但見雙劍飛舞雲霧中,連斫馬首墮地,血涔涔滴。王撫髀歡曰:“誠壯士!誠壯士!”的描寫,據此我們得知,此處是作者借用了《鄧弼傳》中的情節。

梁山一百零八將盡遭誅殺?盧俊義一場奇夢,或暗藏水滸另類結局!

說到這裡,都頭要隆重介紹一下全書最重要的人物,也是主角之一的陳麗卿,關於這個角色的來歷,頗具傳奇色彩。據作者俞萬春的《蕩寇志緣起》寫道:“仲華十有三齡,居京師之東長安街,夢一女郎,仙姿絕代,戎裝乘赤驕,攬轡謂仲華曰:‘餘雷霆上將陳麗卿也,助國家殄滅妖氛,化身凡三十六矣。子當為餘作傳!’”按照作者的說法,他寫此書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曾經被“雷霆上將陳麗卿”託夢,叫作者為其作傳,因此陳麗卿在此書中為當之無愧的主角,風光無限,在剿滅梁山的過程中立下了赫赫戰功。但其實這不過是作者在創作上所用的一個“浪漫的藉口”而已,真實的情況,也是有記載的。俞萬春的族弟俞灥在《蕩寇志續序》中寫道:“兄生於都中,幼時多疾,有女冠陳麗卿者愈之,故云。”也就是說這位陳麗卿在現實中其實是一名女醫生,曾經治好過作者的病,給年幼的作者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因此作者才讓其大放異彩,這應是陳麗卿原型的真實來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