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盤南京保衛戰,毛主席《論持久戰》指出日軍五個錯誤,個個精闢

文| 王洪光

日本軍部勢力是軍國主義生存和發展的主體,軍隊統帥權在天皇,軍部一般指政府中的陸軍省、海軍省,陸軍最高指揮部參謀本部、海軍最高指揮部軍令部。憲法賦予軍令長官(陸軍參謀總長和海軍軍令部總長)“帷幄上奏權”,即凡有關軍令事項,可以不經過內閣直接上奏天皇,由天皇裁決。於是,軍部成為獨立於政府、議會之外,操縱國家政權的政治勢力;同時陸軍和海軍也經常不一致,在進攻中國的主要方向上,陸軍力主華北,海軍力主華東(上海),很難形成統一決心。日本政府、陸軍、海軍的不同意見都需要天皇“裁決”,而天皇本人並沒有決策輔助機構。這是日本戰略經常出錯的深層原因。

  

覆盤南京保衛戰,毛主席《論持久戰》指出日軍五個錯誤,個個精闢

1937年,裕仁天皇(騎白馬者)檢閱部隊

日軍的早期作戰計劃,以攻佔中國腹心地區武漢為核心,從軍事上全面佔領中國。計劃“以華北軍沿京漢線南下,與沿長江西進的華東軍相互策應,在漢口附近地區作戰”。日軍陸軍省1937年對華作戰計劃,華北方向使用5個師團,根據情況發展再投入3個師團;華中(上海方向),使用3個師團,另用2個師團(第10軍)從杭州灣登陸;華南方向使用1個師團。可以看出,主要兵力和主要進攻方向是華北。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全面侵華,一開始日軍基本上是按此計劃執行的,而且把華北方面軍兵力增至8個師團4個混成旅團加1個航空兵團,總兵力37萬人。

1938年5月,毛澤東發表了《論持久戰》。毛澤東總結了日軍10個月的作戰情況,指出了日軍在戰略上有五個方面出錯。一是逐漸增加兵力,二是沒有主攻方向,三是沒有戰略協同,四是失去戰略時機,五是包圍多殲滅少。就南京保衛戰來說,這五個方面都有體現。為了拿下淞滬繼而續攻南京,日本大本營於10月初開始把上海方向作為主要作戰方向,用“添油”的方式逐步增兵,先是4個師團10萬餘人;拿不下來又把華北主要方向部隊中的3個師團調入上海派遣軍,達20萬人;還拿不下來又增加第10軍3個師團,再從華北抽調1個師團,最後增加到近30萬人。不僅把本土的戰略預備隊調上來,把駐朝鮮、臺灣的軍隊調上來,不得已還把華北部隊大批轉用過來,終於把次要方向打成了主要方向,華北的主要方向降到了次要方向。完全違背了戰前制定的以華北為主要方向,在山東半島、長江口、廣州三點以部分兵力牽制性進攻,配合主要方向上行動的戰略佈局。

覆盤南京保衛戰,毛主席《論持久戰》指出日軍五個錯誤,個個精闢

向南京逼近的日軍步兵

戰略協同上,在進行淞滬—南京保衛戰時,北線日軍不能以有力的進攻行動,在豫北、魯中一線牽制中國軍隊,讓中國軍隊統帥部得以集中精力、兵力、物力於華東方向。打完南京保衛戰需乘勝進行戰略追擊、擴大戰果時,日軍由於提前使用了戰略預備隊,而沒有了“戰略追擊隊(毛澤東語)”。戰役協同上也有問題,徐州會戰時南線日軍向北攻擊,北線日軍不動;後來北線日軍進攻,南線日軍又不動。從抗戰初期四大會戰來看,淞滬、太原、徐州守軍都是在日軍即將形成合圍,可能遭圍殲時,及時撤出包圍圈,沒有出現德軍在歐洲和蘇聯戰場上動輒包圍消滅十幾萬、幾十萬守軍的情況。

雖說國民黨軍正面戰場上出現了一些不應有的失誤和錯誤,如戰役行動不能很好貫徹戰略方針,把一些會戰作為戰略性決戰來打;如實行“內線固守,分兵把口”的專守作戰方針,要求部隊“固守陣地,堅守不退”,“層層佈防,處處據守”,不注重在防禦中採取攻勢行動,消滅敵人有生力量;又如疏於戰前的戰場建設和戰略區的經營,增大了戰時的傷亡等等。但是日本與中國比起來,錯誤犯得更多,也更帶根本性。

覆盤南京保衛戰,毛主席《論持久戰》指出日軍五個錯誤,個個精闢

日軍南京入城儀式

日軍一是輕視了中國政府和民眾的抗日決心,以為如同拿下東北和華北北部一樣,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結果越打越需增兵,越打越感吃力,沒有達到戰略企圖。二是定力差,把持不住戰略主攻方向,把由北(華北)向南(華中)打的主攻方向打成了由東(華東)向西(華中),在不利的地形上沿長江溯攻武漢,消耗大,效果差。三是戰役主攻方向也搖擺不定,北線平分兵力在同蒲線、平漢線、津浦線三個戰役方向上,在兩翼次要戰役方向太原和徐州打了兩個戰略性戰役,而在主要方向、距武漢距離最短、地形最為有利的平漢線,打下石家莊後,居然調走了4個師團分別增援同蒲線和上海方面作戰,只剩2個師團,攻到豫北漳河一線就沒有了後勁,把主要戰役方向打成了次要戰役方向。四是東線打下南京後,主力先北上配合打徐州會戰,再調頭西去打鄭州(後遇黃河決口未成)與華北日軍配合,而不是拿下安徽省府安慶後一鼓作氣直攻武漢。五是在戰役佈勢上,不知為什麼在拿下杭州後,不派強有力一部沿浙贛走廊直攻南昌,包抄武漢後路。總之,對武漢這個戰略樞紐,日本大本營在戰略層面上是認識到了,但在戰役行動中則沒有體現戰略意圖。

在抗日戰爭第一階段(戰略退卻階段),中日兩國兩軍在比誰犯的錯誤少,犯的錯誤層次低,犯的錯誤影響面小。這方面,日本大本營做得比中國統帥部更差。因此,日本在戰略上的失敗是註定的了,戰略相持階段如期而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