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能敵的超級巨炮:一戰的要塞開罐神器,大貝莎列車炮

陸軍 一戰 武器 軍事歷史 蒂森克虜伯 軍史解密 2018-11-29

火炮被稱為“戰爭之神”,又被稱為“戰場鐵錘”,是戰場最主要的殺傷武器之一。它們的口徑一般從20毫米到200毫米,一般76毫米口徑的火炮已經算是大傢伙了。不過實戰中確有一些火炮中的怪獸,它們的體積巨大,口徑驚人,威力更是驚人。大貝莎巨炮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款列車巨炮。

早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各國軍方高層就意識到一個非常令人沮喪的問題。就是無論火炮科學如何飛速發展,依靠步兵裝備的常規火炮,都很難摧毀敵方精心修築的要塞工事。當時步兵的火炮打在這些要塞上只能濺起一些石屑,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在當時防禦武器也很差勁的情況下,進攻一方仍然會付出巨大的代價。

無人能敵的超級巨炮:一戰的要塞開罐神器,大貝莎列車炮

在實戰中,他們清醒的感覺到,依靠中小口徑的步兵火炮是無法摧毀這些堅固工事,唯一的辦法是必須使用大口徑的重炮。各國的軍事高層們隨即想到了一個很實際的辦法,就是利用當時已經蓬勃發展的鐵道和火車作為重炮的運載工具,將重炮和鐵道結合起來,形成一種全新的武器——列車炮。

眾所周知,鐵路的載重量很大,即使大口徑重炮的重量對它也不算什麼。而火車的速度遠遠超過馬匹,在鐵路上以火車作為機動的運載平臺,也就大大提高了重炮移動的速度,這是非常實際的辦法。

當時世界各國軍方高層都認為,如果想攻佔敵人的堅固堡壘要塞,最可行的辦法還是要使用便於機動的大口徑列車炮。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各國祕密研究了一批列車炮,其中以德國人的最為著名。

當時德國軍方認為戰爭已經迫在眉睫,他們全力準備實施著名的施裡芬計劃,試圖在短期內擊垮西線英法聯軍。但此時施裡芬元帥本人已死,繼任的小毛奇將軍在準備實施施裡芬計劃的時候,感到極大的難度。小毛奇將軍審視西線同盟國的防禦陣地,他恐懼的發現了一些幾乎無法被攻克的可怕要塞。

無人能敵的超級巨炮:一戰的要塞開罐神器,大貝莎列車炮

當時英法聯軍在西線修建了很多極為堅固的要塞,以比利時的列日要塞為例,它是當時比利時政府花費巨資和25年時間修建的多層混凝土和鋼板構成的永久工事群。它以馬斯河作為天然防護,整個要塞群的牆壁厚達3米,大部分處於地下,極為堅固。

整個要塞共有12座堅固堡壘,每個堡壘有120毫米要塞炮和210毫米榴彈炮各8門,火炮總數達到400門火炮。所有的炮塔都用鋼甲防護,可作360度角旋轉,還可以自動升降,火力非常強大,另外堡壘中還配備大量的重機槍。每座炮臺周圍還挖有很深的防護壕,壕外布有大量帶刺鐵絲網及障礙物, 比利時軍隊有2萬多人在此地駐守。

無人能敵的超級巨炮:一戰的要塞開罐神器,大貝莎列車炮

列日要塞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扼守著從比利時通往法國的必經之路, 也是德軍必須要攻佔的要塞之一。對於列日要塞這樣的堅固防禦工事, 即使是在二戰時期, 也沒有好的解決辦法。那麼在當時空軍和坦克都處於雛形階段的一戰,想攻佔列日要塞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大口徑的巨炮。

但當時德軍指揮官卻無法坐等巨炮從後方送到, 因為對於施裡芬計劃來說, 時間就是一切。只有儘快在短時間內打垮西線的英法聯軍,然後才能轉頭和東線的俄軍決戰。如果不能儘快攻陷列日要塞,英法聯軍就會完整準備工作,並且從後方調動大量的援軍來此處支援。德軍無法再短時間內消滅英法聯軍,那麼等待他們必然是被兩線夾擊,最終走向滅亡。

當時列車炮還沒有送到比利時前線,德軍卻沒有時間等待。德軍從1914 年8月5日起利用齊柏林飛艇的炸彈, 隨軍攜帶的200門中型口徑步兵榴彈炮和大量步兵的密集衝鋒,進行了長達7天的攻堅戰。結果和過程都是同樣的,首先德軍用中型口徑火炮猛烈向列日要塞射擊, 但炮彈打在要塞的混凝土牆壁上, 只能打出一些深深淺淺的彈坑。

在德軍炮擊的同時, 要塞中的比利時大炮開始還擊。由於早就對周圍地形經過精密的計算,比利時大炮的射擊遠比德軍大炮準確,一頓激烈炮戰以後,德軍的火炮不是被摧毀,就是被迫轉移陣地。打啞了德軍火炮以後,比利時火炮群開始轉向衝鋒的德軍人群中開火, 短時間內射出大量的炮彈, 把德國人炸得血肉橫飛,人頭和殘肢在天空亂飛,遭遇極大的傷亡。少數德軍拼死衝破比利時火炮的打擊以後,在近距離又遭遇要塞中重機槍的密集射擊, 短時間內就傷亡殆盡,屍體在烈日要塞前堆成了—座座小山。

7天激戰後, 列日要塞巋然不動,德軍白白傷亡了4萬人。德軍指揮官見這樣進攻等於白白送死,被迫暫停了攻勢,並且命令列車炮大貝莎立即進入前線陣地。

12日,大貝莎列車炮終於被運送到列日前線。大貝莎列車炮是施裡芬元帥還在世的時候,祕密向克虜伯公司定製的巨型列車炮。當年定製這樣的重炮,也是為了將來對付列日要塞這樣的巨型堅固工事。

列日要塞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扼守著從比利時通往法國的必經之路, 也是德軍必須要攻佔的要塞之一。對於列日要塞這樣的堅固防禦工事, 即使是在二戰時期, 也沒有好的解決辦法。那麼在當時空軍和坦克都處於雛形階段的一戰,想攻佔列日要塞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大口徑的巨炮。

但當時德軍指揮官卻無法坐等巨炮從後方送到, 因為對於施裡芬計劃來說, 時間就是一切。只有儘快在短時間內打垮西線的英法聯軍,然後才能轉頭和東線的俄軍決戰。如果不能儘快攻陷列日要塞,英法聯軍就會完整準備工作,並且從後方調動大量的援軍來此處支援。德軍無法再短時間內消滅英法聯軍,那麼等待他們必然是被兩線夾擊,最終走向滅亡。

當時列車炮還沒有送到比利時前線,德軍卻沒有時間等待。德軍從1914 年8月5日起利用齊柏林飛艇的炸彈, 隨軍攜帶的200門中型口徑步兵榴彈炮和大量步兵的密集衝鋒,進行了長達7天的攻堅戰。結果和過程都是同樣的,首先德軍用中型口徑火炮猛烈向列日要塞射擊, 但炮彈打在要塞的混凝土牆壁上, 只能打出一些深深淺淺的彈坑。

在德軍炮擊的同時, 要塞中的比利時大炮開始還擊。由於早就對周圍地形經過精密的計算,比利時大炮的射擊遠比德軍大炮準確,一頓激烈炮戰以後,德軍的火炮不是被摧毀,就是被迫轉移陣地。打啞了德軍火炮以後,比利時火炮群開始轉向衝鋒的德軍人群中開火, 短時間內射出大量的炮彈, 把德國人炸得血肉橫飛,人頭和殘肢在天空亂飛,遭遇極大的傷亡。少數德軍拼死衝破比利時火炮的打擊以後,在近距離又遭遇要塞中重機槍的密集射擊, 短時間內就傷亡殆盡,屍體在烈日要塞前堆成了—座座小山。

7天激戰後, 列日要塞巋然不動,德軍白白傷亡了4萬人。德軍指揮官見這樣進攻等於白白送死,被迫暫停了攻勢,並且命令列車炮大貝莎立即進入前線陣地。

12日,大貝莎列車炮終於被運送到列日前線。大貝莎列車炮是施裡芬元帥還在世的時候,祕密向克虜伯公司定製的巨型列車炮。當年定製這樣的重炮,也是為了將來對付列日要塞這樣的巨型堅固工事。

無人能敵的超級巨炮:一戰的要塞開罐神器,大貝莎列車炮

克虜伯公司在接到軍方的要求以後, 先後製造出多門實驗性巨炮。以這些火炮作為技術積累,克虜伯公司終於在1909年祕密研製出—種巨型列車臼炮,並以公司當時董事長古斯塔夫·克虜伯的夫人名字命名, 稱為大貝莎列車炮(貝莎·克虜伯, 實際她才是克虜伯公司的傳人,古斯塔夫是女婿) 。

這種巨炮長7米,炮口直徑420毫米, 炮身連同炮車重達120噸, 能將近1噸重的炮彈發射至15公里之外的目標。其實就算沒有炸藥,僅僅這一噸重的生鐵砸在一般的工事上,也足以將其砸塌。而大貝莎巨炮每發炮彈的發射藥近200千克重, 威力非常巨大。它還能發射裝有延發引信的破甲炮彈,讓炮彈穿入目標內部後爆炸。由於它發射時會產生巨大的後坐力, 因而必須澆築幾米深的混凝土底座, 移動時再把它炸掉,僅安置炮位就需要6個小時。

大貝莎巨炮在一戰前夕剛剛造好了5門,此次小毛奇參謀長特批了其中的4門用於列日要塞的作戰。其實大貝莎在列日要塞戰役開始的時候已經運送到了前線,但由於列車炮的侷限性, 它必須藉助鐵路運輸系統,而鐵路運輸出了問題, 導致它沒能及時趕到最前線。

據悉,由於鐵路被比利時人完全破壞,最後一段就只能依靠公路運輸。德軍工程人員被迫將大貝莎拆卸成幾個部分,每門大炮由36匹馬負責拖拽。當時前線的道路狀況很差,馬匹拉著分解的火炮在坎坷的土地上無法前進。德軍被迫緊急調用了數百名工兵,日夜不停的修出了一條通往前線的平坦的公路。經過這樣的折騰,4 門大貝莎才運送到前線, 此時德軍已經激戰了7天,丟下了大量的屍體。

無人能敵的超級巨炮:一戰的要塞開罐神器,大貝莎列車炮

一戰時期著名的巴黎大炮,射程高達130 公里, 可以從法德邊境打到巴黎。但巴黎大炮精確極差, 只是一種戰略恐嚇的武器, 實際沒有戰術上的意義。

大貝莎巨炮趕到前線以後,每門火炮由200名工兵負責組裝和架設,這就花費了一整個白天的時間。12日傍晚,4門貝莎巨炮先後開始射擊,目標是烈日要塞中最堅固的弗萊龍堡壘。第一炮並沒有打準, 不過這一炮就把一顆巨型炮彈送上了3000米的高空,然後呈拋物線狀落在弗萊龍堡壘前一公里的地方。這枚炮彈落在地上, 炸出了一個直徑幾十米的大坑,這一炮幾乎就摧毀了比利時軍隊的士氣, 甚至連旁觀的德軍士兵也嚇得發抖。

大貝莎巨炮緩慢的射擊, 炮彈一發比一發靠近弗萊龍堡壘, 終於有一發直接擊中了弗萊龍堡壘的頂部。巨型炮彈穿透炮臺頂蓋, 直入中心坑道中爆炸。後來倖存的另一個堡壘的比

利時士兵回憶,隨著一聲巨大的響聲, 他們發現弗萊龍堡壘數米厚的混凝土天花板已經坍塌了,很多士兵瞬間被砸成了肉醬。

整個堡壘的頂蓋已經被掀開,坑道被阻塞,儲藏的彈藥被引燃, 到處都是火焰和爆炸,加上傷兵的慘叫, 簡直像是到了地獄。4門大貝莎炮擊弗萊龍堡壘持續了24小時,這個堡壘中了45發炮彈, 完全坍塌。

德國士兵不費吹灰之力的衝進這個堡壘,沒有遭遇任何抵抗, 因為他們沒有發現一個活著的比利時士兵。其他堡壘也在之後幾天的炮擊中, 被一個個的摧毀。

到了16 日,一發炮彈穿透混凝土牆壁, 引爆了最後一個堡壘隆森的彈藥庫。巨大的爆炸把整個堡壘掀翻,無數比利時士兵被炸成碎塊, 列日要塞守將勒芒將軍僥倖未死, 他震暈後被俘, 列日戰役結束。德軍在沒有使用貝莎巨炮之前,付出了4萬人的傷亡, 沒能前進一步。使用大貝莎列車炮之後僅僅傷亡數千人就成功攻佔了整個要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