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因為蘇聯太冷才吃了敗仗的?要是給德軍備足棉衣呢

陸軍 希特勒 坦克 歷史 差點成史記 2017-04-16

1941年6月22日 ,德國集結550萬軍隊向蘇聯發動入侵戰爭,在戰爭初期德軍如入無人之境,屢試不爽的閃電戰術橫掃大半個東歐平原,殲滅數百萬戰術不佳的蘇軍,一直到莫斯科戰役中蘇聯人民在斯大林的帶領奮起反擊,推進受阻,這才導致“巴巴羅薩”計劃被迫終止,希特勒的佔領蘇聯的想法就此落空。

希特勒因為蘇聯太冷才吃了敗仗的?要是給德軍備足棉衣呢

多數人認為,按照德軍以往的戰鬥力,在蘇軍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完全有可能拿下蘇聯,究其失敗主要的還是因為蘇聯地域廣袤,從6月底開始,即便是德軍一路凱歌高奏,但打到莫斯科時也已經是10月份,加上久攻不下,當時又正值蘇聯的寒冬,可德軍依然是穿著單薄的秋裝,後續物資不能及時輸送到前線,戰鬥力嚴重下降。說道這兒,也許有人要問,希特勒不知道蘇聯冬天有多冷嗎,不會提前準備好過冬裝備?

希特勒因為蘇聯太冷才吃了敗仗的?要是給德軍備足棉衣呢

這就要從戰事初期準備階段說起了,當時希特勒空襲英國的“海獅計劃”失敗,希特勒不得不暫且擱置,轉而將目光放到東面的蘇聯,蘇聯資源豐富,擁有不少稀有金屬和各類礦產,佔領蘇聯更能加強後期德軍的持續作戰能力。

希特勒因為蘇聯太冷才吃了敗仗的?要是給德軍備足棉衣呢

希特勒經過再三考慮計劃在1941年4月就像蘇聯進攻,這樣就能在冬季來臨之前迅速解決戰爭,這本身就是希特勒的一場豪賭,他只考慮到自身的作戰能力,並未想到蘇聯後期會有如此頑強的抵抗。

希特勒因為蘇聯太冷才吃了敗仗的?要是給德軍備足棉衣呢

可此計劃還未來得及實施,希特勒的老朋友墨索里尼又不省心了,原來當時意大利為配合德國攻打英國,在英國防禦薄弱的北非地區發動攻勢,可30餘萬的意大利軍加上20萬的偽軍,居然被2萬英軍追著打。

希特勒因為蘇聯太冷才吃了敗仗的?要是給德軍備足棉衣呢

無奈之下墨索里尼求救希特勒,希特勒為支援墨索里尼不得不暫時擱置入侵蘇聯的計劃,派遣隆美爾帶領2萬德軍支援北非戰場,“沙漠之狐、帝國之鷹”果然名不虛傳,隆美爾到達戰場的當日就擊退英軍。

希特勒因為蘇聯太冷才吃了敗仗的?要是給德軍備足棉衣呢

不過這場“及時雨”支援卻斷送了希特勒進攻蘇聯的絕佳時機,等到北非戰場的局勢穩定,希特勒重啟“巴巴羅薩”計劃時,已經到了6月下旬,希特勒依然認為德國可以在短時間內拿下蘇聯,因而在在冬季物資不足的情況下集結550萬軍隊大舉進攻蘇聯。

希特勒因為蘇聯太冷才吃了敗仗的?要是給德軍備足棉衣呢

當然蘇聯情報部門也不是吃乾飯的,他們也在關注著德國的動向,蘇聯方面認為德國並未準備大量的冬季行軍物資,所以希特勒暫時不會攻打蘇聯。就這樣,在蘇、德雙方的誤判下,蘇德戰役爆發了。

那麼在德軍備有充足的冬季物資的情況下,德國真能如願的攻下蘇聯嗎?我想這也並非易事。

武器裝備

希特勒因為蘇聯太冷才吃了敗仗的?要是給德軍備足棉衣呢

希特勒錯誤的高估了己方的實力,德軍的裝備精良這是不容置疑的,但這也受到產能的限制,單來坦克來說,德國著名虎式、豹式、3號、4號在戰爭期間共出產40000多輛,而蘇聯光T34坦克就有45000餘量。另外德國戰車過於精良,工藝過於複雜,在蘇德戰役中,由於戰線長後方補給不及時,又恰逢雨季很多坦克出現了故障難以維修。

軍隊數量和質量

希特勒因為蘇聯太冷才吃了敗仗的?要是給德軍備足棉衣呢

從質量上來講,二戰德軍的戰鬥素質絕對高,但僅僅限於德軍正規軍,那些僕從國,盟軍的軍隊就另當別論了,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蘇聯雖說當時正值軍隊肅反,質量上遠不及德軍,但是畢竟是在自家門口作戰,但人數上絕對佔優勢,一個德國士兵打一個蘇聯士兵穩贏,那麼對五個呢,十個呢?好虎架不住一群狼啊。

資源短缺

希特勒因為蘇聯太冷才吃了敗仗的?要是給德軍備足棉衣呢

雖說德國橫掃歐洲掠奪不少資源,但也遠不及蘇聯的資源儲備,況且當時一方面要維持歐洲各佔領區的正常開銷,還要做好防止英國反擊的準備,還要扶持北非戰場…顧此失彼,蘇德戰場上德軍難免會遇到物資緊缺的情況,而蘇聯方面在確保遠東邊境上的日軍不會再造次時,就可以安心對付德軍了。

希特勒因為蘇聯太冷才吃了敗仗的?要是給德軍備足棉衣呢

當然了,環境的惡劣也確實給德軍帶來了不小的麻煩,不光是沒有冬裝,一些德軍的裝備都因為天氣過於寒冷而不能使用,大大降低了德軍的作戰能力。

蘇聯的天時地利,最終成功阻擊了德軍,蘇聯入侵的失敗也加快了希特勒納粹黨覆滅的腳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