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元首是背鍋俠:停止進攻敦刻爾克並非希特勒一人主張

原來元首是背鍋俠:停止進攻敦刻爾克並非希特勒一人主張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薩沙講史堂第三百八十期】(軍事系列第180講)

關於敦刻爾克停止前進的命令問題,元首希特勒同志背了幾十年黑鍋。其實,這壓根不是希特勒一個人頭腦發昏的命令,而是德軍高層基本同意的決策。只是送死我去,背黑鍋希特勒來而已。聽薩沙說一說吧。

原來元首是背鍋俠:停止進攻敦刻爾克並非希特勒一人主張

很多人認為希特勒是狂人智障,其實這絕對是誤解。

事實上,作為精英輩出的德國的元首,希特勒自然擁有遠遠超過普通人的才能。

希特勒具有非常驚人的領悟力、分析力、判斷力,以及很強的領導力和煽動力。

事實上,沒有希特勒,就沒有德軍在法蘭西戰役的輝煌勝利,也自然不會有英軍潰敗到敦刻爾克。

在曼施坦因推薦自己突破阿登山區的計劃時,德軍統帥部對其嗤之以鼻,認為這是奇談怪論。

如果不是希特勒力排眾議,恐怕德軍連馬其諾防線都攻不破。

原來元首是背鍋俠:停止進攻敦刻爾克並非希特勒一人主張

敦刻爾克停止前進的命令,究竟是怎麼回事?

我們有大把的證據證明,這根本就是德軍高層的統一觀點,希特勒只是加以確認而已。

原來元首是背鍋俠:停止進攻敦刻爾克並非希特勒一人主張

第一,停止前進主要是A集團軍司令龍德施泰特的命令

希特勒的停止前進的命令,下達在5月24日,但前一天的23日,龍德施泰特已經下達了:霍特集群主力明天將停止前進,克萊斯特集群也將停止前進,以搞清楚戰況並封閉缺口。

這一命令是沒有什麼值得爭議的。

換句話說,在希特勒下達停止命令之下,一線的指揮官其實已經提前下達了停止前進的命令。

原來元首是背鍋俠:停止進攻敦刻爾克並非希特勒一人主張

第二,一線指揮官如果不同意希特勒的主張,他們是有機會違抗命令的

德軍高層中,並非人人都同意必須停止前進的觀點。

24日晚,在希特勒下達停止前進的命令之後,陸軍參謀長哈爾德卻對龍德施泰特下達了繼續前進的命令。

顯然,一線指揮官龍德施泰特之流想要繼續前進,他們完全可以憑藉這個命令繼續推進,自己並不承擔任何責任。

龍德施泰特卻根本沒有這麼做。

更有甚者,龍德施泰特怕前線指揮官利用這道命令擅自前進,沒有將命令下發。

他根本就不準備前進。

原來元首是背鍋俠:停止進攻敦刻爾克並非希特勒一人主張

第三,一線指揮官完全可以自行決定

德軍集團軍指揮官是具有一定決定權的。實際上,龍德施泰特幾乎掌握著A集團軍的一切。希特勒的命令甚至上面提到的陸軍參謀長的命令,龍德施泰特是可以選擇執行甚至乾脆不聽的。

在25日當天,很多德軍將領回憶,龍德施泰特其實掌握著行動的決定權。

最高統帥部作戰局局長約德爾回憶:元首實際上決定權交給了A集團軍群。

陸軍總司令布勞希奇也回憶:25日會議上,元首說已經將西線作戰的指揮權交給了A集團軍群,也就是交給了集團軍群司令官龍德施泰特。

龍德施泰特如果決定前進,希特勒都是阻擋不住的。

原來元首是背鍋俠:停止進攻敦刻爾克並非希特勒一人主張

第四,停止前進也並不是龍德施泰特一個人的觀點

眾多指揮官的觀點和龍德施泰特是一致的。

德軍裝甲部隊雖然殺到了敦刻爾克,但側翼還存在英法的部隊,並不安全。一旦英法軍反擊,就可能造成德軍產生崩盤性質的失敗;德軍裝甲部隊大部分已經損失百分之五十的坦克,實力銳減;敦刻爾克附近地形過於複雜,單靠坦克作戰非常不利,但德軍步兵還沒有趕上來,需要等幾天;敦刻爾克地區英法聯軍超過40萬,這裡又不適合大規模運輸,沒有一個人認為英法聯軍可能成功撤走。甚至丘吉爾本人也認為,最多隻能撤走幾萬人;德國空軍司令戈林認為,空軍可以有效封鎖海峽,等待陸軍發動全面進攻。

種種因素,導致德軍高層和一線指揮官大部分認為應該停下。

比如早在命令下達前1天,第4集團軍司令官克魯格將軍就建議龍德施泰特:機械化部隊必須停止前進。

原來元首是背鍋俠:停止進攻敦刻爾克並非希特勒一人主張

可以這麼說,希特勒贊成停止進攻不假,但絕非他一個人的主張,而是大部分德軍高層和一線指揮官的共同主張。

就連曼施坦因也說:希特勒在敦刻爾克城外停止裝甲兵的前進,固然是犯了一個致命的大錯誤。但是在當時,任何將領卻很難認清這一點。因為從灘頭上所留下來的裝備數量看來,足以使任何人都很難相信英國人撤走部隊,會有那樣大的成功。

原來元首是背鍋俠:停止進攻敦刻爾克並非希特勒一人主張

那為什麼包括龍德施泰特之流,在戰爭後把責任都推給希特勒呢?

原因只有一個,你都死了,你不背黑鍋,誰來背?

【薩沙講史堂第三百八十期】(軍事系列第180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