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男,原華為太子今江湖無名,即便是天才,離開平臺什麼也不是

李一男,原華為太子今江湖無名,即便是天才,離開平臺什麼也不是

李一男,這個昔日華為太子,若不是被媒體間或提起,早已消失在了人們的記憶裡,自2008年,二次出走華為,距今10年餘,沒了李一男的華為,一路狂飆,憑藉技術實力,成為了無可爭議的民族企業。而離開華為的李一男,卻難再續當年的光環,甚至鋃鐺入獄,至今,江湖籍籍無名。

李一男人生的高光時刻,就定格在了華為時期。

他與華為的糾葛,像極了愛情的樣子。

時光追溯到1993年,23歲研究生畢業的李一男,自帶光環,就是天才的樣子。畢業後,他選擇留在了他實習過一年的華為,那一年,華為剛剛6歲,正是一個起步騰飛的年紀。

偶得天才,華為大有撿到寶貝的欣喜。憑藉一年的實習基礎,李一男創造了華為史上火箭上升的奇蹟:2天晉升工程師,0.5個月升主任工程師、6個月升中央研究部副總經理、2年被提拔為華為公司總工程師、中央研究部總裁,27歲坐上了華為副總裁寶座。

一向謹言慎行的任正非,毫不掩飾地表達對李一男的信賴,直呼其為“乾兒子”。技術天才確實名副其實,他把華為從年產值10億推高到了200億,更重要的是,奠定了華為技術發展方向,從交換機擴展為通信技術。

而漸漸地,骨子裡自負於人的少年天才卻與華為結束了“蜜戀期”。歸根到底,還是李一男認為華為的“廟”太小,畢竟,那時的華為,產值不過幾百億。

於是,李一男出走華為,在體系內創立了港灣網絡。但李一男卻玩兒起了農夫與蛇的伎倆,複製華為產品,站在了華為的對立面。而當時,正值華為內有外患之際,那時候,任正非差點就以500億的價格把華為賣掉。

昔日被任正非視為“乾兒子”的李一男非但沒有雪中送炭,反而公然叛變,導致華為市場份額進入負增長的階段。任正非專門成立了“打港辦”,專門與港灣網絡搶單,在歷經長達5年的爭鬥後,以華為收購港灣部分資產,雙方簽署諒解備忘錄而落幕。

這也意味著,李一男首次創業失敗。

在港灣之戰後,李一男再回華為,仍然榮膺副總裁,但已基本沒有實權。

兩年後,李一男加盟百度,擔任CTO。李彥宏也對他抱有極高的期待,但是,李一男的“天才”卻再沒有得到過施展。兩年後,落寞離職。

而最令人扼腕的是,李一男因涉嫌內幕交易,獲利500餘萬元,被罰款750萬元,還鋃鐺入獄兩年。要知道,他創立港灣網絡時,華為給到他的分紅就達1000多萬元。

而這次入獄,基本就毀了李一男的一生。他終身不得擔任上市企業的高管,而他創辦的小牛電動在上市那一刻,甚至在核心團隊名單,他都只能在邊緣坐觀。

而華為,2018年銷售額已達7212億元,淨利潤就達593億元。

李一男,是職場中最典型的把一副好牌打爛。當然,誰都不能預見未來。但是從天才殞落的教訓中,卻一一印證了普適的價值觀:

一、 選擇大於努力;

二、 吃水不忘挖井人,方能走得長遠;

三、 再厲害的人,公司離開你照樣轉;

四、 別把平臺的價值誤認為是自己的價值。

天才隕落,尚且如此,我們平常人,在職場,還談什麼倔強和固執!

歡迎關注《商界故事》,為你講述商界成與敗的案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