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劉羅鍋》與《康熙大帝》中的劉墉與郭琇,皆棋子爾'

"

影視劇是影視劇,歷史是歷史,當歷史和影視劇結合的時候,有的人喜歡正說,有的人喜歡戲說,但總體上,人們都開始向“戲說”方向發展。今天我們談談兩部連續劇的人物,因為他們曾經互相借鑑過。簡單地說,就是劉墉借鑑了郭琇的一些歷史,由此,形成我們知道的《宰相劉羅鍋》。

(1)劉墉的崛起首先有一個好父親

以著名的電視劇《宰相劉羅鍋》為例,首先,劉墉並非大羅鍋,略微羅鍋而已。其次,劉羅鍋也並非什麼王爺的女婿。那麼,“劉羅鍋”這部電視劇不好嗎?當然好。

《宰相劉羅鍋》這部電視劇,只是在細枝末節上給長期歷史正面人物添加了“噱頭”。首先符合歷史發展脈絡;其次雖然許多都並非歷史真實,但虛擬的卻是對貪官的盡情戲耍,正義的清官、能臣敢於與邪惡作鬥爭。因此,即使對歷史有一定的閹割也是有意的。

"

影視劇是影視劇,歷史是歷史,當歷史和影視劇結合的時候,有的人喜歡正說,有的人喜歡戲說,但總體上,人們都開始向“戲說”方向發展。今天我們談談兩部連續劇的人物,因為他們曾經互相借鑑過。簡單地說,就是劉墉借鑑了郭琇的一些歷史,由此,形成我們知道的《宰相劉羅鍋》。

(1)劉墉的崛起首先有一個好父親

以著名的電視劇《宰相劉羅鍋》為例,首先,劉墉並非大羅鍋,略微羅鍋而已。其次,劉羅鍋也並非什麼王爺的女婿。那麼,“劉羅鍋”這部電視劇不好嗎?當然好。

《宰相劉羅鍋》這部電視劇,只是在細枝末節上給長期歷史正面人物添加了“噱頭”。首先符合歷史發展脈絡;其次雖然許多都並非歷史真實,但虛擬的卻是對貪官的盡情戲耍,正義的清官、能臣敢於與邪惡作鬥爭。因此,即使對歷史有一定的閹割也是有意的。

《宰相劉羅鍋》與《康熙大帝》中的劉墉與郭琇,皆棋子爾


《宰相劉羅鍋》劇照

從第一集就介紹了自己的父親。因為,劉墉的父親對他的一生的成功太關鍵了。

劉墉之所以馳名並在官場受到重視,第一先決條件就是有一位好父親劉統勳,劉統勳乃是乾隆朝重臣,而且是一位非常有能力、清廉自律的官員,受到乾隆和同僚們地器重。劉統勳曾做過刑部、吏部、工部尚書的高級官員,做過軍機大臣的重要官員。劉統勳在雍正、乾隆中前期的作用非常重要。

劉墉生於1720年,即康熙五十九年,卒於1804年,即嘉慶九年,壽享84歲,在封建社會也是高壽之年了。

劉墉的父親乃是乾隆朝朝著名的清官,自小就對官場之事瞭如指掌。乾隆十六年(1751年),31歲的劉墉因為父親的關係以“恩蔭舉人”的身份參加會試、殿試,因二甲第二名排名,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1755年,劉統勳被捕下獄,劉墉也被降職外放。但劉統勳乃是能臣清官,所以,最終無罪出獄,任刑部尚書。

劉墉則繼續在外地歷練。

即使有了好爹,個人能力也很重要,劉墉官聲非常好、能力也很突出,這也是他被調入京城的根本原因。而這時和珅已經開始崛起。

"

影視劇是影視劇,歷史是歷史,當歷史和影視劇結合的時候,有的人喜歡正說,有的人喜歡戲說,但總體上,人們都開始向“戲說”方向發展。今天我們談談兩部連續劇的人物,因為他們曾經互相借鑑過。簡單地說,就是劉墉借鑑了郭琇的一些歷史,由此,形成我們知道的《宰相劉羅鍋》。

(1)劉墉的崛起首先有一個好父親

以著名的電視劇《宰相劉羅鍋》為例,首先,劉墉並非大羅鍋,略微羅鍋而已。其次,劉羅鍋也並非什麼王爺的女婿。那麼,“劉羅鍋”這部電視劇不好嗎?當然好。

《宰相劉羅鍋》這部電視劇,只是在細枝末節上給長期歷史正面人物添加了“噱頭”。首先符合歷史發展脈絡;其次雖然許多都並非歷史真實,但虛擬的卻是對貪官的盡情戲耍,正義的清官、能臣敢於與邪惡作鬥爭。因此,即使對歷史有一定的閹割也是有意的。

《宰相劉羅鍋》與《康熙大帝》中的劉墉與郭琇,皆棋子爾


《宰相劉羅鍋》劇照

從第一集就介紹了自己的父親。因為,劉墉的父親對他的一生的成功太關鍵了。

劉墉之所以馳名並在官場受到重視,第一先決條件就是有一位好父親劉統勳,劉統勳乃是乾隆朝重臣,而且是一位非常有能力、清廉自律的官員,受到乾隆和同僚們地器重。劉統勳曾做過刑部、吏部、工部尚書的高級官員,做過軍機大臣的重要官員。劉統勳在雍正、乾隆中前期的作用非常重要。

劉墉生於1720年,即康熙五十九年,卒於1804年,即嘉慶九年,壽享84歲,在封建社會也是高壽之年了。

劉墉的父親乃是乾隆朝朝著名的清官,自小就對官場之事瞭如指掌。乾隆十六年(1751年),31歲的劉墉因為父親的關係以“恩蔭舉人”的身份參加會試、殿試,因二甲第二名排名,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1755年,劉統勳被捕下獄,劉墉也被降職外放。但劉統勳乃是能臣清官,所以,最終無罪出獄,任刑部尚書。

劉墉則繼續在外地歷練。

即使有了好爹,個人能力也很重要,劉墉官聲非常好、能力也很突出,這也是他被調入京城的根本原因。而這時和珅已經開始崛起。

《宰相劉羅鍋》與《康熙大帝》中的劉墉與郭琇,皆棋子爾


和珅是從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式崛起的,與福康安家族開始合作。之後,查辦雲貴總督李侍堯貪腐案、任四庫全書館正總裁後。

劉墉被調任京官則是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後,他在京官、直隸總督之間搖擺。和珅崛起後,劉墉作為和珅的副職協辦官員開始受到限制。

因自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以後,本來官聲不錯、能力超強的劉墉卻經常犯錯,經常因為工作原因被申飭,總之,工作開始懈怠。

直到1799年(乾隆四年)和珅被抓,劉墉歷數其20條大罪。自此才揚眉吐氣。之後的三年,迎來劉墉的政治高峰期,不但擔任會典館正總裁,嘉慶離京期間主管朝政一切大小事宜。

(2)《宰相劉羅鍋》中的劉三本的原型乃是康熙朝郭三本:他們都是臨門一腳的人

在《宰相劉羅鍋》、劉寶瑞長篇單口相聲《君臣鬥》中的劉羅鍋被人稱為“劉三本”,其實,劉墉沒有什麼重要的三本,清朝有此外號的乃是康熙朝的郭琇,此人曾經上奏過非常重要的“三本”,人稱“郭三本”。《康熙大帝》也對郭琇這個人進行過描述,他的三大參劾案也進行過演繹。

其實,劉羅鍋與郭琇之間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在等待機會,實現自己的價值。劉墉等待13年,終於等到乾隆病逝、和珅被抓,13年暗中蒐集的和珅罪狀得以被揭發。郭秀也是如此,一直在等待時機,等到康熙皇帝要收拾某個人的時候,橫空出世、臨門一腳。

"

影視劇是影視劇,歷史是歷史,當歷史和影視劇結合的時候,有的人喜歡正說,有的人喜歡戲說,但總體上,人們都開始向“戲說”方向發展。今天我們談談兩部連續劇的人物,因為他們曾經互相借鑑過。簡單地說,就是劉墉借鑑了郭琇的一些歷史,由此,形成我們知道的《宰相劉羅鍋》。

(1)劉墉的崛起首先有一個好父親

以著名的電視劇《宰相劉羅鍋》為例,首先,劉墉並非大羅鍋,略微羅鍋而已。其次,劉羅鍋也並非什麼王爺的女婿。那麼,“劉羅鍋”這部電視劇不好嗎?當然好。

《宰相劉羅鍋》這部電視劇,只是在細枝末節上給長期歷史正面人物添加了“噱頭”。首先符合歷史發展脈絡;其次雖然許多都並非歷史真實,但虛擬的卻是對貪官的盡情戲耍,正義的清官、能臣敢於與邪惡作鬥爭。因此,即使對歷史有一定的閹割也是有意的。

《宰相劉羅鍋》與《康熙大帝》中的劉墉與郭琇,皆棋子爾


《宰相劉羅鍋》劇照

從第一集就介紹了自己的父親。因為,劉墉的父親對他的一生的成功太關鍵了。

劉墉之所以馳名並在官場受到重視,第一先決條件就是有一位好父親劉統勳,劉統勳乃是乾隆朝重臣,而且是一位非常有能力、清廉自律的官員,受到乾隆和同僚們地器重。劉統勳曾做過刑部、吏部、工部尚書的高級官員,做過軍機大臣的重要官員。劉統勳在雍正、乾隆中前期的作用非常重要。

劉墉生於1720年,即康熙五十九年,卒於1804年,即嘉慶九年,壽享84歲,在封建社會也是高壽之年了。

劉墉的父親乃是乾隆朝朝著名的清官,自小就對官場之事瞭如指掌。乾隆十六年(1751年),31歲的劉墉因為父親的關係以“恩蔭舉人”的身份參加會試、殿試,因二甲第二名排名,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1755年,劉統勳被捕下獄,劉墉也被降職外放。但劉統勳乃是能臣清官,所以,最終無罪出獄,任刑部尚書。

劉墉則繼續在外地歷練。

即使有了好爹,個人能力也很重要,劉墉官聲非常好、能力也很突出,這也是他被調入京城的根本原因。而這時和珅已經開始崛起。

《宰相劉羅鍋》與《康熙大帝》中的劉墉與郭琇,皆棋子爾


和珅是從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式崛起的,與福康安家族開始合作。之後,查辦雲貴總督李侍堯貪腐案、任四庫全書館正總裁後。

劉墉被調任京官則是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後,他在京官、直隸總督之間搖擺。和珅崛起後,劉墉作為和珅的副職協辦官員開始受到限制。

因自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以後,本來官聲不錯、能力超強的劉墉卻經常犯錯,經常因為工作原因被申飭,總之,工作開始懈怠。

直到1799年(乾隆四年)和珅被抓,劉墉歷數其20條大罪。自此才揚眉吐氣。之後的三年,迎來劉墉的政治高峰期,不但擔任會典館正總裁,嘉慶離京期間主管朝政一切大小事宜。

(2)《宰相劉羅鍋》中的劉三本的原型乃是康熙朝郭三本:他們都是臨門一腳的人

在《宰相劉羅鍋》、劉寶瑞長篇單口相聲《君臣鬥》中的劉羅鍋被人稱為“劉三本”,其實,劉墉沒有什麼重要的三本,清朝有此外號的乃是康熙朝的郭琇,此人曾經上奏過非常重要的“三本”,人稱“郭三本”。《康熙大帝》也對郭琇這個人進行過描述,他的三大參劾案也進行過演繹。

其實,劉羅鍋與郭琇之間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在等待機會,實現自己的價值。劉墉等待13年,終於等到乾隆病逝、和珅被抓,13年暗中蒐集的和珅罪狀得以被揭發。郭秀也是如此,一直在等待時機,等到康熙皇帝要收拾某個人的時候,橫空出世、臨門一腳。

《宰相劉羅鍋》與《康熙大帝》中的劉墉與郭琇,皆棋子爾


郭琇是一位暗藏在奸臣內部的“細作”,在此之前郭琇一直與各色貪官們和平相處。然而,康熙二十七年正月二十二(1688年2月23日),50歲的御史卻變了模樣,彈劾一品大員河道總督靳輔。這道奏摺一氣呵成、有理有據,一下子就將河道總督參劾下去了。

其後,郭琇參倒權臣納蘭明珠。

兩年後的1690年,再次參倒權臣高士奇。

郭琇因為這三本成為康熙朝乃至整個清朝的傳奇,一個小小的御史能夠參倒三位大員,實屬傳奇。然而,當我們細細品評觀察歷史的時候卻發現兩點重要性:

其一:郭琇參劾靳輔純純粹粹是一場冤案。

靳輔既非貪官,也非庸吏,相反則是大大的治河能臣,只不過他對清官集團、貪官集團保持中立,一心一意只管治河工作。結果,因為與康熙在如何治理黃河問題上發生分歧,而靳輔卻不畏皇權堅持自己的觀點,盡最大力量扭轉康熙方針所帶來的損失。但郭琇汙衊其治河九年毫無成效則是天大的冤枉。

由此,造成黃河治理問題20年停滯不前。康熙晚年對此非常後悔。

"

影視劇是影視劇,歷史是歷史,當歷史和影視劇結合的時候,有的人喜歡正說,有的人喜歡戲說,但總體上,人們都開始向“戲說”方向發展。今天我們談談兩部連續劇的人物,因為他們曾經互相借鑑過。簡單地說,就是劉墉借鑑了郭琇的一些歷史,由此,形成我們知道的《宰相劉羅鍋》。

(1)劉墉的崛起首先有一個好父親

以著名的電視劇《宰相劉羅鍋》為例,首先,劉墉並非大羅鍋,略微羅鍋而已。其次,劉羅鍋也並非什麼王爺的女婿。那麼,“劉羅鍋”這部電視劇不好嗎?當然好。

《宰相劉羅鍋》這部電視劇,只是在細枝末節上給長期歷史正面人物添加了“噱頭”。首先符合歷史發展脈絡;其次雖然許多都並非歷史真實,但虛擬的卻是對貪官的盡情戲耍,正義的清官、能臣敢於與邪惡作鬥爭。因此,即使對歷史有一定的閹割也是有意的。

《宰相劉羅鍋》與《康熙大帝》中的劉墉與郭琇,皆棋子爾


《宰相劉羅鍋》劇照

從第一集就介紹了自己的父親。因為,劉墉的父親對他的一生的成功太關鍵了。

劉墉之所以馳名並在官場受到重視,第一先決條件就是有一位好父親劉統勳,劉統勳乃是乾隆朝重臣,而且是一位非常有能力、清廉自律的官員,受到乾隆和同僚們地器重。劉統勳曾做過刑部、吏部、工部尚書的高級官員,做過軍機大臣的重要官員。劉統勳在雍正、乾隆中前期的作用非常重要。

劉墉生於1720年,即康熙五十九年,卒於1804年,即嘉慶九年,壽享84歲,在封建社會也是高壽之年了。

劉墉的父親乃是乾隆朝朝著名的清官,自小就對官場之事瞭如指掌。乾隆十六年(1751年),31歲的劉墉因為父親的關係以“恩蔭舉人”的身份參加會試、殿試,因二甲第二名排名,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1755年,劉統勳被捕下獄,劉墉也被降職外放。但劉統勳乃是能臣清官,所以,最終無罪出獄,任刑部尚書。

劉墉則繼續在外地歷練。

即使有了好爹,個人能力也很重要,劉墉官聲非常好、能力也很突出,這也是他被調入京城的根本原因。而這時和珅已經開始崛起。

《宰相劉羅鍋》與《康熙大帝》中的劉墉與郭琇,皆棋子爾


和珅是從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式崛起的,與福康安家族開始合作。之後,查辦雲貴總督李侍堯貪腐案、任四庫全書館正總裁後。

劉墉被調任京官則是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後,他在京官、直隸總督之間搖擺。和珅崛起後,劉墉作為和珅的副職協辦官員開始受到限制。

因自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以後,本來官聲不錯、能力超強的劉墉卻經常犯錯,經常因為工作原因被申飭,總之,工作開始懈怠。

直到1799年(乾隆四年)和珅被抓,劉墉歷數其20條大罪。自此才揚眉吐氣。之後的三年,迎來劉墉的政治高峰期,不但擔任會典館正總裁,嘉慶離京期間主管朝政一切大小事宜。

(2)《宰相劉羅鍋》中的劉三本的原型乃是康熙朝郭三本:他們都是臨門一腳的人

在《宰相劉羅鍋》、劉寶瑞長篇單口相聲《君臣鬥》中的劉羅鍋被人稱為“劉三本”,其實,劉墉沒有什麼重要的三本,清朝有此外號的乃是康熙朝的郭琇,此人曾經上奏過非常重要的“三本”,人稱“郭三本”。《康熙大帝》也對郭琇這個人進行過描述,他的三大參劾案也進行過演繹。

其實,劉羅鍋與郭琇之間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在等待機會,實現自己的價值。劉墉等待13年,終於等到乾隆病逝、和珅被抓,13年暗中蒐集的和珅罪狀得以被揭發。郭秀也是如此,一直在等待時機,等到康熙皇帝要收拾某個人的時候,橫空出世、臨門一腳。

《宰相劉羅鍋》與《康熙大帝》中的劉墉與郭琇,皆棋子爾


郭琇是一位暗藏在奸臣內部的“細作”,在此之前郭琇一直與各色貪官們和平相處。然而,康熙二十七年正月二十二(1688年2月23日),50歲的御史卻變了模樣,彈劾一品大員河道總督靳輔。這道奏摺一氣呵成、有理有據,一下子就將河道總督參劾下去了。

其後,郭琇參倒權臣納蘭明珠。

兩年後的1690年,再次參倒權臣高士奇。

郭琇因為這三本成為康熙朝乃至整個清朝的傳奇,一個小小的御史能夠參倒三位大員,實屬傳奇。然而,當我們細細品評觀察歷史的時候卻發現兩點重要性:

其一:郭琇參劾靳輔純純粹粹是一場冤案。

靳輔既非貪官,也非庸吏,相反則是大大的治河能臣,只不過他對清官集團、貪官集團保持中立,一心一意只管治河工作。結果,因為與康熙在如何治理黃河問題上發生分歧,而靳輔卻不畏皇權堅持自己的觀點,盡最大力量扭轉康熙方針所帶來的損失。但郭琇汙衊其治河九年毫無成效則是天大的冤枉。

由此,造成黃河治理問題20年停滯不前。康熙晚年對此非常後悔。

《宰相劉羅鍋》與《康熙大帝》中的劉墉與郭琇,皆棋子爾


1692年靳輔含冤病逝,其手下陳潢也橫遭酷刑。15年後,康熙才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裝模做樣的發出感慨。但問題是,能臣已被傷害,治河工作也被耽誤,一切毫無補救。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皇帝發出感慨:靳輔自受事以後,斟酌時宜,相度形勢,興建堤壩,廣疏引河,排眾議而不撓,竭精勤以自效……朕每蒞河干,遍加諮訪,沿淮一路軍民感頌靳輔治績者眾口如一,久而不衰。

其二:郭琇參劾三大案之所以成功,與劉墉對和珅致命一擊的本質是一樣的,如果沒有皇帝的首肯,郭琇做不到、劉墉也做不到

面對皇帝的親信,彈劾者、清官其實沒有取勝的必然,只有皇帝本身想治他,取勝才是必然。

哎。

真是:好人是你,壞人是他,其實好人壞人都是你。

無論劉三本還是郭三本都是他們手中的棋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