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彌勒佛像前有一幅對聯說:“開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民間也有諺語說:“宰相肚裡能撐船。”這些話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要學會寬容、學會容忍。


"

彌勒佛像前有一幅對聯說:“開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民間也有諺語說:“宰相肚裡能撐船。”這些話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要學會寬容、學會容忍。


劉邦的成功之道: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容忍,體現了一個人的胸襟和氣度,是成就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品質。成功之人,能容人所不能容,能忍人所不能忍。下面我們就以劉邦為例,來聊聊這方面的內容。

秦末,劉邦率先進入關中。按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劉邦應該據有關中,成為關中王。但項羽自恃勞苦功高,持強凌弱,無視約定,於是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飯局——鴻門宴。

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當自己的力量無法與對手對抗時,明智的選擇是暫時容忍,當退則退,當讓則讓,以更好地保存自己。

在鴻門宴上,劉邦忍氣吞聲,又是給項羽、范增送禮賠不是,又是扮演小無辜、好話說盡,終於消除了項羽的怒氣,驚險逃過一劫。


"

彌勒佛像前有一幅對聯說:“開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民間也有諺語說:“宰相肚裡能撐船。”這些話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要學會寬容、學會容忍。


劉邦的成功之道: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容忍,體現了一個人的胸襟和氣度,是成就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品質。成功之人,能容人所不能容,能忍人所不能忍。下面我們就以劉邦為例,來聊聊這方面的內容。

秦末,劉邦率先進入關中。按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劉邦應該據有關中,成為關中王。但項羽自恃勞苦功高,持強凌弱,無視約定,於是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飯局——鴻門宴。

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當自己的力量無法與對手對抗時,明智的選擇是暫時容忍,當退則退,當讓則讓,以更好地保存自己。

在鴻門宴上,劉邦忍氣吞聲,又是給項羽、范增送禮賠不是,又是扮演小無辜、好話說盡,終於消除了項羽的怒氣,驚險逃過一劫。


劉邦的成功之道: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彭城之戰,劉邦所率領的數十萬大軍被項羽的區區三萬騎兵打敗,率領數十騎倉惶逃命。逃命途中,劉邦恰好遇到兒子(漢惠帝劉盈)和女兒(魯元公主)。

起先,劉邦還能讓兒子和女兒一齊乘車逃命,但等到項羽的追兵越來越逼近時,為了減輕車子負重,更快逃命,劉邦竟然數次將兒子和女兒推下車去。

項羽沒能抓住劉邦,卻抓住了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和妻子呂雉。後來,項羽在與劉邦相持不下時,便以烹殺劉太公威脅劉邦投降。劉邦故意放聲大笑說,你我曾是拜把兄弟,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如果你一定要烹殺我們的父親,請分我一杯羹。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妻子兒女及家人都忍心捨棄,那麼這世間還有什麼事情能難住他呢?!

不過我以為,劉邦在逃命途中想要拋下兒女的做法,以及後來想要與項羽分一杯羹的做法,都是忍住心中悲傷,置之死地而後生之舉,看似無情,其實是當時情況下最佳的選擇。


"

彌勒佛像前有一幅對聯說:“開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民間也有諺語說:“宰相肚裡能撐船。”這些話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要學會寬容、學會容忍。


劉邦的成功之道: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容忍,體現了一個人的胸襟和氣度,是成就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品質。成功之人,能容人所不能容,能忍人所不能忍。下面我們就以劉邦為例,來聊聊這方面的內容。

秦末,劉邦率先進入關中。按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劉邦應該據有關中,成為關中王。但項羽自恃勞苦功高,持強凌弱,無視約定,於是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飯局——鴻門宴。

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當自己的力量無法與對手對抗時,明智的選擇是暫時容忍,當退則退,當讓則讓,以更好地保存自己。

在鴻門宴上,劉邦忍氣吞聲,又是給項羽、范增送禮賠不是,又是扮演小無辜、好話說盡,終於消除了項羽的怒氣,驚險逃過一劫。


劉邦的成功之道: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彭城之戰,劉邦所率領的數十萬大軍被項羽的區區三萬騎兵打敗,率領數十騎倉惶逃命。逃命途中,劉邦恰好遇到兒子(漢惠帝劉盈)和女兒(魯元公主)。

起先,劉邦還能讓兒子和女兒一齊乘車逃命,但等到項羽的追兵越來越逼近時,為了減輕車子負重,更快逃命,劉邦竟然數次將兒子和女兒推下車去。

項羽沒能抓住劉邦,卻抓住了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和妻子呂雉。後來,項羽在與劉邦相持不下時,便以烹殺劉太公威脅劉邦投降。劉邦故意放聲大笑說,你我曾是拜把兄弟,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如果你一定要烹殺我們的父親,請分我一杯羹。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妻子兒女及家人都忍心捨棄,那麼這世間還有什麼事情能難住他呢?!

不過我以為,劉邦在逃命途中想要拋下兒女的做法,以及後來想要與項羽分一杯羹的做法,都是忍住心中悲傷,置之死地而後生之舉,看似無情,其實是當時情況下最佳的選擇。


劉邦的成功之道: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楚漢相爭之時,劉邦被項羽圍困於滎陽,情況十分危急。此時,已經攻下齊地的韓信不但沒有派兵來救援劉邦,反而趁機上書要求劉邦封他為“假齊王”。

劉邦收到韓信的上書,十分生氣,當著韓信使者的面大罵韓信不救滎陽之急而只想著自己封王。

張良、陳平趕緊暗中踩住劉邦的腳,小聲提醒劉邦說:“漢軍處境不利,怎麼能禁止韓信稱王呢?不如就此機會立他為王,好好善待他,使他自守一方,否則可能發生變亂。”

劉邦聞言,立刻醒悟,忍下心頭一口惡氣,改口說道:“大丈夫平定了諸侯,要當就當真王,怎能只做個暫時代理的假王呢?”於是派張良前去封韓信為齊王,徵調他的部隊攻打楚軍。


"

彌勒佛像前有一幅對聯說:“開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民間也有諺語說:“宰相肚裡能撐船。”這些話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要學會寬容、學會容忍。


劉邦的成功之道: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容忍,體現了一個人的胸襟和氣度,是成就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品質。成功之人,能容人所不能容,能忍人所不能忍。下面我們就以劉邦為例,來聊聊這方面的內容。

秦末,劉邦率先進入關中。按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劉邦應該據有關中,成為關中王。但項羽自恃勞苦功高,持強凌弱,無視約定,於是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飯局——鴻門宴。

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當自己的力量無法與對手對抗時,明智的選擇是暫時容忍,當退則退,當讓則讓,以更好地保存自己。

在鴻門宴上,劉邦忍氣吞聲,又是給項羽、范增送禮賠不是,又是扮演小無辜、好話說盡,終於消除了項羽的怒氣,驚險逃過一劫。


劉邦的成功之道: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彭城之戰,劉邦所率領的數十萬大軍被項羽的區區三萬騎兵打敗,率領數十騎倉惶逃命。逃命途中,劉邦恰好遇到兒子(漢惠帝劉盈)和女兒(魯元公主)。

起先,劉邦還能讓兒子和女兒一齊乘車逃命,但等到項羽的追兵越來越逼近時,為了減輕車子負重,更快逃命,劉邦竟然數次將兒子和女兒推下車去。

項羽沒能抓住劉邦,卻抓住了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和妻子呂雉。後來,項羽在與劉邦相持不下時,便以烹殺劉太公威脅劉邦投降。劉邦故意放聲大笑說,你我曾是拜把兄弟,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如果你一定要烹殺我們的父親,請分我一杯羹。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妻子兒女及家人都忍心捨棄,那麼這世間還有什麼事情能難住他呢?!

不過我以為,劉邦在逃命途中想要拋下兒女的做法,以及後來想要與項羽分一杯羹的做法,都是忍住心中悲傷,置之死地而後生之舉,看似無情,其實是當時情況下最佳的選擇。


劉邦的成功之道: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楚漢相爭之時,劉邦被項羽圍困於滎陽,情況十分危急。此時,已經攻下齊地的韓信不但沒有派兵來救援劉邦,反而趁機上書要求劉邦封他為“假齊王”。

劉邦收到韓信的上書,十分生氣,當著韓信使者的面大罵韓信不救滎陽之急而只想著自己封王。

張良、陳平趕緊暗中踩住劉邦的腳,小聲提醒劉邦說:“漢軍處境不利,怎麼能禁止韓信稱王呢?不如就此機會立他為王,好好善待他,使他自守一方,否則可能發生變亂。”

劉邦聞言,立刻醒悟,忍下心頭一口惡氣,改口說道:“大丈夫平定了諸侯,要當就當真王,怎能只做個暫時代理的假王呢?”於是派張良前去封韓信為齊王,徵調他的部隊攻打楚軍。


劉邦的成功之道: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垓下之戰前夕,原本已經約定共同出兵圍攻項羽的韓信、彭越因為沒有得到想要的封地,故意拖延不前,致使劉邦被項羽打敗。

被韓信、彭越放了鴿子,劉邦能不生氣嗎?劉邦的心裡或許十分生氣,但他還是咬咬牙忍了,並聽取張良的建議,答應把河南淮陽以東的廣大地區封給韓信,把河南商丘以北至山東東阿的廣大地區封給彭越,從而調動了韓信和彭越的軍隊,一舉打敗了項羽。

統一天下後,照例要論功行賞。劉邦先封了蕭何、韓信、張良等二十幾大功臣,但對其餘的人卻遲遲未能定功封賞,那些未受封賞的將領因此三五成群日夜爭論。

對於這個現象,劉邦很是擔心,於是便問計於張良。張良建議劉邦先封賞自己平生最痛恨的人。劉邦於是擺設酒宴,封雍齒為什方侯,並催促丞相、御史評定功勞,施行封賞。群臣吃過酒後,都高興地說:“雍齒尚且被封為侯,我們這些人就不擔憂了。”


"

彌勒佛像前有一幅對聯說:“開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民間也有諺語說:“宰相肚裡能撐船。”這些話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要學會寬容、學會容忍。


劉邦的成功之道: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容忍,體現了一個人的胸襟和氣度,是成就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品質。成功之人,能容人所不能容,能忍人所不能忍。下面我們就以劉邦為例,來聊聊這方面的內容。

秦末,劉邦率先進入關中。按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劉邦應該據有關中,成為關中王。但項羽自恃勞苦功高,持強凌弱,無視約定,於是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飯局——鴻門宴。

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當自己的力量無法與對手對抗時,明智的選擇是暫時容忍,當退則退,當讓則讓,以更好地保存自己。

在鴻門宴上,劉邦忍氣吞聲,又是給項羽、范增送禮賠不是,又是扮演小無辜、好話說盡,終於消除了項羽的怒氣,驚險逃過一劫。


劉邦的成功之道: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彭城之戰,劉邦所率領的數十萬大軍被項羽的區區三萬騎兵打敗,率領數十騎倉惶逃命。逃命途中,劉邦恰好遇到兒子(漢惠帝劉盈)和女兒(魯元公主)。

起先,劉邦還能讓兒子和女兒一齊乘車逃命,但等到項羽的追兵越來越逼近時,為了減輕車子負重,更快逃命,劉邦竟然數次將兒子和女兒推下車去。

項羽沒能抓住劉邦,卻抓住了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和妻子呂雉。後來,項羽在與劉邦相持不下時,便以烹殺劉太公威脅劉邦投降。劉邦故意放聲大笑說,你我曾是拜把兄弟,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如果你一定要烹殺我們的父親,請分我一杯羹。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妻子兒女及家人都忍心捨棄,那麼這世間還有什麼事情能難住他呢?!

不過我以為,劉邦在逃命途中想要拋下兒女的做法,以及後來想要與項羽分一杯羹的做法,都是忍住心中悲傷,置之死地而後生之舉,看似無情,其實是當時情況下最佳的選擇。


劉邦的成功之道: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楚漢相爭之時,劉邦被項羽圍困於滎陽,情況十分危急。此時,已經攻下齊地的韓信不但沒有派兵來救援劉邦,反而趁機上書要求劉邦封他為“假齊王”。

劉邦收到韓信的上書,十分生氣,當著韓信使者的面大罵韓信不救滎陽之急而只想著自己封王。

張良、陳平趕緊暗中踩住劉邦的腳,小聲提醒劉邦說:“漢軍處境不利,怎麼能禁止韓信稱王呢?不如就此機會立他為王,好好善待他,使他自守一方,否則可能發生變亂。”

劉邦聞言,立刻醒悟,忍下心頭一口惡氣,改口說道:“大丈夫平定了諸侯,要當就當真王,怎能只做個暫時代理的假王呢?”於是派張良前去封韓信為齊王,徵調他的部隊攻打楚軍。


劉邦的成功之道: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垓下之戰前夕,原本已經約定共同出兵圍攻項羽的韓信、彭越因為沒有得到想要的封地,故意拖延不前,致使劉邦被項羽打敗。

被韓信、彭越放了鴿子,劉邦能不生氣嗎?劉邦的心裡或許十分生氣,但他還是咬咬牙忍了,並聽取張良的建議,答應把河南淮陽以東的廣大地區封給韓信,把河南商丘以北至山東東阿的廣大地區封給彭越,從而調動了韓信和彭越的軍隊,一舉打敗了項羽。

統一天下後,照例要論功行賞。劉邦先封了蕭何、韓信、張良等二十幾大功臣,但對其餘的人卻遲遲未能定功封賞,那些未受封賞的將領因此三五成群日夜爭論。

對於這個現象,劉邦很是擔心,於是便問計於張良。張良建議劉邦先封賞自己平生最痛恨的人。劉邦於是擺設酒宴,封雍齒為什方侯,並催促丞相、御史評定功勞,施行封賞。群臣吃過酒後,都高興地說:“雍齒尚且被封為侯,我們這些人就不擔憂了。”


劉邦的成功之道: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雍齒在年輕時曾羞辱過劉邦,後來還背叛過劉邦,因此是劉邦最痛恨的人。然而,為了自己的事業,劉邦忍下了自己心中的厭惡,先封賞雍齒,從而穩定了眾將領的情緒。

蒯通原本是韓信部下的一名謀士,他曾勸諫韓信背叛劉邦自立為王。韓信臨死前說:“我真後悔不聽蒯通的話,以至於死在女人的手中!”

韓信這話,在無意之中把蒯通也給出賣了。劉邦於是下令逮捕蒯通,並準備將他處以烹刑。

蒯通從容說道:“狗總是要對自己主人以外的人狂吠。那時候,我只知道有齊王韓信,並不知道有您。況且秦朝喪失帝位,天下之人共同去搶,有才能的人首先得到。天下紛亂,人們都爭先恐後地要去做您所做的事,只是能力不夠,您能把他們都殺盡嗎?”

劉邦認為蒯通說得有道理,赦免了他。與封賞雍齒一樣,劉邦能夠赦免蒯通,也體現了他具有容人之雅量。


"

彌勒佛像前有一幅對聯說:“開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民間也有諺語說:“宰相肚裡能撐船。”這些話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要學會寬容、學會容忍。


劉邦的成功之道: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容忍,體現了一個人的胸襟和氣度,是成就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品質。成功之人,能容人所不能容,能忍人所不能忍。下面我們就以劉邦為例,來聊聊這方面的內容。

秦末,劉邦率先進入關中。按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劉邦應該據有關中,成為關中王。但項羽自恃勞苦功高,持強凌弱,無視約定,於是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飯局——鴻門宴。

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當自己的力量無法與對手對抗時,明智的選擇是暫時容忍,當退則退,當讓則讓,以更好地保存自己。

在鴻門宴上,劉邦忍氣吞聲,又是給項羽、范增送禮賠不是,又是扮演小無辜、好話說盡,終於消除了項羽的怒氣,驚險逃過一劫。


劉邦的成功之道: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彭城之戰,劉邦所率領的數十萬大軍被項羽的區區三萬騎兵打敗,率領數十騎倉惶逃命。逃命途中,劉邦恰好遇到兒子(漢惠帝劉盈)和女兒(魯元公主)。

起先,劉邦還能讓兒子和女兒一齊乘車逃命,但等到項羽的追兵越來越逼近時,為了減輕車子負重,更快逃命,劉邦竟然數次將兒子和女兒推下車去。

項羽沒能抓住劉邦,卻抓住了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和妻子呂雉。後來,項羽在與劉邦相持不下時,便以烹殺劉太公威脅劉邦投降。劉邦故意放聲大笑說,你我曾是拜把兄弟,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如果你一定要烹殺我們的父親,請分我一杯羹。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妻子兒女及家人都忍心捨棄,那麼這世間還有什麼事情能難住他呢?!

不過我以為,劉邦在逃命途中想要拋下兒女的做法,以及後來想要與項羽分一杯羹的做法,都是忍住心中悲傷,置之死地而後生之舉,看似無情,其實是當時情況下最佳的選擇。


劉邦的成功之道: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楚漢相爭之時,劉邦被項羽圍困於滎陽,情況十分危急。此時,已經攻下齊地的韓信不但沒有派兵來救援劉邦,反而趁機上書要求劉邦封他為“假齊王”。

劉邦收到韓信的上書,十分生氣,當著韓信使者的面大罵韓信不救滎陽之急而只想著自己封王。

張良、陳平趕緊暗中踩住劉邦的腳,小聲提醒劉邦說:“漢軍處境不利,怎麼能禁止韓信稱王呢?不如就此機會立他為王,好好善待他,使他自守一方,否則可能發生變亂。”

劉邦聞言,立刻醒悟,忍下心頭一口惡氣,改口說道:“大丈夫平定了諸侯,要當就當真王,怎能只做個暫時代理的假王呢?”於是派張良前去封韓信為齊王,徵調他的部隊攻打楚軍。


劉邦的成功之道: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垓下之戰前夕,原本已經約定共同出兵圍攻項羽的韓信、彭越因為沒有得到想要的封地,故意拖延不前,致使劉邦被項羽打敗。

被韓信、彭越放了鴿子,劉邦能不生氣嗎?劉邦的心裡或許十分生氣,但他還是咬咬牙忍了,並聽取張良的建議,答應把河南淮陽以東的廣大地區封給韓信,把河南商丘以北至山東東阿的廣大地區封給彭越,從而調動了韓信和彭越的軍隊,一舉打敗了項羽。

統一天下後,照例要論功行賞。劉邦先封了蕭何、韓信、張良等二十幾大功臣,但對其餘的人卻遲遲未能定功封賞,那些未受封賞的將領因此三五成群日夜爭論。

對於這個現象,劉邦很是擔心,於是便問計於張良。張良建議劉邦先封賞自己平生最痛恨的人。劉邦於是擺設酒宴,封雍齒為什方侯,並催促丞相、御史評定功勞,施行封賞。群臣吃過酒後,都高興地說:“雍齒尚且被封為侯,我們這些人就不擔憂了。”


劉邦的成功之道: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雍齒在年輕時曾羞辱過劉邦,後來還背叛過劉邦,因此是劉邦最痛恨的人。然而,為了自己的事業,劉邦忍下了自己心中的厭惡,先封賞雍齒,從而穩定了眾將領的情緒。

蒯通原本是韓信部下的一名謀士,他曾勸諫韓信背叛劉邦自立為王。韓信臨死前說:“我真後悔不聽蒯通的話,以至於死在女人的手中!”

韓信這話,在無意之中把蒯通也給出賣了。劉邦於是下令逮捕蒯通,並準備將他處以烹刑。

蒯通從容說道:“狗總是要對自己主人以外的人狂吠。那時候,我只知道有齊王韓信,並不知道有您。況且秦朝喪失帝位,天下之人共同去搶,有才能的人首先得到。天下紛亂,人們都爭先恐後地要去做您所做的事,只是能力不夠,您能把他們都殺盡嗎?”

劉邦認為蒯通說得有道理,赦免了他。與封賞雍齒一樣,劉邦能夠赦免蒯通,也體現了他具有容人之雅量。


劉邦的成功之道: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有一次,周昌有事需要向劉邦彙報,急匆匆地闖入劉邦的行宮,卻見劉邦正與戚姬親熱。周昌見狀,趕緊退了出來,掉頭就跑。

劉邦聽到動靜,快步追了出來,一把把周昌按倒在地,騎在周昌的脖子上,問道:“我何如主也?”你看我是一個怎麼樣的皇帝呢?

周昌為人耿直,此刻被劉邦按住,似乎也有些惱怒,便耿起脖子,昂起頭,一幅寧死不屈的樣子,說:“陛下即桀紂之主也。”言下之意是,劉邦陛下沉溺於兒女私情,又當眾羞辱大臣,簡直就像夏桀、商紂一樣的皇帝。


"

彌勒佛像前有一幅對聯說:“開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民間也有諺語說:“宰相肚裡能撐船。”這些話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要學會寬容、學會容忍。


劉邦的成功之道: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容忍,體現了一個人的胸襟和氣度,是成就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品質。成功之人,能容人所不能容,能忍人所不能忍。下面我們就以劉邦為例,來聊聊這方面的內容。

秦末,劉邦率先進入關中。按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劉邦應該據有關中,成為關中王。但項羽自恃勞苦功高,持強凌弱,無視約定,於是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飯局——鴻門宴。

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當自己的力量無法與對手對抗時,明智的選擇是暫時容忍,當退則退,當讓則讓,以更好地保存自己。

在鴻門宴上,劉邦忍氣吞聲,又是給項羽、范增送禮賠不是,又是扮演小無辜、好話說盡,終於消除了項羽的怒氣,驚險逃過一劫。


劉邦的成功之道: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彭城之戰,劉邦所率領的數十萬大軍被項羽的區區三萬騎兵打敗,率領數十騎倉惶逃命。逃命途中,劉邦恰好遇到兒子(漢惠帝劉盈)和女兒(魯元公主)。

起先,劉邦還能讓兒子和女兒一齊乘車逃命,但等到項羽的追兵越來越逼近時,為了減輕車子負重,更快逃命,劉邦竟然數次將兒子和女兒推下車去。

項羽沒能抓住劉邦,卻抓住了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和妻子呂雉。後來,項羽在與劉邦相持不下時,便以烹殺劉太公威脅劉邦投降。劉邦故意放聲大笑說,你我曾是拜把兄弟,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如果你一定要烹殺我們的父親,請分我一杯羹。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妻子兒女及家人都忍心捨棄,那麼這世間還有什麼事情能難住他呢?!

不過我以為,劉邦在逃命途中想要拋下兒女的做法,以及後來想要與項羽分一杯羹的做法,都是忍住心中悲傷,置之死地而後生之舉,看似無情,其實是當時情況下最佳的選擇。


劉邦的成功之道: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楚漢相爭之時,劉邦被項羽圍困於滎陽,情況十分危急。此時,已經攻下齊地的韓信不但沒有派兵來救援劉邦,反而趁機上書要求劉邦封他為“假齊王”。

劉邦收到韓信的上書,十分生氣,當著韓信使者的面大罵韓信不救滎陽之急而只想著自己封王。

張良、陳平趕緊暗中踩住劉邦的腳,小聲提醒劉邦說:“漢軍處境不利,怎麼能禁止韓信稱王呢?不如就此機會立他為王,好好善待他,使他自守一方,否則可能發生變亂。”

劉邦聞言,立刻醒悟,忍下心頭一口惡氣,改口說道:“大丈夫平定了諸侯,要當就當真王,怎能只做個暫時代理的假王呢?”於是派張良前去封韓信為齊王,徵調他的部隊攻打楚軍。


劉邦的成功之道: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垓下之戰前夕,原本已經約定共同出兵圍攻項羽的韓信、彭越因為沒有得到想要的封地,故意拖延不前,致使劉邦被項羽打敗。

被韓信、彭越放了鴿子,劉邦能不生氣嗎?劉邦的心裡或許十分生氣,但他還是咬咬牙忍了,並聽取張良的建議,答應把河南淮陽以東的廣大地區封給韓信,把河南商丘以北至山東東阿的廣大地區封給彭越,從而調動了韓信和彭越的軍隊,一舉打敗了項羽。

統一天下後,照例要論功行賞。劉邦先封了蕭何、韓信、張良等二十幾大功臣,但對其餘的人卻遲遲未能定功封賞,那些未受封賞的將領因此三五成群日夜爭論。

對於這個現象,劉邦很是擔心,於是便問計於張良。張良建議劉邦先封賞自己平生最痛恨的人。劉邦於是擺設酒宴,封雍齒為什方侯,並催促丞相、御史評定功勞,施行封賞。群臣吃過酒後,都高興地說:“雍齒尚且被封為侯,我們這些人就不擔憂了。”


劉邦的成功之道: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雍齒在年輕時曾羞辱過劉邦,後來還背叛過劉邦,因此是劉邦最痛恨的人。然而,為了自己的事業,劉邦忍下了自己心中的厭惡,先封賞雍齒,從而穩定了眾將領的情緒。

蒯通原本是韓信部下的一名謀士,他曾勸諫韓信背叛劉邦自立為王。韓信臨死前說:“我真後悔不聽蒯通的話,以至於死在女人的手中!”

韓信這話,在無意之中把蒯通也給出賣了。劉邦於是下令逮捕蒯通,並準備將他處以烹刑。

蒯通從容說道:“狗總是要對自己主人以外的人狂吠。那時候,我只知道有齊王韓信,並不知道有您。況且秦朝喪失帝位,天下之人共同去搶,有才能的人首先得到。天下紛亂,人們都爭先恐後地要去做您所做的事,只是能力不夠,您能把他們都殺盡嗎?”

劉邦認為蒯通說得有道理,赦免了他。與封賞雍齒一樣,劉邦能夠赦免蒯通,也體現了他具有容人之雅量。


劉邦的成功之道: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有一次,周昌有事需要向劉邦彙報,急匆匆地闖入劉邦的行宮,卻見劉邦正與戚姬親熱。周昌見狀,趕緊退了出來,掉頭就跑。

劉邦聽到動靜,快步追了出來,一把把周昌按倒在地,騎在周昌的脖子上,問道:“我何如主也?”你看我是一個怎麼樣的皇帝呢?

周昌為人耿直,此刻被劉邦按住,似乎也有些惱怒,便耿起脖子,昂起頭,一幅寧死不屈的樣子,說:“陛下即桀紂之主也。”言下之意是,劉邦陛下沉溺於兒女私情,又當眾羞辱大臣,簡直就像夏桀、商紂一樣的皇帝。


劉邦的成功之道: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夏桀與商紂,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敗家子,是殘暴不仁、胡作非為帝王的代名詞,任何一位帝王,如果被人稱作像夏桀、商紂一樣,恐怕都得大發雷霆,把敢於侮辱自己的臣子碎屍萬段。

劉邦聽到周昌把自己比作夏桀、商紂,起先也是一愣,但旋即,他就哈哈大笑起來,並馬上放了周昌,從此“尤憚周昌”,對周昌最是敬畏。

剛正不阿、寧死不屈的品格固然令人肅然起敬,但世間事豈會全是坦途?一旦出現意見相左或利益衝突等情況,如果一味地強調勇往直前、寧死不屈,事情就會爭執不下,甚至會導致爭鬥不休的局面,無益於問題的解決。劉邦善於妥協,善於容忍,所以他成功了,開創了大漢王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