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大智慧,他幫劉邦打半個天下,卻只要一個小縣城,方得善終

劉邦 張良 呂雉 漢朝 風煙舊事 風煙舊事 2017-10-26

打開歷史書,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個開國皇帝,手下都有一批猛將和能臣輔佐,才鑄就千秋霸業。

但是,在天下大定之後,這些功臣們往往面臨著“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局面,如果再不知進退,可能就是身死族滅的結果。

而今天要講的這個人,他用大智慧,通過只要一個“小縣城”避免了這種悲慘結局,他就是張良。

真正大智慧,他幫劉邦打半個天下,卻只要一個小縣城,方得善終

張良早就與劉邦相遇,一起打江山,是劉邦手下最重要的文臣,可以這麼說,劉邦的天下,一小半是張良打下來的。

張良不僅自己了得,還為劉邦拉攏了不少英雄豪傑,當時漢代三傑蕭何張良與韓信,他們在幫劉邦打天下的過程中功勞最大,在分封的時候,劉邦對張良很看重,問他怎麼分封,張良以自己身體不好為由,作了藉口,從而避免參與此事。

而且,從此之後,張良就很少主動參與朝廷事宜。

真正大智慧,他幫劉邦打半個天下,卻只要一個小縣城,方得善終

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關於封地,張良最終只要了一個小縣城,這對他的功勞來說,真的不對等,但是這也表明自己是一個懂得進退、有大智慧的人。

因為這座小縣城並不簡單。這個小縣城是當時他與劉邦初遇的地方——留城,這感情牌打得無聲無息,卻讓人服氣。

後來劉邦多次召見他,張良都說自己病情嚴重,實在是來不了。

真正大智慧,他幫劉邦打半個天下,卻只要一個小縣城,方得善終

這麼識時務,劉邦也是很感動,終究沒有對他下不手。後來劉邦與呂后對功臣的大清洗,張良安全躲過了,算是安享晚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