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歷史必背重要知識點228條,條條都是重點!

一、古代中國政治

1.分封制又稱封邦建國,同姓親族是分封的主體,通過分封周王確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過層層分封,西周形成了貴族統治階級內部的森嚴等級“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3.宗法制的突出特點有嫡長子繼承製;大宗與小宗是相對的;政治制度方面體現為分封制。

4.宗法制有利於保障各級貴族享受“世卿世祿”特權,把“國”和“家”密切結合起來。

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緣關係方面的體現就是宗法制。

6.“皇帝”名號的確立,是秦完成一統大業的產物,顯示了皇帝獨尊的權勢和地位。

7.以“皇帝”之稱代替“王”之號反映了神化君權的新統治觀念的出現。

8.以三公九卿為主的中央政府各級官員,在地位、職責和權力等方面都處於互相配合、互相牽制的狀態,任何人都無法獨攬朝政,軍國大權最終操縱在皇帝一人之手。

9.秦代的地方行政機構,分郡、縣兩級,與此相適應,也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級官僚體系。

10.在秦代,皇帝的命令,通過三公九卿,經由郡、縣,再通過鄉、裡,可以直達百姓。

11.郡縣制與分封制的顯著不同點,是最高統治者直接委派官吏統治地方,最高統治者的命令可以通過各級官吏直達百姓。

12.由秦代開始形成的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徹底打破了傳統的貴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大一統王朝制度的基礎。

13.三省六部的運行程序:中書省(起草詔令)→門下省(封駁審議)→尚書省(負責執行)→六部(具體實施)。

14.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之間既相互牽制,又互為補充,分工明確,提高了辦事效率。同時,完整的相權被分割,避免了權臣獨攬大權,有利於加強皇權。

15.宋朝:實行二府三司制。其特點:進一步分割相權,加強了皇權,卻減弱了對皇權的約束;職權過於分散,導致行政效率低,出現了冗官局面。

16.科舉制把讀書、考試與作官緊密聯繫起來,有利於打破特權壟斷、擴大官吏人才來源,提高官民文化素質。

17.科舉制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從世家大族的手裡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成為古代中國長期保持繁榮的制度保障之一。

18.從漢到元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呈現出兩大趨勢:一是君主專制不斷加強,即不斷削弱相權,強化皇權;二是中央集權不斷加強,即不斷削弱地方權力,把地方權力收歸中央。

19.以三省六部製為代表的中央行政制度,以科舉制為代表的選官用人制度及維護官僚隊伍廉潔高效的監察制度,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現。

20.宋初中央集權的強化:直接目的是解決地方割據問題;根本目的是加強皇權,鞏固統治。

21.宋初收精兵:設“三衙”統領禁軍,發兵權歸樞密院。

作用:實現統兵權和調兵權分離,有利於皇帝控制軍權。

22.宋初削實權:削弱或剝奪地方節度使、州郡長官和武將權力;州郡直屬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長官,下設通判監督地方官。

23.宋初制錢谷:地方財賦運往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據勢力的物質基礎,維護了統一與安定。

24.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改變了唐末五代以來藩鎮割據的分裂局面;基本解決了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同時,造成“冗官”、“冗兵”、“冗費”的國家財政危機。

25.明太祖吸取元朝權貴專權的教訓,裁撤中書省,廢除丞相,親掌六部。所設殿閣大學士,僅備顧問兼協理章奏,不參與決策。

26.中國古代中樞權力體系發展變化的趨勢是相權逐漸被削弱,專制皇權不斷加強。

27.中國古代中樞權力體系變化:三公九卿制(秦朝)→三省六部制(隋唐)→二府三司制(宋朝)→中書一省制(元朝)→廢丞相、設內閣(明朝)→增設軍機處(清朝)。

28.清朝雍正年間設軍機處,最初只參與處理西北軍務,後職權擴大,可參與處理機要事務。但只能跪奏筆錄,上傳下達。

29.清代軍機處的設置簡化了政務手續,提高了行政效率;它是專制皇權高度發展的重要標誌。

二、古代中國農業

30.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使用鐵農具和牛耕並將其逐漸推廣。漢朝以後,鐵犁牛耕成為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31.隋唐時期,江東地區出現曲轅犁,一直為後世沿用。

32.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的形成條件:春秋戰國時期,鐵農具的出現和牛耕的逐漸推廣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確立。

33.小農經濟的突出特點:以一家一戶為單位;男耕女織,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生產目的主要是為了滿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納賦稅。

34.在封建社會的形成和發展時期,小農經濟適應了生產力發展,其積極作用是主要的。在封建社會後期,小農經濟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不利於社會的進步。

35.官營手工業由政府直接經營,進行集中的大作坊生產,憑藉國家權力,徵調優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產不計成本,產品大多精美。

36.東漢:燒出成熟的青瓷;

北朝:燒出成熟的白瓷;

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兩大制瓷系統;

宋朝時:中國製瓷技術大放異彩,瓷窯遍佈全國各地;

元代:進入彩瓷,青花瓷。

明清時期:瓷器種類豐富,青花瓷、彩瓷、琺琅彩爭奇鬥豔。

37.家庭手工業產品主要用來交納賦稅和家庭消費,剩餘的一小部分作為商品出賣。

38.民間手工業經歷春秋戰國和秦漢的發展後,魏晉南北朝時曾遭受摧殘,到隋唐才得以恢復和發展。

39.元朝時,民間棉紡能手黃道婆推廣先進的棉紡織技術,棉紡織品產量增多,改變了絲、麻、棉的紡織品比例。

40.西漢開始,中國絲綢遠銷亞洲、歐洲,為中國獲得“絲國”的譽稱。運送絲綢產品的商路被後世稱為“絲綢之路”。

41.唐朝起,中國瓷器大量輸出國外,遠達歐洲、非洲。明清時通過海上絲綢之路,瓷器對外的銷量更大。

42.西方國家稱中國為“瓷器大國”。在中國製瓷工藝的影響下,從17世紀開始,歐洲國家陸續生產瓷器。

43.統治者往往對民營手工業的發展加以限制,阻礙了生產的發展,不利於新技術的研製與發明。

44.代表古代手工業最高水平的官營手工業對工匠的束縛和壓迫,使工匠缺乏改進技術的積極性;而私營手工業的小規模經營和世代嚴守技術祕密,使生產技術難以交流提高。

45.國家的政局。國家統一,社會穩定,有利於商品交換的發展,這以秦漢時期、隋唐時期和元明清時期最為典型;反之,國家四分五裂,戰亂不止,就會嚴重影響商品交換的進行,這以魏晉南北朝時期和五代十國時期最為典型。

46.農業發展帶來農產品的增加和農民的富裕,手工業的發展帶來手工業產品的增加,農產品和手工業品需要交換,這個過程就是由商人通過商業活動完成的。所以說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是商業發展的基礎。

47.封建統治者長期以來採取的重農抑商政策以及清朝統治者採取的閉關鎖國政策,都嚴重阻礙了國內商業和對外貿易的發展;而南宋統治者則鼓勵海外貿易,促進了南宋時海外貿易的興盛。

48.在封建社會前期,商品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封建地主階級的形成,鞏固了封建地主階級的政權基礎,增加了封建政府的財政收入。後期,商品經濟的發展對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

49.古代城鎮的發展對政治中心的依附性漸減,趨向生產性和商業性;隨著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市民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逐漸發生變化。

50.兩宋時期商業的繁榮,就是建立在從唐代後期起,市坊嚴格分開的制度被打破,以及不再限制商品交易的時間基礎上的。

51.原始社會,由於生產力水平的極端低下,土地屬於氏族公社所有。

52.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發展——鐵農具和牛耕的出現,大量的荒地得到開墾,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國君繳納賦稅。

53.公元前594年,魯國首先規定:不論公田、私田,都要按畝納稅。其他諸侯國也相繼進行稅制改革,這實際上承認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促使了土地由國有向私有的轉化。

54.在春秋時期土地關係變革的基礎上,戰國時期,在新興的封建地主階級的推動下,各諸侯國先後進行了變法活動。

55.商鞅變法規定“為田開阡陌封疆”,廢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56.土地兼併的實質是大地主與封建國家爭奪財源。其影響有:社會矛盾激化,導致農民起義;影響國家財政收入。

57.“重農抑商”的根本原因: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必然產物;鞏固封建統治的需要。

58.重農抑商政策是中國曆代封建王朝採用的最基本的經濟政策,其核心內容是主張重視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嚴格限制工商業的發展。

59.戰國時期商鞅首倡“重農抑商”,提出農業是本業,工商業是末業。

60.自給自足、落後閉塞的自然經濟是“閉關鎖國”政策推行的根本原因。

61.清政府試圖通過“閉關政策”,對內加強自身的統治,對外進行民族“自衛”。這種消極防禦手段,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對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過一定的民族自衛作用。

62.明清時期的閉關政策妨礙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阻礙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中國長期與世界隔絕,逐漸落後於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經濟長期延續,從而助長了封建統治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63.“重農抑商”政策保障了農業的發展,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封建社會晚期破壞正常的商業經營,阻礙資本主義萌芽和經濟發展,違背歷史發展潮流,造成中國的落後。

三、古代中國的文化

64.春秋戰國時期文化繁榮的局面,是在社會經濟迅速發展,階級關係劇烈變化,奴隸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歷史條件下出現的。

65.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針對當時社會動盪的現實,孔子希望恢復社會秩序,於是他提出“克己復禮”,希望人們克服自己的私利和慾望,恢復社會秩序。

66.在教育上,孔子提出了“有教無類”的著名主張。

孔子的私學打破了受教育對象的地域、族類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擴大了教育的社會基礎,有力地推動了春秋以來的學術下移。

67.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繼承了孔子的“仁”,並將其發展為系統的“仁政”思想。

孟子的“仁政”貫穿著民本思想。

68.孟子主張“性善”,主張通過修養和擴充,達到堯舜的境界;荀子主張“性惡”,但又認為通過後天的學習和改造後,人仍然可以成為堯舜。二者在最終目標上殊途同歸。

69.老子認為世界萬物的本原是“道”,強調一切要順應自然,提倡清靜無為、知足寡慾;提出“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老子哲學思想的精華是其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70.韓非子主張改革和實行法治,要求“廢先王之教”;繼承和總結了戰國時期法家的思想和實踐,提出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理論。

71.“百家爭鳴”反映了當時社會激烈和複雜的政治鬥爭,主要是新興地主階級和沒落奴隸主之間的階級鬥爭。

72.在“百家爭鳴”的過程中,各家學派相互取長補短,形成了中國思想文化兼容幷包和寬容開放的特點。

73.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奠定了中國整個封建時代文化的基礎,對中國文化的發展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

74.董仲舒大一統主張充滿唯心色彩,但大一統確實是中國發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國統一的需要。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扼殺不同學術流派的做法不可取,應鼓勵各種學術思想的爭鳴。

75.“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學說,純屬唯心主義。

但其要求統治者愛護百姓,卻是有利於維護封建統治的。

76.三綱充滿封建意識,應當拋棄。

五常推崇仁義禮智信,拋棄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弘揚。

77.北宋時,儒家學者融合了佛道思想來解釋儒家義理,形成了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理學”。

78.程朱理學適應了統治階級的政治需要,備受推崇,成為南宋以後(確立於明朝)長期居於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有力地維護了封建專制統治。

79.程朱理學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陸王心學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內在的“心”,認為本心是“理”。

80.程朱理學主張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認識和把握“理”,陸王心學提出,求“理”就是進行內心的反省,克服私慾,回覆良知就能成為聖賢。

81.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都是以儒家綱常約束社會,維護專制統治,遏制人的欲求;都強調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對塑造民族性格產生了積極影響。

82.李贄的思想具有鮮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戰鬥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要求。

83.黃宗羲的政治主張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對以後反專制鬥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84.顧炎武以他崇實致用的學風和鍥而不捨的學術實踐,開一代樸實學風的先河。

85.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啟示了近代人們的思維方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86.明末清初三大進步思想家的反對君主專制、倡導經世致用和唯物思想等,對近代民主思想產生了一定影響。

87.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想的主要特點:反傳統、反教條;反君主專制;帶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反映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要求。

88.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在中國和歐洲的作用和地位大不一樣,這給我們一個深刻啟示:科技發揮的效益和作用取決於社會環境。

89.造紙術使紙張很快代替了歐洲中世紀長期使用的書寫材料羊皮紙和小牛皮紙,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

90.火藥推動了歐洲從冷兵器時代進入熱兵器時代,使封建統治階級日益衰落,還促進了歐洲採礦業和金屬製造業的發展。

91.指南針的使用,為西歐人開闢新航路提供了有力的條件,迎來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

92.印刷術,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

93.中國古代數學、天文、曆法、農學等科技門類的發展,與農業文明息息相關;中國古代醫藥學相當發達,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生態度。

94.中國古代科技是建立在農耕文明基礎之上的,科技一旦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就失去了發展的動力。

同時,為鞏固大一統封建專制統治,古代統治者重視社會秩序和倫理道德的教化,教育中缺乏自然科學教育的成分,使中國古代失去了研究自然科學的條件。

95.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在我國古代並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不能說其作用不大,只能說明任何重大科技發明創造,只有在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時候,才能發揮改造社會的巨大作用。

96.明清時期我國科技繼續發展,而西方文藝復興後科技也在迅速發展。我國明清時期的科技屬於傳統科技,而西方的是近代科技;中國明清時期的科技屬於古典的應用科技,而西方的屬於實驗科學。

97.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特點:

從科技內容上看,應用性強,而對事物發展規律的探索不夠。從研究方法上看,主要採用傳統的典籍整理與經驗總結,缺少實驗。

從科技使用上看,主要服務於封建農業經濟,缺乏將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意識。

從科技分佈上看,主要集中在與農業息息相關的農學、天文曆法以及醫學等方面。

98.《詩經》具有現實主義的特徵;屈原的《離騷》是浪漫主義的代表作,抒發了愛國主義情懷。

99.漢賦以華麗的辭藻、誇張的手法,描繪了兩漢“大一統”局面形成後的恢弘氣勢。

100.詩歌的繁榮反映了唐代國家統一、經濟繁榮的盛世景象,也體現了科舉制度的發展,促進了詩歌創作繁榮的鮮明特徵。

101.宋代商業的發展,城市的繁榮,以及市民數量的增加,是促使詞成為宋代文學的主流形式和標誌的物質基礎。

另外,兩宋時期社會矛盾尖銳,政治動盪不安,邊患不斷,文學家用詞表達思想感情。

102.明代中葉以後,手工業和商業繁盛,商品流通擴大,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市民階層進一步壯大,市民階層的文化心理需求,呼喚出一箇中國古典小說的黃金時代。

此外,封建制度開始衰落,社會矛盾凸現,不少文人開始對現實進行批判。

103.中國畫的演變深刻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的時代特徵,如隋唐時期繪畫藝術的發展,是隋唐盛世的縮影;宋代繪畫藝術則明顯地反映工商業發達、城市繁榮的時代特徵。

104.行書兼具楷書的規矩和草書的放縱,是一種最活躍的字體。既有審美價值,又有實用價值。

105.清朝誕生的京劇逐漸從官方走向民間,將獨具特色的中國戲曲推向一個新的高峰,被譽為“國粹”。

106.古希臘城邦政體的主要特徵是小國寡民,各邦獨立自治。其實質是公民集體聯合起來,保護自身利益,壓迫奴隸和外邦人的一種國家組織。

四、世界古代政治與思想

107.雅典民主制的特點是人民主權與輪番而治。

人民主權即國家一切權力屬於全體公民;輪番而治就是“輪流統治與被統治”。

108.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民主對婦女、外邦人、廣大奴隸而言是遙不可及的,它與現代民主是不同的。

109.《十二銅表法》的誕生,標誌著羅馬成文法的誕生。

其制定,使審判、量刑有法可依,這是共和國內部平民與貴族鬥爭勝利的成果,平民的利益得到了保護。

110.廣義的羅馬法指適用於羅馬帝國統治範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制度;狹義的羅馬法指羅馬公民法。

111.羅馬法在發展過程中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不斷修正、完善,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其本身的系統性、邏輯性很強,法理精深,有利於它的發展和傳播。

112.羅馬法保護私有財產,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維護了羅馬帝國的政治經濟統治。

113.羅馬法的制定主要是體現帝國統治者的利益,對於被統治者來說,只能承擔義務,受到不公正的處罰。

114.提倡懷疑精神,反對迷信,強調人的價值、人的決定作用,這一切構成了古希臘人文精神的基本內涵。

115.智者學派強調人作為認識客觀事物的主體意義,否定了神或命運等超自然的力量對社會人生的作用,樹立了人的尊嚴。

116.蘇格拉底開創了希臘哲學的新方向,使哲學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亞里士多德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五、世界近代政治

117.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經過長達近半個世紀的複雜和曲折的鬥爭,1688年的光榮革命標誌著這場革命的完成。

118.1689年頒佈的《權利法案》,一方面是從立法權、司法權、稅收和軍權等方面限制王權;另一方面,又將議會所擁有的“自由”和權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

119.1689年《權利法案》大大削弱了國王的權力,而使議會治理國家的權力增強,有利於英國走上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

120.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對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而且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

它作為資本主義的政治上層建築,發揮了對經濟基礎的積極反作用。

121.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是在光榮革命後建立起來的國家體制,屬於資產階級民主制政體類型。

英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

122.自19世紀中期以來,英國的君主立憲制逐漸保守,議會的作用下降,國家的權力中心逐漸轉移到內閣和首相手中。

123.英國君主立憲制下君主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

國家權力中心在議會,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

由內閣掌握行政權對議會負責,法律上賦予英王的權力都由內閣和議會行使。

124.英國責任制內閣下:

內閣要在下議院中佔有決定作用的多數;在大政方針上閣員保持一致並集體負責;內閣所設的首腦有控制內閣決定的發言權,且必須是下議院多數黨的首領。

125.獨立之初美國的邦聯作為鬆散聯盟,造成國家權力的微弱及各州權力的過大,使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的發展受到嚴重阻礙。

126.美國的總統權利使聯邦的行政權保持強有力的地位,其政治制度被稱為總統共和制。

美國總統的權力由憲法賦予。

127.美國是聯邦制國家,各州擁有較大權力。州政府機構的設置與聯邦政府相同,也由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構成,實行分權和制衡。

州的行政首腦是州長,州議會實行兩院制。

128.“分權與制衡”: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三權之間相互制約達到平衡。

總統和國會之間、國會自身兩院之間、司法與其他部門之間均構成制衡。

129.美國1787年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礎。

130.通過1787年憲法,美國聯邦制賦予政府強有力的權力,利於國家的鞏固;聯邦政府實行三權分立原則,權力之間制約平衡,防止專制獨裁,保障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

131.通過1787年憲法,美國地方自治權與中央政權形成較為和諧統一的關係,維護國家主權的同時,有利於地方積極性的調動和創造性的發揮。

132.剛剛獨立的美國既要建立強有力的政權以確保獨立,又要防止政權走向獨裁,故美國1787年憲法強調三權分立的原則。

133.兩黨對峙交替執政,在國會中激烈角逐,是美國共和政體的一大特色。但需明確,它們的本質都是資產階級政黨。

134.在德意志,本應代表民意的議會,特別是帝國議會作用很小,實權掌握在皇帝和宰相手中,因此,議會在德意志只起到裝點門面的作用。

135.法國共和制體現制約與平衡的原則;德國君主立憲制下行政權控制立法權。

136.德國君主立憲制有世襲君主;而法國共和制的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

137.法國議會擁有立法權,議會中擁有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組成內閣;總統由議會兩院聯席會議選出;總統掌握行政權。

德國政府首腦(皇帝)掌握國家大權,是國家元首和軍隊統帥,擁有任免官員、召集和解散議會及決定對外政策等實際權力。

138.法國共和制確立歷程所呈現的特點:政權更替頻繁,政局動盪不安,帝制、共和制幾次反覆;共和國確立之路充滿了曲折反覆,呈波浪式前進。

139.英國君主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其職責多數是禮儀性的,無權解散議會。美國規定作為國家元首的總統行使行政權,也無權解散議會。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規定總統經參議院同意可解散眾議院。德意志帝國憲法規定皇帝是國家元首,有權召集和解散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

140.英國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法國是議會制共和制,美國是總統制共和制,德意志帝國是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141.資本主義政體複雜多樣,影響政體的因素包括資本主義生產力發展水平、資產階級成熟程度、該國階級力量對比以及地理條件、歷史傳統、民族特點、國際環境等。

六、馬克思主義和巴黎公社革命

142.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被稱為科學社會主義,是因為它闡明瞭資本主義為什麼必將被共產主義所取代。

143.工業革命推動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社會經濟前提。獨立工人運動的興起,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階級基礎。

144.德意志的古典哲學、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的空想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直接思想來源。

145.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為創立科學理論密切合作,他們批判地繼承前人優秀文化成果,於1848年發表《共產黨宣言》,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社會主義理論由空想變成科學。

146.1847年由正義者同盟改組而成的共產主義者同盟,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

147.1848年2月發表的《共產黨宣言》,第一次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作了較為完整系統的闡述,成為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誌。

148.馬克思主義成為國際無產階級無比銳利的思想武器,在這一理論指導下,工人運動蓬勃興起,對人類社會的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

149.馬克思主義伴隨著工人運動的發展而誕生,科學地指導著國際工人運動,也在無產階級革命的實踐中不斷髮展和完善。

150.法國在普法戰爭失敗後先後建立的國防政府和以梯也爾為首的臨時政府,實行投降賣國和敵視工人的反動政策,是巴黎公社革命爆發的直接原因。

151.巴黎公社是特殊條件下的具有自發性、偶然性的起義,並不是生產關係阻礙了生產力發展的結果。

152.從巴黎公社產生的情況來看,它是在巴黎無產階級通過暴力革命,推翻反動的資產階級政府的基礎上,通過普選建立起來的新型政權。

153.巴黎公社不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政權,它是一個以無產階級為主體,聯合小資產階級各派,在特殊情況下掌握地方政權的嘗試。

154.巴黎公社失敗的客觀原因:敵人過於強大,普法聯合鎮壓。

155.巴黎公社失敗的主觀原因:沒有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領導;沒有乘勝追擊;沒有沒收法蘭西銀行,讓它給反動政府以資助;沒有建立工農聯盟,無產階級孤軍奮戰。

156.巴黎公社失敗的根本原因:資本主義還處在上升時期,當時還不具備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社會條件。

七、世界近代經濟

157.14、15世紀歐洲興起了文藝復興運動,其主流社會思潮是人文主義,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價值,鼓勵人們敢於冒險、勇於開拓進取去挑戰並征服自然,大膽地追求財富並實現個人價值。

158.新航路的開闢對世界首先可能帶來的影響:

歐洲人發現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地方,結束了世界各地相對孤立的狀態,不同的人類文明開始交融會合,人類開始越來越緊密地聯成一個整體。

159.新航路的開闢促進了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雛形的出現。

歐洲商人開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業聯繫,他們把亞洲的茶葉、絲綢、瓷器、香料,非洲的象牙、黃金,美洲的黃金、白銀、玉米、菸草帶回歐洲,並把歐洲的工藝品等銷往世界各地。

以此為核心人類文明開始交融會合,日益聯繫成一個整體。

160.哥倫布等航海家的探險的目的是為了金錢和財富,他們不畏艱難,勇敢堅毅,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其壯舉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打破各大洲孤立分散、封閉隔絕狀態,使世界逐漸成為一個整體;但同時他們為了獲得黃金、白銀,不擇手段,殺擄掠奪,給被殖民地區的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

161.葡萄牙和西班牙早期殖民掠奪的結果:

財富並沒有在這兩個國家形成資本,而是流入荷蘭等西歐國家,引起了西歐歷史上的“價格革命”和“商業革命”,促進了這些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同時激發它們紛紛加入海上探險和殖民擴張的行列。

162.荷蘭向海外殖民擴張,在17世紀建立了世界範圍內的殖民帝國;英國也積極向海外殖民擴張,並與荷蘭、法國進行了激烈的爭奪,到18世紀中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

163.17世紀荷蘭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商船隊,成為當時世界頭號貿易強國,“海上馬車伕”的稱號由此而來。

164.荷蘭利用商業壟斷公司這個向外擴張的強有力的組織形式,建立起自己的殖民霸權,即由大商人組建公司,政府給予其建立武裝、管理殖民地、貿易壟斷權等很多特權。

165.英國能夠確立世界殖民霸權的主要原因:

具備了擴大海外貿易的得天獨厚的條件;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確立了海上霸權;資本主義手工業發達,為海外殖民提供了物質基礎;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提供了強大的政治保障;歐洲首屈一指的強大海軍,為海外殖民提供了軍事上的保障;國家政策一貫重視海外事業,資產階級革命後更把爭奪海上霸權放在首要地位。

166.荷蘭敗於英國的主要原因在於:

荷蘭雖然是資本主義國家,但以商業立國,缺乏工業基礎作為其海外擴張的後盾,而工業資本的強大優於商業資本。

167.英法爭霸英國獲勝的主要原因在於:

英國確立了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而法國則是歐洲大陸封建專制主義的堡壘。

168.歐洲殖民者在世界範圍內的擴張是世界市場建立的主要途徑;殖民掠奪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發展,同時也將深重的災難帶給了亞、非、拉美等殖民地。

169.在資本主義生產發展過程中,早期的資本積累是不可逾越的關鍵環節。歐洲資本原始積累的最強有力的手段是海外掠奪和奴隸貿易。

經過西歐殖民者在殖民地的種種野蠻的強盜式掠奪行徑,他們獲取了鉅額利潤,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大大促進了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

170.15~19世紀西歐的資本主義發展正處於資本的原始積累階段。海外殖民方式還比較簡單粗暴,西方殖民者在美洲進行殖民侵略的過程中。

一方面在美洲發展種植業。

另一方面對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實行大規模的種族滅絕政策,造成了勞動力的嚴重不足。

171.18世紀從英國發起的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時代。

這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

172.從生產技術方面來說,工業革命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從社會關係來說,工業革命使依附於落後生產方式的自耕農階級消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

173.18世紀60年代,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是工業革命開始的標誌。蒸汽機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標誌。

174.17世紀中期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以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聯盟為基礎的君主立憲制度。

資產階級利用國家政權加速推行發展資本主義的政策和措施,促進了工業革命各種前提條件的迅速形成。

175.資產階級通過大規模地對外掠奪以及在國內實行的國債制度和消費稅政策,積累了鉅額財富,為工業革命提供了所必須的貨幣資金;大規模的圈地運動,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勞動力和廣闊的國內市場。

176.工場手工業的蓬勃發展,培養了大批富有實踐經驗的熟練工人,為機器的發明和應用創造了條件;自然科學的發展及其成就,特別是牛頓的力學和數學,為機器的產生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

177.蓬勃發展的工場手工業,積累了豐富的生產技術知識,增加了產量,但仍然無法滿足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一場生產手段的革命(工業革命)呼之欲出。

178.1765年,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大幅度增加了棉紗產量。“珍妮紡紗機”的出現首先在棉紡織業中引發了發明機器、進行技術革新的連鎖反應,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179.1840年前後,英國的大機器生產已基本取代了工場手工業生產,工業革命基本完成。

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180.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科學技術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工廠取代手工工場,徹底改變了傳統生產方式。

181.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完成開始了城市化的進程;先進的生產方式和技術傳播到各地,衝擊著舊制度、舊思想,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觀念。

182.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完成加快了整體世界的最終形成,東方從屬於西方,殖民侵略導致了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183.為滿足工業生產的需要,以英國為首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範圍內搶佔商品市場,掠奪原料產地,傾銷工業品,將亞、非、拉廣大地區納入資本主義體系。

184.1870年以後,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這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

185.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科學技術的突出發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

186.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自然科學開始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起來,科技發展促進技術革新,進而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直接動力。

187.工業革命開創了大機器工業,使工場手工業成為了遙遠的過去。打斷了農業社會的進程,建立了工廠制度。

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卻是在大機器工業內部進行的。這種大工業內部的興衰對社會結構的衝擊,表現為漸進的,它沒有使生產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188.在工業革命的進程中,資本主義取得了統治地位。第二次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從自由資本主義階段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階段。

189.工業革命是從棉紡織業開始,以蒸汽機的使用為標誌,以資本主義工廠制度的確立為完成標誌,完成了工業的第一步飛躍。

接著而來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從重工業的變革開始,以電力的應用為標誌,以產業結構的巨大變化告終的。

190.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不僅傳統的鋼鐵工業、機械加工工業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而且興起了電氣、化工、汽車、石油等一系列工業部門。

191.工業革命使英國最先從農業社會中脫穎而出,憑藉著廉價的紡織品等工業製成品聚斂了大量財富,英國成為“世界工廠”。

192.世界市場是指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以商品流通為主要內容的經濟活動的總和。

它是伴隨著資本主義發展與國際分工的拓展而形成的;是建立在西方列強野蠻擴張與殖民掠奪基礎之上的。殖民擴張和掠奪是其形成的主要途徑。

193.新航路的開闢,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繫,也引起了殖民侵略的擴大。

15~18世紀,早期的殖民侵略使世界市場開始形成並不斷擴大。英國在17~18世紀先後戰勝荷蘭和法國,取得了世界殖民大國的地位,擁有了廣闊的海外市場。

194.18世紀60年代,英國首先發生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先後擴展到法、德、美等許多國家。

工業革命導致了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促使資本主義工業國到世界各地搶佔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把許多殖民地國家和半殖民地國家和地區捲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使之成為經濟附庸,世界市場體系初步形成。

195.19世紀70年代後,隨著資本主義制度已牢牢地取得世界統治地位,資本主義在經濟、政治和征服世界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再度急劇擴大,迫使生產領域進一步實行相應的變革,工業革命進入新的時期,造成社會生產力進一步提高,資本主義各國爭先恐後地爭奪殖民地,劃分勢力範圍,以便為本國經濟發展獲得更多的市場,20世紀初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畢,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196.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指的是19世紀六七十年代至20世紀初形成的資本主義世界政治經濟體系,即世界範圍內資本主義國家和其他非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它們之間的相互經濟聯繫而形成的統一的經濟整體。

八、世界近代文化

197.文藝復興運動作為一場弘揚新興資產階級文化的思想解放運動,在傳播過程中為早期的資本主義萌芽發展奠定了深厚基礎,也同時為早期的資產階級積累了原始財富。

198.文藝復興運動興起於意大利,後經傳播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

出現了著名的城市如羅馬、佛羅倫薩、威尼斯以及尼德蘭等一系列新型城市。

資本主義工商業開始茁壯發展,資本也開始源源不斷地湧入新興資產階級的囊中,為同時進行的新航路開闢、宗教改革以及今後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提供了必要條件。

199.文藝復興運動充分地肯定了人的價值,重視人性,成為人們衝破中世紀的層層紗幕的有力號召。

200.文藝復興運動對當時的政治、科學、經濟、哲學、神學世界觀都產生了極大影響。

是新興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領域裡的一場革命風暴,也被稱為“出現巨人的時代”。

201.文藝復興運動在傳播過程中因為過分強調人的價值,在傳播後期造成個人私慾膨脹,物質享受和奢靡氾濫,有一系列的負面影響。

202.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人文主義者以“人性”反對“神性”,用“人權”反對“神權”。

他們非常不滿教會對精神世界的控制,他們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他們歌頌人的智慧和力量,讚美人性的完美與崇高,反對宗教的專橫統治和封建等級制度,主張個性解放和平等自由,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要求現世幸福和人間歡樂,提倡科學文化知識。

203.文藝復興打破了宗教神祕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有力地推動和影響了宗教改革運動,併為這個運動提供了重要的助力。

204.文藝復興打破了以神學為核心的經院哲學統一的局面,為以後的思想解放進一步掃清了道路,使各種世俗哲學興起。

205.在中世紀,封建特權是天經地義,門第觀念根深蒂固。

文藝復興則使這些東西在衡量人的天平上喪失了過去的重量。人的高貴被賦予新的內涵。

206.文藝復興恢復了理性、尊嚴和思索的價值。

雖然文藝復興在哲學上成就不大,但是它摧毀了僵化死板的經院哲學體系,提倡科學方法和科學實驗,開創了探索人和現實世界的新風氣,為17到19世紀的自然科學的大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7.中世紀,聖經傳說充斥藝壇,窒息了藝術的生命。

文藝復興則不但把聖母變成人間婦女(拉斐爾),以圖像化為對人體的歌頌,而且開始了對日常生活和現實人的直接描寫。西歐近代現實主義藝術從此發端。

208. 宗教改革是指在16世紀至17世紀進行的一次改革,是資產階級披著宗教外衣的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209. 16世紀西歐的宗教改革都把矛頭對準羅馬教會對歐洲的大一統神權統治,要求通過改革建立適應於民族國家發展的“民族教會”或適應於資產階級興起需要的“廉價教會”。

210.1517年,威登堡大學的神學教授馬丁·路德貼出一張佈告,這就是著名的《九十五條論綱》,它標誌著宗教改革的開始。

211.馬丁·路德的思想核心是“因信稱義”,每個人都可以憑藉自己的虔誠信仰得到拯救。

212.馬丁·路德點燃了德國人民反對羅馬天主教會的烈焰。1555年,《奧格斯堡和約》承認諸侯有權決定臣民的宗教信仰,這標誌著路德教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213.加爾文主張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並把它解釋為先定論,即永生與永罰、成功與失敗,甚至貧富榮辱都是上帝先定的。

214.宗教改革打擊了天主教會的神權統治,剝奪了教會在各國的政治、經濟特權,各國王權得到加強,有利於民族國家的發展。

215.宗教改革確立了適應資產階級需要的倫理規範和生活方式,奪取了大量原屬教會的財產,有利於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216.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會的精神壟斷,使人們的思想得到解放,發展了人文主義。

217.宗教改革實質上是在宗教的外衣下,早期資產階級反對封建統治和宗教神權的思想解放和社會運動。

218.啟蒙運動是發生在17、18世紀歐洲的一場反封建、反教會的資產階級思想文化解放運動,它為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思想準備和輿論宣傳。

219.在文藝復興運動的推動下,自然科學取得很大進展,科學家們揭示了許多自然界的奧祕,教會的很多說教不攻自破,人們有了更多的自信。

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新興資產階級要求擺脫封建專制統治和教會壓迫的願望日益強烈,首先在思想領域展開了反對封建專制統治和教會思想束縛的鬥爭,由此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歷史上稱之為啟蒙運動。

220.啟蒙時代的學者不同於之前的文藝復興時代的學者:他們不再以宗教輔助文學與藝術的復興,而是力圖以經驗加理性思考而使知識系統能獨立於宗教的影響,作為建立道德、美學以及思想體系的方式。

221.啟蒙運動是文藝復興時期資產階級反封建、反禁慾、反教會鬥爭的繼續和發展,直接為一七八九年的法國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

222.啟蒙思想家們從理論上證明封建制度的不合理,從而提出一整套哲學理論,政治綱領和社會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個以“理性”為基礎的社會。

223.啟蒙思想家們用政治自由對抗專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對抗宗教壓迫,用自然神論和無神論來摧毀天主教權威和宗教偶像,用“天賦人權”的口號來反對“君權神授”的觀點,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來反對貴族的等級特權,進而建立資產階級的政權。

224.孟德斯鳩是資產階級國家學說理論的奠基者之一。

伏爾泰是啟蒙運動的領軍人物,是啟蒙運動的傑出領袖。

狄德羅是啟蒙運動中百科全書派的代表人物。

盧梭被稱為人民主權的捍衛者,對法國封建社會進行的批判最為嚴厲,最為激烈,是一位激進的民主主義者。

225.啟蒙運動首先為法國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準備。

啟蒙運動所宣傳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推動了資產階級的革命和改革;也對19世紀以後的亞洲國家有很大影響,如鼓勵了中國和日本的一批仁人志士為改造社會而鬥爭。

226.文藝復興是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物,主要是反對教會對人的束縛。啟蒙運動是資本主義發展的結果,主要對世俗的君主專制制度提出了批評。

227.文藝復興提倡“人性”,旨在擺脫天主教神學的束縛,強調追求現世的幸福;啟蒙運動則前進一步,高舉“理性”的旗幟,旨在反對專制主義、教權主義和封建特權,追求政治平等和經濟自由。

228.文藝復興反對天主教神學思想,追求現世幸福,是對神的挑戰;啟蒙運動既反對教權主義,更反對封建專制,追求自由平等,是對君主的挑戰和對封建制度的宣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