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赦1959》收視排名位居同時段第一'

"
"
《特赦1959》收視排名位居同時段第一


在思想上征服對手,有時比戰場上更難。共產黨人在這場“攻心之戰”中,用人道主義精神與先進理論思想,將曾經的對手拉回人民的陣營。圖為《特赦1959》海報。(片方供圖)

上海出品、國內首部以“特赦”為主題的電視劇《特赦1959》,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展播作品,《特赦1959》自開播以來,平均收視率超過1%,收視排名多日位居全國同時段第一。

《特赦1959》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後,對戰犯進行改造和特赦的歷史事件,同時再現了新中國成立初期偉大的建設成就。該劇的創作播出填補了此類題材的歷史空白。“對戰犯的成功改造,讓我們看到共產黨人博大的胸懷、寬廣的人道主義精神、高瞻遠矚的戰略構想。”《特赦1959》編劇趙琪表示,電視劇以歷史事件為基礎,同時把握好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關係,提升了觀賞性。

以虛實結合的創作手法,填補國內電視劇領域的題材空缺

隨著解放戰爭三大戰役結束,一場改造戰犯的“攻心之戰”拉開了序幕。《特赦1959》講述的便是這場“攻心之戰”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在尊重歷史、尊重生活的基礎上,電視劇採用虛實結合的創作手法塑造人物。劇中,既有杜聿明、王耀武、黃維等真實歷史人物,亦有不少承載著一定典型性的虛構人物。劇中主人公、負責戰犯改造工作的功德林管理所所長王英光便是虛構人物。接受過高等教育、又有多年革命工作經歷的王英光,有文化、有教養、有胸懷,革命立場堅定,同時也因解放戰爭失去過至親——人物複雜的心理活動形成了戲劇看點。

在思想上征服對手,有時比在戰場上更難,共產黨人在這場“攻心之戰”中,用人道主義精神與先進理論思想,將曾經的對手拉回人民的陣營,盡顯勝利者的氣魄、新生政權的自信以及共產黨人的胸懷。劇中,一段王英光與黃維的辯論,獲得不少觀眾的好評。面對起初不接受改造、一心“以死明志”的黃維,王英光曉之以理,指出“一個軍人的榮譽,是建立在人民基礎上的。離開了這個前提,就沒有任何榮譽可言”,他用事實說服戰犯: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正是人民的意志使然。

《特赦1959》也從側面展現了新中國第一個十年的偉大建設成就。劇中,通過任北京燈泡廠廠長的王英光弟弟這一角色,形成觀察社會生活的切口;另一角色——王英光在電臺工作的好友——則走南闖北,用相機與紙筆記錄下社會的方方面面,也成為觀眾回望歷史的窗口。趙琪說:“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曾是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真切期許,也是社會發展建設的一個生動體現。”

前期素材積累數百萬字,人物手上的皴裂都寫著歷史細節

除了題材優勢,《特赦1959》的播出佳績也與追求真實質感的製作理念有關。劇集在視頻網站播出後,從彈幕評價中就能看到觀眾的認可,很多人為劇中角色真實自然的妝容“點贊”。沒有美妝、濾鏡,在北方工作的解放軍戰士,臉頰因長期日晒與乾冷的天氣而泛著紅暈,在有的角色手上,觀眾甚至可以看到明顯的皴裂破皮。這些細節雖小,卻能讓觀眾產生強烈的代入感。

對於承擔了大量戲份的功德林管理所,劇組更是在還原上花了一番心思。功德林管理所已於早年被拆除。為了儘可能還原舊址的樣貌,劇組特地尋找到一處與昔日功德林管理所相似風格的監獄進行拍攝。最終呈現在屏幕上的管理所內部塔樓、走廊、監舍等,都與歷史上的功德林管理所十分相似。

真實的底氣,更來自“一劇之本”。趙琪介紹,《特赦1959》的劇本創作時間不算很長,背後的積累卻長達三十多年。創作過多部主旋律題材作品的趙琪,一直十分關注“特赦”題材,從上世紀80年代便開始收集相關的回憶錄、報道文章等資料。三十多年來,看過的資料已達幾百萬字,不少檔案袋裡收集的老報紙已經泛黃。

特赦題材“前無古人”的首次電視劇嘗試,對演員也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男一號張鐸飾演的王英光作為負責改造工作的共產黨員,對待戰犯的態度既不能過於強硬,又不可過於親切,十年間,還要經歷從敵人到朋友的幾層情感遞進。為了找對“感覺”,張鐸將劇中人物的照片掛滿了房間,邊看劇本,邊與人物“熟絡”起來。

作者:本報記者 張禎希

編輯:周辰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