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市大力推進乾果經濟林發展綜述

林業 三農 種植業 科學導報晉中頻道 科學導報晉中頻道 2017-08-03

日前,在廣大幹果經濟林種植大戶的期盼中,全市乾果經濟林培訓如期而至。據瞭解,多年來我市連續開展的這項針對性強、實用性強的培訓活動,受到了廣大果農的一致歡迎和好評,已經成為我市乾果經濟林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

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乾果經濟林品種化、標準化發展,除積極開展培訓之外,不斷完善產業鏈,扶持龍頭,創優品牌,全方位推動乾果產業轉型發展提質增效,深入實施乾果產業的供給側改革,為脫貧增收、產業富民做出了新的貢獻。

截至2016年底,乾果經濟林總面積達到171.2萬畝,總產量12.13萬噸,總產值10.6億元;其中核桃117.3萬畝,產量3.49萬噸,產值6.92億元;紅棗25.2萬畝,產量6.65萬噸,產值3.07億元;乾果加工企業70餘個。

太谷縣被命名為“中國紅棗之鄉”,左權縣、靈石縣被命名為“中國核桃之鄉”;太谷壺瓶棗、左權綿核桃被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靈石、介休、和順、左權、榆社、昔陽、壽陽7縣(市)被規劃為全國特色經濟林發展核桃基地縣(市);祁縣、左權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林下經濟示範縣。

晉中市核桃抗凍品種選育基地實現了畝產832斤的新目標,在全省領先。去年,華北五省林學會、森林病蟲防治會、全省乾果技術培訓會等多個會議都在我市舉辦,受到了各位領導和專家的肯定和稱讚。

以問題為導向 搭建發展平臺

我市乾果在不斷擴大栽培面積的同時,也面臨著分散的小農生產與規模化的大市場不適應,品種混雜與品牌經營不匹配,靠天收果的舊觀念與管理科學化、標準化的新理念相矛盾等問題。為推進這一產業進一步快速健康發展,我市緊盯問題,集中力量突破,逐步搭建起乾果產業發展平臺。

2014年,我市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推進乾果產業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明確每年市財政拿出500—1000萬元進行乾果經濟林示範縣、示範鄉、示範園建設,三年來這些資金廣泛用於紅棗鮮食品種引進、防病防裂、核桃防晚霜品種試驗、豐產優質技術管理等乾果新品種繁育引進、推廣關鍵技術環節示範等建設,起到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針對近年來乾果產品銷售難的問題, 今年我市專門列出100萬元用於全市電商平臺建設,培養有實戰能力的乾果技術人員,推動一批乾果產品和涉林合作社上線。

同時,我市確立了晉中核桃產業123發展目標,即到2020年全市核桃平均畝產量達到100公斤,示範園達到200公斤,重點試驗示範園達到300公斤。在2016年底,我市已經實現了第二和第三個目標,第一個目標全市有30%以上的面積已然實現。

針對紅棗病害裂果問題,堅持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河北林科院、山西農大、省林科院、省農科院果樹所等單位密切合作,組建了紅棗防病防裂領導組,經過8年多持續攻關,2010年“棗樹優質豐產雙調綜合管理技術研究”通過省科技廳鑑定,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針對核桃晚霜凍害三年兩頭霜的情況,從2013年起建立了晉中抗凍品種選育基地,連續幾年通過收集43個具有抗凍性的核桃品種,並從外地引進抗凍品種進行試種,建立保存、觀測、對比、選育的基地,目前初步選育出具有抗逆性、又具豐產性的晉中一號,7年生樹畝產832斤,市場非常歡迎,售價在30元/斤以上。

以服務“三農”為目的 形成發展機制

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我市樹立了“一條龍服務、兩條腿走路”的發展新理念。一條龍服務,即從品種優選開始,指導生產者科學整地、合理定植、土水肥管理、坐花坐果、病蟲害防治、適時採收、加工、打造品牌增效益等環節,追求產出好產品,賣出好價格,為市場供應放心、安全的食品。兩條腿走路,即針對新發展的經濟林,堅持以高起點、優品種來實現高效益,針對已經存在低產低效林,加大高接換優和豐產樹形改造的力度,及早幫助果農走出低產低效的困境。

探索形成了建基地、搞示範、抓培訓的發展新模式。按照“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幫助農民賺”的思路,我市在榆次杜堡、郝都和太谷東莊建立了市級乾果示範培訓基地,吃、住、實習、聽課都在基地,組織室內外相結合的技術培訓550餘次,累計培訓技術員12萬人次,顯著提升了基層人員的管理技術水平。同時,積極組織各縣(區、市)分別在介休、太谷、平遙、榆次、靈石等地舉辦不同層次的觀摩學習,面對面、手把手傳授乾果管理實用技術。此外,我市連續多年爭取中央、省、市各級資金,重點實施核桃紅棗標準化管理、高接換優、低產低效林改造,以此輻射帶動全市乾果產業的轉型發展,真正實現興林富民的目標。

積極打造以精準扶貧推動核桃產業壯大的發展新動力。我市的核桃產業一半以上的面積集中在東山四縣,70%的鄉村和70%的貧困戶都與核桃產業有聯繫。2016年以來,我市進一步加大對這些地區的扶持力度,把人力、物力、財力、技術向貧困縣傾斜,70%的扶貧資金、示範園建設項目都投放到四個貧困縣,成立了市林業局專家服務團隊。在強有力的扶持和推動下,這四個縣的核桃產業正在由過去的“要我幹”向現在的“我要幹”新局面不斷轉變。

以提升素質為根本 打造服務隊伍

要管好170多萬畝的乾果,實現產業富民,不是幾個人就能完成,必須要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服務隊伍。為此,我市採取各種措施,逐步提升管理隊伍的綜合素質。

走出去學。我市相繼派相關技術人員到陝西山陽、河北臨城和平山、我省汾陽等地學習核桃新品種、豐產管理技術,到陝西清澗和大荔、山東砧化、運城臨猗、稷山等地學習紅棗鮮食品種、溫室栽培、產業化開發等。通過外出學習和觀摩,廣大技術人員的視野開闊了,思路打開了,前進的方向漸漸清晰了。

引進來教。針對我市核桃、紅棗存在的問題,聘請河北農大、西北農林大學、省林科院、山西農大、省農科院果樹所等院所的專家教授,組建專家團隊深入研究解決辦法,形成了晉中自己的發展特色,2010年“棗樹優質豐產雙調綜合管理技術研究”通過省科技廳鑑定,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12年“壺瓶棗日光溫室早實豐產栽培技術研究”通過省科技廳鑑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同時,不斷提高果農自身造血功能。通過培訓,把核桃種植大戶、熱愛核桃管理者,以及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篩選出來,優先讓他們參加培訓。在培訓中建檔備案,登記造冊,綜合掌握。市縣兩級初步已建成了70餘支專業技術服務隊,技術骨幹達到2100餘人。2017年6月全市有92名林果鄉土人才通過農民技師考評,增強了全市乾果產業持續推進的能力與實力。(記者 任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