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懷孕時求他別走,他安慰:幾日就回來!幾日後,寄回永別家書

林覺民 百年情書 懷孕 日本 歷史 行者心做 2018-12-12

林覺民,“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自年少開始就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學說,後留學日本加入了中國同盟會,他所寫的《與妻書》可是令無數人潸然淚下,而其中的妻便是陳意映。陳意映是螺江陳氏十九世的孫女,在林覺民投身革命後,一直不離不棄地支持他,林覺民犧牲後,陳意映因悲傷過度也病逝,年僅22歲,典型的民國版伉儷情深。

妻子懷孕時求他別走,他安慰:幾日就回來!幾日後,寄回永別家書

圖 | 年輕時的林覺民

新潮少年遇上溫婉少女——一見鍾情

林覺民於1887年出生在一個名門望族,他的生父本是前清翰林林孝恂,可由於叔父林孝穎當初娶了個自己不喜歡的女人,兩人一直無兒無女,於是林覺民便被過繼到了自己叔父名下,由林孝穎帶大。

林覺民自幼天資聰穎,意志力強大,很有自己的想法,但也是因為這樣,他從少年時期就十分討厭科舉考試,當初被養父林孝穎強迫去科考後,他直接就在考卷上瀟灑寫下“少年不望萬戶侯”七個字,隨後霸氣離場,可把林孝穎氣壞了,但他也不多說什麼,畢竟“少年不望萬戶侯”這話不僅僅只是包含林覺民對社會的不屑,還夾雜著林覺民對新思想的嚮往,林孝穎認為自己這個兒子以後絕對會是個與眾不同的大人物。

當然,事實也確實是如此,十五歲的林覺民很快就印證了林孝穎的想法,他在進入全閩大學堂文科學習後就開始討論時局,並積極倡導西方的“自由”、“平等”思想,他認為中國不革命便無法自強,為了讓更多學子知曉這個道理,林覺民還多次發動學潮(學生遊行),是當之無愧的學生領導。

看著自己兒子為了國家如此熱血,林孝穎雖然很開心很自豪,但也有點憂,畢竟革命這條道路不好走。林孝穎為了給林覺民施加一些羈絆,便開始要求他娶妻成家,有了家庭這個羈絆,林孝穎認為林覺民多多少少會開始有所顧慮,不會不重視自己性命。於是乎,陳意映便出現在了林覺民的生命中。

妻子懷孕時求他別走,他安慰:幾日就回來!幾日後,寄回永別家書

圖 | 老照片中的陳意映

1891年,陳意映出生在福建一個舉人家庭中,父親陳元凱是個典型的女兒奴,自陳意映出生後,就一直拿她當寶,但也沒有過度溺愛她,不然陳意映就不會有著那麼溫柔善良的性格了。雖說陳元凱極度喜愛女兒,但等陳意映到了一定年齡,他也是要放手的。

1905年初,陳意映年滿十五,是及笄的年齡,即陳意映該出嫁了,但陳元凱對上門提親的人都很不滿意,每一個他都覺得不配自己的寶貝女兒,除了林覺民。在百般篩選後,陳元凱覺得只有林家的帥氣兒子林覺民適合自己的女兒陳意映,雖然那個時候林覺民還是個少年,但才氣不庸,談吐之間便看得出他是個穩重之人。

而林孝穎在瞭解到陳意映的為人家世後,也覺得這兩人是天作之合。因此,兩個家長就這麼悄咪咪地給他們安排了見面,雖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個時候的人都很聽從,但林覺民和陳意映的父親們都是通達之人,特別尊重兒女自己的意見,若是他們不樂意,那親事作罷也沒關係,最重要還是要兒女開心。但其實這也是他們想多了,林覺民和陳意映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就已經對上眼了,初相識第一眼,兩人雙雙墜入愛河,一對絕世伴侶就此產生。

妻子懷孕時求他別走,他安慰:幾日就回來!幾日後,寄回永別家書

圖 | 林覺民、陳意映紀念像

林覺民投身於革命,陳意映不離不棄地支持

一見鍾情的小兩口在父母們的安排之下,很快就成婚了,兩人為了給自己的愛情留下紀念,還把自己居住的小樓命名為雙棲樓。結婚前,或許兩人對彼此都只是喜愛狀態,結婚後,兩人卻真真實實地發現對方是摯愛,尤其是林覺民。他在婚後越發認識到陳意映是個難得的好女人,陳意映不僅只是懂時事,她還有自己的一番見解,以及陳意映極其支持林覺民的革命事業,就這一點而言,對林覺民來說,她不僅是愛情,還是自己志同道合的摯友。他曾對友人說過:“意映的性情與偏好,都與我相同。這真真是一個天真浪漫的女子,此生得之,我何其有幸!”

而也正是有了陳意映的支持,林覺民在革命事業上愈戰愈勇。有一次,林覺民因為不滿官立學堂的腐敗,直接就和幾位朋友一起創辦了一所私立小學,還創設了閱讀報所,陳列了各種革命書刊,除此之外,他還在家中辦女學,介紹歐美先進國家的社會制度和男女平等情況,抨擊封建社會的黑暗吃人禮教,大肆鼓舞所有女性撕下纏腳布解放自己的雙腳,陳意映為了支持他,也成為了女學的其中一員。

1906年,林覺民與陳意映的第一個兒子降生,為了表達自己對新中國的嚮往,林覺民給自己兒子取名為林伯新,寓意“新中國,新世界,新生活”,也正是在兒子出生後,林覺民發現要想振興中華,不能光靠發表革命言論,還要去接觸一些先進的文化和人物,從方方面面來振興國家。因此,1907年,林覺民自費留學日本,毅然決然地瞞著妻子家人加入了中國同盟會,他說:“中國現在正在危難關頭,我們是七尺堂堂男兒,空談和啼哭又有什麼用處呢?是大丈夫,就應該仗義執劍,以死報國,爭取從根本上解救祖國,徹底改變國家瀕臨危亡的現狀!”

雖然林覺民未曾向陳意映說過他的革命事業,但不代表陳意映不知道,只是她不說,默默在心裡支持而已。

妻子懷孕時求他別走,他安慰:幾日就回來!幾日後,寄回永別家書

圖 | 1910年林覺民就義前一年全家合影

自我犧牲拯救國家,一封《與妻書》令妻子淚如雨下

1911年1月底,中國同盟會在香港成立了統籌部,開始策動廣州起義,林覺民一得知這個消息,就立刻回國參與這個活動,為了起義成功,林覺民決定先回家裡籌集經費並且召集多點革命志士。

林覺民回家,最開心的就是陳意映了,只是她不知道,林覺民這一次回來,就沒有下一次了。當時林覺民經常出門,還到處籌錢,陳意映對這些事情都心知肚明,她為了鼓勵林覺民,還拿出了自己的嫁妝給他,雖然她不知道自己的丈夫究竟在做些什麼,但不管他做的是什麼,陳意映都為他驕傲,因為他正在為理想而奔波。可這個理想,最終實現的結果就是天人永隔。

林覺民各項事情準備好後,就和其他敢死隊的成員開始製作炸藥,他本來想讓自己的妻子陳意映假裝成寡婦護送棺材去香港,可偏偏陳意映當初又有了身孕,林覺民可以自我犧牲,但絕不能讓自己的家人冒風險。雖然他的養父一開始想以家人做羈絆牽扯住他,但還是牽扯不住,無論陳意映怎麼哭泣,請求他別走,林覺民都沒有動搖過,他說:“我去趟香港就回來,耐心等我幾日。”這所謂的幾日,便是一世。

1911年4月27日下午5點25分,同盟會所有敢死隊員臂上纏白布,不顧生死,開始發動起義。期間,林覺民不幸被一顆流彈擊中,被兩廣總督張鳴岐與水師提督李準抓住審問,張鳴岐要求林覺民跪下去,林覺民偏不跪,他無所畏懼地說:“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國家安強,則吾死瞑目矣!”

妻子懷孕時求他別走,他安慰:幾日就回來!幾日後,寄回永別家書

圖 | 林覺民人物劇照

李準對林覺民的勇氣很是欽佩,便下令讓人去掉他的鐐銬,並且搬來椅子讓他坐下來講,林覺民因為身上的傷,講到後面直接就說不出話了,特意向李準要了紙筆,以書代語,李準對林覺民是欣賞的,他並不想讓林覺民這等好男兒死掉,他覺得可以留下他為清廷所用,但張鳴岐就不這麼想了,他覺得林覺民那革命意志是除不去的,必須要把他處死。張鳴岐想的也很正確,林覺民是絕對不會妥協的,在被關押的那些日子裡,他為表達自己不會歸順清朝的意志,滴水不進,用絕食的手段來抗議。

林覺民的不妥協讓清朝要臣們下定決心除去他,於1911年4月,林覺民在廣州天字碼頭被槍殺,年僅24歲。

妻子懷孕時求他別走,他安慰:幾日就回來!幾日後,寄回永別家書

林覺民逝世後,一封《與妻書》悄然而至,陳意映打開信看見第一句話:“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為陰間一鬼”。如此噩耗晴天霹靂,陳意映淚如雨下,悲痛欲絕,還沒有讀完,她就已經昏厥了,清醒後的她,是想帶著自己腹中的孩子一同撞牆而死的,但林覺民的養父林孝穎拉著他們的兒子林伯新,跪在了陳意映面前,淚流滿面地說:“如今覺民以身赴死,林家懇請你念在腹中孩子的份上,斷斷不能尋死啊!”陳意映看著自己的孩子,要死不能死,想到林覺民逝世,她要生也生不得,接下來的每一天她都是過著死屍般的生活。

妻子懷孕時求他別走,他安慰:幾日就回來!幾日後,寄回永別家書

圖 | 陳意映人物劇照

或許是因為遭受到林覺民逝世的這一重大打擊,陳意映早產生下了第二個兒子,生完後,陳意映彷彿解放了似的,一天比一天地抑鬱想死,不到兩年,她就抑鬱而終,年僅二十二歲。

或許早點離開人世對陳意映也是一個解脫,畢竟沒有林覺民的世界,於她而言便是個沒有光彩的世界。

文 | 千拾

圖片參考來自網絡

PS:《與妻書》全文可自查,另因年代久遠,抱歉人物圖片甚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