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與張愛玲:論父愛的在場與缺席

林徽因與張愛玲:論父愛的在場與缺席

作者 |書蝶

公眾號 |書蝶


說起民國才女,無不聯想起張愛玲與林徽因,她們的才情與緋聞炒了大半輩子,卻依然歷久彌香。

林徽因1904年出生到1955年去世,壽命僅短短51年。而張愛玲1920年出生到1995年離世,也不過75歲。

兩個相差了16歲的女人,幾乎影響了一個時代的記憶,甚至在其百年後仍餘音繞樑。

同為才女,林徽因的生平有跡可循。張愛玲卻因為遠走國外,客死他鄉而更為神祕。

論文字,林徽因灑脫明快,帶著陽光般的自然與驕傲。比如“你是愛,是暖,是希望,是人間的四月天”讓人長銘於心。

而張愛玲留下的經典語錄就太多了。張愛玲的筆鋒清冷陰柔,卻柔中帶鋼,力透紙背,字字句句直抵人心。

除了文采,愛情八卦更是經久不衰的話題。風流詩人徐志摩為林徽因寫下的經典情詩,更是讓現代人追捧、吟唱。

而張愛玲,除了文字,最著名的便是她與漢奸胡蘭成的愛情,既像老太太的裹腳布一般糜爛,又散發著陣陣的芬芳。

她的愛情如同她的人生一樣,裡外衝突,自相矛盾。

林徽因與張愛玲:論父愛的在場與缺席

林徽因

兩個女人都出生於官宦之家,都屬於大家閨秀。都文采斐然,都渴望向好而生。而最後卻是各不相同的人生結局。

追根溯源會發現,造成她們不同命運的,除了天性,更多的卻是原生家庭的影響,以及重要時刻有沒有父輩在場。

如果說一個人的精神格局,母親能夠影響的是血肉,而父親則是構築靈魂的脊樑。

林徽因比較樂觀,一生的際遇像是沐浴在陽光下面,從幼到老都是可以隨便拿出來晒的。

這除了她基因裡自帶光明之外,更重要的是她的人生重要階段都有父親在場;

而張愛玲就像寂寞的明月光,皎潔的是文字,清冷的是人生,而月亮的黑暗面裡,有著一輩子抹不去的陰影。

這樣的差異,除了天性敏感悲觀,更多的卻是父母親人的疏離,成長的過程無人蔘與造成的。

林徽因與張愛玲:論父愛的在場與缺席

林徽因

林徽因與張愛玲:論父愛的在場與缺席


原生家庭的童年陰影足夠影響人的一生。

林徽因的童年其實也並不完美。

林徽因的母親是父親林長民的第二個妻子,生了三個孩子,卻只成活了一個林徽因。

林長民生於名門望族,又畢業於日本,想來也是新潮開放的棟樑之才。

而林徽因的母親卻是琴棋書畫樣樣不通。沒受過教育,又性情乖張,自然不得林父的喜愛。

所以後來,林父又娶了上海大小姐做了三太太。林徽因與母親便只好幽居與後院一所不大的房子裡。

母親雖受到父親的冷淡,卻也有更多精力疼愛林徽因。

林徽因也願意主動接近父親,動不動就跑去前院和三太太生的弟妹們玩,想必父親對她是接納的。

而張愛玲只在很小的時候得到過父母的疼愛,等開始記事,就開始面對父母的吵鬧。

相對於張愛玲,林的父親更寬容一些,也更喜歡與林溝通,這奠定了林徽因幼年時向陽向暖的心性。

而張愛玲則從小就與父親的關係緊張、疏離,母親和父親離婚後又遠走高飛,對她不聞不問。

幼小的心靈在親情缺失之後,還要面對張父動不動就巴掌扇打子女的畫面。

憤懣恐慌之下,也封閉了她本該熱情快活的童年,造就了她秉性涼薄的陰影。

所以童年時期家庭和睦的場景,與父母關愛的氛圍,是奠定一個人能否擁有幸福能力的重要基礎。

林徽因與張愛玲:論父愛的在場與缺席

林徽因與樑思成

林徽因與張愛玲:論父愛的在場與缺席


青春期父愛在場,花開會充滿力量。

林徽因的父親一定是愛這個女兒的,不然全家裡孩子那麼多,不會在1920年,獨獨帶著16歲的她去國外考察、遊學。

16歲是一個女孩子多麼美好的年紀,正是睜大一雙清亮的眼睛看世界的時刻,而林父恰在此時給她打開了世界精彩紛呈的窗口。

他們落腳在倫敦,一呆就是4.5年,可以說林父給一個女孩的全面成長提供了最富饒的土壤。

西方世界的文明與浪漫,無不潛移默化地影響塑造著一個原本就很優秀的生命。

聖母利亞女子學院,註定成為培養林徽因高貴靈魂的神聖殿堂。

無疑,林徽因的青春是有父親庇護陪伴的。

那段成長的重要時期,她獨享了父親的愛,從裡到外都被陽光暴晒透了,童年不足的陰影也早就消弭。

而張愛玲的青春期,卻是在親情的分崩離析中度過的。

後媽對她不待見也就罷了,她的父親更是對她毫無憐惜,動不動就聽信讒言拳腳相向。

家裡日子沒法過,就想去找她的媽媽。

等跑到大洋彼岸,卻發現媽媽只顧得與名流公子談情說愛,圖財愛色,早就無法分愛給她。

多虧有個姑姑願意收留她,給她一點靜好與溫暖,不然說不定早就流落異鄉,成了孤魂野鬼。

青春期的記憶就像長大嘴巴狂吸的海綿,不管好的還是壞的都會讓人記憶猶新。

美好的回憶是會開花結果的,而悲慘的回憶則會生出蹩腳苦澀的種子。

而張愛玲的青春,父母不僅缺席還有各種打擊,這對一個精神原本就虛弱的女孩來說,影響是致命的。

也就是她為什麼一生都不想要孩子,即使有了也要打掉的原因。

因為父母愛的缺失,鑄就了她對親情的不自信及生長不出愛別人的能力。

林徽因與張愛玲:論父愛的在場與缺席

年輕的張愛玲

林徽因與張愛玲:論父愛的在場與缺席


愛情裡父愛在場,就有了理智的方向

到了談情說愛的年紀,每個女孩的靈魂都開始蠢蠢欲動。

16歲的林徽因與大她8歲的徐志摩,惺惺相惜,自以為是愛情。

但是,當徐志摩的妻子站在林徽因面前,她驚慌失措:

她張著一雙哀怨、絕望、祈求和嫉意的眼睛,定定地望著我,我顫抖了。那目光直透我心靈,那裡藏著我的無人知曉的祕密,她全看見了。

林徽因茶飯不思,哭了一個通宵,決定馬上回國,和徐志摩分開。

一個16歲的女孩,因為始終遊走在陽光下,所以更渴望簡單幹淨明媚的感情。她心裡的善良與陽光,不可能讓她眼睜睜地去對別人的命運進行屠殺。

她健康的人生觀告訴她,預知不好的事,就得果斷抽離。

而在這段感情中,林父的指點迷津,無疑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甚至林父主動給徐志摩去了信:“閣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已惶惑不知何以為答,並無絲毫嘲笑之意,想足下誤解了。”

這是何等開明的家長態度,面對自己的朋友對自己女兒的覬覦,不吵不鬧,曉晴動理,讓對方知難而退,無形中也給女兒樹立了理性處理感情的榜樣。

在女兒少女心初遭矇蔽、混沌不開的年紀,林父的在場如同烈日普照,一切鬼魅妖嬈的所謂愛情,只要是不清明的都可以被控制理清。

而張愛玲呢,又有誰去管她的死活。

她與胡蘭成人盡皆知的愛情,及晚年與賴雅的愛情,有一個共性,就是她選擇的伴侶都比她年長太多,這何嘗不是潛意識裡,之於父愛的渴求與補償?

而胡蘭成與賴雅對她初始的態度都是極盡讚美與肯定,帶著鼓舞的欣欣向榮,使得她冰涼的心猛然遭遇火炭般的炙熱與溫情,任憑是鐵也要融化了。

因為冰封的太久,所以更迫不及待,不問是劫還是緣。

而她原生家庭給她造成的不自信,讓她在愛情裡亦表現的卑微孱弱。

所以它才會願意低到塵埃裡,又有忍不住開出花來的姿態。

陽光的性格更能掌控命運,陰柔的人生卻容易被命運操控。

林徽因與張愛玲:論父愛的在場與缺席

林徽因與張愛玲:論父愛的在場與缺席


父愛可能會告訴你,保有底線的慾望才是幸福的。

原則與底線是靈魂的終極歸宿。

林徽因在重大的選擇上,始終是清醒理性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該要什麼,並以長久為計。

她能掌控感情,而不是被感情操縱,這肯定是得到過林父的薰陶與教誨。

林父始終像盞燈火一樣為她指明方向。

而張愛玲則無視原則,盲目很多。她不願想太遠,相對於未來,她更願活在當下。

因為內心沒有建立起陽光的安全感,所以她容易對未來的空洞產生不安。

而當下的愛情與溫暖,不管披著如何不堪的外衣,她都不願去深究,而只會像抓住救命稻草般緊追不放。

但她也是至情至性之人,要麼不愛,愛了就要無所保留,包括自己的人包括自己的錢。

其實以張愛玲的洞察力,她怎麼會看不清胡蘭成的真面目。

胡蘭成是個名副其實的漢奸,他先投靠汪偽政府,失意後,直接投向日本人,為日本兵作戰場報告,與日本大將促膝談心,在日皇宣佈投降後,他居然還勸阻日軍投降,並妄想另開新局。

——完全沒有家國概念,沒有人格底線,這樣的男人,你能指望他會對女人對愛情忠誠專一嗎?

他一生有八個女人,其中六個,他都曾與之結婚,他還跟張愛玲的好友蘇青一夜情。

胡曾毫不廉恥地說:“常時看見女人,無論是怎樣平凡的,我都可以設想她是我的妻。”

可惜張愛玲百般聰明洞明世事,只用在別人身上,未能惠及自己。

只是因為她沒有了做人的原則與底線,就像做事失了章法,行動缺了準繩,如何長情都是錯。

林徽因與張愛玲:論父愛的在場與缺席

林徽因與張愛玲:論父愛的在場與缺席


父母者,人之本也。

林徽因後來與踏實勤奮的樑思成締結連理,門當戶對,郎才女貌,成為愛情裡盛傳的佳話。

她的婚姻是得到父母祝福的。

林徽因的晚年雖然飽受病疼折磨,卻算是幸福的,起碼老公孩子,一直服侍在床前。

而她理性處理感情的往事,給了人太陽般光明的指引,她的一生想來都是讓人脣齒留香的。

而張愛玲遠走她鄉後,生活境遇一落千丈。嫁了個大齡的丈夫又半路離她而去。

許是看破紅塵,許是生無可戀,漸漸離群索居,過起了苦行僧般的隱居生活。

她無兒無女,最後客死在一間租來的公寓,幾天後才被房東的女兒發現。

熱熱鬧鬧地來,冷冷清清地走,徒留世人無盡的猜想——帶著咎由自取般的冷漠。

張愛玲在《小團圓》裡曾寫道:那痛苦像火車一樣轟隆轟隆一天到晚開著,日夜之間沒有一點空隙。一醒來它就在枕邊,是隻手錶,走了一夜。

而在現實生活中,她對痛苦的感受也完全碾壓了那些短暫的歡樂,以至於想起來的人生都是苦澀的。

她是個藝術了生活化又充滿悲劇感的矛盾的人,她的一生對痛苦的敏感格外強烈,所以作品裡大多都是悲慼的面目。

不知在她隱祕的世界裡,有沒有恨過父愛的缺席。

美國著名教育專家梅格·米克說,懂得關愛孩子的優秀父親,能增進孩子的自信心,培養孩子的是非感,得到更多情感滿足,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

女兒的心中需要一個英雄,而父親則是第一人選。

女兒對自己的看法,直接來自於父親,她的期望、雄心和她對自我能力的判斷,全部來自於父親相信什麼,父親的所說和所為。

這個世界正偷偷懲罰著不陪孩子的父親。

父親們該努力了。

文章首發於公眾號:書蝶。

更多最新內容,歡迎關注公眾號:書蝶。end

林徽因與張愛玲:論父愛的在場與缺席

長摁二維碼關注公眾號書蝶

en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