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的氣質有多高貴?看看她第二次進賈府的一舉一動就一清二楚了'

"

紅樓夢裡有各種各樣的美女,金陵十二釵中每一人都與眾不同,但無論是豔冠群芳的未婚少女薛寶釵,還是風流嫋娜的已婚少婦秦可卿,抑或是恍如神仙妃子的管家王熙鳳,在林黛玉面前都是難以匹敵的。

"

紅樓夢裡有各種各樣的美女,金陵十二釵中每一人都與眾不同,但無論是豔冠群芳的未婚少女薛寶釵,還是風流嫋娜的已婚少婦秦可卿,抑或是恍如神仙妃子的管家王熙鳳,在林黛玉面前都是難以匹敵的。

黛玉的氣質有多高貴?看看她第二次進賈府的一舉一動就一清二楚了

因為林黛玉不僅美而且比她們有氣質。

林黛玉的氣質是什麼?賈寶玉第一次見到林黛玉後被深深折服。雖然初次見面,但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服飾入眼,他看到的全是氣質。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脂硯齋在此處留有多處脂批,其中最經典的莫過於這兩句:

此十句定評,直抵一賦;

不寫衣裙妝飾,正是寶玉眼中不屑之物,故不曾看見;若不是寶玉,斷不能知黛玉是何等品貌。

脂硯齋之筆準確說出,林黛玉的氣質,不在於著裝,而是內在修為。

一個人只有內在修養好,氣質才顯得高貴。林黛玉的高貴氣質,最集中體現的一次,是父親林如海死後,她第二次進賈府後的一舉一動裡。

"

紅樓夢裡有各種各樣的美女,金陵十二釵中每一人都與眾不同,但無論是豔冠群芳的未婚少女薛寶釵,還是風流嫋娜的已婚少婦秦可卿,抑或是恍如神仙妃子的管家王熙鳳,在林黛玉面前都是難以匹敵的。

黛玉的氣質有多高貴?看看她第二次進賈府的一舉一動就一清二楚了

因為林黛玉不僅美而且比她們有氣質。

林黛玉的氣質是什麼?賈寶玉第一次見到林黛玉後被深深折服。雖然初次見面,但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服飾入眼,他看到的全是氣質。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脂硯齋在此處留有多處脂批,其中最經典的莫過於這兩句:

此十句定評,直抵一賦;

不寫衣裙妝飾,正是寶玉眼中不屑之物,故不曾看見;若不是寶玉,斷不能知黛玉是何等品貌。

脂硯齋之筆準確說出,林黛玉的氣質,不在於著裝,而是內在修為。

一個人只有內在修養好,氣質才顯得高貴。林黛玉的高貴氣質,最集中體現的一次,是父親林如海死後,她第二次進賈府後的一舉一動裡。

黛玉的氣質有多高貴?看看她第二次進賈府的一舉一動就一清二楚了

【1】第一個舉動:面對失父之痛和賈元春封妃之喜,從容應對疊加在身上的大悲和大喜,用豁達的態度彰顯了內心的勇敢與堅強。

林黛玉第二次進賈府,其內心是悲痛無比的。

父親林如海剛剛死去,雖然在賈璉的幫助下,已經將他葬入祖墳,親人得以安息。但活著她卻要承受巨大的悲痛。

從此以後,她徹底成為一個無父無母之人。與第一次進賈府相比,她的處境會更加困難。因為林如海在世,林家的威望,林如海在官場的地位,對於她來說,都是一種強大的精神支撐,有父親在還有家在,父親沒了,家也就是沒了。

按照古代守孝規矩,父母死後子女應該守孝,但是她身不由已,葬父之後,賈璉得到賈元春封妃的消息,便帶她急急起身返程,她無法拒絕,只能揹著不孝的罵名離鄉進京。

在這種情況下,林黛玉重回賈府時,與賈母等人見面時,悲喜交集,雖大哭一陣,但隨後又致喜慶之詞。

這就是林黛玉骨子裡的氣質,雖然不過十二三歲的年紀,但是懂得強忍悲痛,為賈元春慶賀,為賈府祝福。這需要巨大的勇氣,自己內心還在流淚,但是能夠臉上帶著笑容祝賀他人。

這種悲哀悽苦無人可訴,只有自己一力承擔。林黛玉做到了,她的這種表現,出乎賈寶玉意料之外,所以他心中品度黛玉,越發出落的超逸了。

"

紅樓夢裡有各種各樣的美女,金陵十二釵中每一人都與眾不同,但無論是豔冠群芳的未婚少女薛寶釵,還是風流嫋娜的已婚少婦秦可卿,抑或是恍如神仙妃子的管家王熙鳳,在林黛玉面前都是難以匹敵的。

黛玉的氣質有多高貴?看看她第二次進賈府的一舉一動就一清二楚了

因為林黛玉不僅美而且比她們有氣質。

林黛玉的氣質是什麼?賈寶玉第一次見到林黛玉後被深深折服。雖然初次見面,但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服飾入眼,他看到的全是氣質。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脂硯齋在此處留有多處脂批,其中最經典的莫過於這兩句:

此十句定評,直抵一賦;

不寫衣裙妝飾,正是寶玉眼中不屑之物,故不曾看見;若不是寶玉,斷不能知黛玉是何等品貌。

脂硯齋之筆準確說出,林黛玉的氣質,不在於著裝,而是內在修為。

一個人只有內在修養好,氣質才顯得高貴。林黛玉的高貴氣質,最集中體現的一次,是父親林如海死後,她第二次進賈府後的一舉一動裡。

黛玉的氣質有多高貴?看看她第二次進賈府的一舉一動就一清二楚了

【1】第一個舉動:面對失父之痛和賈元春封妃之喜,從容應對疊加在身上的大悲和大喜,用豁達的態度彰顯了內心的勇敢與堅強。

林黛玉第二次進賈府,其內心是悲痛無比的。

父親林如海剛剛死去,雖然在賈璉的幫助下,已經將他葬入祖墳,親人得以安息。但活著她卻要承受巨大的悲痛。

從此以後,她徹底成為一個無父無母之人。與第一次進賈府相比,她的處境會更加困難。因為林如海在世,林家的威望,林如海在官場的地位,對於她來說,都是一種強大的精神支撐,有父親在還有家在,父親沒了,家也就是沒了。

按照古代守孝規矩,父母死後子女應該守孝,但是她身不由已,葬父之後,賈璉得到賈元春封妃的消息,便帶她急急起身返程,她無法拒絕,只能揹著不孝的罵名離鄉進京。

在這種情況下,林黛玉重回賈府時,與賈母等人見面時,悲喜交集,雖大哭一陣,但隨後又致喜慶之詞。

這就是林黛玉骨子裡的氣質,雖然不過十二三歲的年紀,但是懂得強忍悲痛,為賈元春慶賀,為賈府祝福。這需要巨大的勇氣,自己內心還在流淚,但是能夠臉上帶著笑容祝賀他人。

這種悲哀悽苦無人可訴,只有自己一力承擔。林黛玉做到了,她的這種表現,出乎賈寶玉意料之外,所以他心中品度黛玉,越發出落的超逸了。

黛玉的氣質有多高貴?看看她第二次進賈府的一舉一動就一清二楚了

【2】第二個舉動:三四百人共同生活的賈府裡,魚龍混雜,良莠共存,林黛玉擇善而交,善待友情,她送給大家的那些紙和筆,凸顯了她個人的文化和修養。

林黛玉第二次回家,並沒有空手而歸,而帶了一些禮物回來分給要好的朋友。原文如下:

黛玉又帶了許多書籍來,忙著打掃臥室,安插器具,又將些紙筆等物分送寶釵、迎春、寶玉等人。

林黛玉帶回的禮物分給的人不多,而且在許多人眼裡是不值錢的。但是與薛寶釵後來給大家的禮物相比,卻高出無數個層次。

薛蟠從南方學做生意回來,給薛寶釵帶了兩箱子的禮物,主要是香袋、香珠、扇子、扇墜、花粉、胭脂等物;外有虎丘帶來的自行人、酒令兒,水銀灌的打筋斗小小子,沙子燈......薛寶釵打點好一份一份地送給賈府的兄弟姐妹們,連賈環也送了一份。

林黛玉和薛寶釵分別的禮物相比,一個雅一個俗。

在送禮的過程中,薛寶釵動了很多心機,給林黛玉比別人的多一倍;為了第一時間送給王熙鳳,儘管她不在家,也堅持讓人把禮物送到房間;別人都看不上的趙姨娘和賈璉,也不漏掉。

林黛玉卻並不如此,她不像薛寶釵那樣,分送禮物功利心太強,看客下菜的痕跡太明顯,她送禮不為拉攏人,也不為攢人緣,她只為友誼。誰是自己的朋友就送誰,尤其是對待薛寶釵,雖然與自己是“情敵”,但是她仍尊重兩人之間的友情,以紙筆為禮,用筆墨交人。

林黛玉這種骨子裡的文化修養,讓薛寶釵望塵莫及,只能望其項背私下羨慕。這其實就是與眾不同的氣質。

"

紅樓夢裡有各種各樣的美女,金陵十二釵中每一人都與眾不同,但無論是豔冠群芳的未婚少女薛寶釵,還是風流嫋娜的已婚少婦秦可卿,抑或是恍如神仙妃子的管家王熙鳳,在林黛玉面前都是難以匹敵的。

黛玉的氣質有多高貴?看看她第二次進賈府的一舉一動就一清二楚了

因為林黛玉不僅美而且比她們有氣質。

林黛玉的氣質是什麼?賈寶玉第一次見到林黛玉後被深深折服。雖然初次見面,但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服飾入眼,他看到的全是氣質。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脂硯齋在此處留有多處脂批,其中最經典的莫過於這兩句:

此十句定評,直抵一賦;

不寫衣裙妝飾,正是寶玉眼中不屑之物,故不曾看見;若不是寶玉,斷不能知黛玉是何等品貌。

脂硯齋之筆準確說出,林黛玉的氣質,不在於著裝,而是內在修為。

一個人只有內在修養好,氣質才顯得高貴。林黛玉的高貴氣質,最集中體現的一次,是父親林如海死後,她第二次進賈府後的一舉一動裡。

黛玉的氣質有多高貴?看看她第二次進賈府的一舉一動就一清二楚了

【1】第一個舉動:面對失父之痛和賈元春封妃之喜,從容應對疊加在身上的大悲和大喜,用豁達的態度彰顯了內心的勇敢與堅強。

林黛玉第二次進賈府,其內心是悲痛無比的。

父親林如海剛剛死去,雖然在賈璉的幫助下,已經將他葬入祖墳,親人得以安息。但活著她卻要承受巨大的悲痛。

從此以後,她徹底成為一個無父無母之人。與第一次進賈府相比,她的處境會更加困難。因為林如海在世,林家的威望,林如海在官場的地位,對於她來說,都是一種強大的精神支撐,有父親在還有家在,父親沒了,家也就是沒了。

按照古代守孝規矩,父母死後子女應該守孝,但是她身不由已,葬父之後,賈璉得到賈元春封妃的消息,便帶她急急起身返程,她無法拒絕,只能揹著不孝的罵名離鄉進京。

在這種情況下,林黛玉重回賈府時,與賈母等人見面時,悲喜交集,雖大哭一陣,但隨後又致喜慶之詞。

這就是林黛玉骨子裡的氣質,雖然不過十二三歲的年紀,但是懂得強忍悲痛,為賈元春慶賀,為賈府祝福。這需要巨大的勇氣,自己內心還在流淚,但是能夠臉上帶著笑容祝賀他人。

這種悲哀悽苦無人可訴,只有自己一力承擔。林黛玉做到了,她的這種表現,出乎賈寶玉意料之外,所以他心中品度黛玉,越發出落的超逸了。

黛玉的氣質有多高貴?看看她第二次進賈府的一舉一動就一清二楚了

【2】第二個舉動:三四百人共同生活的賈府裡,魚龍混雜,良莠共存,林黛玉擇善而交,善待友情,她送給大家的那些紙和筆,凸顯了她個人的文化和修養。

林黛玉第二次回家,並沒有空手而歸,而帶了一些禮物回來分給要好的朋友。原文如下:

黛玉又帶了許多書籍來,忙著打掃臥室,安插器具,又將些紙筆等物分送寶釵、迎春、寶玉等人。

林黛玉帶回的禮物分給的人不多,而且在許多人眼裡是不值錢的。但是與薛寶釵後來給大家的禮物相比,卻高出無數個層次。

薛蟠從南方學做生意回來,給薛寶釵帶了兩箱子的禮物,主要是香袋、香珠、扇子、扇墜、花粉、胭脂等物;外有虎丘帶來的自行人、酒令兒,水銀灌的打筋斗小小子,沙子燈......薛寶釵打點好一份一份地送給賈府的兄弟姐妹們,連賈環也送了一份。

林黛玉和薛寶釵分別的禮物相比,一個雅一個俗。

在送禮的過程中,薛寶釵動了很多心機,給林黛玉比別人的多一倍;為了第一時間送給王熙鳳,儘管她不在家,也堅持讓人把禮物送到房間;別人都看不上的趙姨娘和賈璉,也不漏掉。

林黛玉卻並不如此,她不像薛寶釵那樣,分送禮物功利心太強,看客下菜的痕跡太明顯,她送禮不為拉攏人,也不為攢人緣,她只為友誼。誰是自己的朋友就送誰,尤其是對待薛寶釵,雖然與自己是“情敵”,但是她仍尊重兩人之間的友情,以紙筆為禮,用筆墨交人。

林黛玉這種骨子裡的文化修養,讓薛寶釵望塵莫及,只能望其項背私下羨慕。這其實就是與眾不同的氣質。

黛玉的氣質有多高貴?看看她第二次進賈府的一舉一動就一清二楚了

【3】第三個舉動:雖然沒有父母可依,她仍然勇敢的與世俗抗爭,堅守愛情,她扔下的那珠手串兒,閃耀出她感情上的純潔和靈魂上的高貴。

賈寶玉對林黛玉一片赤誠,兩人的愛情感天動地。見到心上人之後,將北靜王所贈鶺鴒香串珍重取出來,轉贈給林黛玉。沒想到林黛玉卻擲而不取,還說了一句表明心跡之語:“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他。”

鶺鴒香串異常珍貴,北靜王在秦可卿路祭時,因與寶玉見面未準備見面禮,所以將皇帝賞給他的手串贈給賈寶玉.這個舉動讓陪在賈寶玉身邊的賈政和賈珍都誠惶誠恐,雖然手串不是皇帝親自賞賜,但是本質卻是一樣的。因為擁有了皇帝之物,對於一個人來說是莫大的榮幸。

薛寶釵也曾經得到過賈元春賞賜的紅麝香串,她就認為是莫大的榮幸,是高於自己一切的榮耀。

薛寶釵得到的紅麝香串有點緊,而她的手腕比較胖,雖然有些不適合,但她仍戴了示人。賈寶玉跟她索要賞看時,她費盡周折好不容易摘不下來。由此可見,她對紅麝香串看得非常重。

薛寶釵之所以這樣做,一個是因為紅麝香串暗示了金玉良緣,另一個是因為紅麝香串代表了皇家威嚴。在她的世界裡,皇家的一珠手串都高於自己。

林黛玉的表現與她截然相反,她有一顆高貴的靈魂,雖然也生活在賈府這個大雜院裡,但是她骨子裡卻是清新脫俗的,她感情至上者,為了愛情,她敢於蔑視皇權,藐視一切世俗的權威,心中有一個寶玉後,皇帝老兒也好,北靜王爺也罷,都只不過是一個臭男人而已。

"

紅樓夢裡有各種各樣的美女,金陵十二釵中每一人都與眾不同,但無論是豔冠群芳的未婚少女薛寶釵,還是風流嫋娜的已婚少婦秦可卿,抑或是恍如神仙妃子的管家王熙鳳,在林黛玉面前都是難以匹敵的。

黛玉的氣質有多高貴?看看她第二次進賈府的一舉一動就一清二楚了

因為林黛玉不僅美而且比她們有氣質。

林黛玉的氣質是什麼?賈寶玉第一次見到林黛玉後被深深折服。雖然初次見面,但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服飾入眼,他看到的全是氣質。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脂硯齋在此處留有多處脂批,其中最經典的莫過於這兩句:

此十句定評,直抵一賦;

不寫衣裙妝飾,正是寶玉眼中不屑之物,故不曾看見;若不是寶玉,斷不能知黛玉是何等品貌。

脂硯齋之筆準確說出,林黛玉的氣質,不在於著裝,而是內在修為。

一個人只有內在修養好,氣質才顯得高貴。林黛玉的高貴氣質,最集中體現的一次,是父親林如海死後,她第二次進賈府後的一舉一動裡。

黛玉的氣質有多高貴?看看她第二次進賈府的一舉一動就一清二楚了

【1】第一個舉動:面對失父之痛和賈元春封妃之喜,從容應對疊加在身上的大悲和大喜,用豁達的態度彰顯了內心的勇敢與堅強。

林黛玉第二次進賈府,其內心是悲痛無比的。

父親林如海剛剛死去,雖然在賈璉的幫助下,已經將他葬入祖墳,親人得以安息。但活著她卻要承受巨大的悲痛。

從此以後,她徹底成為一個無父無母之人。與第一次進賈府相比,她的處境會更加困難。因為林如海在世,林家的威望,林如海在官場的地位,對於她來說,都是一種強大的精神支撐,有父親在還有家在,父親沒了,家也就是沒了。

按照古代守孝規矩,父母死後子女應該守孝,但是她身不由已,葬父之後,賈璉得到賈元春封妃的消息,便帶她急急起身返程,她無法拒絕,只能揹著不孝的罵名離鄉進京。

在這種情況下,林黛玉重回賈府時,與賈母等人見面時,悲喜交集,雖大哭一陣,但隨後又致喜慶之詞。

這就是林黛玉骨子裡的氣質,雖然不過十二三歲的年紀,但是懂得強忍悲痛,為賈元春慶賀,為賈府祝福。這需要巨大的勇氣,自己內心還在流淚,但是能夠臉上帶著笑容祝賀他人。

這種悲哀悽苦無人可訴,只有自己一力承擔。林黛玉做到了,她的這種表現,出乎賈寶玉意料之外,所以他心中品度黛玉,越發出落的超逸了。

黛玉的氣質有多高貴?看看她第二次進賈府的一舉一動就一清二楚了

【2】第二個舉動:三四百人共同生活的賈府裡,魚龍混雜,良莠共存,林黛玉擇善而交,善待友情,她送給大家的那些紙和筆,凸顯了她個人的文化和修養。

林黛玉第二次回家,並沒有空手而歸,而帶了一些禮物回來分給要好的朋友。原文如下:

黛玉又帶了許多書籍來,忙著打掃臥室,安插器具,又將些紙筆等物分送寶釵、迎春、寶玉等人。

林黛玉帶回的禮物分給的人不多,而且在許多人眼裡是不值錢的。但是與薛寶釵後來給大家的禮物相比,卻高出無數個層次。

薛蟠從南方學做生意回來,給薛寶釵帶了兩箱子的禮物,主要是香袋、香珠、扇子、扇墜、花粉、胭脂等物;外有虎丘帶來的自行人、酒令兒,水銀灌的打筋斗小小子,沙子燈......薛寶釵打點好一份一份地送給賈府的兄弟姐妹們,連賈環也送了一份。

林黛玉和薛寶釵分別的禮物相比,一個雅一個俗。

在送禮的過程中,薛寶釵動了很多心機,給林黛玉比別人的多一倍;為了第一時間送給王熙鳳,儘管她不在家,也堅持讓人把禮物送到房間;別人都看不上的趙姨娘和賈璉,也不漏掉。

林黛玉卻並不如此,她不像薛寶釵那樣,分送禮物功利心太強,看客下菜的痕跡太明顯,她送禮不為拉攏人,也不為攢人緣,她只為友誼。誰是自己的朋友就送誰,尤其是對待薛寶釵,雖然與自己是“情敵”,但是她仍尊重兩人之間的友情,以紙筆為禮,用筆墨交人。

林黛玉這種骨子裡的文化修養,讓薛寶釵望塵莫及,只能望其項背私下羨慕。這其實就是與眾不同的氣質。

黛玉的氣質有多高貴?看看她第二次進賈府的一舉一動就一清二楚了

【3】第三個舉動:雖然沒有父母可依,她仍然勇敢的與世俗抗爭,堅守愛情,她扔下的那珠手串兒,閃耀出她感情上的純潔和靈魂上的高貴。

賈寶玉對林黛玉一片赤誠,兩人的愛情感天動地。見到心上人之後,將北靜王所贈鶺鴒香串珍重取出來,轉贈給林黛玉。沒想到林黛玉卻擲而不取,還說了一句表明心跡之語:“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他。”

鶺鴒香串異常珍貴,北靜王在秦可卿路祭時,因與寶玉見面未準備見面禮,所以將皇帝賞給他的手串贈給賈寶玉.這個舉動讓陪在賈寶玉身邊的賈政和賈珍都誠惶誠恐,雖然手串不是皇帝親自賞賜,但是本質卻是一樣的。因為擁有了皇帝之物,對於一個人來說是莫大的榮幸。

薛寶釵也曾經得到過賈元春賞賜的紅麝香串,她就認為是莫大的榮幸,是高於自己一切的榮耀。

薛寶釵得到的紅麝香串有點緊,而她的手腕比較胖,雖然有些不適合,但她仍戴了示人。賈寶玉跟她索要賞看時,她費盡周折好不容易摘不下來。由此可見,她對紅麝香串看得非常重。

薛寶釵之所以這樣做,一個是因為紅麝香串暗示了金玉良緣,另一個是因為紅麝香串代表了皇家威嚴。在她的世界裡,皇家的一珠手串都高於自己。

林黛玉的表現與她截然相反,她有一顆高貴的靈魂,雖然也生活在賈府這個大雜院裡,但是她骨子裡卻是清新脫俗的,她感情至上者,為了愛情,她敢於蔑視皇權,藐視一切世俗的權威,心中有一個寶玉後,皇帝老兒也好,北靜王爺也罷,都只不過是一個臭男人而已。

黛玉的氣質有多高貴?看看她第二次進賈府的一舉一動就一清二楚了

林黛玉的氣質是彌足珍貴的,這種氣質讓賈寶玉為之痴迷,讓眾人為之讚歎,雖然完美的她沒能最終與賈寶玉結成木石姻緣,但是她的美麗氣質卻永遠地活在賈寶玉心裡,活在無數人的夢裡,甚至百年之後的今天,仍讓無數人追憶。

一家之言,僅供閒看【文/小涵讀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