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任領導必須打到前任,權力是條不歸路,踏上去,就必須走到黑!

【出處】《資治通鑑》第215卷 唐紀31

【原文】林甫子岫為將作監,頗以滿盈為懼,嘗從林甫遊後園,指役夫言於林甫曰:“大人久處鈞軸,怨仇滿天下,一朝禍至,欲為此得乎!”林甫不樂曰:“勢已如此,將若之何!”

【譯文】李林甫的兒子李岫為將作監,對父親的權勢過大十分畏懼,有一次與李林甫遊覽後園,指著那些做工的民夫對李林甫說:“你久為宰相,樹敵太多,仇家滿天下,如果一朝禍至,想要像這些民夫一樣,恐怕也不能!”李林甫聽後不高興地說:“大勢已經這樣了,有什麼辦法呢!”

【解析】看完這一段,就會讓人聯想到秦朝丞相李斯臨死前的那句名言“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權力沒有回頭路,一旦踏上官場,就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不管你情願還是不情願,你明白還是不明白,都要知道,不進則死。唐朝的權相李林甫也是這麼走到人生終點的。

一、李林甫是聰明人,兒子的話,他自己也清楚,為什麼在別人眼裡會執迷不悟?難道一個人真的壞道骨子裡?其實真的如李林甫說的,形勢所迫。究竟是怎樣的形勢?

1、久處鈞軸

權力的位置,越往上走就越少,尤其是宰相這個位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你的存在就壓抑著別人的成長,這些人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等李林甫死後,曾經被壓抑的人就會崛起,無論是誰起來,都會對李林甫搞清算,報復曾經的壓制。

2、仇滿天下

身處宰相之位,是利益漩渦的地方,更加是矛盾重重彙集的地方,你維護一部分人的利益,就必然會得罪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權力高層的核心工作是搞平衡,所謂的平衡就是必須以妥協為核心,不是以公平為核心,所以也就不可避免的得罪更多的人,到處是敵人。

3、後繼無人

所有的領導人都會面臨上述的兩個問題,所以都會在為的時候,除掉政敵,扶植自己的嫡系,自己栽培的嫡系上位,權力得到延續,才不會被清算。而李林甫很明顯,沒有也沒能力對後續的宰相有發言權。自己的兒子無法繼承權位。最後被後續的楊國忠清算,剛死就被取消了一切待遇。

二、李林甫在這種必然被人清算的局面下如何自保?想必李林甫會在無數個夜裡,躺在床上反覆的思考這個問題,而難以入睡。從他的行為中我們找到了他思維的痕跡。

1、不給兒子實權

李林甫的兒子李岫,是“將作監”,其職位主觀“掌管宮室建築”,這個專為皇家搞工程,不是個實權的部門,而是個肥缺。大家都知道,搞工程很撈錢的。李林甫不讓兒子搞實權,而搞建設,這樣就會避免他樹敵。而有錢,就可以廣交朋友,樹立更多的人脈。為什麼李林甫不把自己兒子也培養成宰相呢?這個父子宰相歷史上是極為罕見的,而且皇帝也不會讓一個家族做大,想讓自己的權力能夠繼承,只能造反,不過外部形勢,不允許的情況下,造反可能性為零。所以,只能出此下策。

2、讓兒子來勸諫

為什麼李林甫和兒子李岫這麼私密的對話會被記錄在歷史裡?是李林甫到處傳播還是李岫說的,恐怕都不是,應該是,李岫當眾的表演,讓大家都看到眼裡的。後來一查《新唐書·李林甫傳》:子岫為將作監,見權勢薰灼,惕然懼,常從遊後園,見輦重者,跪涕曰:“大人居位久,枳棘滿前,一旦禍至,欲比若人可得乎?”林甫不樂曰:“勢已然,可奈何?”當著幹活的民工,“跪泣”表演成分淋漓盡致。這個表演其實就是李岫自保,不過這個程度有點低。

3、李岫正確選擇

作為李岫,明知自己的父親會被清算,其實最佳的策略就是和父親劃清界限。父子關係當眾破裂,從而避免以後被牽連。如何當眾破裂,不能讓李岫揭發父親,無論是道德還是事業,都會被對手拿來做文章,而應該從自身違背父親的意志,而斷絕父子關係,比如非要娶一個農家女孩為妻子,這樣父親憤怒,兩人鬧翻,表面上互不往來。當然,這個也是險策,因為後續如果上來的是權謀家,要除惡務盡,不管你是不是斷絕關係,都要斬草除根。李岫怎麼韜晦也是死路一條,身份註定的。

後任領導必須打到前任,權力是條不歸路,踏上去,就必須走到黑!

三、為什麼李林甫死後必須被打到,其實這個多方利益平衡和帝王心思弄權的結果,無論李林甫做的多麼好,後任都必須把他打到。

1、權力需要

作為權相,口蜜腹劍,壓制很多人,而只需要把李林甫打到,才能夠為很多人平反,就能快速的收取人心。新的權力才能得到擁護,才能夠站穩腳跟。

2、利益需要

作為繼任的宰相,只有快速的把李林甫打到,才能夠處理之前的利益共同體。只有把李林甫的利益共同體打到,才能夠重新劃分利益,才能夠安排自己的人控制各個肥差。

3、心理需要

你壓抑我這麼多年,你李林甫終於死了,報復的機會終於來了,不清算你,清算誰?每個人都會這樣想的,“有朝一日權在手,殺盡天下負我狗。”報復欲,是心理需要。

經過上述權謀網的分析,我們能夠看到,李林甫的命運其實他自己是看到了的,儘管知道身後是這個狀況,但是也毫無辦法,權力就是不歸路,退一步萬丈深淵。大權謀家曹操曾說過這段話,也表達了這個意思“然欲孤便爾委捐所典兵眾,以還執事,歸就武平侯國,實不可也。何者?誠恐己離兵為人所禍。 既為子孫計,又己敗,則國家傾危。”白話意思就是:“然而,如果打算要求我放棄軍隊,交還給有關機關,回到我的采邑武平侯國,則決不可能。為什麼?誠恐一旦離開軍隊,就會被人謀害。一方面為子孫打算,一方面也考慮到,我如果失敗,國家會立刻陷於險境。”失去權力,什麼都不歸自己控制了,也就會被人徹底清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