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追隨領導,必須遵守的三大原則!

宋武帝 東晉 揚州 資治通鑑 桓玄 權謀網 2019-07-07

權力原理一向如此,一致對外的時候,大家能夠精誠合作,但是外敵結束後,內部就開始了權力鬥爭,直到一個人完全勝出。權謀家幾乎都洞悉這個原理,所以,在合作的時候就開始了自身內部的勢力構建,為即將到來的內鬥做好準備。劉毅和劉裕是拜把兄弟,一起起兵消滅了的東晉桓玄的叛亂。很顯然,外敵結束後,劉毅和劉裕之間必然一戰。大家都在為將來做準備,人才也開始了站隊,選擇自己的認為能夠成就大事的領導來追隨。而揚州主簿張邵也面臨自己的人生選擇。

【案例】《資治通鑑》第115卷 晉紀37:庚戌(二十一日),東晉任命劉毅為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劉毅愛好人才,喜歡讀書人,所以,當時的知名人士幾乎沒有不聚集到他身邊去的,惟獨只有揚州主簿吳郡人張邵不去。有人問他為什麼,張邵說:“我的主公劉裕是應運而生的人中豪傑,哪裡還用多問!”

【解析】

劉裕和劉毅之間選擇誰,是大問題,選對了,未來榮華富貴,選錯了,人頭落地。最終張邵選擇了劉裕。他給出的理由是“主公命世人傑,何煩多問!”劉裕是不世出的人傑,選擇他還用說嗎?這只是一個吹捧的語句,其實他的內心的計算過程才是我們最該研究的,這也是選領導的核心原則:

1、頂頭上司

首先,劉裕是揚州刺史。而張邵是主簿,他也就是劉裕的祕書。劉裕是他的頂頭上司。

很多人說,為什麼第一原則是自己的頂頭上司來追隨啊,看著他都不舒服,其實任何人看自己的領導都會不舒服,職場不是交朋友,而是謀利益。頂頭上司是你能夠接觸的最近的領導,近水樓臺先得月。飛到萬不得已,不能換隊,因為直系的上下級之間有天然的派系屬性。跟隨好自己的頂頭上司,也是體現自己能力和忠誠的最佳的機會。任何領導都喜歡這樣的人。反面來說,你不追隨自己的領導。會給人吃裡扒外的感覺,這種人走到哪裡別人都不會深度信任,而且一旦被自己的頂頭上司發覺對他不忠,那麼很快,外面的好處還沒有得到,眼前的小鞋就穿上了。得不償失。所以張邵首選劉裕而不是劉毅這是最基本的原則。這是從眼前的趨利避害入手的。

2、核心資源

其次,當時東晉時代的揚州,是當時沒有被戰亂破壞的最大的城市,資源實力強大。

一個領導能不能最大,最核心的還是其擁有的資源,職場上資源比什麼都重要,資金,權力,靠山,等等,都決定了一個領導能不能走更遠的標誌。而不能只看表面的頭銜和位置。這些東西都是虛的。劉毅被任命為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這可以說是風光無限,很多人便以為必須追隨這樣的人。所以都聚集在了劉毅的身邊。其實這時候劉裕掌控者東晉最為富庶的揚州,手中還握有能征善戰的北府兵,這些人都是跟隨劉裕南征北戰,多次剿滅盧循叛亂和擊敗桓玄的老兵。劉裕和這些人有著及其深厚的革命友誼。所以,劉裕擁有富庶的揚州,又手握實力軍隊,這樣的人鬥爭時怎會失敗?因此,選擇要追隨的領導,不能只看虛名,而是看是不是擁有核心的資源。

小人物追隨領導,必須遵守的三大原則!

3、能力驗證

最後,當大家都去追隨某個人的時候,自己本身能力不突出,直接過去,也是沒多大好處。

但凡需要燒冷灶的,就是自己不是領導的嫡系,又沒有特別突出的能力和背景,還不能提供特殊的價值,這時候,熱灶是輪不上的。只能燒冷灶。當大家都覺得劉毅很有魅力,趨之如騖的時候,作為不起眼的地方祕書,即使想巴結,也不會進入別人的視野。都不看好劉裕,這時候,站在劉裕身邊,才是最佳的策略,別人的資源再多,分不給你也沒用,劉裕資源再少,因為是冷灶,自己作為小人物,也能分的更多。燒冷灶核心的就是要看重領導者的能力。這個能力必須是已經驗證過的能力。因為一個被驗證過有能力的人,這樣的人終將會崛起。而劉裕作為名將,以及滅桓玄的首義者,可以說是能力卓著。這樣的人,成就大的事業是遲早的事情。

所以,權謀網從這簡短的這段通鑑材料能夠看出來,張邵在劉毅和劉裕之間做出了選擇。可見其謀略思維的敏銳度。大家可能很想知道張邵的結局,沒錯,他未來成為了劉裕的心腹謀士。成為南朝宋的開國功臣。劉裕稱帝后,以佐命功,受封臨沮伯,食邑六百戶,加左衛將軍。劉裕臨終前,以張邵為湘州刺史。一個小人物成為了一方諸侯。這就是跟對人的好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