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樂年賺中國百億的思考:牛奶強民目標亟須食品包裝科技大創新

來源:今日頭條•食品行業眼 作者:秋豐

近期,一篇關於"國內牛奶巨頭和國際包裝巨頭間利益分成"的文章又活躍在網絡空間,大意是國內三大乳業巨頭使用的都是利樂包裝,利樂從每盒牛奶中抽走75%的利潤,每年從中國賺走100多億元。

這個消息引出一個沉重的思考:中國牛奶等液態食品高端包裝技術和裝備缺乏,不得不受制於人!要想實現"牛奶強壯國民"的宏偉目標,必須儘快開展食品包裝科技領域的大創新,研發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自動化食品包裝核心技術。

利樂年賺中國百億的思考:牛奶強民目標亟須食品包裝科技大創新

牛奶包裝盒

一、國產包裝落後,利樂每年從中國賺走100多億

說起利樂,食品行業的人都清楚,這是一家大型跨國公司,向全球提供食品加工和包裝解決方案。我國的伊利、蒙牛、光明等大型乳製品企業以及多家飲料企業,都使用利樂的包裝設備和包裝材料。不過,這些牛奶的3/4的利潤都被利樂拿走了。

數據顯示,2012年,利樂公司銷售收入約為111.55億歐元,超過1/3的收入來自中國。這一年,利樂從中國賺的錢達120億元, 2015年增長為150億元。

利樂年賺中國百億的思考:牛奶強民目標亟須食品包裝科技大創新

液體食品利樂包裝生產線

中國乳業70%以上的包裝都來自利樂。有人不禁要問:為什麼我國乳製品企業不用國產包裝設備呢?答案是國產設備的性能達不到食品安全等要求。

那利樂為什麼又這麼牛呢?主要原因包括:1.利樂有過硬的專利技術,已有專利5000多項,還有2800項正在申請之中的專利。2.利樂包裝可明顯延長牛奶保質期,比其他材料的食品保質期延長時間多20%-30%,這點非常重要。伊利、蒙牛當年正是依靠利樂的包裝技術,才使常溫奶保質期大大延長,銷往全國各地,之後以裂變的速度成長為國內乳業的前兩大巨頭,並躋身全球大型乳製品企業俱樂部。3.利樂無菌包的壞包率為萬分之一,而國內企業僅能將壞包率控制在千分之一,二者的成本損耗和生產效率之間的差距非常明顯。

利樂年賺中國百億的思考:牛奶強民目標亟須食品包裝科技大創新

盒裝牛奶

二、打造乳業強國,食品包裝科技須變革創新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保持強盛,首先要提高所有國民健康素質。牛奶是一種營養非常全面且優質的食品,為改善公眾營養,很多國家都將全民喝牛奶列入國家法令。我國也將牛奶作為強壯國人、提高國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食品,出臺了一系列振興奶業和促進奶製品消費的舉措,如"學生飲用奶計劃"。

食品行業人士認為,要建成乳業強國、實現"牛奶強民目標",我國必須儘快在牛奶等食品包裝領域深度開展科技創新,從以下多方面開展系統性的包裝創新

利樂年賺中國百億的思考:牛奶強民目標亟須食品包裝科技大創新

盒裝牛奶

1.協調多方力量,開展聯合科研攻關。食品包裝科技創新是個系統工程,涉及食品原料、食品營養、食品安全、微生物、化學、物理、數學等諸多科學領域,需要多學科、多領域人才的共同參與。

2.加大投入,做好重點項目的攻關。"自動化液態食品包裝技術和裝備的研製及其產業化"應列為國家科技攻關重大項目,所開發的食品包裝應符合相關要求:包裝物牢固,不易破損;包裝密封性好,透氣性低;使用方便;適合高速食品灌裝需求。

3.提高科研人員特別是青年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剛參加工作不久的碩士、博士學歷的年輕科研人員面臨高額房租、結婚等巨大的生活壓力,很難集中精力開展科研工作。

利樂年賺中國百億的思考:牛奶強民目標亟須食品包裝科技大創新

科研實驗

在目前房價高企、年輕科研工作者無法買房、無法安居的情況下,國家應出臺"年輕科研人員生活補助政策",對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科研工作者,給予一定期限的房租補貼,或提供廉租房,讓年輕人有一個穩定住所,不用在做實驗的時候還想著下週住在哪裡的煩心問題。

4.建立科研失敗寬容機制。研發關鍵核心技術,往往要承擔比一般技術創新更高風險、更多失敗。科研主管部門和科研機構應鼓勵科研人員大膽創新,對於非過錯性失敗,不應刻意指責,而應共同分析原因、從頭再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