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谷:天生鬼眼,投機四朝,淪為笑柄,依樣畫葫蘆說的就是他

陶谷在歷史上是個丑角。

宋元筆記故事都愛拿他出來調侃,生出許多笑話來。

據說他小時候夢見有神仙對他說:“奉符換眼。”那個仙家的官吏又道:“你給我十萬錢,我給你安一等眼,給我五萬錢,安二等眼。”陶谷可能因為沒有錢,就沒應聲。仙吏生氣了,就給他安了免費的三等眼。

醒來之後,陶谷就見自己的眼睛變成了綠色。

有道士為他相面就說:“你一身富貴的骨頭,可惜長了一雙鬼眼,難當大位。”

這當然是後人對他相貌編出來的故事,他一雙綠色的眼珠,很可能他身上有少數民族血統。

陶谷:天生鬼眼,投機四朝,淪為笑柄,依樣畫葫蘆說的就是他

陶谷的眼睛大概是這樣的

畢竟他生在唐末亂世,沙陀人叱吒風雲,他身上很可能就流淌著異族的鮮血。

這已經不可考了。

歷史上記載他是邠州(陝西彬縣)人,父親名叫唐渙。

所以陶谷這個時候應該叫唐谷。

不過唐這個姓,他只能姓到三歲。

三歲之後,他就改姓了。

因為他的爸爸當地節度使楊崇本殺了,晚唐亂世,節度使就是一方天子,生殺予奪自然無人過問。

楊崇本不光殺了他爸爸,還霸佔了他媽媽,唐谷就跟著媽媽來到楊家,成為殺父仇人的養子。

按說他應該姓楊,但楊崇本巴結另一個節度使李茂貞,拜在他門下做乾兒子,他自己也改名為李崇本。

後來朱溫大兵壓境,楊崇本投入到朱溫門下,朱溫又讓他改回本姓。

這還沒完。

朱溫看上了楊崇本的大老婆,一頂轎子把楊崇本的大老婆抬到自己府中,硬是塞給楊崇本一頂綠帽子。

楊崇本懷恨在心,再次投入到李茂貞門下,兩人起兵反抗朱溫。

陶谷:天生鬼眼,投機四朝,淪為笑柄,依樣畫葫蘆說的就是他

朱溫

結果被朱溫打了個鼻青臉腫,退回邠州自保。

這麼幾番折騰,小小年紀的唐谷這個時候已經搞暈了,不知道自己該姓李還是姓楊。

好在朱溫最終徹底解決了楊崇本。朱溫給楊崇本的兒子楊彥魯送信說你爹不死,你怎麼也接不了班啊。

楊彥魯一聽覺得有理,於是給楊崇本下藥送他早登極樂世界。

結果楊崇本的乾兒子李保衡(這位一直姓著李,沒有跟著改姓)不幹了,雙方在節度使府邸內火併,殺死楊彥魯,李保衡投降朱溫。

這一年唐谷才十一歲,跟著媽媽從節度使府裡逃了出來。

在後來,朱溫建立的後梁被後唐所滅。

後唐又被後晉所替。

陶谷:天生鬼眼,投機四朝,淪為笑柄,依樣畫葫蘆說的就是他

五代

中原地帶城頭變幻大王旗,國君比唐谷的姓變幻得都快。

這幾年裡他和母親經歷過什麼已經不得而知,但是可以想象,他們母子一定過得極其艱難,就是在這亂世之中,唐谷認清了生活的本質:活下去。除此之外,什麼都不重要。

就是在後晉,他最終姓了陶。

因為這個時候他已經長大了,要當官了,而後晉的皇帝是大名鼎鼎的兒皇帝石敬瑭。

皇帝名字有個塘字,儘管只是諧音,他也不能醒唐了,堯帝就稱為陶唐,所以他改姓陶。

陶谷最終成了他名字。

就在後漢他開始了官運亨通的生活。

這個時候陶谷學問已經非常不錯了。

《宋史》上說他十幾歲的時候就能作文章了,再加上又寫的一手好隸書,深得當時宰相李崧的賞識。

於是先做校書郎、後為監察御史、最後是知制誥——皇帝的祕書了。

順風順水,照這麼下去,他就可以登上人生巔峰了。

但是很可惜,後晉很快就完了。

石敬瑭靠著給契丹人當兒子做了皇帝,他死之後,他的侄子石崇貴繼位,卻不想再做孫子。

於是契丹人南下教訓這個孫子,滅了後晉,帶著石崇貴和一幫大臣北歸。

陶谷:天生鬼眼,投機四朝,淪為笑柄,依樣畫葫蘆說的就是他

陶谷和他的恩師李崧就在其中。

幸好半路上契丹國君耶律德光死了,陶谷跑了回來。

這個時候後晉已經換成了後漢,皇帝換成了劉知遠。

陶谷繼續做官。

這個時候的權臣是蘇逢吉,陶谷趕忙投入到他的名下。

蘇逢吉把李崧原來的宅院田地全部收為己有,等到李崧從契丹跑回來的時候已經兩手空空了。

他還指望自己提拔的陶谷能美言幾句,陶谷怎麼會為了一個沒用的老領導得罪新領導,他非但不幫助,反而處處詆譭。

最後蘇逢吉找個理由將李崧滅門了。

後來李昉(此人在宋朝做過很大的官,編撰過《太平廣記》等書)因公去見陶谷,陶谷說:“你認識李崧嗎?”

陶谷:天生鬼眼,投機四朝,淪為笑柄,依樣畫葫蘆說的就是他

李昉著作

李昉說認識,那是我遠房的族叔。

陶谷說:“他被殺,有我一份力。”

嚇出李昉一身冷汗。

他之所以如此炫耀,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和李崧一門劃清界限,好攀附新的領導。

但是他再次失算了。

後漢只存在了三年就被後周取代,蘇逢吉也自殺身亡。

國君換成了郭威。

陶谷:天生鬼眼,投機四朝,淪為笑柄,依樣畫葫蘆說的就是他

郭威

陶谷這個時候已經徹底習慣了這種變換,不就是換個皇帝嘛,我還接著上班就是了。

歷經兩次改朝換代,他已是官場老手,深諳為官之道,不就是“踩”和“爬”嗎。

歷史上有記錄的他踩過另一個大臣魚崇諒,郭威讓他來做官,魚崇諒遲遲不到。

陶谷趁機說這個人對您有不臣之心,郭威沒有聽他的——這是失敗的一次。

在爬上,他就做得成功多了。

他非常善於揣摩皇帝心情,周世宗柴榮給大臣規定命題作文《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平邊策》大部分人寫的都是“修文德、招遠人”的套話,陶谷卻寫平定南唐。

柴榮大為高興,不僅提升他的官職,還派他出使南唐。

南唐就是那位“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後主的南唐。

不過這個時候當皇帝還不是李煜,而是他的爸爸李璟。

陶谷:天生鬼眼,投機四朝,淪為笑柄,依樣畫葫蘆說的就是他

重屏會棋圖

這次出使是陶谷鬧了個千古笑話。

這事記載在《玉壺清話》上。

這個時候的南唐雖然武力上不如北周,但文化軟實力上卻可以笑傲九州。

所以看這個天朝上國來的使臣,表面上恭敬,內心有些看不起,以為是個大老粗。

負責接待他的使臣是韓熙載,此人因一副晚宴圖在歷史上非常著名。

陶谷:天生鬼眼,投機四朝,淪為笑柄,依樣畫葫蘆說的就是他

韓熙載夜宴圖

他在接待這位上國天使的時候想必也是極盡奢靡,美食美色齊上,要腐化這位正義凜然的使臣。

然而陶谷對美食略略品嚐,儼然一副一簞食一瓢飲不改其樂的顏回做派。

對於美色,則更是不屑一顧,完全是柳下惠重生姿態。

他在官舍的牆壁上寫了十二個字:“西川狗,百姓眼,馬包兒,御廚飯。”

大家不知道什麼意思。

南唐宰相宋齊丘破解了,解釋說:“‘西川狗’即蜀犬,是個‘獨’字;‘百姓眼’即民目,是個‘眠’字;‘馬包兒’即爪子,是個‘孤’字;‘御廚飯’即官食,是個‘館’字。這十二個字說的就是‘獨眠孤館’“

這個謎語既為難了南唐群臣,也證明了陶谷的潔身自好。

表示自己和你們這些聲色犬馬的南唐人不同流合汙。

陶谷:天生鬼眼,投機四朝,淪為笑柄,依樣畫葫蘆說的就是他

驛站

搞得韓熙載很難堪。

但是韓熙載早就做了功課,知道這個道貌岸然的上國天使骨子裡是個小人。

決定讓他原形畢露。

韓熙載找了一位秦淮名妓秦弱蘭,讓她卸下脂粉,穿戴粗布荊釵,扮成驛丞的小女兒。

風塵女子變成了天生麗質難自棄的小家碧玉。

秦弱蘭在驛官灑水灑地,鋪床洗衣,與陶谷在不經意間接觸,時而回眸一笑,時而羞赧一撇。

清純中帶著嫵媚,婉約中透著曖昧。

兩人一聊,這女子竟然通音律懂詩詞。

曲有誤,周郎都要一顧。

美女請教,陶谷自然也要指點一番。

這就開始了。

當秦弱蘭楚楚可憐的神色中滿是景仰,小鳥依人的姿態裡欲語還休。

陶谷怎能不動心?

陶谷:天生鬼眼,投機四朝,淪為笑柄,依樣畫葫蘆說的就是他

一來二去,倆人好上了。

風流之後,少不了贈一首歌。

陶谷寫的是《風光好》:

“好因緣,惡因緣,奈何天,只得郵亭一夜眠?別神仙。琵琶撥盡相思調,知音少。待得鸞膠續斷絃,是何年?”

意思大概就是:你我春風一度,快樂如神仙,可惜就要分別,唱著相思分別,什麼時候才能讓你替補我的老婆啊。

這是動了真感情啊,都開始詛咒老婆死了。

秦弱蘭姑娘當然不會跟他玩感情,祕密將這首情詩送給了韓熙載。

韓熙載大喜。

次日李璟接見陶谷,在國宴上,陶谷又是一副嚴肅的表情,皇帝敬酒也不喝,完全是一副拒腐蝕永不沾的表情,韓熙載說氣氛這麼尷尬,來唱個歌吧。

陶谷:天生鬼眼,投機四朝,淪為笑柄,依樣畫葫蘆說的就是他

秋風紈扇圖

就見秦弱蘭帶著琵琶進來,開始唱:“好姻緣,惡姻緣……”

陶谷再也繃不住了,鎩羽而歸。

回到北周,發現韓熙載早就派人教唱此曲,一首風光好風靡全國。

這事流傳非常廣,到了元朝,還有人寫出一部雜劇《風光好》,敘述他這件風流事。

唐伯虎專門為他畫了一幅《陶谷贈詞圖》,還配詩一首:

一宿姻緣逆旅中,短詞聊以識泥鴻。當時我作陶承旨,何必尊前臉發紅。

陶谷:天生鬼眼,投機四朝,淪為笑柄,依樣畫葫蘆說的就是他

陶谷贈詞圖 唐伯虎繪

說你這一宿姻緣本來也是風流韻事,贈詞也是文士所為,不丟人,你為什麼臉紅呢?

言外之意:風流就風流了,你裝什麼啊裝。

其實這事還有另外一個版本。

胡仔《苕溪漁隱從話後集》說:

陶谷來到江南,韓熙載送上一個美女,陶谷當即笑納,但次日卻把美女送回,還送上一封信,寫了兩句神神祕祕的話:

“巫山之麗質初臨,霞侵鳥道;洛浦之妖姿自至,月滿鴻溝。”

巫山麗質當指巫山神女,洛浦妖姿自然是洛神了,但是後面的霞侵鳥道、月滿鴻溝,整個南唐朝廷上的文學之士都不知何意。

最後韓熙載回去問那美女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美女說那晚我不方便……

韓熙載恍然大悟。

陶谷一個人調侃了南唐一個朝廷。

陶谷:天生鬼眼,投機四朝,淪為笑柄,依樣畫葫蘆說的就是他

陶谷贈詞圖

但這個版本沒有流傳開,除了因為有兒童不宜的成分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人們更願意看見陶谷鬧笑話。

因為他在歷史上風聲真的不好。

他在前面害李崧、踩他人也就算了。

那個亂世這樣的事情恐怕屢見不鮮。

但是他活到了宋朝。

他的吃相越來越難看。

趙匡胤黃袍加身倉促之間做了皇帝,回來逼著周朝的小皇帝退位。

關鍵時刻,發現自己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他們沒準備退位詔書。

箭在弦上,現寫已經來不及了。

正在焦急的時候,陶谷卻拿出一份早就寫好的退位詔書,遞了上去。

恐怕趙匡胤都大吃一驚。

陶谷:天生鬼眼,投機四朝,淪為笑柄,依樣畫葫蘆說的就是他

黃袍加身

畢竟陳橋兵變是昨天的事情,你一個朝中大臣怎麼知道的?

原因只有一個,他早就看到自己要造反,早就準備好了這份詔書,隨時準備著。

這是一個投機分子。

趙匡胤看著他那綠色的眼珠,內心不寒而慄。

後來陶谷果然以為自己立了大功,便情人推薦自己,趙匡胤卻說:“我聽說翰林寫詔書,都是套用前人的,不過是依樣畫葫蘆,沒有啥貢獻。”

陶谷聽後內心鬱悶,還了一首詩自嘲:

“官職須由生處有,文章不管用時無。堪笑翰林陶學士,年年依樣畫葫蘆。”

官雖然沒有當上,卻創造了一個成語:依樣畫葫蘆。

陶谷:天生鬼眼,投機四朝,淪為笑柄,依樣畫葫蘆說的就是他

其實葫蘆畫得好也很難

這個成語算是他和趙匡胤合創的,後來他出使吳越國,又自己創造了一個。

北宋初年,吳越王國尚未歸附,陶谷出訪,吳越王錢俶招待他吃螃蟹,先吃大的,後吃小的,陶谷說:“這可是一蟹不如一蟹啊。”譏諷錢俶不如爸爸錢繆,錢俶也不在意,說:““先王時御廚常做葫蘆羹,現在的御廚也依樣做了些。”拿他依樣畫葫蘆的事情開涮。

不過還好,沒有提他風光好的事情。

其實陶谷後來做官做到了尚書,死了之後,還被追贈為右僕射。

之所以會成為歷史上的丑角,實在是因為這個人品行太壞的緣故。

陶谷:天生鬼眼,投機四朝,淪為笑柄,依樣畫葫蘆說的就是他

張大千陶谷贈詞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