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量子技術科學家施堯耘入職阿里,師從姚期智

9月11日,世界知名量子計算科學家、密西根大學終身教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職業成就獎”(Career Award)獲得者施堯耘已正式加入阿里巴巴,擔任阿里雲首席量子技術科學家。

知名量子技術科學家施堯耘入職阿里,師從姚期智

世界知名量子計算科學家、密西根大學終身教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職業成就獎”(Career Award)獲得者施堯耘

這是阿里巴巴NASA計劃推行以來,入職的又一位頂級科學家。資料顯示,施堯耘師從世界著名計算機科學家、計算機科學最高獎“圖靈獎”目前唯一亞裔得主姚期智院士,並進行量子計算相關研究,後赴密西根大學任教。

2004年,施堯耘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頒發的“職業成就獎”。他的多個研究項目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的資助。此外,施堯耘教授在美國持有與量子科學相關的多項專利。

阿里的量子佈局

量子計算機是指利用量子相干疊加原理,理論上具有超快的並行計算和模擬能力的計算機。如果將傳統計算機比作自行車,量子計算機就好比飛機。使用億億次的“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求解一個億億億變量的方程組,所需時間為100年。而使用一臺萬億次的量子計算機求解同一個方程組,僅需0.01秒。

知名量子技術科學家施堯耘入職阿里,師從姚期智

早在兩年前,阿里巴巴已經開始佈局相關研究。2015年7月,中國科學院與阿里雲在上海宣佈,共同成立“中國科學院-阿里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這是亞洲範圍內的首個量子計算研究中心。

阿里巴巴之前的牛是這樣吹的…

- 2030年製造出500-1000量子比特的通用型量子計算機。

- 用在監控領域,量子計算機可以瞬間掃描全球60億張人臉。

- 我們希望通過10-15年的努力,能夠比目前超級計算機快百億億倍。百億億倍是什麼概念呢?中國10億人,每個人能分到10萬臺天河二號(的運算能力)。

儘管這些想象空間有點超前,但計算能力是無上限的,目前阿里巴巴計劃每年投入3000萬元在量子計算研究中心。

2017年3月29日,網商銀行採用量子技術在專有云上完成了量子加密通訊試點,阿里雲成為全世界第一家可以提供量子加密信息傳送服務的雲計算公司。

同月,阿里巴巴公佈了面向未來的NASA計劃——建立“研發導彈”的機制,面向未來20年組建強大的獨立研發部門,為服務20億人的新經濟體儲備核心科技。其中,量子技術是NASA計劃要重點突破的領域之一。

2017年5月,世界上第一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在中國誕生。該光量子計算機是由中科大、中國科學院-阿里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浙江大學、中科院物理所等協同完成的。最重要的是,這是一次企業+研究所+大學+政府(阿里巴巴+中科院+中科大+上海)的四方共贏之舉。

全球玩家有哪些?

中國量子科技的帶頭人潘建偉院士曾提到,“今年3月,我在美國見到比爾·蓋茨,他告訴我他投的每一個項目,他都懂,唯獨量子計算他不懂,但還是要投!”

量子計算機、物理學、量子物理的優秀答主Summer Clover曾簡述過量子計算機的優勢如下:

-相比於傳統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有指數級增長。

-量子比特處於0和1的疊加態。經典比特只能取0或1。

-科學家已經成功實現過某些量子計算過程,比如解線性方程組和機器學習。

-量子計算機需要對應的量子算法。

-量子計算機最重要的工業應用是人工智能/機器學習。

-量子計算機最重要的學術應用是量子模擬。直接用量子計算機模擬原子尺度的過程。

-量子計算機可以暴力破解所有經典密碼。所有銀行、證券,甚至國防、政府密碼都不在話下。

-量子計算機可以暴力破解所有經典密碼。所有銀行、證券,甚至國防、政府密碼都不在話下。

可以說,量子計算的重要性堪比工業革命的蒸汽機。目前這個領域最主要的大玩家有Google、IBM、微軟、D-Wave Systems(號稱第一個商用量子計算機的Dwave),而這些大玩家企圖將這種技術商業化的做法直接促使了雲計算市場新一輪的較量。

知名量子技術科學家施堯耘入職阿里,師從姚期智

多年來,谷歌投入了大量時間、人力和金錢開發量子計算機,其目標是,量子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在機器學習、搜索引擎方面的應用。對於量子計算機的商業用途:量子模擬,量子輔助優化和量子採樣,採用這些技術,可以讓材料、金融、保健等行業從中受益。

谷歌表示:保守估計,量子計算的投資者預計只能在長期獲得回報。但隨著小型的量子計算機會在5年內逐漸興起,短期的回報仍然是有可能的。

而微軟的目標和IBM類似,製造通用型量子計算機。實際上,量子計算的商業應用現象已經悄然開啟。IBM3月已宣佈:2017年將推出全球第一個商業化(收費的)量子計算雲服務——IBM Q。該新系統可以為全球的研究人員服務,處理傳統電腦無法解決的複雜計算,成為未來培育量子計算市場的關鍵。

附量子應用大事記:

  • 198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理查德·費曼提出“量子計算機”的概念。

  • 1994年,貝爾實驗室的專家彼得·秀爾證明量子計算機能夠完成對數運算,且速度遠勝傳統計算機。

  • 1997年,科學家首次用一對糾纏光子實現了量子信息傳輸。

  • 2005年,世界第一臺量子計算機原型機在美國誕生,基本符合了量子力學的全部本質特性。

  • 2007年2月,加拿大D-Wave系統公司宣佈研製成功16位量子比特的超導量子計算機。

  • 2007年,維也納大學的安東·齊林格和他的同事們用一對糾纏光子在加那利群島的兩個島之間傳輸了一份量子信息,傳送距離超過了143千米。

  • 2010年1月,美國哈佛大學和澳洲昆士蘭大學的科學家利用量子計算機準確算出了氫分子所含的能量。

  • 2010年3月,德國於利希研究中心發表公報:該中心的超級計算機JUGENE成功模擬了42位的量子計算機。

  • 2010年,中國科大—清華大學聯合小組成功實現了當時世界上最遠距離的量子態隱形傳輸,傳輸距離達16公里。

  • 2012年3月,IBM做到了在減少基本運算誤差的同時,保持量子比特的量子機械特性完整性。

  • 2015年7月,中國科學院與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阿里雲共同成立“中國科學院-阿里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開展在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的前瞻性研究。

  • 2016年8月,我國自主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升空。

  • 2017年3月,馬雲宣佈啟動阿里巴巴的“NASA計劃”,並說“現在所研究的目標是為了解決10年、20年後的困難。


期望時代變遷有您相伴——點擊關注IT戰略家,感謝支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