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跟隨康有為謀求權力名聲急於自售,膚淺言論遭嚴復批評'

"

《時務報》創辦於1896年8月9日,很快風行九州。梁啟超與《時務報》相互成就,23歲就暴得大名。按照許知遠在《青年變革者:梁啟超1873-1898》中的敘述,比梁啟超年長19歲的前輩學者嚴復,也是《時務報》熱心讀者,並且在9月24日寄了百元匯票。他寫信給從未見面的梁啟超,稱“《時務報》已出七帙,中間述作率皆採富響閎,譬如扶桑朝旭,氣象萬千……”

嚴復如此讚譽梁啟超的文筆及《時務報》,或許還有引為同道,產生共鳴之後的惺惺相惜。

嚴復(1854-1921)原名宗光,1854年1月8日生於福建侯官,據黃克武《惟適之安:嚴復與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一書披露,12歲時,嚴復就依父母之命娶了年齡相仿的王氏為妻,嚴復婚後不久,父親就從病人身上感染霍亂去世。為此他學館中輟,放棄科舉正途,次年進入沈葆楨創辦,位於馬尾的福州船政學堂學習駕駛,1871年畢業,先後在“建威”、“揚武”兩艦實習6年。1877年3月,嚴復赴英國皇家海軍學院深造。嚴復到英國第三天,及1877年5月13日,就去拜見了駐英公使郭嵩燾。1878年2月2日(陰曆正月初一),嚴復與其他留學生一起到駐英公館慶賀新年,郭嵩燾和學生一一交談,他發現嚴復識見不凡。

"

《時務報》創辦於1896年8月9日,很快風行九州。梁啟超與《時務報》相互成就,23歲就暴得大名。按照許知遠在《青年變革者:梁啟超1873-1898》中的敘述,比梁啟超年長19歲的前輩學者嚴復,也是《時務報》熱心讀者,並且在9月24日寄了百元匯票。他寫信給從未見面的梁啟超,稱“《時務報》已出七帙,中間述作率皆採富響閎,譬如扶桑朝旭,氣象萬千……”

嚴復如此讚譽梁啟超的文筆及《時務報》,或許還有引為同道,產生共鳴之後的惺惺相惜。

嚴復(1854-1921)原名宗光,1854年1月8日生於福建侯官,據黃克武《惟適之安:嚴復與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一書披露,12歲時,嚴復就依父母之命娶了年齡相仿的王氏為妻,嚴復婚後不久,父親就從病人身上感染霍亂去世。為此他學館中輟,放棄科舉正途,次年進入沈葆楨創辦,位於馬尾的福州船政學堂學習駕駛,1871年畢業,先後在“建威”、“揚武”兩艦實習6年。1877年3月,嚴復赴英國皇家海軍學院深造。嚴復到英國第三天,及1877年5月13日,就去拜見了駐英公使郭嵩燾。1878年2月2日(陰曆正月初一),嚴復與其他留學生一起到駐英公館慶賀新年,郭嵩燾和學生一一交談,他發現嚴復識見不凡。

梁啟超跟隨康有為謀求權力名聲急於自售,膚淺言論遭嚴復批評

嚴復塑像

一個多月後,郭嵩燾與嚴復再次交談,話題圍繞著郭嵩燾的朋友張自牧的《瀛海輪略》,雖然張自牧的見解遠遠超過一般士大夫,但嚴復仍稱其有“四大謬”,博得了年長37歲郭嵩燾的讚賞。此後,兩人經常見面。交往一直維持到1878年12月郭嵩燾回國,之後沒有再見面。

郭嵩燾非常欣賞嚴復,知道嚴復孤高自傲,“氣性太涉狂易”,並擔心:“負氣主盛者,其終必無成,即古人亦皆然也。”但他仍向接任的駐英公使曾紀澤推薦了嚴復。但是,曾紀澤覺得郭嵩燾“褒獎嚴宗光太過,長其狂傲矜張之氣。”而嚴復給郭嵩燾的心中則認為曾紀澤“天分極低,又復偷懦憚事,於使事模稜而已,無裨益”。郭嵩燾很贊成。

1879年夏天,嚴復學成歸國,在船政學堂任教。1880年,他應李鴻章邀請,轉往天津水師學堂任教,但未獲李鴻章重用,與同事關係也不融洽。1885-1893年,嚴復四次參加科舉,都以失敗告終。1880年代,嚴復開始吸食鴉片。但是,嚴復為準備科舉考試而閱讀經史典籍,這讓他補上了傳統教育一課,為其翻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895年上半年,嚴復在《直報》發表了《論事變之亟》《原強》《闢韓》等一批文章。正是在這一年,試圖和教學均不得意的嚴復開始翻譯《天演論》,並且在1898年出版。

而梁啟超在西學上的不足,隨著《時務報》文章的刊發得以暴露,這讓嚴復感到不滿。1897年初,嚴復給梁啟超寫了一封21頁的信,說梁啟超的文章放縱粗陋,不瞭解變革的邏輯。另外,嚴復還質疑了梁啟超保衛孔教的觀點,以及梁啟超在《古議院考》中,稱西方議院中國古已有之的說法。嚴復認為,“教不可保,也不必保”。

"

《時務報》創辦於1896年8月9日,很快風行九州。梁啟超與《時務報》相互成就,23歲就暴得大名。按照許知遠在《青年變革者:梁啟超1873-1898》中的敘述,比梁啟超年長19歲的前輩學者嚴復,也是《時務報》熱心讀者,並且在9月24日寄了百元匯票。他寫信給從未見面的梁啟超,稱“《時務報》已出七帙,中間述作率皆採富響閎,譬如扶桑朝旭,氣象萬千……”

嚴復如此讚譽梁啟超的文筆及《時務報》,或許還有引為同道,產生共鳴之後的惺惺相惜。

嚴復(1854-1921)原名宗光,1854年1月8日生於福建侯官,據黃克武《惟適之安:嚴復與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一書披露,12歲時,嚴復就依父母之命娶了年齡相仿的王氏為妻,嚴復婚後不久,父親就從病人身上感染霍亂去世。為此他學館中輟,放棄科舉正途,次年進入沈葆楨創辦,位於馬尾的福州船政學堂學習駕駛,1871年畢業,先後在“建威”、“揚武”兩艦實習6年。1877年3月,嚴復赴英國皇家海軍學院深造。嚴復到英國第三天,及1877年5月13日,就去拜見了駐英公使郭嵩燾。1878年2月2日(陰曆正月初一),嚴復與其他留學生一起到駐英公館慶賀新年,郭嵩燾和學生一一交談,他發現嚴復識見不凡。

梁啟超跟隨康有為謀求權力名聲急於自售,膚淺言論遭嚴復批評

嚴復塑像

一個多月後,郭嵩燾與嚴復再次交談,話題圍繞著郭嵩燾的朋友張自牧的《瀛海輪略》,雖然張自牧的見解遠遠超過一般士大夫,但嚴復仍稱其有“四大謬”,博得了年長37歲郭嵩燾的讚賞。此後,兩人經常見面。交往一直維持到1878年12月郭嵩燾回國,之後沒有再見面。

郭嵩燾非常欣賞嚴復,知道嚴復孤高自傲,“氣性太涉狂易”,並擔心:“負氣主盛者,其終必無成,即古人亦皆然也。”但他仍向接任的駐英公使曾紀澤推薦了嚴復。但是,曾紀澤覺得郭嵩燾“褒獎嚴宗光太過,長其狂傲矜張之氣。”而嚴復給郭嵩燾的心中則認為曾紀澤“天分極低,又復偷懦憚事,於使事模稜而已,無裨益”。郭嵩燾很贊成。

1879年夏天,嚴復學成歸國,在船政學堂任教。1880年,他應李鴻章邀請,轉往天津水師學堂任教,但未獲李鴻章重用,與同事關係也不融洽。1885-1893年,嚴復四次參加科舉,都以失敗告終。1880年代,嚴復開始吸食鴉片。但是,嚴復為準備科舉考試而閱讀經史典籍,這讓他補上了傳統教育一課,為其翻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895年上半年,嚴復在《直報》發表了《論事變之亟》《原強》《闢韓》等一批文章。正是在這一年,試圖和教學均不得意的嚴復開始翻譯《天演論》,並且在1898年出版。

而梁啟超在西學上的不足,隨著《時務報》文章的刊發得以暴露,這讓嚴復感到不滿。1897年初,嚴復給梁啟超寫了一封21頁的信,說梁啟超的文章放縱粗陋,不瞭解變革的邏輯。另外,嚴復還質疑了梁啟超保衛孔教的觀點,以及梁啟超在《古議院考》中,稱西方議院中國古已有之的說法。嚴復認為,“教不可保,也不必保”。

梁啟超跟隨康有為謀求權力名聲急於自售,膚淺言論遭嚴復批評

梁啟超跟隨康有為多年,受其影響極深。為了謀求權力和影響力,獲得改革的主導權和推動權,康有為、梁啟超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有些時候甚至不擇手段。康有為託古改制,在學術上飽受詬病;梁啟超暴得大名,學識卻難以支撐。在當時的情況下,推動政治改革成為第一要務,梁啟超以其健筆和文采一舉成名,藉此批評時政,倡言變革,在客觀上起到了觀念傳播的效果,但是,限於其知識積累的不足,對西學的理解有限,其言論不免膚淺,其功利性不免過強。顯然,這導致了嚴復的不滿,他和梁啟超也沒有建立親密的私人關係。

而嚴復的名聲隨著其譯著的出版而廣泛傳播,深刻影響了梁啟超、胡適、毛澤東等人。但是,嚴復在政治上保守,在個人自由與國家富強之間,他處於兩難。最終,他選擇了後者。進入民國之後,梁啟超曾為袁世凱出謀劃策,而嚴復在1912年出任了北京大學校首任校長。1915年5月,嚴復被袁世凱聘為憲法起草員。8月23日籌安會宣佈成立,嚴復列名為籌安會的發起人,支持袁世凱復闢。此時,梁啟超卻明確反對。1916年袁世凱死後,國會要求懲辦禍首及籌安會六君子,嚴復避禍於天津。

"

《時務報》創辦於1896年8月9日,很快風行九州。梁啟超與《時務報》相互成就,23歲就暴得大名。按照許知遠在《青年變革者:梁啟超1873-1898》中的敘述,比梁啟超年長19歲的前輩學者嚴復,也是《時務報》熱心讀者,並且在9月24日寄了百元匯票。他寫信給從未見面的梁啟超,稱“《時務報》已出七帙,中間述作率皆採富響閎,譬如扶桑朝旭,氣象萬千……”

嚴復如此讚譽梁啟超的文筆及《時務報》,或許還有引為同道,產生共鳴之後的惺惺相惜。

嚴復(1854-1921)原名宗光,1854年1月8日生於福建侯官,據黃克武《惟適之安:嚴復與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一書披露,12歲時,嚴復就依父母之命娶了年齡相仿的王氏為妻,嚴復婚後不久,父親就從病人身上感染霍亂去世。為此他學館中輟,放棄科舉正途,次年進入沈葆楨創辦,位於馬尾的福州船政學堂學習駕駛,1871年畢業,先後在“建威”、“揚武”兩艦實習6年。1877年3月,嚴復赴英國皇家海軍學院深造。嚴復到英國第三天,及1877年5月13日,就去拜見了駐英公使郭嵩燾。1878年2月2日(陰曆正月初一),嚴復與其他留學生一起到駐英公館慶賀新年,郭嵩燾和學生一一交談,他發現嚴復識見不凡。

梁啟超跟隨康有為謀求權力名聲急於自售,膚淺言論遭嚴復批評

嚴復塑像

一個多月後,郭嵩燾與嚴復再次交談,話題圍繞著郭嵩燾的朋友張自牧的《瀛海輪略》,雖然張自牧的見解遠遠超過一般士大夫,但嚴復仍稱其有“四大謬”,博得了年長37歲郭嵩燾的讚賞。此後,兩人經常見面。交往一直維持到1878年12月郭嵩燾回國,之後沒有再見面。

郭嵩燾非常欣賞嚴復,知道嚴復孤高自傲,“氣性太涉狂易”,並擔心:“負氣主盛者,其終必無成,即古人亦皆然也。”但他仍向接任的駐英公使曾紀澤推薦了嚴復。但是,曾紀澤覺得郭嵩燾“褒獎嚴宗光太過,長其狂傲矜張之氣。”而嚴復給郭嵩燾的心中則認為曾紀澤“天分極低,又復偷懦憚事,於使事模稜而已,無裨益”。郭嵩燾很贊成。

1879年夏天,嚴復學成歸國,在船政學堂任教。1880年,他應李鴻章邀請,轉往天津水師學堂任教,但未獲李鴻章重用,與同事關係也不融洽。1885-1893年,嚴復四次參加科舉,都以失敗告終。1880年代,嚴復開始吸食鴉片。但是,嚴復為準備科舉考試而閱讀經史典籍,這讓他補上了傳統教育一課,為其翻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895年上半年,嚴復在《直報》發表了《論事變之亟》《原強》《闢韓》等一批文章。正是在這一年,試圖和教學均不得意的嚴復開始翻譯《天演論》,並且在1898年出版。

而梁啟超在西學上的不足,隨著《時務報》文章的刊發得以暴露,這讓嚴復感到不滿。1897年初,嚴復給梁啟超寫了一封21頁的信,說梁啟超的文章放縱粗陋,不瞭解變革的邏輯。另外,嚴復還質疑了梁啟超保衛孔教的觀點,以及梁啟超在《古議院考》中,稱西方議院中國古已有之的說法。嚴復認為,“教不可保,也不必保”。

梁啟超跟隨康有為謀求權力名聲急於自售,膚淺言論遭嚴復批評

梁啟超跟隨康有為多年,受其影響極深。為了謀求權力和影響力,獲得改革的主導權和推動權,康有為、梁啟超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有些時候甚至不擇手段。康有為託古改制,在學術上飽受詬病;梁啟超暴得大名,學識卻難以支撐。在當時的情況下,推動政治改革成為第一要務,梁啟超以其健筆和文采一舉成名,藉此批評時政,倡言變革,在客觀上起到了觀念傳播的效果,但是,限於其知識積累的不足,對西學的理解有限,其言論不免膚淺,其功利性不免過強。顯然,這導致了嚴復的不滿,他和梁啟超也沒有建立親密的私人關係。

而嚴復的名聲隨著其譯著的出版而廣泛傳播,深刻影響了梁啟超、胡適、毛澤東等人。但是,嚴復在政治上保守,在個人自由與國家富強之間,他處於兩難。最終,他選擇了後者。進入民國之後,梁啟超曾為袁世凱出謀劃策,而嚴復在1912年出任了北京大學校首任校長。1915年5月,嚴復被袁世凱聘為憲法起草員。8月23日籌安會宣佈成立,嚴復列名為籌安會的發起人,支持袁世凱復闢。此時,梁啟超卻明確反對。1916年袁世凱死後,國會要求懲辦禍首及籌安會六君子,嚴復避禍於天津。

梁啟超跟隨康有為謀求權力名聲急於自售,膚淺言論遭嚴復批評

嚴復承認梁啟超“以文字報國”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但認為他愛出風頭、自詡太過。根據馬勇的研究,“嚴復晚年認為,在近代中國的歷史上,梁啟超確實擁有巨大的影響力,但是,這種影響並不是將中國導向發展繁榮的道路。而恰恰相反,在某種程度上說,正是這種影響將中國推向災難沉重的深淵。”

但是,20世紀是一個急速變化的革命世紀,社會思想變化之快令人目不暇接。1921年10月27日,嚴復在福州郎官巷住宅去世,終年69歲。五四運動之後,隨著蘇俄對中國輸出革命,中國的社會思潮進一步激化,梁啟超也成為了落伍人物。以致1929年1月19日在北京協和醫院溘然長逝之後,報刊關注不多。

在影響中國政治和制度變遷的諸多因素中,思想和觀念的傳播固然重要,但是,它並不能起決定性作用。在那個時代,真正看清本質的是毛澤東,“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才是最根本的邏輯。嚴復也好,梁啟超也罷,在這樣的現實中,縱然滿腔抱負,哪怕才華絕世,其作為仍然移不動現實的石頭——但是,觀念的創造和傳播,思想的啟蒙,對現實的批判是知識人最根本的使命,在這一點上,嚴復和梁啟超不失為值得尊重的先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