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離婚,李範分手,這個時代,我們那什麼保障“白頭偕老”?

兩宋離婚,李範分手,這個時代,我們那什麼保障“白頭偕老”?

文|李彎灣

兩宋離婚,李範分手,這個時代,我們那什麼保障“白頭偕老”?

昨天早上知道宋慧喬和宋仲基離婚的時候,我沒打算寫的,因為離婚本來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明星也是人,這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然後晚上的時候,又爆出范冰冰和李晨分手,我也沒打算寫,因為相比起離婚,分手那就更平常了,更不用特意寫一篇文章了。

但是,當把這兩件事放在一起,再看看當初他們在一起時,自媒體們發的文章,那叫一個溜鬚拍馬、歌功頌德,所以,就有必要寫一寫了。

兩宋離婚,李範分手,這個時代,我們那什麼保障“白頭偕老”?

這兩組“郎才女貌”的男女,當他們在一起時,自媒體小編們跟著高潮,大概就是寫一些“你終將會遇到那個對的人”“好的愛情是如何如何”“你終會嫁給愛情”之類的。

而當他們分開了,自媒體們又開始乾嚎,“宋仲基和宋慧喬離婚,我一點也不意外”“范冰冰和李晨分手,我早就預料到了”之類的。。

我們普通人的愛情或者婚姻終結,有很多原因,但這些原因基本上都是具體的、可以被理解的。

兩宋離婚,李範分手,這個時代,我們那什麼保障“白頭偕老”?

拿談戀愛來講,“我很喜歡她、她不怎麼喜歡我,我們分手了”,這種情況導致的分手,可能已經佔去了10%;“她很喜歡我,我不怎麼喜歡她,我們分手了”,這種情況又佔了10%,“我們彼此都不怎麼喜歡,就是試一試”。佔了10%;“她太作了”,10%;“我不夠成熟”,10%;“父母不同意”,10%;“因為他沒錢,不上進,我看不到未來”,10%。。。

反正分手,總是有原因的,而在分手後,人們都會發一些雞湯,比如“我會努力變好,以後會遇到那個對的人”。

什麼叫對的人呢?大概就是那個——我很喜歡她、她也很喜歡我,我們很般配的人,那——宋慧喬和宋仲基這種郎才女貌、天生一對的,不就是你幻想的終極結果嗎?不也離了嗎。

當初誰要是說她們要不了多久就會離婚,肯定得被噴死,而且這種噴,都未必會來自他們粉絲——普通路人都看不慣這種噴,“人家郎才女貌、天生一對,輪得到你這種妖怪來反對?”

兩宋離婚,李範分手,這個時代,我們那什麼保障“白頭偕老”?

而李晨和范冰冰,從外貌、家境、收入、年齡成熟度來講,似乎也沒什麼硬傷,但還是分手了啊。

很多人把遇到那個對的人,當成了自己生命的期待,甚至是人生終極幻想。但是,愛情是一種在短期內產生的激情,它的屬性是難以保留、難以穩定。

就像很多人小時候很窮,每天只能吃洋芋,連米飯都吃不起,於是他幻想著——以後出人頭地了,一定要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那樣的人生,好不快活!

可是,很快十多年過去了,他掙到了錢,每天都能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了,但酒肉能帶給他的快樂,已經蕩然無存了。

從這個角度講,其實,所有的男神都會變成男人,所有的女神也都會變成女人。而我們的愛情,是要給男神女神的,你面對一個普通人,這種愛情(當初的那種激情)逐漸消失,也就不奇怪了。

就像我們渴望詩和遠方,活著太雞兒無聊了,總要給自己畫個餅,有點寄託。但事實上,你喜歡的詩,都是別人的孤獨與苦痛;你想要去的遠方,都是別人正在苟且甚至渴望逃離的地方。

遠方只能永遠是遠方,或者你可以稍微住上幾天,但天天都在風景名勝裡,你也會覺得無聊——你可以想想你每天晚上在故宮守夜,那是種什麼感受?

所以,我們大概需要理解一個事實:愛情到底存不存在?

兩宋離婚,李範分手,這個時代,我們那什麼保障“白頭偕老”?

愛情可能是存在的,最起碼大多數談過戀愛的人都承認這一點。但是,愛情到底能存在多久,這就很難說了。

你看一兩百年前的童話,套路基本上都是王子和公主最後走到了一起。我看的童話比較少,但《一千零一夜》我小時候至少看了一百遍、是幾乎能背下來的,《一千零一夜》裡寫到愛情,最後的結局都是“從此,某某和某某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直至白髮千古”。

在一起以後呢?就再也沒有故事。

在幾十年、幾百年以前,戀愛跟婚姻是幾乎完全不相干的兩件事,戀愛一般都只能偷偷摸摸的搞,那是私情,見不得光。而婚姻是光明正大的,是要戴上道德的枷鎖的,是要一生一世的。

那些時候,整個人類主流的文明,都有不同程度的性禁忌,婚前性行為、婚前同居是要遭到道德譴責甚至定罪的,所以二者有很大的區別。

但現在,對於很多情侶而言,戀愛跟結婚就是一回事,雖然程度不如結婚那麼重,但也帶有婚姻性質,付出的和能享受到的,其實與婚姻無差。

所以不論是離婚還是分手,本質上都一樣——矛盾無法解決、受夠了在一起的苦,於是分開。

而其實我們期待的那個對的人,是一個能跟我攜手一生、每天幸福到爆、甜到齁的人。

兩宋離婚,李範分手,這個時代,我們那什麼保障“白頭偕老”?

於是,別人的“官宣”,別人的“我們”,別人的婚禮,都會被我們當成理想愛情的標準。

可是,不管是在一起也好、結婚也罷,都只是一段漫長旅途的開始,要以這種開始作為理想的標準,是很幼稚的。

剛在一起的時候或者舉行婚禮的時候,可能是一段感情中最精彩、最美好、最光鮮的時候,把這種美好和光鮮當成愛情的理想或者榜樣,然後美化愛情,是嚴重缺乏理性的。

就像有人問我一天掙多少錢,我說七八千吧,然後他就會算——啊,一天七八千,十天七八萬,一百天七八十萬,一年365天就兩三百萬了——哇,羨慕羨慕,有錢有錢。

可是我沒告訴他,我一年中可能就那麼一兩天掙七八千,其他時候可能不僅掙不到錢,甚至還虧損。

所以啊,連世俗世界裡最無可挑剔的“郎才女貌”都無法確保一段感情持久延續,更不要說一般的湊合了。

於是,我想我們應該開始思考一些新的命題了,比如——什麼是愛情?愛情的職能或者作用是什麼?如果要締結一段長久而幸福的關係,它的要素是什麼?總不能一直都拿“緣分”來搪塞吧。

在此,我就談談我的認識或者感受吧。

兩宋離婚,李範分手,這個時代,我們那什麼保障“白頭偕老”?

第一、什麼是愛情?

首先,從生物的角度講,愛情就是一種求偶行為,不管是孔雀開屏還是夜貓叫春,這都是以交配或者繁殖為目的的求偶行為,本質上人也不例外,因為當人沒有發育、當人類還沒有演化出文明在群婚制度之前,是沒有愛情這個概念的。

當然了,人與動物不同,人會延伸和發展這種基礎行為,順便衍生了一些符號,而符號又引導著大家去繼續擴展這種行為的周邊。

比如玫瑰就是一種薔薇科植物,鑽石就是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它們本身跟愛情沒有雞毛關係,最起碼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裡,它們都跟愛情沒有關係。

但現在玫瑰、鑽石、潔白的婚紗這些東西,都成了愛情的相關符號。這些符號連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關於愛情的體系,人們不同程度的接受了它,當身邊所有的人都覺得這個世界有愛情的時候,你很難不相信它有。就像我覺得這個世界沒有鬼,可我奶奶就相信,我說服不了她相信世界沒有鬼。她反駁我的理由是:祖祖輩輩、她身邊所有的人都相信世界上有鬼,而且有人還親自遇見過。

我:????

愛情就是一種激情,本質上就是好色。大家都是好色之徒,而且不分男女。而好色是由性激素睪酮和雌激素驅動的,睪酮在男女身上都有。

所以,假如人類不用為了生存發展考慮,不用為虛榮或者後代考慮,產生愛情的唯一標準就是身材和顏值,“只要哥哥長得好,一句在嗎我就倒”——這不是膚淺,這是事實。

兩宋離婚,李範分手,這個時代,我們那什麼保障“白頭偕老”?

只是說男權文化長期對性的壓抑、對女性的物化,讓女人和“正人君子”們很難正視自己的慾望,非得要搞出“純潔的愛情”和“還是比較看重內在”來遮掩。

其次,從人類的文明演化角度講,愛情,尤其是“浪漫的愛情”,它本質上是起源於中世紀十字軍東征時,騎士們對已婚貴婦的仰慕之情,它本質上是一種姦情,浪漫也隨之產生——球事不用幹,一天就花前月下,就算不浪漫,最起碼也是浪的吧。

在文藝復興以前,不論中外,結婚跟愛情是沒有關係的,婚姻就是一種締結社會關係的機器,它以服務父母的意志為主,由此產生了“門當戶對”這種概念。一對青年男女甚至是少年、幼年男女(古時候結婚年齡很小的,女孩十四五歲就結婚了,甚至還有很多“童婚”“童養媳”)他們有啥自由意志?他們能懂啥愛情?全憑父母左右打量,給他們配對。

婚姻在文明誕生後的上千年,都只是父母們喜歡玩耍的一個配對遊戲,今天人們逐漸從父母的掌控中逃離出來,但不妨礙它依然還是一個配對遊戲。

而愛情裡很重要的一個符號,是情人節——先說國內,中國人本來是沒有情人節的。情人節在西方,本身也跟愛情無關。以前被宗教驅使,現在被商業裹挾——於是演化出“儀式感”這種東西,每個節日都被中國女人過成了情人節,我懷疑在這樣下去清明節恐怕也保不住了。任何一個節日,都是情人節,都要發紅包轉賬,都要一起度過,都要買禮物。。

情人節的英文是Valentine’s Day,音譯可以叫“瓦倫丁日”,起因是在差不多兩千年以前的古羅馬,因為統治階級鎮壓基督徒,其中一位叫瓦倫丁的基督徒被捕入獄,在獄中得到了典獄長女兒的照顧,後來他要被執行死刑,臨刑前,他給典獄長女兒寫了一封信,表名自己無罪。

所以,情人節本質上是基督徒的一種自證清白,它跟愛情或許有關,但關係不大。

兩宋離婚,李範分手,這個時代,我們那什麼保障“白頭偕老”?

所以,愛情就像鬼一樣,這個世界到底有沒有鬼,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大白天不會相信有鬼,但大晚上把你扔到墳堆裡去,你也會害怕。

這個世界上有沒有愛情,似乎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當你遇到喜歡的那個人,你會產生一種愉悅的情緒、你會想要跟他睡覺、你會依戀他、你會想念他,分開了你會疼痛難受——這些東西都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這些情感或者情緒,它可能不能用愛情完全概括,甚至就算是愛情,它的程度跟你在不同的年紀、不同的境遇、面對不同的人也不盡相同。

再次,從婚姻制度的角度講。人類是從蠻荒走向文明的,蠻荒時代,是一種接近於雜交的狀態,後來演化為群婚制,也就是說父母可以跟子女發生關係,再後來大家發現這樣不好,於是父母輩跟子女輩發生關係被摒棄了,但同輩之間是可以發生關係的(哪怕是親兄妹),再後來,人類發現這樣好像也不行,於是開始摒棄同族之間通婚,開始“搶妻”——去外族那兒搶奪女人。

再後來,人類已經變得較為文明瞭,但又演化成男權社會,可以一夫多妻——你看,我們現在覺得愛情講究的是忠貞,愛情具有排他性,但在以前那種社會制度和觀念下,根本沒有這種說法。女人們覺得“共伺一夫”也沒什麼,男人們左擁右抱也沒事。

兩宋離婚,李範分手,這個時代,我們那什麼保障“白頭偕老”?

到今天,一夫一妻制,出軌頻繁,痛斥出軌的聲浪也越來越大,愛情跟婚姻、忠誠、專一死死地綁在了一起,而且形成了一種全社會甚至全人類的共識。但是,愛情(目的是求偶的激情)跟婚姻的互相束縛、平淡是相違背的,尤其在中國的當下,女孩(女孩的父母)不僅看重愛情(他對我閨女好不好),還看重車馬房子和彩禮——這就非常複雜了。

所以,有時候我會覺得,以結婚為目的的愛情或者婚姻,在某種程度上,它比單純的性更要俗不可耐。事實上,絕大多數人的愛情,也並沒有那麼美好,甚至包含了各種苦悶與罪惡。

所以,像兩宋離婚、李範分手才讓人唏噓,因為我們普通人結婚,多少都會有所圖,多少也會有所嫌棄,畢竟大家從長相到內在,從物質到精神,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但像宋慧喬和宋仲基這種,男的是萬人迷,女的也是萬人迷,男的在事業巔峰期選擇婚姻,女人在歷經各種故事後選擇嫁為人婦,他們的愛情,是毋庸置疑的——無所圖,只是因為相愛。

無法否認的一點是——在結婚的時候,他們是真的渴望跟彼此攜手一生。

可是,結果呢?除了沒有在公眾面前雞飛狗跳,也算是溫情不再了吧。所以,既然大眾所理解的愛情是由本能衍生出來的帶有誇大性質的觀念,那麼,要搞懂愛情或者婚姻,就得回答第二個問題了。

兩宋離婚,李範分手,這個時代,我們那什麼保障“白頭偕老”?

第二、愛情的職能或者作用是什麼?

從第一個問題的答案裡,可以找到“愛情的職能”的答案。

愛情,產生的時候,它是一種“我想跟你在一起”的心態,當在一起之後呢,它是一種“我不想跟你分開”的心態。

從這個角度講,兩個人分開的原因,至少對於那個提分手的人而言,根本的原因是——我不愛你了。

愛情的作用是什麼呢?有過戀愛經歷的人都知道,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你覺得她很好,滿眼都是他。

(如果你剛跟一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就各種挑剔,心裡還想著別人,說明你壓根兒就不愛他)

愛情就像酒,像毒品,它有強大的致幻作用,在你愛一個人的時候,你每天都在享受那種亢奮。

兩宋離婚,李範分手,這個時代,我們那什麼保障“白頭偕老”?

但跟藥效消失是一樣的,這種幻覺不會一直持續,它在幾天、幾周、幾個月或者一兩年之後,就會逐漸甚至完全消失。

當然了,這麼說的前提是——認同愛情是一種激情——一種亢奮的、激盪的情感。

所以,光有愛情,無法支撐兩個人走完漫長的歲月。

那些說愛情是兩個靈魂的碰撞的,純屬扯淡,甚至虛偽,愛情就是始於顏值的,你看到一個極品帥哥或者一個極品美女,你哪裡管得了什麼靈魂不靈魂的,只要對方願意,你都想跟他談一場甜甜的戀愛。

當你想到物質、想到婚姻、想到以後能不能好好過,那就已經不是或者不只是愛情了。

第三:如果要締結一段長久而幸福的關係,它的要素是什麼?

前面也講了,我們普通人分手,基本上都是因為具體的原因。因為我們太特麼普通了,所以身上或者心裡都有各種或大或小的毛病,要麼是因為本身就長得不行,要麼脾氣不行,要麼沒有錢,要麼沒有身材,要麼沒有文化,在這些俗不可耐的原因面前還談愛情,我只能佩服你一把年紀了依然有選擇天真的勇氣。

但是,“郎才女貌”、“神仙眷侶”也會分開,這就值得思考了。因為我們窮其一生,可能也無法像他們一樣有錢、有名、有顏值,他們處於一個我們幻想的、努力追求的“我變成了一個更好的人”的終極狀態,似乎也找到了那個“對的人”,結果還是分了。

兩宋離婚,李範分手,這個時代,我們那什麼保障“白頭偕老”?

那麼,問題就來了,這個世界到底存不存在“對的人”?如果以“攜手一生、幸福美滿”作為婚姻或者戀愛的標準,那麼這個標準是什麼?

首先,如果以光以愛情來作為判斷,這個世界根本不存在對的人,因為他前天對、昨天對、今天對,但有可能不知道哪天他就不對了,而且,你自己也在變化。

就像我以前特別喜歡抽菸,現在居然戒了,我以前特別喜歡吃海鮮,現在覺得也就一般般,昨天還鬧著要吃鍋盔,今天就被割破了嘴。。不僅我們無法保證別人會一直愛我,我們也無法保證自己會一直愛對方——尤其是避雷針被髮明以後,人們在發誓就更加肆無忌憚了。

所以,網上那些支持“離婚要判刑”“一輩子不能離婚的”,要麼是真傻,要麼是有病。離婚雖然導致了一個家庭的破裂,導致了兩個人的破裂,人們希望“一輩子不離婚”,本質上是想保護自己。但是,事實上,感情裡、婚姻裡,不僅有對方要離開你的可能,也有你要離開對方的可能,萬以你遇到一個牛變的配偶,你就要一直受罪下去?

兩宋離婚,李範分手,這個時代,我們那什麼保障“白頭偕老”?

其次,愛情產生的原因,是基於外在的,沒必要否認這一點,這是很本能的東西。你們可能因為聊得來、因為有錢有義而在一起,但那不叫愛情,雖然這並不是什麼糟糕的事,但不是所有在一起的理由都是愛情,並不是所有的感動都是愛,你心裡要有點數。

而愛情,遲早是要消失的——我指的是“與君初相識”的那種激盪,剩下的,就是磨合或者湊合、遷就或者將就。而將就又分為主動和被動,有些人沒有工作沒有收入、飽受傳統道德的束縛,於是被動的將就,而有些人雖然“可以找到更好的”,但選擇了繼續婚姻,但這並不十分舒服。

所以,光有愛情還不行,畢竟見色起意是一件很容易發生、成本很低的事,愛情的有效期也很短。

兩個人的婚姻假如要持續50年,那就是差不多兩萬天。人類是沒有接受過這種演習的,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其實很多時候都保持了不同程度的獨立,要跟一個人朝夕相處、互相捆綁、為了彼此而剋制自己的本能,這是很難的。

所以,要在一段長期的關係裡比較融洽,最主要的還是久處不厭。久處不厭的前提,是大家互為朋友。這樣不僅背叛的成本高、而且背叛的意願很低。

假如你只有愛情,當某天不那麼愛了,或者遇到更好的了,很容易就崩了。但如果你們夫妻是和好的朋友,你如果要分開,損失的東西就很多了,你會失去愛情、失去友情、失去親情,而且,是真正意義上的“很難再找到一個像他那樣的人”。

兩宋離婚,李範分手,這個時代,我們那什麼保障“白頭偕老”?

總而言之,婚姻本身就是一種非常複雜和困難的結構,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困擾人類最多的問題,因為無論怎樣都無法滿足人的所有需求。就像你走了一天,回到家躺在床上很舒服,但你要是永遠躺在床上,你也會很痛苦。

所以,如果非得要做一個總結,去回答“要締結一段長久而幸福的關係,它的要素是什麼?”這個問題的話,我認為,它的答案應該是——兩個人滿足三性:獸性、人性、神性。

所謂獸性,就是跟一般禽獸、畜生無意,大家都是本能動物,對彼此有性吸引力,覺得彼此長得可以,看著都覺得舒服;

所謂人性,就是父母覺得你們般配、朋友覺得你們般配,你們有比較好的個人修養,沒有暴力傾向、沒有小暴脾氣、沒有任性、沒有大男子主義等等,你們有比較好的物質條件,或者對物質都沒有太大要求,這就是人性;

所謂神性,就是你們三觀大體一致,理解力大體一致,都能為彼此著想,都能良好的溝通,都能互相欣賞、互相支持、互相鼓勵。既是朋友,又是戰友。

滿足這三性,要做到長治久安、幸福美滿,應該就很接近了。

兩宋離婚,李範分手,這個時代,我們那什麼保障“白頭偕老”?

當然了,現實生活中,要滿足這三性,是非常難的,甚至說是基本不可能的。現實就是,成年人的世界,不管是愛情還是婚姻,其實都很俗氣——大家以為感天動地的天籟之音,事實上就只是一首關於套馬杆的草原歌曲。

所以,在這個結婚自由、離婚也自由的時代,兩個人要白頭偕老,太難太難了——或許幾百年後我們的後代會認為——其實也沒這種必要。

所以,就當下的道德和社會環境而言,兩個人要白頭偕老,首先你要有比較好的修養,確保自己不是犯錯的一方,不是蠻不講理的一方,不是破罐破摔的一方,不是冷漠無情“我想靜靜”的一方,不是掙不了錢的一方,不是指望對方憐憫的一方。

然後,好好愛自己,發展自己。好好愛對方,但也要學會並習慣一個人的生活,“沒有誰我也能好好過”,畢竟,“幸福美滿、攜手一生”這個理想還是太遙遠、太宏大了,它關於概率,需要運氣,而你又不能保證你就擁有這種好運氣。

每個女神回到家都要卸妝甚至扣胩,而你可能只是看到了她塗脂抹粉笑靨如花——這就是關於愛情和婚姻的真相。

——完——

PS:我寫了一個關於失戀的專欄,已經更新了關於分手原因、如何度過失戀的日子、如何走出來的部分,接下來會更新關於挽回的部分。希望對失戀的朋友有幫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