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祺貴人”大婚背後的愛情經濟學

說來,這個月娛樂圈可謂是好事頻出。彷彿月老給牽了紅線一般,好幾對萬年沒動靜的明星藝人公佈了婚訊。

其中,張若昀和唐藝昕(甄嬛傳中飾演“祺貴人”)結婚的消息更是讓CP粉們像過年一樣。

細數這兩人戀愛的甜蜜細節,彷彿一部現實版娛樂圈偶像劇。(微信號:zhenchenpe)

9年前的某個雨天,唐藝昕和張若昀的車發生了追尾,兩人就此相識。

後來的張若昀在備忘錄裡寫到:“當我說跟上我,你就跟上我”。這是什麼神仙瑪麗蘇開端!

甄嬛傳“祺貴人”大婚背後的愛情經濟學

重新翻翻兩人的戀愛史,不難發現,9年過去了,這倆人不僅沒有越來越癢,反而越來越如膠似漆。

時間跨度越長的戀愛,夭折的可能性就越大。黃宗澤胡杏兒、陳赫許婧、郭富城熊黛林莫不如此。為何就他倆能扛過9年的紛紛擾擾,一路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我想,大概是因為好的愛情,不止是荷爾蒙的激情分泌,還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漫長角逐。

如果跳出情感的界限,從經濟學的角度理智的看待愛情,我想你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1. 成本與收益

愛情的開始與結束,說白了,就是一場成本與收益的較量。(微信號:zhenchenpe)

大多數愛情在萌芽的階段,收益是遠大於成本的。當你發現,你付出的一點點情感和物質,能讓你收穫巨大的甜蜜和喜悅。

那為什麼有的人,明明知道愛情已經不再,卻捨不得放手?其實這時候他們已經走到的第二步,就是成本與收益持平。

實際上此時的愛情已經亮起了紅燈。有的人會選擇繼續,因為過去9年的沉沒成本讓他們猶豫——成本已經付出了,就這樣將就吧。

有時候,這種持平會長時間保持,有時候,卻耗著耗著,就把愛情和婚姻耗成了一具空殼。

這就到了第三步,成本大於收益。此時戀情已到了崩潰的邊緣,只差最後那一根稻草而已。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一段優秀的愛情想要長久的保持,就跟做生意一樣,唯一的辦法就是讓收益永遠大於成本。

一段愛情,能走過9年的漫長歲月,我想這其中兩人對於情感的收穫是遠大於兩人付出的成本。

在這段感情中,他們互相體諒,也互相支持,從付出的簡單成本里,獲得的是長久磨合期後帶來的彼此默契,會產生1+1 >2的快樂。

或許,這就是愛情長跑的祕訣吧。(微信號:zhenchenpe)

2. 帕累託優化

那麼,為什麼有人的愛情長跑,跑著跑著收益就低了,出現了離婚、出軌等現象。

而有人的愛情長跑,跑著跑著收益就高了呢,這說明愛情的本質是一種正和遊戲,而不是零和遊戲。

所謂帕累託優化,就是“在沒有使任何人境況變壞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個人變得更好”。

兩人在戀愛的過程中至少要覺得自己越來越好,而不是越來越糟。為什麼會有人推崇“互補”的愛情模式,就是如此。

例如江直樹和袁湘琴,一個是高智商學霸,一個是懵懵懂懂的傻白甜,但兩人互補的性格就讓他們相處起來簡直甜掉牙,湘琴也因此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如果兩個脾氣暴躁的人在一起,吵起架來無非是火上澆油。但如果兩個人都是含蓄內斂,遇到問題不溝通全都憋在心裡,更遑論愛情更進一步了。

張若昀就是個看起來“不好相處”的人。之前有媒體爆料,張若昀是娛記和狗仔們最容易遇到黑臉的男明星之一。

而唐藝昕則剛好相反,她是個愛笑,而且笑起來眼睛彎彎的姑娘。你的甜,來補我的鹽,你的暖來融化我的悶,還有比這更互補的性格了嗎。(微信號:zhenchenpe)

甄嬛傳“祺貴人”大婚背後的愛情經濟學

在相處中,性格的互補會讓愛情走得更加順暢,讓兩個人收穫更好的自己。我們在愛情中,也應該考慮實際的情況,實現心靈帕累托最優化。

3. 邊際效用遞減

邊際效用遞減,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在其他商品的消費數量保持不變的條件下,當一個人連續消費某種物品時,隨著所消費的該物品的數量增加,其總效用雖然相應增加,但物品的邊際效用有遞減的趨勢。

甄嬛傳“祺貴人”大婚背後的愛情經濟學

比如,你喜歡打遊戲,很久沒打了,心裡會想著念著,偶爾得空打一把,別提多高興了!打了三四個小時,感覺有點累了,想要休息一會兒再繼續打;打了一整晚,不行了,累了,不想打了。

談戀愛也是這樣,單身的時候,心裡會對戀情充滿了憧憬;熱戀的時候,雙方的熱情可別提有多充沛了,恨不得24小時黏在一起,從早到晚,各類肉麻的暱稱一口一個。

幾個月之後,彷彿習慣了這種戀愛的生活,感情走勢趨於平緩了;往往男方不知不覺,女方會察覺到,會說"你變了",其實沒變,只是長期地做同樣的事情,說同樣的話,會讓人產生乏味感,或者是新鮮感減少,這是人性。

經濟學上叫邊際效用遞減。(微信號:zhenchenpe)

那麼如何對愛情進行保鮮?答案就是要善於製造新鮮感。

偶爾在情人節或平安夜給她/他準備一個小禮物,或是安排一場燭光晚餐,而不是奉行“都老夫老妻了,還送什麼禮物”。

偶爾帶她/他去幹點新鮮刺激的事兒,比如一起跳傘、潛水,體驗一下從未體驗過的生活,而不是把日子過成教科書一樣,死板又無趣。

張若昀曾在博客上發表一篇長文,暢想與唐藝昕想做的10件事。我想他們總一天、或許已經早已將這些變為了現實。

甄嬛傳“祺貴人”大婚背後的愛情經濟學

4. 鯰魚效應

什麼是鯰魚效應呢,有這樣一個故事。

挪威人喜歡吃沙丁魚,尤其是活魚。市場上活魚的價格要比死魚高許多。所以漁民總是想方設法的讓沙丁魚活著回到漁港。

可是雖然經過種種努力,絕大部分沙丁魚還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卻有一條漁船總能讓大部分沙丁魚活著回到漁港。

船長嚴格保守著祕密。直到船長去世,謎底才揭開。原來是船長在裝滿沙丁魚的魚槽裡放進了一條以魚為主要食物的鯰魚。

鯰魚進入魚槽後,由於環境陌生,便四處遊動。沙丁魚見了鯰魚十分緊張,左衝右突,四處躲避,加速遊動。

這樣沙丁魚缺氧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魚也就不會死了。這樣一來,一條條沙丁魚活蹦亂跳地回到了漁港。這就是著名的“鯰魚效應”。

什麼是鯰魚效應,說白了就是“引入競爭可以激活組織或許集體的內部生機”。

勇於接受挑戰,因為只有在競爭和挑戰中,才會充滿鬥志和生氣。

用在愛情上也是同理:當兩個人一起走過的時間越長,越會覺得習以為常。很多時候,不是什麼巨大的挫折毀了愛情,而是日復一日的平淡無奇使愛情消弭於無形。

有時候我們開玩笑:“兩個醜傢伙,還互相害怕對方被別人搶走”,就是這個道理。

張唐二人身處浮光萬千的娛樂圈,愛情註定與數之不盡的名利、慾望糾纏在一起。

而二人攜手並肩走到如今,如果不是對方足夠優秀並不斷將自己變得更優秀,大概也會風雨飄搖吧。

甄嬛傳“祺貴人”大婚背後的愛情經濟學

越是優秀的人,身邊越會聚集優秀的追求者,那要捍衛愛情,除了靠信念之外,還要將自己變得比其他追求者都優秀。

無形之中,不僅讓我們在相愛的過程中收穫了更好的自己,也讓這段一直進化的愛情保持了競爭和活力。(微信號:zhenchenpe)

甄嬛傳“祺貴人”大婚背後的愛情經濟學

優秀的人之間,磁場總是相吸的。反之,那些屌絲配女神、窮酸女配高富帥的故事只存在YY之中。

愛情的開始是是一場成本與收益的博弈,如果最開始跟你戀愛的成本就要大於收益,那這段感情註定很難走下去。

愛情長跑的過程中,學會用經濟學原理正確認識和看待人性弱點帶來的感情問題,就會減少很多離婚、出軌、小三等社會現象。

選擇一個互補的對象,不斷提升自己,就像組織不斷引入有活力和創造力的人才,才能使團隊競爭力加大,提高生產力。

提升婚姻生產力的原理也是如此,不斷注入新的生產要素,才是長久婚姻的基石。

甄嬛傳“祺貴人”大婚背後的愛情經濟學

中國第一獨立女性自媒體 健康︱職場︱成長︱情感

微信號:zhenchenpe

參考資料:

戀愛經濟學

金融圈裡必需知道的17個經濟學定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