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曦與生命中男人'

戀愛 步步驚心 康熙 雍正 桐華 綠色的艾餅 2019-08-08
"


《步步驚心》熱時我沒看。我這人不喜歡趕太熱的東西。如今,想起觀眾曾說“若曦真神奇,被所有阿哥疼著”,便找出來看看。這些疼著若曦的阿哥就像每個女人生命中要遇到的男人,不過,貝勒爺府太小,紫荊城太小,自從遇到,所有人便都在了一個場景中。

"


《步步驚心》熱時我沒看。我這人不喜歡趕太熱的東西。如今,想起觀眾曾說“若曦真神奇,被所有阿哥疼著”,便找出來看看。這些疼著若曦的阿哥就像每個女人生命中要遇到的男人,不過,貝勒爺府太小,紫荊城太小,自從遇到,所有人便都在了一個場景中。

若曦與生命中男人

桐華說,這些阿哥中,她最喜歡十四爺,要嫁就嫁十四爺,這個男人有擔當。我也最喜歡十四爺,率直如他,真誠如他,愛恨分明如他,勇敢仗義如他,擔當更是如他。若曦愛過八爺,深愛著四爺,最後還是嫁給了十四爺。她嫁的不是愛情,只是為了逃脫與諸多擾事糾纏在一起的愛情,只是來十四爺這尋一片安謐。

十四與若曦的交情也許是在諸阿哥中最淺的。十四與若曦的交流多是在為別人操心。勸若曦別再自為十爺的婚宴傷心,不得已讓若曦來勸只念著冰糖葫蘆的十爺。為若曦與八爺傳送信息,牽線做媒人。為十三爺與綠蕪之事奔波。他與她之間只剩下互送的禮物,賜婚抗旨。

若說若曦與十三爺脾性相投,有幸成了知己,我卻覺得若曦卻和十四最像。都愛操心別人的事,都忍不住出手相助,一個愛神傷一個愛皺眉,都是感情衝動的人。畢竟是男兒,最後明白了,該放下便也放下了,放下了對八爺和若曦的姻緣操心,放下了皇位的爭奪。

說到十三,若曦常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這皇親國戚的圈子中,人人都講規矩,年少充滿現代人思想的若曦能識得灑脫不羈愛自由的十三爺,確是幸事,因為十三爺願意包容她的一切出格行為,甚至能理解她。就像若曦所說,這樣的朋友讓她相處得毫無壓力。但我卻覺得綠蕪才是十三爺的戀人和知己。十三與綠蕪已相知甚舊,雖生活背景不同,但想必綠蕪必是懂十三爺的,才叫兩人以心託付。

而論政事皇權爭鬥,想必十三對若曦更不想多言,若曦連自己的命運都難把握,連自己的心都不明白,又是與各阿哥都交情好,知道越多反倒陷得越多。而若曦已然都看到他們的結局了,想改變卻奈何不了歷史,不改變卻難以安心。所以,十三隨著心做了該做的,不好的結局只道造化弄人。十三拿得起放得下,雖在廟堂卻仍保持著田園恬淡之心。而若曦卻是因為知道了結局無能為力而陷於自責痛苦。

最後讓若曦念念不忘的是四爺,帶著對四爺無盡的思念與愛,帶著以為得不到原諒的遺憾隨風而化,奔向她想往的自由。康熙駕崩,雍正登基,讓十三接若曦回養心殿時,若曦曾說“這是他的夢想,卻是我的牢籠”,為了四爺,為了順從自己的心,若曦勇敢地選擇了回到這牢籠裡,陪在四爺身邊。

四爺與若曦之間的情感是我最不想評論的。四爺是何時動的心,無人知曉,或許是若曦刻意尋思想回到現代時被她的不一樣心思吸引的。而若曦對四爺一開始有別於其他爺的原因是因為知道他是未來的皇帝,不想得罪,誰知被十三爺、四爺、甚至一開始愛慕著的八爺都誤會了。最後若曦在給四爺的信中,寫到在他陪著她淋雨,與她一起熬著受著時,便徹底打開了心扉。他對她有強烈的愛意,有持之以恆的追求,有尊重,有保護。她對他有敬意,有愛慕,有憐意,理解他。“生往何處生”,我其實最不明白他們兩人之間的情感是怎樣產生的。但卻大概明白是因何分開,表面是他們之間已經隔著太多的人和事。雍正登基後,而十三爺與四爺之間又為何不是呢,關於君臣之禮兄弟之情 ,十三曾對若曦說“皇上心裡是明白的,只是你不明白”。我想關於他與她悲劇的根本原因是他們並沒有真正地認識對方。若曦無法接受皇家的骨肉相殘,無法接受當了皇上的四爺冷酷無情的一面。而四爺則以為不讓若曦知道便可以讓她遠離這些紛擾,四爺的人生有若曦和十三爺便足夠,想把若曦牢牢地圈在他的眼裡。他們的圈子本就不同,這麼多的情感,這麼小的紫禁城,豈能說忘,不在乎就可以放下的。

"


《步步驚心》熱時我沒看。我這人不喜歡趕太熱的東西。如今,想起觀眾曾說“若曦真神奇,被所有阿哥疼著”,便找出來看看。這些疼著若曦的阿哥就像每個女人生命中要遇到的男人,不過,貝勒爺府太小,紫荊城太小,自從遇到,所有人便都在了一個場景中。

若曦與生命中男人

桐華說,這些阿哥中,她最喜歡十四爺,要嫁就嫁十四爺,這個男人有擔當。我也最喜歡十四爺,率直如他,真誠如他,愛恨分明如他,勇敢仗義如他,擔當更是如他。若曦愛過八爺,深愛著四爺,最後還是嫁給了十四爺。她嫁的不是愛情,只是為了逃脫與諸多擾事糾纏在一起的愛情,只是來十四爺這尋一片安謐。

十四與若曦的交情也許是在諸阿哥中最淺的。十四與若曦的交流多是在為別人操心。勸若曦別再自為十爺的婚宴傷心,不得已讓若曦來勸只念著冰糖葫蘆的十爺。為若曦與八爺傳送信息,牽線做媒人。為十三爺與綠蕪之事奔波。他與她之間只剩下互送的禮物,賜婚抗旨。

若說若曦與十三爺脾性相投,有幸成了知己,我卻覺得若曦卻和十四最像。都愛操心別人的事,都忍不住出手相助,一個愛神傷一個愛皺眉,都是感情衝動的人。畢竟是男兒,最後明白了,該放下便也放下了,放下了對八爺和若曦的姻緣操心,放下了皇位的爭奪。

說到十三,若曦常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這皇親國戚的圈子中,人人都講規矩,年少充滿現代人思想的若曦能識得灑脫不羈愛自由的十三爺,確是幸事,因為十三爺願意包容她的一切出格行為,甚至能理解她。就像若曦所說,這樣的朋友讓她相處得毫無壓力。但我卻覺得綠蕪才是十三爺的戀人和知己。十三與綠蕪已相知甚舊,雖生活背景不同,但想必綠蕪必是懂十三爺的,才叫兩人以心託付。

而論政事皇權爭鬥,想必十三對若曦更不想多言,若曦連自己的命運都難把握,連自己的心都不明白,又是與各阿哥都交情好,知道越多反倒陷得越多。而若曦已然都看到他們的結局了,想改變卻奈何不了歷史,不改變卻難以安心。所以,十三隨著心做了該做的,不好的結局只道造化弄人。十三拿得起放得下,雖在廟堂卻仍保持著田園恬淡之心。而若曦卻是因為知道了結局無能為力而陷於自責痛苦。

最後讓若曦念念不忘的是四爺,帶著對四爺無盡的思念與愛,帶著以為得不到原諒的遺憾隨風而化,奔向她想往的自由。康熙駕崩,雍正登基,讓十三接若曦回養心殿時,若曦曾說“這是他的夢想,卻是我的牢籠”,為了四爺,為了順從自己的心,若曦勇敢地選擇了回到這牢籠裡,陪在四爺身邊。

四爺與若曦之間的情感是我最不想評論的。四爺是何時動的心,無人知曉,或許是若曦刻意尋思想回到現代時被她的不一樣心思吸引的。而若曦對四爺一開始有別於其他爺的原因是因為知道他是未來的皇帝,不想得罪,誰知被十三爺、四爺、甚至一開始愛慕著的八爺都誤會了。最後若曦在給四爺的信中,寫到在他陪著她淋雨,與她一起熬著受著時,便徹底打開了心扉。他對她有強烈的愛意,有持之以恆的追求,有尊重,有保護。她對他有敬意,有愛慕,有憐意,理解他。“生往何處生”,我其實最不明白他們兩人之間的情感是怎樣產生的。但卻大概明白是因何分開,表面是他們之間已經隔著太多的人和事。雍正登基後,而十三爺與四爺之間又為何不是呢,關於君臣之禮兄弟之情 ,十三曾對若曦說“皇上心裡是明白的,只是你不明白”。我想關於他與她悲劇的根本原因是他們並沒有真正地認識對方。若曦無法接受皇家的骨肉相殘,無法接受當了皇上的四爺冷酷無情的一面。而四爺則以為不讓若曦知道便可以讓她遠離這些紛擾,四爺的人生有若曦和十三爺便足夠,想把若曦牢牢地圈在他的眼裡。他們的圈子本就不同,這麼多的情感,這麼小的紫禁城,豈能說忘,不在乎就可以放下的。

若曦與生命中男人

四爺與若曦同甘共苦,雖最後分別,倒也有過相濡以沫。而八爺與若曦只有曾經愛過,卻是初戀般的美好。若曦為了自保,放棄了八爺。她將八爺送他的玉鐲還給八爺,他狠狠將它砸碎了。此後,他們之間的交流再也不關乎風月,愛時熱烈,分時理智如八爺。還記得若曦為綠蕪去服侍十三向康熙求情因此被罰跪大雨中時,八爺也來看望了若曦,望著八爺,若曦淚水和著雨水留下,若曦拾起八爺被地上雨水沾溼的一角衣襟,卻被八爺用手拍掉了。後四爺登基,八爺一直遭四爺壓迫,八爺說希望若曦日後不要再為他求情,求得了一次,又怎能護得了第二次第三次。最後八爺向四爺道出與若曦的那段情,最重要也是為了成全若曦出宮的心願。曾經愛過,若曦和八爺心中都曾記掛著對方。但八爺對若曦縱有維護,用的也不是舊愛的藉口。

劇中讓人心疼的角色很多,在幾位爺中,愛情上最讓人心疼的是八爺,或許是因為八爺對愛情的忠貞、珍惜和成全吧,最後卻落得一身空。八爺的愛情故事是我最想改結局的。八爺對八福晉雖沒有濃烈的愛情,可是八爺卻是懂得八福晉對自己的深情,並且八爺也很欣賞八福晉的堅毅剛強珍惜這樣一個雖在愛情上小心眼卻對自己不離不棄的女人。八爺雖一時因為若曦的事而對八福晉生氣,但這也確實有八福晉的過錯在其中,但最後得知八福晉是為自己煲湯而受傷時,他也就原諒了八福晉。他對八福晉說“她為他已經做了很多了,不需要再為他做什麼了”。多希望最後若曦沒去告訴八爺八福晉會尋死那段話,八爺便可不用親自看見那慘痛人心的一幕。若八爺能一輩子不知道八福晉的死訊,或會心裡好受些,他或許還以為自己的休妻是保護了八福晉。可天子腳下就那麼小,這遲早都會知道。八福晉休與不休本已難抉擇,更何況這是八福晉的決定,這是八爺府的事情,何須外人來插這一腳。

八爺愛若蘭,愛得艱澀卻一輩子都愛而不得。若蘭病逝的最後時光,八爺並未去看望,怕干擾了若蘭的開心。只是在院外望了望,不忘提醒若曦切莫讓若蘭看到她哭,讓若蘭走得不放心。為了讓若蘭走得放心,還是一紙休書落下,那時的他內心必也是悲痛的,把手中的章往旁一丟。被拒絕得如此徹頭徹尾,他說在掀開蓋頭的那一刻,他就知道他錯了,可最後他還是在若蘭走後,哭得像個孩子一樣。八爺是個明白人,明白若蘭的心一輩子也不可能在他身上,明白若蘭的不反抗便是對自己和對她最大的折磨和痛苦,偏偏情深似海,八爺卻是一輩子也放不下若蘭。與若蘭相敬如賓,不過是為了尊重若蘭與她內心對將軍的情深似海。多希望將軍沒有死,若蘭對八爺便沒有這麼多的恨,多希望他們的孩子能順利生產,或許隨著時間的流逝,若蘭對將軍的情感會慢慢減淡,對八爺的情感會點滴增加。明眼人都明白將軍的死不該怪八爺,如果若蘭當初願意對八爺坦誠,八爺便也不會派人去打聽了;明明八爺毫不知情,“伯仁卻因我而死”。有時想怪若蘭放不開,但陰陽兩隔最是讓人心碎,用情至深總會錯怪旁人,若蘭不過是犯著人之常情的錯誤。塵埃落定,有緣無份便是如此。

八爺確實愛若曦,與愛初次相見的若蘭是同樣的道理,愛她的笑聲愛她的無拘無束。或許是因為自己活得太有壓力,所以才會喜歡這些以為灑脫的女子。有時想,如果若蘭接受了八爺的愛,或許八爺就不會愛上若曦了。八爺在若曦與皇位中選擇了後者,我想是因為還愛得不夠深切吧。而若曦最終因為懼怕歷史上八爺的悲慘結局而拒絕了八爺。有時覺得也是她不夠勇敢。即使身邊有那麼多人說願與相愛之人一日,也不願與不愛之人一輩子,若曦還是放棄了。年少時的歡喜敵不過成長的選擇,終究是還未明白愛為何物吧。

究竟誰喜歡誰,愛誰?《步步驚心》不過是藉著皇家的故事在講這群男男女女這間的愛情。人的一生能遇見幾段感情呢?又能容納下幾段感情?遇到了便難忘記,只是過去了便不該再放心上,亦如八爺對若曦,這樣才能不負彼此,不負遇到下一個人。

"


《步步驚心》熱時我沒看。我這人不喜歡趕太熱的東西。如今,想起觀眾曾說“若曦真神奇,被所有阿哥疼著”,便找出來看看。這些疼著若曦的阿哥就像每個女人生命中要遇到的男人,不過,貝勒爺府太小,紫荊城太小,自從遇到,所有人便都在了一個場景中。

若曦與生命中男人

桐華說,這些阿哥中,她最喜歡十四爺,要嫁就嫁十四爺,這個男人有擔當。我也最喜歡十四爺,率直如他,真誠如他,愛恨分明如他,勇敢仗義如他,擔當更是如他。若曦愛過八爺,深愛著四爺,最後還是嫁給了十四爺。她嫁的不是愛情,只是為了逃脫與諸多擾事糾纏在一起的愛情,只是來十四爺這尋一片安謐。

十四與若曦的交情也許是在諸阿哥中最淺的。十四與若曦的交流多是在為別人操心。勸若曦別再自為十爺的婚宴傷心,不得已讓若曦來勸只念著冰糖葫蘆的十爺。為若曦與八爺傳送信息,牽線做媒人。為十三爺與綠蕪之事奔波。他與她之間只剩下互送的禮物,賜婚抗旨。

若說若曦與十三爺脾性相投,有幸成了知己,我卻覺得若曦卻和十四最像。都愛操心別人的事,都忍不住出手相助,一個愛神傷一個愛皺眉,都是感情衝動的人。畢竟是男兒,最後明白了,該放下便也放下了,放下了對八爺和若曦的姻緣操心,放下了皇位的爭奪。

說到十三,若曦常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這皇親國戚的圈子中,人人都講規矩,年少充滿現代人思想的若曦能識得灑脫不羈愛自由的十三爺,確是幸事,因為十三爺願意包容她的一切出格行為,甚至能理解她。就像若曦所說,這樣的朋友讓她相處得毫無壓力。但我卻覺得綠蕪才是十三爺的戀人和知己。十三與綠蕪已相知甚舊,雖生活背景不同,但想必綠蕪必是懂十三爺的,才叫兩人以心託付。

而論政事皇權爭鬥,想必十三對若曦更不想多言,若曦連自己的命運都難把握,連自己的心都不明白,又是與各阿哥都交情好,知道越多反倒陷得越多。而若曦已然都看到他們的結局了,想改變卻奈何不了歷史,不改變卻難以安心。所以,十三隨著心做了該做的,不好的結局只道造化弄人。十三拿得起放得下,雖在廟堂卻仍保持著田園恬淡之心。而若曦卻是因為知道了結局無能為力而陷於自責痛苦。

最後讓若曦念念不忘的是四爺,帶著對四爺無盡的思念與愛,帶著以為得不到原諒的遺憾隨風而化,奔向她想往的自由。康熙駕崩,雍正登基,讓十三接若曦回養心殿時,若曦曾說“這是他的夢想,卻是我的牢籠”,為了四爺,為了順從自己的心,若曦勇敢地選擇了回到這牢籠裡,陪在四爺身邊。

四爺與若曦之間的情感是我最不想評論的。四爺是何時動的心,無人知曉,或許是若曦刻意尋思想回到現代時被她的不一樣心思吸引的。而若曦對四爺一開始有別於其他爺的原因是因為知道他是未來的皇帝,不想得罪,誰知被十三爺、四爺、甚至一開始愛慕著的八爺都誤會了。最後若曦在給四爺的信中,寫到在他陪著她淋雨,與她一起熬著受著時,便徹底打開了心扉。他對她有強烈的愛意,有持之以恆的追求,有尊重,有保護。她對他有敬意,有愛慕,有憐意,理解他。“生往何處生”,我其實最不明白他們兩人之間的情感是怎樣產生的。但卻大概明白是因何分開,表面是他們之間已經隔著太多的人和事。雍正登基後,而十三爺與四爺之間又為何不是呢,關於君臣之禮兄弟之情 ,十三曾對若曦說“皇上心裡是明白的,只是你不明白”。我想關於他與她悲劇的根本原因是他們並沒有真正地認識對方。若曦無法接受皇家的骨肉相殘,無法接受當了皇上的四爺冷酷無情的一面。而四爺則以為不讓若曦知道便可以讓她遠離這些紛擾,四爺的人生有若曦和十三爺便足夠,想把若曦牢牢地圈在他的眼裡。他們的圈子本就不同,這麼多的情感,這麼小的紫禁城,豈能說忘,不在乎就可以放下的。

若曦與生命中男人

四爺與若曦同甘共苦,雖最後分別,倒也有過相濡以沫。而八爺與若曦只有曾經愛過,卻是初戀般的美好。若曦為了自保,放棄了八爺。她將八爺送他的玉鐲還給八爺,他狠狠將它砸碎了。此後,他們之間的交流再也不關乎風月,愛時熱烈,分時理智如八爺。還記得若曦為綠蕪去服侍十三向康熙求情因此被罰跪大雨中時,八爺也來看望了若曦,望著八爺,若曦淚水和著雨水留下,若曦拾起八爺被地上雨水沾溼的一角衣襟,卻被八爺用手拍掉了。後四爺登基,八爺一直遭四爺壓迫,八爺說希望若曦日後不要再為他求情,求得了一次,又怎能護得了第二次第三次。最後八爺向四爺道出與若曦的那段情,最重要也是為了成全若曦出宮的心願。曾經愛過,若曦和八爺心中都曾記掛著對方。但八爺對若曦縱有維護,用的也不是舊愛的藉口。

劇中讓人心疼的角色很多,在幾位爺中,愛情上最讓人心疼的是八爺,或許是因為八爺對愛情的忠貞、珍惜和成全吧,最後卻落得一身空。八爺的愛情故事是我最想改結局的。八爺對八福晉雖沒有濃烈的愛情,可是八爺卻是懂得八福晉對自己的深情,並且八爺也很欣賞八福晉的堅毅剛強珍惜這樣一個雖在愛情上小心眼卻對自己不離不棄的女人。八爺雖一時因為若曦的事而對八福晉生氣,但這也確實有八福晉的過錯在其中,但最後得知八福晉是為自己煲湯而受傷時,他也就原諒了八福晉。他對八福晉說“她為他已經做了很多了,不需要再為他做什麼了”。多希望最後若曦沒去告訴八爺八福晉會尋死那段話,八爺便可不用親自看見那慘痛人心的一幕。若八爺能一輩子不知道八福晉的死訊,或會心裡好受些,他或許還以為自己的休妻是保護了八福晉。可天子腳下就那麼小,這遲早都會知道。八福晉休與不休本已難抉擇,更何況這是八福晉的決定,這是八爺府的事情,何須外人來插這一腳。

八爺愛若蘭,愛得艱澀卻一輩子都愛而不得。若蘭病逝的最後時光,八爺並未去看望,怕干擾了若蘭的開心。只是在院外望了望,不忘提醒若曦切莫讓若蘭看到她哭,讓若蘭走得不放心。為了讓若蘭走得放心,還是一紙休書落下,那時的他內心必也是悲痛的,把手中的章往旁一丟。被拒絕得如此徹頭徹尾,他說在掀開蓋頭的那一刻,他就知道他錯了,可最後他還是在若蘭走後,哭得像個孩子一樣。八爺是個明白人,明白若蘭的心一輩子也不可能在他身上,明白若蘭的不反抗便是對自己和對她最大的折磨和痛苦,偏偏情深似海,八爺卻是一輩子也放不下若蘭。與若蘭相敬如賓,不過是為了尊重若蘭與她內心對將軍的情深似海。多希望將軍沒有死,若蘭對八爺便沒有這麼多的恨,多希望他們的孩子能順利生產,或許隨著時間的流逝,若蘭對將軍的情感會慢慢減淡,對八爺的情感會點滴增加。明眼人都明白將軍的死不該怪八爺,如果若蘭當初願意對八爺坦誠,八爺便也不會派人去打聽了;明明八爺毫不知情,“伯仁卻因我而死”。有時想怪若蘭放不開,但陰陽兩隔最是讓人心碎,用情至深總會錯怪旁人,若蘭不過是犯著人之常情的錯誤。塵埃落定,有緣無份便是如此。

八爺確實愛若曦,與愛初次相見的若蘭是同樣的道理,愛她的笑聲愛她的無拘無束。或許是因為自己活得太有壓力,所以才會喜歡這些以為灑脫的女子。有時想,如果若蘭接受了八爺的愛,或許八爺就不會愛上若曦了。八爺在若曦與皇位中選擇了後者,我想是因為還愛得不夠深切吧。而若曦最終因為懼怕歷史上八爺的悲慘結局而拒絕了八爺。有時覺得也是她不夠勇敢。即使身邊有那麼多人說願與相愛之人一日,也不願與不愛之人一輩子,若曦還是放棄了。年少時的歡喜敵不過成長的選擇,終究是還未明白愛為何物吧。

究竟誰喜歡誰,愛誰?《步步驚心》不過是藉著皇家的故事在講這群男男女女這間的愛情。人的一生能遇見幾段感情呢?又能容納下幾段感情?遇到了便難忘記,只是過去了便不該再放心上,亦如八爺對若曦,這樣才能不負彼此,不負遇到下一個人。

若曦與生命中男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