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脫單”也要講究些策略和方法'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大學畢業走出校園後,不少人的婚姻大事很快會被提上日程。

讀書的時候,校園裡男男女女那麼多,彼此之間年齡相差不大,這就給年輕人一種錯覺,適合戀愛、結婚的潛在人選很多,根本沒必要擔心“脫單”問題。

然而,很多人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後會發現,身邊可選擇的結婚對象並不多,如果不通過相親又沒人介紹,單純靠“守株待兔”幾乎不可能找到未來的伴侶。婚姻考慮的是綜合因素,個人相貌、性格特點、工作職業、價值觀念、家庭背景、經濟條件等,每個“變量”都可能是篩選、排除的因子,想要找到完全合適的人,並非易事。

社會有其“遊戲規則”,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主動選擇單身的還是少數。堅持原則,嫁給愛情,很有可能將自己剩下,畢竟你在選擇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在選擇你,而年齡越大,機會成本也就越高,可選擇面也會越來越小。運氣好的,最終會等到屬於自己的愛情,運氣差的,就只能一直“懸著”。有的人架不住年齡的考驗、經不住父母的催逼、受不了世俗的目光,只好屈就於現實,找個人“將就”結婚了。

決定相親之前,誰都無法預知究竟要經過多少次相親,才能遇到差不多合適的人。有些人一拍即合,一下就能看對眼,有些人卻在相親中不知不覺成了“老油條”,陷入了選擇困難。除卻理想的對象很難出現這個因素,還有一種比較的心理在作祟,總覺得這個人比上一個在某方面要強一些,而上一個在某方面又比這個要好一些,是不是下一個會更好呢……猶豫不決、優柔寡斷,徹底被選擇困難所綁架。

英國商業哲學家查爾斯·漢迪說過:“當我們明白我們該走哪條路的時候,我們常常是已經喪失了走這條路的機會。”戀愛、婚姻是個不可逆的過程,選擇錯誤註定要為此付出一定的代價。當你感覺還是前面那個相親對象不錯時,很可能你想回頭,人家早已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而徹底知道對方是個“渣男”或“渣女”,往往都只能是在結婚之後。人們常說,戀愛、結婚是感情的事情,然而,一旦落到相親上,實則變成了擦亮眼睛、作好選擇的事情,決策和選擇就變成一種能力,並非相親次數越多,就越能作出好的選擇。

我們都聽過這樣的故事:沿著森林中的小路往前走,不能回頭,要想撿拾路邊最大的草莓,該如何作出選擇?理論上,我們可以把這段路大致分為三段,第一段先觀察那些大草莓的形狀和樣態,在第二段和第三段的路上就要照著第一段的樣子作出選擇了。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人在第一段就果斷作出選擇了。

同樣的道理,對於準備結婚的人而言,相親也需要找到一定的策略和方法。老話說,挑到最後都會“挑花眼”,你必須在某個時間節點停下來。“算法”上有個最優終止理論——“37%原則”,這是算法學家經過大量數據驗證而得出的一個結論。簡單來說,如果我們把相親對象按照1000人來算,看完370個人之後,就應該終止,在接下來出現的人選中,有感覺和前面“最優”的相差不多甚至有所超越的相親對象,就應該果斷決策。

當然,現實中很多人並不能預知自己會有多少相親對象,更何況相親本身也是有時間成本的,考慮到生育問題等,也不可能一直相親下去,再者,自身條件一般的恐怕也並沒有如此多的機會。但相親總會有一個停止節點,在考察了一定數量的“樣本”後,就必須要根據自己的感覺,儘快作出選擇。

選擇和決策自然是有風險的。一方面,每個人在陌生人面前都會表現出好的一面,個人的缺點都只是展現給最熟悉的人,因相親而結婚的人,可能婚後才發現彼此不合適,卻又不敢輕易離婚,只能“苦不堪言”。另一方面,選擇與決策存在著固有的邏輯,樣本超過一定數量,往往都會讓人陷入“這山望著那山高”“高不成低不就”的漩渦,甚至對相親徹底心灰意冷,抱怨別人的愛情似乎都是那麼唯美,唯獨自己的愛情來得那麼糟心,感覺“不會再愛了”。

要知道,相親不只是感情的事,更是對選擇和綜合決策能力的考驗,對於沒有任何戀愛經驗的人來說,這也是一個需要練習和成長的過程。毋庸諱言,沒有一定量的樣本積累,是很難作出決策的,而樣本數量過小或過大,也會影響決策的合理性。那些才相親兩三次,遇到了些“奇葩”,就決定再也不去相親的人,實在有些“玻璃心”,很明顯不是所有人都“奇葩”,一切才剛剛開始。既然不想單身一輩子,就不必輕易對相親失望。

與此同時,“37%原則”也啟示我們,不可陷入另外一種選擇困難的極端,考察一定數量的人選之後,就應當告別“完美主義”的理想,適時作出決策,否則,即使自身條件不錯,也有可能在患得患失、猶豫不決中錯過那顆最大的草莓,把自己給“剩”下。

至於究竟相親多少次才能找到合適的人,當然沒有定論,每個人都只能在實際的機緣中把握感覺,做好平衡。

胡波(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 來源:中國青年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