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愛情長橋,全木質結構,據說看過這場日落會永遠在一起

戀愛 柚木 佛教 攝影 美文 時代樹暴走 2018-12-15
緬甸愛情長橋,全木質結構,據說看過這場日落會永遠在一起

烏本橋橫跨東塔曼湖,長達1200米,是世界上最長的柚木橋。夕陽西沉的時候,又是誰與你執手走過這坐愛情長橋?

緬甸愛情長橋,全木質結構,據說看過這場日落會永遠在一起

漸黃昏,來到烏本橋前慢慢的等日落,沿途有小狗跟著我們到處跑,兩個人,一隻狗,走在河邊,好似一切都會是幸福的模樣。時光說來漫長,其實也就是短暫的一瞬,在漫不經心的步伐中,日落的時刻已經來到。

緬甸愛情長橋,全木質結構,據說看過這場日落會永遠在一起

烏本橋的盡頭有個寺院學校。橋上的僧人大多是寺院學校的學生,具有非常強的主動與外國人交流的願望,並在這種交流過程中燦爛如同一縷陽光。英語都是寺院學校必須修的課程。於是每到黃昏,他們就來到這裡和外國人交流,以鍛鍊口語。

緬甸愛情長橋,全木質結構,據說看過這場日落會永遠在一起

來到烏本橋邊,一眼望過去1.2公里的木橋十分矚目,細長高挑的木頭撐起了橋面,與水面有一個高度,橋上行人如織,然而沒有以往那麼好拍到有意境的當地人了,佛寺就在橋頭,所以在遊客不多的時候還是可以看到身著僧袍的飄逸剪影經過。

緬甸愛情長橋,全木質結構,據說看過這場日落會永遠在一起

烏本橋一帶本是低窪之地,雨季湖水上漲,湖濱成為澤國。為解決當地交通困難,敏東王修建了這座木橋,同時為了使橋樑不至腐朽,便用了珍貴的柚木來建設整座橋樑,從而具有了百年不朽的品質。

緬甸愛情長橋,全木質結構,據說看過這場日落會永遠在一起

緬甸愛情長橋,全木質結構,據說看過這場日落會永遠在一起

風雨的沖刷洗滌,日光的投射照耀,木頭已呈淺灰色,作為遊覽的景點,更作為當地百姓每日過往的交通路徑,至今它仍堅固地屹立在東塔曼湖中。

緬甸愛情長橋,全木質結構,據說看過這場日落會永遠在一起

緬甸愛情長橋,全木質結構,據說看過這場日落會永遠在一起

烏本橋建於1851年,長1200米,全橋完全由柚木鉚合而成,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長的柚木結構橋。橋柱與橋柱之間相距3米遠,橋柱有1000多根。整座橋相接處沒有使用一顆鐵釘,全靠鬥榫。這座橋已經歷經150年的風風雨雨,但是依然結實。在當地,這座橋有個好聽的別名——“情人橋”。橋是有長度,但是愛情是沒有長度。

緬甸愛情長橋,全木質結構,據說看過這場日落會永遠在一起

烏本橋被被緬甸本地人稱為“愛情橋”。當初建橋時,橋頭橋尾和橋中共建了六座亭子,以供行人遮陽躲雨。

緬甸愛情長橋,全木質結構,據說看過這場日落會永遠在一起

在緬甸人看來,六座亭子體現了佛教的“六和精神”。我查了一下資料,六和精神本是僧團生活的準則,即戒和同修(戒律面前平等),身和同住(行為上互不侵犯),口和無諍(言語上和諧),意和同悅(精神上志同道合),見和同解(在思想上有共識),利和同均(經濟上均衡分配)。深受佛教思想影響的緬甸人相戀時,會趕來烏本橋,立誓永葆這六種和睦互敬的精神。

緬甸愛情長橋,全木質結構,據說看過這場日落會永遠在一起

緬甸愛情長橋,全木質結構,據說看過這場日落會永遠在一起

如果想要拍好烏本橋,長焦距鏡頭還是必不可少的,與橋應該保持十幾米的距離,在冬天我們是去了河流的右岸(流水前行方向的右邊)去拍日落,這個角度才是正對著太陽的,你甚至可以做船去誰中央,也能獲得不錯的視角。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河水臭臭的,在水流緩慢的地方很多蚊子,咬的還挺癢的。

緬甸愛情長橋,全木質結構,據說看過這場日落會永遠在一起

緬甸愛情長橋,全木質結構,據說看過這場日落會永遠在一起

緬甸愛情長橋,全木質結構,據說看過這場日落會永遠在一起

另外一個不錯拍照地就是橋背後的枯樹,十分巨大樹皮亦有裂痕,撫摸起來仍十分光滑。雖然儲存卡出錯我不能拍照了,但是用雙眼去看著一切都是和美好平和的。飛鳥歸巢,霧氣從林間蔓延開來,這一天又要睡去了。

緬甸愛情長橋,全木質結構,據說看過這場日落會永遠在一起

又是誰陪你走過這段漫長的愛情之路呢?

緬甸愛情長橋,全木質結構,據說看過這場日落會永遠在一起

緬甸愛情長橋,全木質結構,據說看過這場日落會永遠在一起

緬甸愛情長橋,全木質結構,據說看過這場日落會永遠在一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