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歌聊道德經(十三)榮辱若驚

老子 民主 美文 酒歌夏易 酒歌夏易 2017-10-04

第十三章 榮辱若驚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人們常說“榮辱不驚”,但老子反其道而言“榮辱若驚”。何解?

酒歌聊道德經(十三)榮辱若驚

榮辱是什麼?榮譽和詆譭是地位的象徵,是外在賦予的背景環境。你升職了,這是榮,你被誹謗了,這就是辱。每個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表揚,為了這個結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為工作,為事業,辛辛苦苦勞作,渴望得到他人的承認,一旦得到了誇獎,獲得了地位的提升或者物質的獎勵,往往又惶恐不安,在誠惶誠恐的心態中坐立不安,又或者驕傲自得。

有的人在乎名譽地位和財富。為了這,他們甘願付出,並認為這些勢在必得。但結果有的有事就是陰差陽錯,事與願違。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反而遭到了上級領導的痛斥,在惶恐不安中坐立不安,驚慌失措。

這就是榮辱若驚。把榮辱看得比自身更加重要。因為得而憂,因為失而患。傷其體膚,損其心神。

老子在這裡強調“貴身”的思想,論述了寵辱對人身的危害。一個理想的人,首要在於“貴身”,所謂“貴身”就是個人身體生命,簡單的說,做人首先是珍惜自身生命,而個人榮辱不值得一提。憂患來源於存在,如果沒有人的形體存在,哪有又有傷心和喜悅呢?

存在才是事物的根本。人的存在是最重要的事情。唯一能和個人生命相比較的是天下蒼生的生命,每個生物的存在都有其獨特的意義,那些以天下蒼生為己任,將人民利益看重的人,才能珍重他人的利益和生命,同時人們也會放心地把天下的重責委任於他,讓他擔當治理天下的任務。

我不是共產黨員,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對共產黨員的崇拜之心。歷史已經證明得天下者,並先得民心。曾幾何時,有那麼一批人,甘願為了勞苦大眾的利益,拋頭顱,灑熱血,不畏犧牲,前仆後繼將生命獻給了民主的復興,國家的崛起。

酒歌聊道德經(十三)榮辱若驚

是的,有些人戰爭中付出了生命,有的人幸運的活下來,又在之後的浩劫中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現如今的鍵盤俠們拿著那些榮和辱,肆意放大虛構,以不負責的態度或“莫須有“,或乾脆”編造”謾罵,嘲諷。以一種新時代公知的高度,否定過去,質疑歷史。

歷史就是歷史,你可以不相信教科書。但沒人能夠做到站在絞架下,依然談笑風生。而這就是榮辱不驚。

老子說過“為腹不為目”的“聖人”,能夠“不以寵辱榮患損易其身”,才可以擔負天下重任。“寵”和“辱”對於人的尊嚴之挫傷,並沒有兩樣,受辱固然損傷了自尊,受寵何嘗不損害人自身的人格尊嚴呢?得寵者總覺得受寵是一份意外的殊榮,便擔心失去,因而人格尊嚴無形地受到損害。如果一個人未經受任何辱與寵,那麼他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傲然而立,保持自己完整、獨立的人格。

人生在世,難免要與功名利祿、榮辱得失打交道。許多人是以榮龐和功利名祿為人生最高理想,目的就是為享榮華富貴、福祐子孫。總之,人活著就是為了功名利祿等等。但是把它擺在什麼位置上,人與人的態度就不同了。如果你把它擺在比生命還要寶貴的位置之上,那就大錯特錯了。老子從“貴身”的角度出發,認為生命遠過貴於名利榮寵,要清靜寡欲,一切聲色貨利之事,皆無所動於中,然後可以受天下之重寄,而為萬民所託命。這種態度基本上是正確的。

酒歌聊道德經(十三)榮辱若驚

榮辱不驚,身以天下。你能做到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