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文化研究」連載——藍關古道考述 (張效東)

藍關古道考述

作者:張效東

近年來,在假日經濟帶動的休閒、旅遊熱中,來藍關古道尋幽訪古的遊人還真不少。景區的公路等條件雖有一定改善,但由於缺少必要的標識和介紹文字,人們希望瞭解古道前世今生和地理人文的興趣無法得到滿足,加之有關古藍關、藍橋、棧道等的流行說法或含糊或紛亂,使得遊人往往陷於遺憾和迷茫。

2018年夏初,筆者偕《藍田文化研究》編輯部部分同仁,在水陸庵河灣口村老村長、藍橋河村老支書的嚮導下,對藍關古道作了幾次深入考察。記錄考察的以下文字雖然長了些,但確有不少罕為人知的地理和人文歷史信息,希望能對古道遊有興趣的旅友們起到正確的導遊作用。


「藍田文化研究」連載——藍關古道考述 (張效東)


何謂藍關古道

藍關古道是橫貫藍田縣境的一條古代驛路,是歷史上有名的秦楚道。它北起咸陽,南極荊楚,是秦統一六國後修建的九大馳道之一,秦時稱“武關道”,唐以後稱“商山道”或“商州道”,也有以“藍商道”、“商於道”(指商州至河南內鄉柒於(wū)鎮)代稱的。藍關是這條驛道上最著名的一道要隘,因了韓愈的一首“雪擁藍關馬不前”的名詩而名貫古今。

近年來遊客絡繹驅車或徒步前來藍田遊覽的一段藍關古道,是在嶢山(也稱蘆山、青泥嶺)樑上循秦楚古道路線新修築的一段鄉間公路。它西起藍關街道的薛家村,東到藍橋鎮的藍橋河村,全長18公里。其實這條公路的前一半,並不屬於古道。因為古代路線是從嶢山腰部最低的一段登山的,這就是有名的七盤坡道。即從藍關街道的坡底村,向南攀援5公里盤山路,再與山脊上的公路銜接。銜接公路處的山埡口(東經109°22'12",北緯34°05'24",海拔1100米),西距薛家村和東至藍橋河村古藍關遺址都是9公里。由此埡口折向東,沿嶢山樑繼續前行,途徑風門子、蟒石灣、北曲、六郎關、碾子灣、草坪、大坡腦(統屬輞川鎮六郎關行政村,現已併入錫水行政村),下十二箏坡,就到了藍橋河村的藍關遺址處了。藍橋河村東南2公里,就是藍橋鎮,是古藍橋驛的所在,也是王順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入口。古時由此再溯藍水東南行就過商州、出武關而達荊襄了。


「藍田文化研究」連載——藍關古道考述 (張效東)


藍田這段古道,關山重重,崎嶇陡峭,是秦楚道上有名的津關險塞。唐人杜佑《通典》上說:“七盤十二箏,藍田之險路。” 唐人陸暢有詩:“萬里煙蘿錦帳間,雲迎水送度藍關。七盤九折難行處,盡是龔黃界外山(龔遂、黃霸為史上地方良吏代表,龔、黃界外山,指沒有經過開化治理的荒僻險阻之地)。”與李自成軍作戰的明將孫傳庭給崇禎皇帝的奏章對此作了生動的描述:“臣親提李國政、王國棟各兵……從七盤坡攀援而上,側身以望,萬山如簇,行旅久絕,草木蓊翳……臣棄馬而徒,同官兵披荊捫石,躡雪凌冰,下窄坡關,經藍田(關)。每至險滑不能定足之處,左右爭掖臣,臣不欲使各兵將窺臣之憊,輒皆揮去。”(孫傳庭《白令集》)

藍關古道是著名的兵道,歷史上發生在這裡的重大戰事有幾十起,如劉邦出兵滅秦,桓溫、劉裕北伐關中,李自成兵敗商州等。秦始皇5次東巡有兩次就走的這條路線。盛唐時期,百姓商賈、文人將軍川流不息地來往於藍關古道,有所謂“商山名利路”和“千里唐詩道”之譽。宋代以後,古道軍事戰略地位下降,但仍作為溝通關中和東南半個中國的官商幹線在使用,例如清代關中兩次大饑饉,從湖廣調運的30多萬石倉米,都是沿丹江槽運到龍駒寨,再接駁這段古道轉運西安的。


「藍田文化研究」連載——藍關古道考述 (張效東)


1958年,為適應大鍊鋼鐵的需要,修建了薛家村至藍橋可通汽車的簡易公路,稱嶢山公路。從此七盤坡道廢棄,近年成了徒步登山和尋幽踏古的去處。1974年藍橋公社書記薛崇彥領導又從古道東側的藍谷沿藍水修建了一條從水陸庵至藍橋的公路,1999年途徑藍谷的藍小二級汽車專用公路開通,從此永遠結束了“雪擁藍關馬不前”的歷史。2014年,嶢山公路被改造成水泥路面。雖還嫌狹窄迂曲,但在海拔千米的幾十裡山脊上,公路蜿蜒起伏若白色綢帶在天際飄行,俯瞰萬峰簇簇,林海濤濤,雲山霧障,景象壯闊,乃可謂遠離塵囂、穿越古今的酣暢之旅。


「藍田文化研究」連載——藍關古道考述 (張效東)


藍關究竟在哪?


藍關在秦時叫嶢關,南北朝時改名藍田關,習稱藍關。以前人們顧名思義地認為,藍田關不用說在藍田縣。藍橋河村的古藍關遺址上,前代建有藍關牌樓,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公路建設中才被拆毀。可是,前些年在旅遊開發熱中,為了爭到韓愈“雪擁藍關馬不前”的史蹟,鄰縣炒出了一個觀點,認為當年韓愈所經藍關在商縣,就是秦時的嶢關,就是現在的牧護關。奇怪的是,我縣也有文字有這樣的說法,以至於影響到陝西地方誌館編印的漢、唐《長安詞典》也赫然寫到:“嶢關,故址在陝西省商州市西北,今牧護關附近,因近嶢山而得名。”

主張漢唐嶢關(即藍關)在牧護關的理由,是依據唐代貞觀年間地理著作《括地誌》中的記述:“藍田關在雍州藍田縣東南九十里,即秦嶢關也。”藍田縣城距藍橋的距離,據民國《續修藍田縣誌》是45裡,據明嘉靖《陝西通志》是50裡,藍橋距牧護關舊時標稱45裡,藍田縣東南90裡自然就是牧護關了。

有意思的是,在一片熱炒聲中,商州市學者陳維旭發表了一篇很有分量的學術論文《漢唐嶢關、藍關考略》,通過嚴密的論證,明確肯定:秦時的嶢關應在靠近嶢山東部的地方,離商州不是很遠,但並不在商州,而在藍田。


「藍田文化研究」連載——藍關古道考述 (張效東)


陳文認為,說牧護關就是嶢關,是算出來的。但此計算犯了兩個錯誤:一是忽略了秦時藍田縣治所不在今址,而是在更西的荊峪溝右岸。二是忽略了漢唐時的長度單位與今的不同,據有關學者論證,漢唐時的長度單位約相當於現在的三分之二。

陳文言之有據,言之有理。據歷代《藍田縣誌》記載,秦獻公六年(公元前379),秦初置藍田縣,縣治在今縣城西30裡,具體地址不詳。按方位里程,應在今孟村鎮一帶。孟村至縣城的30裡,加上縣城到藍橋的50裡,共80裡。再考慮到漢唐長度單位小於後世和具體路線和里程計算漢唐又都長於、多於明清的因素,實際數字,應該相當《括地誌》所說的90裡,因此,說嶢關在靠近嶢山東部(即在藍橋)是正確的。

陳文還進一步提供了有力佐證:在商州歷來的地方誌書中,從沒有關於嶢關的記載。《乾隆商州總志》雲:牧護關“因古畜牧之場”而得名。《康熙續修商志》有一段關於商地四塞關隘的論述,其中說到商州“西有牧護關要區”,而藍田縣的嶢關,則可作牧護關之“重門外郛視”( 郛 fú ,古代城圈外圍的大城)。這就清楚不過的表明了,在商州人看來,牧護關在內,嶢關在外,牧護關和嶢關根本是分屬兩縣的兩個地方。


「藍田文化研究」連載——藍關古道考述 (張效東)


再者,嶢關命名的依據無疑是因了在嶢山附近而得名。明嘉靖《陝西通志•卷十六(關樑)》:“嶢關,蓋因此山(指嶢山)而名,亦謂之青泥嶺。”事實是,從藍田縣城南開始而綿延20餘里的嶢山,剛好就在古藍關處嘎然而止。而牧護關距嶢山,舊時標稱45裡,按現代公路里程計算,也超過10公里了。《長安詞典》說“嶢關在牧護關,因近嶢山而得名”則明顯站不住腳。

藍關由一組關隘組成


其實,從軍事防衛的角度看,藍關的地理座標並不是一個點,而是由四五個防守點連成的一條線。在這條長達40裡的守防線上,歷史上存在過5處關隘,即:嶢關(藍關)、青泥關、雞頭關、六郎關、箏坡(窄坡)關。

嶢關(藍關) 位於嶢山最東端、箏坡底與藍橋河村交界處,東經109°22'56",北緯34°5'8",海拔955米。最早設於秦代,據《漢書•高祖紀》記載:“八月,沛公攻武關入秦。秦相趙高恐,乃殺二世,使人來,欲約分王關中,沛公不許……沛公引兵繞嶢關,逾簣山,打擊秦軍,大破之藍田南。”隋代後,嶢關改稱藍關,韓愈藍關阻雪就是這裡。前代這裡建有一個牌樓,古道從牌樓下通過。樓門額“藍關”二字,兩旁門柱鐫“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聯句。現存藍關原關門構件——一塊巨大石條,長1.5米,寬0.6米,厚0.25米,重超千斤,馬蹄鐵掌踩磨痕跡依稀可見。


「藍田文化研究」連載——藍關古道考述 (張效東)


青泥關 位於嶢山最西端的薛家山北側,東經109°33'83",北緯34°11'22",海拔525米。據《長安志》記載,晉有青泥城,在藍田“縣南七裡”,即今之藍關街道營上村。《陝西通志》記載,南北朝北周明帝元年(557),將嶢關移至青泥城側,即今之營上村北的“北城子”處,此處曾發現有石質關門的凹槽。由於位於青泥城側,遂改嶢關為“青泥關”。但這個名字只叫了16年,又改名為“藍田關”。原因是北周建德二年(573),藍田縣城從荊峪溝遷移到嶢柳城處(即今縣城址),關也隨縣城名改名了。接著在32年後的隋朝大業元年(605),又徙回秦嶢關原址,但名稱從此就不叫嶢關而叫藍關了。以上情況說明了這樣的史實:歷史上藍關共有過3個名字,兩個關址。3個名字是嶢關、青泥關和藍關;兩個關址是前後兩頭的絕大部分時間在藍橋,中間一段僅48年在營上。

雞頭關 也稱“七盤關”,位於七盤坡的上三分之二處,即登上七盤山,在七盤坡與亂石岔之間的雞頭嶺處,東經109°22'12",北緯34°05'24",海拔910米。隘口東邊聳立的石巖,酷似一隻雄雞引吭昂鳴,故名。這裡山勢陡峻,兩旁都是深溝,確為兵家重地。當地流傳:光武帝劉秀剿滅王莽時,在此遇到蠍子封關,南天門司晨的金雞下凡啄蠍相助,才得以過關。金雞卻因私自下凡觸犯天條被罰而變為石雞了。當地人都相信,至今雞頭關北有蠍子而關南看不到蠍子。


「藍田文化研究」連載——藍關古道考述 (張效東)


六郎關 位於北曲和六郎關村之間,西距七盤坡埡口3.7公里,東經109°41'56",北緯34°0'8",海拔1200米。這裡原先是北面的嶢山向南突出來的一個高梁,關門就建在樑頭上,南臨嶢山與桓公堆相夾的深澗,真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守關的兵營,應當駐六郎關村,這裡是被古詩形容為“象鼻”的狹長驛道的最寬處,原先六郎關村委會就設於此。1958年修嶢山公路時,山樑被斬斷落低,關門遺址位於現公路外側殘留的好幾米高的小山丘上,兀然而立。當地人告訴說:六郎關是因了楊六郎在此守關而得名。原先的關門門墩巨石,在修公路時被推下山澗而沒了蹤影。但六郎關村東坡上的一株可謂是藍田特有珍稀樹種白皮松的樹王,和村裡好幾家人從當地收集的奇石,倒是值得一瞧。

箏坡關 位於十二箏坡的近坡頭處,距離箏坡底的藍關古遺址1.7公里,東經109°41'56",北緯34°0'8",海拔1200米。這裡東挨桓公堆之首,西接嶢山之尾,兩面大山夾峙,之間的通道不過20餘米。整面大坡全長雖不到2公里,但十分陡峭,成“之”字形的坡路,多重迂迴盤折,猶如古箏上的一排排琴絃。箏在漢、晉以前是十二絃,故有“十二箏坡”之稱。唐詩人張籍也有“雲中迷象鼻,雨裡下箏頭”詩句。當地世代口傳將“箏坡”訛為“窄坡”了。這裡的坡形山勢,構成了險要的天然屏障,古藍關對於來自東南威脅的阻遏、防衛,應當首先且主要由這個關隘擔任。坡中腰西側,有處叫“萬人坑”,據說是堆埋戰死兵卒的,前些年還不斷有人在那裡撿拾到鏽蝕的箭頭。保藏在窄坡關大坡腦村村民陳根讓家的原箏坡關門的一塊偌大的門墩石,是唯一可以見證歷史的遺物。


「藍田文化研究」連載——藍關古道考述 (張效東)



摩崖石刻


據記載,這段古道上有四五處前代遺留的摩崖石刻,現在能看到的只有兩處了。一處位於七盤坡的亂石岔,在路旁崖壁的縱0.7米、橫1.8米的長方框內,刻有“署商州白捐修”6個陰刻楷書大字。

另一處位於蟒石灣的公路北側石崖上,成豎式長方形,縱2.1米,橫1.2米。楷書陰刻文字如下:

皇清乾隆拾壹年丙寅季夏穀旦

陳大丞捐修大路,化險為平。士民商旅公頌功德,勒石為記。

公諱弘謀字汝諮,號榕門,廣西桂臨人,雍正元年癸卯解元詞林。

各省往來客民公立


石刻文字中,丙寅是乾隆十一年的干支紀年,為公元1746年。季夏:意為夏季的最後一個月,即農曆六月。穀旦:良辰;晴朗美好的日子,舊時常用為吉日的代稱。陳大丞指陝西巡撫陳弘謀。“廣西桂臨”應為“廣西臨桂”之誤,廣西桂林府下轄臨桂縣。解(jiè)元,指科舉鄉試舉子頭一名;詞林,翰林或翰林院的別稱。


「藍田文化研究」連載——藍關古道考述 (張效東)


這兩處石刻都是關於地方官吏捐修道路的功德紀事。檢閱古籍檔案,關於藍關古道歷史上幾次重要的捐修記載有:

唐貞元七年(791),商州刺史李西華拓寬商山道,又別開偏路以避水患,役工10餘萬,修橋道,起客舍,西至藍田,東抵內鄉,開新道700餘里。詩人李商隱曾寫過一首《商於新開路》,盛讚這一壯舉“更誰開捷徑,速擬上青雲”。

乾隆十年(1745),陝西巡撫陳弘謀(桂林臨桂人),捐銀3000兩,修築了商州胭脂關至藍田七盤關道路,使“險者平之,坑者堙之,頓成康莊”,士民刻石贊曰“陳公路”。蟒石灣的摩崖石刻即是一例。

乾隆二十二年(1757),商州知州羅文思(四川人)捐銀480兩,主持修築了藍田至商州200裡道路,開鑿出的一段險路被稱為“羅公碥”。藍橋河村的那塊巨石有“拾玉臼處、抱柱處”題刻的落款就是“西蜀羅文思”。

道光十五年(1835),西安府同知署商州事白維清捐銀100兩並帶動渭紳李繼廣等捐銀修路,七盤坡的石刻就說的是這件事(清初陝西行政署更名為“同知署”, 西安府同知署商州事即西安行政署商州知州)。

撫摸著摩崖石刻上這些依稀、滄桑的銘文,筆者腦際裡不斷回味著“銘記”這個詞兒。是啊,人民對於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好官,愛之頌之,刻石銘之。今天,仰視著這些昭往彰來的石刻,依然令人肅然起敬。


「藍田文化研究」連載——藍關古道考述 (張效東)


古藍橋


藍橋河與古藍關遺址相接處,就是古藍橋遺址。在河東岸的連山巨石上,尙可看到兩個邊長約0.3米、深約0.2米的方形橋柱凹窩。據當地村民說,古橋一共有3處橋基,在其上游約9米的另一處橋基連山石上,也有一個小點兒的橋柱圓孔。藍橋河村村民李養民家的後院礆上,有11塊古藍橋橋墩碼頭的巨大石條,有的兩端榫卯結構的凹槽還在。

古藍橋建於何代已荒遠無稽。古籍有云:橋“在縣東南五十里藍谷水上”( 宋《通志》),“橋久廢,羽士(道士)王天枝摹鐵為楝,飛控如虹,行人便之”(明《西安府志》)。明末李自成起義軍敗退商洛山中時,為阻追兵而將橋拆毀。


「藍田文化研究」連載——藍關古道考述 (張效東)


古本《藍田縣誌》中保留了一則清代康熙初年修復藍橋的碑文——《重修藍橋碑記》。據該文記載:本次工程共用工4390個,鐵8600斤,白灰23300斤,兩月修成。橋長8丈6尺。“昔之鐵練惟8,覆壓木板,橋長練窵,行者蹀躞。今增2練,上翼欄杆,下支巨木,樑欐柱礎,唯壯唯鞏……則橋雖復古而規模弘匝,視昔為雄傑雲。”大意是:舊橋有8根鐵練,上面鋪著木板,由於鐵練很長易晃動,過橋的人都戰戰兢兢挪步走。新橋增加了兩根鐵練,不僅橋面寬了,橋兩側還增加了防護欄杆,又用巨木作橋柱,非常牢固壯觀。新橋雖然恢復了舊橋的樣子,但卻大了一圈,和過去比起來利害多了啊。

古藍橋的北端河畔不遠處,有一巨石,上刻“拾玉臼杵處”、“抱住處”字樣,這應該是據明《陝西通志》“藍橋”條目下的一段註釋:“即裴航得玉臼杵娶雲英、尾生期女子不至,抱柱而死處”。題刻署名“西蜀羅文思”,即前文提到的乾隆時商州知州四川人羅文思。限於本文的篇幅,裴航娶雲英、尾生抱柱的故事情節,可參見本刊本期的《藍關古道傳說》一文。


「藍田文化研究」連載——藍關古道考述 (張效東)


藍谷棧道


藍關古道除了嶢山樑這條主道,還有東、西兩條支線。西支線即輞穀道,是下白鹿原後,過陶峪河翻郭家嶺,朔輞水上行,從錫水洞溝沿桓公堆西、北側行至橋埡村,再到大坡腦村與主道相接。白居易謫赴潯陽司馬和遷官蘇州刺史兩次途徑藍關古道西支線,均借宿清源寺(前身即王維故居),有《宿清源寺》詩:“往謫潯陽去,夜憩輞川曲。今為錢塘行,重經茲寺宿。”

東支線即藍穀道,是由藍田縣城經水陸庵,朔藍水南行到藍橋河村與主道匯合。與輞峪的相對寬緩相比較,藍峪山大溝深,河水急湍,尤其剛進峪子的一段,危崖夾峙,天如一線,巨石如屋,鑿壁為徑,樵夫山民亦難通行。詩人寫輞谷水是“輞水自紆餘 (耿湋)”、“秋水日潺湲(王維)”、“輞水去悠悠(裴迪)”,而杜甫狀寫藍水的名句是“藍水遠從千澗落”!因此,1958年修嶢山公路,寧願在嶢山脊樑上多修10餘里路,都沒有選擇藍谷線路。然而,古代時,嶢山道若遇山洪沖毀、山裂滑坡等阻斷,在藍谷開通棧道就成了唯一的選擇(西支線為小道不能通行車輛)。行走這段路留下的古詩,只有唐詩人張籍的一首《使行望悟真寺》:“採玉峰連佛寺幽,高高斜對驛門樓。無端來去騎官馬,寸步教人不得遊。”說明走這條路還是很少的。


「藍田文化研究」連載——藍關古道考述 (張效東)



藍谷棧道主要是峪口至赤龍潭的一段險路。據有關資料,這段長約3公里的崖壁上,有棧道遺蹟10處,有壁孔55個,底孔226個。經幾次公路建設的損毀,現在能看到的已沒有這麼多了。

為了弄清有人認為“是樵路而非官道”的質疑,筆者對這些棧孔做了仔細考察,發現了確為官道的有力的證據:


「藍田文化研究」連載——藍關古道考述 (張效東)


一是壁孔與底孔的比例。壁孔是開鑿在離河床較高的崖壁上,用以安裝水平橫木,上鋪木板或木排作為棧道路面。底孔是在離河床較近的石崖腳部,其上豎立柱,一般由上端交叉的數根立柱支撐住一根橫木的外端,是棧橋的承重支架。據前述資料,這段棧道共有壁孔55個,底孔226個,也就是說,平均每個橫木有4個支柱。實際考察看到,一個壁孔下的配套底孔,有數個甚至十數個之多。有的地方為了保證最外側支柱在超負荷時不偏不彎而採取了兩兩並列的雙支柱形式。這使我們聯想到了藍關古道作為兵道的車馬輜重,而如果是打柴樵路,就完全沒必要有這麼多的支柱的。要知道,古時候的工具條件,每一個孔洞的完成,都會耗費時日的。而在懸崖絕壁上開鑿數百個孔洞,架設數千米的棧道,要動員多少勞力,花費多少費用?這絕非樵戶力所勝任的,一定是有組織的政府行為才能完成。

二是壁孔的超大尺寸。有不少壁孔是一個垂直於崖壁的長槽,寬0.3米,深10餘釐米,長0.3米以上。有的槽孔還鑿有固定橫木防脫的榫眼。這說明橫木是用很大的木料,經加工製成方形木楞而非自然椽條,這也可證明是有一定規格要求的有組織的修路工程所為,而非一般樵戶因陋就簡而搭成的便棧。


「藍田文化研究」連載——藍關古道考述 (張效東)


三是棧面的寬度。從橫木外端支撐點到崖壁鑿孔的距離,多在2.5米左右,與文獻裡說古道修築達到了“路寬八尺”相符。有的棧道面的內側,發現有原有道路的痕跡,但在其外卻又增設棧路,應該是為了拓寬原路面。這樣的寬度,絕非打柴所必須,故可證是官商兵道無疑。

往事越千年,換了人間。如今,站在這些古棧道遺蹟旁,看著藍小公路上來往車輛在穿山隧道和凌空高橋之間穿梭飛馳,不由人浮想聯翩,生出些世事滄桑、古今鉅變的感慨來。


「藍田文化研究」連載——藍關古道考述 (張效東)





來源: 灞水長流

文章已於2019-05-24修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