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隊有勒布朗/沃爾/哈登,而你們沒有!”

籃球 詹姆斯·哈登 約翰·沃爾 克利夫蘭騎士 張佳瑋寫字的地方 2017-05-09
“我隊有勒布朗/沃爾/哈登,而你們沒有!”

騎士4比0幹掉了猛龍。無驚無險。

凱西教練一直苦於夾擊騎士對洛裡和德羅讚的夾擊,今天洛裡受傷沒上,更加沒法子了。

他老人家還是有招的,硬生生調整出來一個:德羅贊持球搦戰被夾擊時,底角射手多一個變化……比如塔克內切時找伊巴卡掛擋?比如約瑟夫的持球逼換防然後單挑拋投?

再加上防守端放棄特里斯坦,堵塞禁區,第一節猛龍一度領先到二位數。

但這就是北境最後的吶喊了。

第一節末,勒布朗接管,一口氣拉近比分。

第二節,騎士擺上射擊班。弗萊+科沃爾+德隆,一口氣反超。

猛龍終於也沒解決這個問題:這個時代,大家都在玩對球施壓、局部夾擊;猛龍還是老老實實地,一防一,二防二,最多加個內線補位。騎士用弗萊把空間一拉開,第二節就是一波高潮。下半場,科沃爾多打了一會兒,因為猛龍對弱側走位也沒啥研究。最好玩的是,第二節科沃爾+勒布朗交叉掩護,猛龍集體夾擊科沃爾(!),勒布朗內切輕鬆扣籃。

猛龍另一個有點天真處:到第四場了,他們還相信不加變化地守籃下,可以對付歐文。這個系列賽,歐文多少次游到籃下,面對瓦蘭休納斯,隔了兩步遠一個高點拋射了?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當然,另一個角度講,第三場後,猛龍內心也已經投降了。洛裡和德羅贊說起勒布朗時,滿臉魂不守舍:“他好像比去年更能跳,跑得更快了!他打得實在太好了……”被打蒙了,第四場還能拼出這麼個樣子,沒有徹底崩潰,真算負隅頑抗了。

但他們破不了騎士的夾擊:他們沒有勒布朗。

哦對了:

152分鐘內135分33籃板24助攻。

164分鐘內146分33籃板21助攻。

這兩組數據,一個是八年前勒布朗拿到第一個常規賽MVP時橫掃鷹的四場。一個是今年勒布朗橫掃猛龍的四場。

猜猜哪個是2009年,哪個是2017年吧。

————————————

凱爾特人第三場輸給奇才時,內線得分28比56。史蒂文斯教練應該受了刺激,第四場讓阿米爾-約翰遜重回首發了。

也確實有點用:第一節還領先了呢。

奇才從第三場開始改變戰略:逢擋拆必施壓,戈塔特也邁到三分線去,不輕易換防,免得讓小托馬斯再劈出53分來;局部夾擊輪轉,限制凱爾特人出球。如果凱爾特人樂意讓角色球員投三分呢,先撲一下子;如果對方持球突破呢,隨便,反正也輪轉回來了。

這麼打法,當然是容易漏底角和翼側的。比如今天第一節,凱爾特人就靠這一點,把奇才甩開了。第二節,沃爾靠個人能力接管,拉回比分。

——當然沃爾也很聰明啦。凱爾特人不打小球了,他就可以用比爾了。比爾全場一直找機會讓小托馬斯換防他,然後得分,消磨小托馬斯的體力。沃爾牽著線呢。

然後第三節,奇才一波26比0的超級高潮。仔細看套路,其中包括了:

——兩個小托馬斯高位擋拆,被夾擊斷球。

——凱爾特人其他角色球員分佈在底線,還經常4 down,奇才很隨意就是一個反擊。

——奇才回到陣地戰,比爾高位擋拆、沃爾掩護切出、戈塔特內切,打得風風火火。

凱爾特人整個系列賽,從未真正扼殺沃爾。誠然第二場小托馬斯53分大戰沃爾40分13助攻那場,托馬斯勝了,但那是論得分單挑。真是接管比賽的能力,或曰,對比賽的影響力,沃爾有更多的方式。

所以今天,奇才的選擇就是:

按死小托馬斯和霍福德,逼波士頓其他人持球,走入死角,施壓,推反擊。

——聽起來,跟騎士對付猛龍的戰略有些像?

——凱爾特人的體系當然遠比猛龍流暢,但有一點是類似的:只有兩個人能有效持球策動(小托馬斯和霍福德),一旦被逼到其他人持球,轉移球一停,就尷尬了。

——這也是沃爾的可怕之處。論殺傷力,他不及小托馬斯,但他很難被輕易按住。手感不好,他也能出球;找到機會,就推反擊。奇才的陣地戰打來打去,還是擋切分球、定點遠射、後門內切,但沃爾能把球分出來,而且簡直歡迎你夾擊他。結果是:

——雖然阿米爾首發,今天奇才內線得分還是有56分,二次進攻22分,快攻25分。沃爾自己命中率一塌糊塗(25投8中),但是看比賽的都知道:他掌握著節奏,而且從未被扼殺:投丟了那是一回事,他後三節基本每次拿球出球,都是一個錯位機會。

————————————

火箭對馬刺第三場下半場,除哈登之外無人命中三分,除哈登之外全隊三分球22投7中。

於是變招了。

第四場第一節,火箭得到34分,其中內線得分22。山呼海嘯般朝禁區傾瀉火力。這是火箭對雷霆第四場的戰略:那場雷霆鎖火箭三分球,結果內內12投12中。

防守端,針對萊納德,高位延阻,不讓他輕鬆面對籃筐;當然要針對性放空啦。於是,和騎士對付猛龍、奇才對付凱爾特人一樣,火箭針對性放空馬刺的弱側底角。

——如果強側底角是穆雷?也放空。

馬刺全場獲得一大堆翼側和底角的三分機會,都猶豫:與凱爾特人面對的問題一樣,馬刺的外圍諸位,要麼投(沒太多把握),要麼突(穆雷玩了幾個漂亮的),但突分好像變不出花來;一旦投丟,因為都散在底角,火箭就地一個反擊。

第一節往馬刺內線傾瀉完火力後,火箭繼續變招。第一節後半段開始,路易斯-威廉姆斯和戈登得到球權,清空單挑:馬刺擴防,內線空空,外圍也是老老實實單防;路易斯和戈登急停來去晃,馬刺很尷尬。第二節後半段,馬刺放小球,萊納德連續得分,但火箭找高位擋拆換防,追著長人揍。哈登今天輕輕鬆鬆,三分線內7投6中。

第三節,火箭再變一個:換防逼馬刺單挑,甚至使出哈登對位阿爾德里奇這種邪招——雖然並不算成功吧——然後造失誤、刷反擊,哈登忽然又開始帶頭飆三分球了,顯出第一節那22分內線得分都是伏筆。

到第四節波波維奇不打了,讓萊納德坐下去,然後看穆雷們玩兒。

————————————

哈登28分12助攻。沃爾27分12助攻。勒布朗35+9+6。

贏球的這三位是現在季後賽還留著的三位出球大能手——哪位說了,庫裡一高興也能打出這種數據,的確,但勇士如果得靠庫裡刷出二位數助攻,說明他們體系運轉有問題了。

觀察他們不同場次之間的變化,是很好玩的。

勒布朗四場表現基本如一,因為猛龍的防守就沒有變化能搖撼他——反過來,猛龍防守也沒什麼變化。

沃爾則是根據凱爾特人的策略,決定自己找比爾(比如今天)、找莫里斯(比如第二場)、找戈塔特、找波特、找奧佈雷,還是自己打(比如今天第二節,或者第二場)。

哈登第一場20分14助攻,第三場43分5助攻,今天28分12助攻,也是起落無常,隨機應變:他得根據馬刺的防守,決定自己是突分、是接管單挑、是起節奏、是找隊友將馬刺的內線收拾老實了,再開始找三分球。

但他們今天贏球,有一個共同點:

——本隊都針對性地,夾擊對方的持球王牌,放空對方的角色球員,逼對方角色球員做決定(許多是錯誤的)之後,堅決推反擊。

——這也是小托馬斯還不如沃爾、萊納德還不如哈登、全聯盟都沒誰搞得定勒布朗的地方:他們不怕夾擊,針對性策略要多少有多少。萊納德和小托馬斯一旦被夾擊了,就得靠隊友;沃爾和哈登們哪怕被夾擊,也能儘量讓隊友們舒服——當然了,他們的隊友都有足夠的射程和持球,也是原因。勒布朗身邊則有沃爾和射手群嘛。

——說白了,騎士的夾擊、奇才的上線夾擊和火箭第三節的大膽換防,就是,“我有勒布朗/沃爾/哈登,而你沒有,我就是敢這麼賭!”

多個持球創造性巨星,就是多一種選擇:別人靠調整陣容才能做到的事,這裡巨星切換一個選項就可以了。

當然,這種煩惱,勇士不太遇得到。什麼叫被放空?什麼叫被夾擊?什麼叫角色球員自主決策?完全不懂得你們在說什麼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