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們迴應中美經貿摩擦影響:不懼風雨 做強主業'

"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9月4日,多位企業家齊聚由經濟日報社主辦,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中國企業家》雜誌社承辦的“企業家經濟形勢會商會”。談到中美經貿摩擦帶來的影響,企業家們表達了做強主業、不懼風雨、奮力前行的共同心聲。“堅定、堅持、堅忍、堅韌”——成為企業家們共同的追求。

轉型升級 確立核心競爭力

“中美經貿摩擦,我認為是中國製造行業進行產業轉型升級的很好時間窗口。”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表示,應對中美經貿摩擦,企業要變被動為主動,變艱難為機會。中國服裝行業有著世界公認的最優質產能,但東南亞地區廉價勞動力對我國形成競爭,導致部分企業訂單減少。夏華說,服裝企業並非沒有出路,中國服裝產業是高頻剛需產業,存在巨大的產業升級和變革機會,當下服裝行業正由“服裝製造”向“服裝智造”轉變。“近5年,我們集合了400多家優質的製造工廠,共同創建了集合智造。集合智造專注於服裝產業升級與變革,對優質資源進行整合,激活產業存量資產,集合設計、集合生產、集合訂單、集合供應,打造服裝生態鏈,將高品質、高性價比的服裝呈現給消費者。”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企業就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應對中美經貿摩擦,我們首先選擇對品牌定位進行重新梳理,確立核心競爭力。”探路者董事長兼總裁王靜表示,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企業沒有盲目冒進,而是“穩”字當頭。通過品牌定位的再梳理,努力讓戶外專業產品更加年輕時尚,同時充滿科技感。一些風風雨雨,企業必然要經歷,風物長宜放眼量。

環信科技聯合創始人馬曉宇表示,當前我國對安全越來越重視、越來越強調自主可控,這對於做雲服務、做軟件的企業而言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企業正在提升產品在自主安全可控方面的優勢,推出一些新的產品,不斷推動企業發展。

“企業要專注主業、踏踏實實把公司治理做好,真正給客戶創造價值、給社會創造價值,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綠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吳立群說。

無懼風雨 做時代的企業

“中美經貿摩擦以來,中歐班列貨運量增加,運行平穩。”泰通國際運輸有限公司董事長楚軒稱,從保定—明斯克,保定—喀什—中亞,保定—莫斯科等多箇中歐國際班列運行情況看,貨運業務穩步增長,表明我國同中亞、歐洲的經貿往來日益密切。企業正在積極推進保定—摩洛哥的海上多式聯運貿易渠道,進一步推進和非洲的貿易往來,為華北地區的外向型經濟發展,開闢海上的新通道。

“企業無懼風雨,才能做時代的企業。”藍帆醫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文靜表示,企業要靠創新來轉型,靠創新來走出個新的模式、新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藍帆醫療作為一家外向型民營企業,主營業務為醫用和健康防護手套,90%以上產品出口。企業早在2013年就開始立足主業的轉型升級之路,一是對原有產業技術升級和加大國內市場的培育;二是通過海外併購來嫁接新動能,佈局可持續發展的醫療器械產品與技術,企業走出去的同時把國際最領先的技術拿回中國產業化。通過兩條腿走路,有效地減少了中美經貿摩擦對企業造成的影響,企業業務上半年還實現了70%的增長。

“我國面臨如何從一個製造大國變成一個創新大國。”達闥科技創始人兼CEO黃曉慶認為,要發揮好政府“有形的手”作用,通過政府引導基金等方式,不斷鼓勵創新和技術進步,真正發揮政府引導基金支持早期企業的作用;同時,以市場化的手段,推動核心技術進行產業轉化。中國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企業總是要經歷風雨的,世界上有很多百年企業,都是從風雨中走過來的。中國企業要努力成為百年企業,就要具備工匠精神,避免浮躁,紮紮實實做強主業。”王靜說。

“每家企業做好我們自己,就是最好的愛國。”劉文靜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吳 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