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小區居民比上海人還會扔垃圾!廚餘垃圾只在規定的兩小時扔'

垃圾分類小課堂 上海 深圳 南方都市報 2019-08-17
"

南都訊 記者張馨怡隨著上海強制實施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已成為全國焦點。作為全國垃圾分類工作首批46個先行先試的重點城市之一,今年年底內,要求深圳所有有物業管理的住宅小區要實現樓層垃圾撤桶形成集中分類投放模式。在深圳,有一個小區的市民比上海人還會扔垃圾!已經進入垃圾分類3.0模式的福田區梅林一村,兩個月以來每天定時定點投放廚餘垃圾,實行準確率高達80%。

"

南都訊 記者張馨怡隨著上海強制實施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已成為全國焦點。作為全國垃圾分類工作首批46個先行先試的重點城市之一,今年年底內,要求深圳所有有物業管理的住宅小區要實現樓層垃圾撤桶形成集中分類投放模式。在深圳,有一個小區的市民比上海人還會扔垃圾!已經進入垃圾分類3.0模式的福田區梅林一村,兩個月以來每天定時定點投放廚餘垃圾,實行準確率高達80%。

深圳一小區居民比上海人還會扔垃圾!廚餘垃圾只在規定的兩小時扔

梅林一村小區自6月底加上實行廚餘垃圾定時定點投放,每天19:00-21:00可投放廚餘垃圾。小區內35個垃圾投放點都配有垃圾分類督導員。

督導員:變身流動廣告,提醒之餘記錄分類情況

“您好,請正確分類投放垃圾,謝謝。”傍晚的梅林一村,是垃圾分類點最忙碌的時候。只要有人靠近,紅外感應的喇叭就會響起這聲提示。牆上張貼著垃圾分類的提示,面前就是幾個大桶——燈管、電池放置在最左邊,玻璃、金屬、塑料、紙類順次排開,空著一個位置後,就是最大的“其他垃圾”桶了。

而這個空著的位置,原本是用於放置“廚餘垃圾”桶的。自今年6月27日以來,投放時間變成了每天19:00-21:00,只有在這個時間點裡“廚餘垃圾”桶才會推出來。

晚上7點多,不少居民就從樓棟裡走出來丟垃圾了。與上海的乾溼垃圾分類模式略微不同的是,深圳的生活垃圾現在主要分為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喇叭提醒的同時,每個垃圾分類站點旁還站著一名垃圾分類督導員,登記居民垃圾分類的情況。

身著紅色T恤的焦發明是梅林一村的一名垃圾分類督導員,胸前印著“垃圾分類督導員”,背後印著“廚餘垃圾投放時間19:00-21:00”,督導員變身“流動廣告”,時刻提醒居民垃圾分類。事實上,焦發明在梅林一村擔任了16年保潔員,自打實行垃圾分類3.0模式以來,他的身份就發生了變化。

從最初“其他垃圾”桶早上一來就堆得高高的,轉變為現在基本都放不滿的情況,焦發明認為居民基本能做到自己去分類了。“我們有30多個督導員,我們會提醒他們要分類。目前80%以上的居民能夠接受。”

通常來說,督導員不僅要幫助一些不會分類或者沒有分類意識的居民進行垃圾分類,同時還要詳細記錄每天晚上7-9點的分類情況。在毛建新的督導記錄表上,晚上八點不到就已經記錄了26名住戶的分類情況。此外,2019年,梅林一村率先在全市啟用攝像頭輔助設備,精準記錄、科學分析居民投放行為,垃圾分類更加精細化、智能化。

"

南都訊 記者張馨怡隨著上海強制實施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已成為全國焦點。作為全國垃圾分類工作首批46個先行先試的重點城市之一,今年年底內,要求深圳所有有物業管理的住宅小區要實現樓層垃圾撤桶形成集中分類投放模式。在深圳,有一個小區的市民比上海人還會扔垃圾!已經進入垃圾分類3.0模式的福田區梅林一村,兩個月以來每天定時定點投放廚餘垃圾,實行準確率高達80%。

深圳一小區居民比上海人還會扔垃圾!廚餘垃圾只在規定的兩小時扔

梅林一村小區自6月底加上實行廚餘垃圾定時定點投放,每天19:00-21:00可投放廚餘垃圾。小區內35個垃圾投放點都配有垃圾分類督導員。

督導員:變身流動廣告,提醒之餘記錄分類情況

“您好,請正確分類投放垃圾,謝謝。”傍晚的梅林一村,是垃圾分類點最忙碌的時候。只要有人靠近,紅外感應的喇叭就會響起這聲提示。牆上張貼著垃圾分類的提示,面前就是幾個大桶——燈管、電池放置在最左邊,玻璃、金屬、塑料、紙類順次排開,空著一個位置後,就是最大的“其他垃圾”桶了。

而這個空著的位置,原本是用於放置“廚餘垃圾”桶的。自今年6月27日以來,投放時間變成了每天19:00-21:00,只有在這個時間點裡“廚餘垃圾”桶才會推出來。

晚上7點多,不少居民就從樓棟裡走出來丟垃圾了。與上海的乾溼垃圾分類模式略微不同的是,深圳的生活垃圾現在主要分為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喇叭提醒的同時,每個垃圾分類站點旁還站著一名垃圾分類督導員,登記居民垃圾分類的情況。

身著紅色T恤的焦發明是梅林一村的一名垃圾分類督導員,胸前印著“垃圾分類督導員”,背後印著“廚餘垃圾投放時間19:00-21:00”,督導員變身“流動廣告”,時刻提醒居民垃圾分類。事實上,焦發明在梅林一村擔任了16年保潔員,自打實行垃圾分類3.0模式以來,他的身份就發生了變化。

從最初“其他垃圾”桶早上一來就堆得高高的,轉變為現在基本都放不滿的情況,焦發明認為居民基本能做到自己去分類了。“我們有30多個督導員,我們會提醒他們要分類。目前80%以上的居民能夠接受。”

通常來說,督導員不僅要幫助一些不會分類或者沒有分類意識的居民進行垃圾分類,同時還要詳細記錄每天晚上7-9點的分類情況。在毛建新的督導記錄表上,晚上八點不到就已經記錄了26名住戶的分類情況。此外,2019年,梅林一村率先在全市啟用攝像頭輔助設備,精準記錄、科學分析居民投放行為,垃圾分類更加精細化、智能化。

深圳一小區居民比上海人還會扔垃圾!廚餘垃圾只在規定的兩小時扔

對於一些居民沒有分類的垃圾,督導員也會協助處理。

居民:幫督導員節約時間,養成垃圾分類習慣

劉先生是住在梅林一村小區28棟的居民,自1999年搬來後已經居住了20年。此前在一些比較先進的國家遊覽時,他也曾羨慕過他們對於垃圾分類的執行效果。自去年開始,深圳市在梅林一村小區率先實行垃圾分類,給他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以前只會分電池,但是廚餘垃圾和其他的可回收垃圾都會混在一起,後來我們從去年開始規範引導以後,慢慢也就形成習慣了。”如今,劉先生家裡常備的垃圾桶有三個。廚房的垃圾桶專門用來放置廚餘垃圾,客廳和房間的則投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

和劉先生養成了同樣習慣的還有廖女士。晚上7點多,她拎著三個垃圾袋下樓。只見她將兩個袋子扔進“其他垃圾”桶後,又打開了一個裝著剩飯剩菜的袋子,託著袋子的底將飯菜倒入“廚餘垃圾”桶後,反手將垃圾袋扔入“其他垃圾”桶中,再走向洗手檯將手洗淨。

這套流程的熟悉程度,得益於她堅持垃圾分類。在她看來,督導員每天都堅守在垃圾投放點旁很辛苦,為了讓督導員省點功夫,自己從來都是主動分類。“佔用幾分鐘散步的時間就能分類。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放在這裡,督導員就會很辛苦,大家為什麼不幫他節約點時間呢?”

"

南都訊 記者張馨怡隨著上海強制實施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已成為全國焦點。作為全國垃圾分類工作首批46個先行先試的重點城市之一,今年年底內,要求深圳所有有物業管理的住宅小區要實現樓層垃圾撤桶形成集中分類投放模式。在深圳,有一個小區的市民比上海人還會扔垃圾!已經進入垃圾分類3.0模式的福田區梅林一村,兩個月以來每天定時定點投放廚餘垃圾,實行準確率高達80%。

深圳一小區居民比上海人還會扔垃圾!廚餘垃圾只在規定的兩小時扔

梅林一村小區自6月底加上實行廚餘垃圾定時定點投放,每天19:00-21:00可投放廚餘垃圾。小區內35個垃圾投放點都配有垃圾分類督導員。

督導員:變身流動廣告,提醒之餘記錄分類情況

“您好,請正確分類投放垃圾,謝謝。”傍晚的梅林一村,是垃圾分類點最忙碌的時候。只要有人靠近,紅外感應的喇叭就會響起這聲提示。牆上張貼著垃圾分類的提示,面前就是幾個大桶——燈管、電池放置在最左邊,玻璃、金屬、塑料、紙類順次排開,空著一個位置後,就是最大的“其他垃圾”桶了。

而這個空著的位置,原本是用於放置“廚餘垃圾”桶的。自今年6月27日以來,投放時間變成了每天19:00-21:00,只有在這個時間點裡“廚餘垃圾”桶才會推出來。

晚上7點多,不少居民就從樓棟裡走出來丟垃圾了。與上海的乾溼垃圾分類模式略微不同的是,深圳的生活垃圾現在主要分為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喇叭提醒的同時,每個垃圾分類站點旁還站著一名垃圾分類督導員,登記居民垃圾分類的情況。

身著紅色T恤的焦發明是梅林一村的一名垃圾分類督導員,胸前印著“垃圾分類督導員”,背後印著“廚餘垃圾投放時間19:00-21:00”,督導員變身“流動廣告”,時刻提醒居民垃圾分類。事實上,焦發明在梅林一村擔任了16年保潔員,自打實行垃圾分類3.0模式以來,他的身份就發生了變化。

從最初“其他垃圾”桶早上一來就堆得高高的,轉變為現在基本都放不滿的情況,焦發明認為居民基本能做到自己去分類了。“我們有30多個督導員,我們會提醒他們要分類。目前80%以上的居民能夠接受。”

通常來說,督導員不僅要幫助一些不會分類或者沒有分類意識的居民進行垃圾分類,同時還要詳細記錄每天晚上7-9點的分類情況。在毛建新的督導記錄表上,晚上八點不到就已經記錄了26名住戶的分類情況。此外,2019年,梅林一村率先在全市啟用攝像頭輔助設備,精準記錄、科學分析居民投放行為,垃圾分類更加精細化、智能化。

深圳一小區居民比上海人還會扔垃圾!廚餘垃圾只在規定的兩小時扔

對於一些居民沒有分類的垃圾,督導員也會協助處理。

居民:幫督導員節約時間,養成垃圾分類習慣

劉先生是住在梅林一村小區28棟的居民,自1999年搬來後已經居住了20年。此前在一些比較先進的國家遊覽時,他也曾羨慕過他們對於垃圾分類的執行效果。自去年開始,深圳市在梅林一村小區率先實行垃圾分類,給他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以前只會分電池,但是廚餘垃圾和其他的可回收垃圾都會混在一起,後來我們從去年開始規範引導以後,慢慢也就形成習慣了。”如今,劉先生家裡常備的垃圾桶有三個。廚房的垃圾桶專門用來放置廚餘垃圾,客廳和房間的則投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

和劉先生養成了同樣習慣的還有廖女士。晚上7點多,她拎著三個垃圾袋下樓。只見她將兩個袋子扔進“其他垃圾”桶後,又打開了一個裝著剩飯剩菜的袋子,託著袋子的底將飯菜倒入“廚餘垃圾”桶後,反手將垃圾袋扔入“其他垃圾”桶中,再走向洗手檯將手洗淨。

這套流程的熟悉程度,得益於她堅持垃圾分類。在她看來,督導員每天都堅守在垃圾投放點旁很辛苦,為了讓督導員省點功夫,自己從來都是主動分類。“佔用幾分鐘散步的時間就能分類。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放在這裡,督導員就會很辛苦,大家為什麼不幫他節約點時間呢?”

深圳一小區居民比上海人還會扔垃圾!廚餘垃圾只在規定的兩小時扔

梅林一村垃圾分類投放點都設有洗手池。

物管:定期宣傳培養習慣,每天產生兩噸廚餘垃圾

梅林一村共有96棟6840戶居民,設置了35個垃圾投放點。深業物業梅林一村管理處主任沈燕介紹,之所以選擇每天晚上7-9點投放廚餘垃圾,是考慮到大部分居民晚上做了晚飯以後,便於引導他們投放。同時,梅林一村每棟樓的大堂裡都設有垃圾分類的指引宣傳長期貼在小區的通告欄。工作人員還給每家每戶發放垃圾分類指引。

事實上,垃圾分類習慣的養成看的不僅僅是投放那一瞬間的動作。在梅林一村小區,並非每棟樓下都設置了垃圾分類投放點,意味著部分居民需要步行穿越幾棟樓才能扔垃圾。我們注意到,在多層區6區,30棟到40棟之間只設置了一個垃圾分類投放點。沈燕表示,居住於此的356戶居民都需要來該點投放,最遠的要步行3-5分鐘,但該點每天依然可以收集兩桶廚餘垃圾。

經過一年的努力,目前梅林一村每日產生的廚餘垃圾量發生了較大變化,“從最早剛開始分類的時候,原來每天只有幾百公斤,到現在每天產生兩噸的廚餘垃圾量。”短短1個月內,梅林一村小區廚餘垃圾從最初的每晚3桶攀升到每晚22桶。據統計,梅林一村小區分類廚餘垃圾2000kg/日,戶均分類0.3kg,高於臺北0.2kg水平,垃圾分類普及率更是達到80%。此外,該小區的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的數量也都在上升,下降的只有其他垃圾量,側面證明了垃圾分類的實施效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