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俠客”在“藍天”下守護生命 聽萊蕪藍天救援隊講述生死博弈的故事'

""“民間俠客”在“藍天”下守護生命 聽萊蕪藍天救援隊講述生死博弈的故事

在萊蕪有這樣一支隊伍,有人走失,他們緊急尋蹤;有人溺水,他們緊急搜救;出現災情,他們緊急馳援,玉樹地震、雅安地震、魯甸地震、濰坊水災……哪裡有險情,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不是消防隊員、不是部隊官兵,卻如戰士一樣赴湯蹈火,履行職責。每當他們出現的時候,總給人一種信任與溫暖,他們就是萊蕪藍天救援隊,他們被稱為仗劍走天涯的俠客。這群由熱愛公益事業的志願人士組成的隊伍,由最初的十幾人發展到如今的正式隊員50人、志願者200餘人的大部隊,這群“民間俠客”已由星星之火發展為燎原之勢。

遺書中寫滿隊員出征前的牽掛

"“民間俠客”在“藍天”下守護生命 聽萊蕪藍天救援隊講述生死博弈的故事

在萊蕪有這樣一支隊伍,有人走失,他們緊急尋蹤;有人溺水,他們緊急搜救;出現災情,他們緊急馳援,玉樹地震、雅安地震、魯甸地震、濰坊水災……哪裡有險情,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不是消防隊員、不是部隊官兵,卻如戰士一樣赴湯蹈火,履行職責。每當他們出現的時候,總給人一種信任與溫暖,他們就是萊蕪藍天救援隊,他們被稱為仗劍走天涯的俠客。這群由熱愛公益事業的志願人士組成的隊伍,由最初的十幾人發展到如今的正式隊員50人、志願者200餘人的大部隊,這群“民間俠客”已由星星之火發展為燎原之勢。

遺書中寫滿隊員出征前的牽掛

“民間俠客”在“藍天”下守護生命 聽萊蕪藍天救援隊講述生死博弈的故事

2014年8月3日,雲南魯甸發生地震,牽動著全國各地人民的心。萊蕪藍天救援隊也參與了此次搜救任務。

10天的搜救,讓第一次參加地震救援的隊員鄒篤勝、魏新勝等人度過了10個難忘的日夜,“在剛開始救援的幾天,災區餘震不斷,開車從山體旁經過,被落石砸中是太平常的事了。”鄒篤勝說,“有一次,我們搜救車輛經過山路,一塊從旁邊峭壁上滾落的大石‘哐’的一聲就砸在了車上。還好車子通過得較快,砸中的是車尾,否則可能就永遠地在雲南了。”

剛剛到達災區時,災區的食品和飲用水供應十分緊張。為了節省物資,隊員們三個人一天只喝了一瓶礦泉水。當他們把一個個裝滿食品和生活用品的賑濟箱發到災民手中時都已是熱淚盈眶,“這下可好了,災民們總算能吃上像樣的東西了。”

由於大型救援往往需要深入災區中心,危險與意外隨時都會到來,隊員們在出大型救援任務前都會偷偷瞞著家人前去。為了避免出現意外來不及和家人交代他們出發前都會寫下遺書,也會相互拜託隊友未來照顧自己的家庭,如果能回來就將遺書燒掉。這些年來,他們已累計寫過十幾封遺書。

今年33歲的盧章參與了去年濰坊抗洪救災,這是他加入藍天救援隊後執行的第一個大型救援任務。臨行前,他在遺書中對妻子寫道:我此次前去救災不要告訴父母,未來情況不知道如何,如果我有意外還要辛苦你照顧好孩子,照顧好老人!

"“民間俠客”在“藍天”下守護生命 聽萊蕪藍天救援隊講述生死博弈的故事

在萊蕪有這樣一支隊伍,有人走失,他們緊急尋蹤;有人溺水,他們緊急搜救;出現災情,他們緊急馳援,玉樹地震、雅安地震、魯甸地震、濰坊水災……哪裡有險情,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不是消防隊員、不是部隊官兵,卻如戰士一樣赴湯蹈火,履行職責。每當他們出現的時候,總給人一種信任與溫暖,他們就是萊蕪藍天救援隊,他們被稱為仗劍走天涯的俠客。這群由熱愛公益事業的志願人士組成的隊伍,由最初的十幾人發展到如今的正式隊員50人、志願者200餘人的大部隊,這群“民間俠客”已由星星之火發展為燎原之勢。

遺書中寫滿隊員出征前的牽掛

“民間俠客”在“藍天”下守護生命 聽萊蕪藍天救援隊講述生死博弈的故事

2014年8月3日,雲南魯甸發生地震,牽動著全國各地人民的心。萊蕪藍天救援隊也參與了此次搜救任務。

10天的搜救,讓第一次參加地震救援的隊員鄒篤勝、魏新勝等人度過了10個難忘的日夜,“在剛開始救援的幾天,災區餘震不斷,開車從山體旁經過,被落石砸中是太平常的事了。”鄒篤勝說,“有一次,我們搜救車輛經過山路,一塊從旁邊峭壁上滾落的大石‘哐’的一聲就砸在了車上。還好車子通過得較快,砸中的是車尾,否則可能就永遠地在雲南了。”

剛剛到達災區時,災區的食品和飲用水供應十分緊張。為了節省物資,隊員們三個人一天只喝了一瓶礦泉水。當他們把一個個裝滿食品和生活用品的賑濟箱發到災民手中時都已是熱淚盈眶,“這下可好了,災民們總算能吃上像樣的東西了。”

由於大型救援往往需要深入災區中心,危險與意外隨時都會到來,隊員們在出大型救援任務前都會偷偷瞞著家人前去。為了避免出現意外來不及和家人交代他們出發前都會寫下遺書,也會相互拜託隊友未來照顧自己的家庭,如果能回來就將遺書燒掉。這些年來,他們已累計寫過十幾封遺書。

今年33歲的盧章參與了去年濰坊抗洪救災,這是他加入藍天救援隊後執行的第一個大型救援任務。臨行前,他在遺書中對妻子寫道:我此次前去救災不要告訴父母,未來情況不知道如何,如果我有意外還要辛苦你照顧好孩子,照顧好老人!

“民間俠客”在“藍天”下守護生命 聽萊蕪藍天救援隊講述生死博弈的故事

思前想後的盧章覺得第一次救援不知情況如何,還是要和妻子交代一番。剛開始,盧章遭到家人的極力反對。

“妻子不同意,以離婚相逼,我知道她是擔心我。我是家裡的獨子,自己的孩子也不大,肩上的擔子也很重。但是在危險面前,總要有人挺身而出,好在妻子通情達理,做了幾次工作她才瞞著家人勉強同意。”盧章說。

在隊員張震的遺書中,他給自己的未婚妻這樣寫道:“如果我有意外,忘了我,找個好人嫁了吧,如果我活著回來,咱們結婚!”

前往災區一線,水面上漂浮著家禽腐爛的屍體、樹木、發黴的糧食。看到這一切,盧章震驚之後就是奔著去救人,心裡想著就是救人、救人!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去想恐懼,想一些害怕的事。

“第一天,我負責搜救一個被洪水沖走的小女孩,傍晚時分,當我們找到女孩時,女孩的父親瘋子一般地抱著女孩向我們致謝,那個時候榮譽感油然而生,感覺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盧章說。

休息了兩個小時,救援隊便連夜趕赴壽光。“我們趕到壽光的時候,受災區基本看不到陸地,空氣中混雜著各種發黴和腐爛的氣味讓人作嘔。”

儘管條件惡劣,卻沒有一名隊員想著退卻,他們牽掛的是受災的群眾。

15天的救援工作,頂著烈日,衣服穿在身上,溼了幹、幹了又溼透,卻沒有更換過。沒有洗漱的條件,同行的4位女隊員同樣堅持了下來。連續高強度的工作一天一頓幹吃方便麵,讓救援隊員體力極度透支,每天他們都相互攙扶著為彼此打氣,每當看到群眾熱情的目光時,他們又渾身充滿了能量。

救援回來,隊員們顧不上渾身是傷,紛紛回家報平安。

盧章回到家才得知,他的母親在他走後的第二天就知道他去了救援一線,儘管心裡擔心,卻沒有打一個電話,為的就是怕盧章分心。

回到家的盧章撲通一聲跪在母親面前,“媽,我不孝,讓您擔心了!”

“兒啊,你要是出事,我們可怎麼活!”老母親哭著一巴掌打過來,卻輕輕地落在了盧章的臉上,心疼地拉著他的手,仔細查看他的傷口。

“家人在知道我的整個救援過程後就不再責備我,他們很理解,明白我做的事情是有價值的。”盧章說。

從成為救援隊一員的那一刻起,每名戰士都要成長,都將體會到生之寶貴與死之慘痛。在救援過程中隨時會有生命危險,但在命懸一線時他們都沒想過退縮。

生命救援,是一個要經常進入危險環境拯救受困者的過程。當冒著危險衝向一個個救援現場時,有一份強大的力量來自家人的理解和支持,這份理解和支持令人感動。

這是一群“快樂的傻子”

"“民間俠客”在“藍天”下守護生命 聽萊蕪藍天救援隊講述生死博弈的故事

在萊蕪有這樣一支隊伍,有人走失,他們緊急尋蹤;有人溺水,他們緊急搜救;出現災情,他們緊急馳援,玉樹地震、雅安地震、魯甸地震、濰坊水災……哪裡有險情,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不是消防隊員、不是部隊官兵,卻如戰士一樣赴湯蹈火,履行職責。每當他們出現的時候,總給人一種信任與溫暖,他們就是萊蕪藍天救援隊,他們被稱為仗劍走天涯的俠客。這群由熱愛公益事業的志願人士組成的隊伍,由最初的十幾人發展到如今的正式隊員50人、志願者200餘人的大部隊,這群“民間俠客”已由星星之火發展為燎原之勢。

遺書中寫滿隊員出征前的牽掛

“民間俠客”在“藍天”下守護生命 聽萊蕪藍天救援隊講述生死博弈的故事

2014年8月3日,雲南魯甸發生地震,牽動著全國各地人民的心。萊蕪藍天救援隊也參與了此次搜救任務。

10天的搜救,讓第一次參加地震救援的隊員鄒篤勝、魏新勝等人度過了10個難忘的日夜,“在剛開始救援的幾天,災區餘震不斷,開車從山體旁經過,被落石砸中是太平常的事了。”鄒篤勝說,“有一次,我們搜救車輛經過山路,一塊從旁邊峭壁上滾落的大石‘哐’的一聲就砸在了車上。還好車子通過得較快,砸中的是車尾,否則可能就永遠地在雲南了。”

剛剛到達災區時,災區的食品和飲用水供應十分緊張。為了節省物資,隊員們三個人一天只喝了一瓶礦泉水。當他們把一個個裝滿食品和生活用品的賑濟箱發到災民手中時都已是熱淚盈眶,“這下可好了,災民們總算能吃上像樣的東西了。”

由於大型救援往往需要深入災區中心,危險與意外隨時都會到來,隊員們在出大型救援任務前都會偷偷瞞著家人前去。為了避免出現意外來不及和家人交代他們出發前都會寫下遺書,也會相互拜託隊友未來照顧自己的家庭,如果能回來就將遺書燒掉。這些年來,他們已累計寫過十幾封遺書。

今年33歲的盧章參與了去年濰坊抗洪救災,這是他加入藍天救援隊後執行的第一個大型救援任務。臨行前,他在遺書中對妻子寫道:我此次前去救災不要告訴父母,未來情況不知道如何,如果我有意外還要辛苦你照顧好孩子,照顧好老人!

“民間俠客”在“藍天”下守護生命 聽萊蕪藍天救援隊講述生死博弈的故事

思前想後的盧章覺得第一次救援不知情況如何,還是要和妻子交代一番。剛開始,盧章遭到家人的極力反對。

“妻子不同意,以離婚相逼,我知道她是擔心我。我是家裡的獨子,自己的孩子也不大,肩上的擔子也很重。但是在危險面前,總要有人挺身而出,好在妻子通情達理,做了幾次工作她才瞞著家人勉強同意。”盧章說。

在隊員張震的遺書中,他給自己的未婚妻這樣寫道:“如果我有意外,忘了我,找個好人嫁了吧,如果我活著回來,咱們結婚!”

前往災區一線,水面上漂浮著家禽腐爛的屍體、樹木、發黴的糧食。看到這一切,盧章震驚之後就是奔著去救人,心裡想著就是救人、救人!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去想恐懼,想一些害怕的事。

“第一天,我負責搜救一個被洪水沖走的小女孩,傍晚時分,當我們找到女孩時,女孩的父親瘋子一般地抱著女孩向我們致謝,那個時候榮譽感油然而生,感覺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盧章說。

休息了兩個小時,救援隊便連夜趕赴壽光。“我們趕到壽光的時候,受災區基本看不到陸地,空氣中混雜著各種發黴和腐爛的氣味讓人作嘔。”

儘管條件惡劣,卻沒有一名隊員想著退卻,他們牽掛的是受災的群眾。

15天的救援工作,頂著烈日,衣服穿在身上,溼了幹、幹了又溼透,卻沒有更換過。沒有洗漱的條件,同行的4位女隊員同樣堅持了下來。連續高強度的工作一天一頓幹吃方便麵,讓救援隊員體力極度透支,每天他們都相互攙扶著為彼此打氣,每當看到群眾熱情的目光時,他們又渾身充滿了能量。

救援回來,隊員們顧不上渾身是傷,紛紛回家報平安。

盧章回到家才得知,他的母親在他走後的第二天就知道他去了救援一線,儘管心裡擔心,卻沒有打一個電話,為的就是怕盧章分心。

回到家的盧章撲通一聲跪在母親面前,“媽,我不孝,讓您擔心了!”

“兒啊,你要是出事,我們可怎麼活!”老母親哭著一巴掌打過來,卻輕輕地落在了盧章的臉上,心疼地拉著他的手,仔細查看他的傷口。

“家人在知道我的整個救援過程後就不再責備我,他們很理解,明白我做的事情是有價值的。”盧章說。

從成為救援隊一員的那一刻起,每名戰士都要成長,都將體會到生之寶貴與死之慘痛。在救援過程中隨時會有生命危險,但在命懸一線時他們都沒想過退縮。

生命救援,是一個要經常進入危險環境拯救受困者的過程。當冒著危險衝向一個個救援現場時,有一份強大的力量來自家人的理解和支持,這份理解和支持令人感動。

這是一群“快樂的傻子”

“民間俠客”在“藍天”下守護生命 聽萊蕪藍天救援隊講述生死博弈的故事

作為一個純公益的救援團隊,隊員基本都是兼職,有汽車服務人員、個體戶、企業工人等。平日裡,他們都忙碌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一旦出現緊急情況,他們就會立刻集結。

“在災難面前,竭盡所能地挽救生命。”這是萊蕪藍天救援隊的口號。

張震告訴記者,萊蕪藍天救援隊成立是因為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之初,萊蕪的志願者自發地趕赴災區,由於沒有任何組織的授權,志願者被擋在震中地區之外,只能徒步進入震中地區,並且僅能從事簡單的物資運送工作。在現場,他們更是被專業救援隊員幹練、專業的救援工作深深吸引。

從汶川回來後,萊蕪的志願者聯繫到了北京藍天救援隊,在北京總隊的幫助下,萊蕪藍天救援隊在2012年成立。

藍天救援隊成立幾年來,這支民間公益力量,掐著秒針和時間賽跑、和死神賽跑,救助了許多人。“我們是一支純公益性質的救援隊伍,對於身處困難中的人,幫助他們根本不需要理由,幫助別人是我們最快樂的事情。”張震說。

從成立到現在,萊蕪藍天救援隊也承受到了不少的委屈和誤解,在一次雪野湖救援時,圍觀的村民問道:“你們打撈一次收多少錢?”

“我們是公益組織,不收費用。”隊員答道。

“不收錢,還這麼賣命的幹,是不是傻子?”許多人不理解。

今年51歲的隊員呂政才去年參與萊蕪地區一個水庫的救援,從接警到現場用了10分鐘的時間,卻被在場的落水人家屬指著鼻子破口大罵:“你們都是白痴嗎,來這麼晚,光知道收錢,你們得賠命!”

每當遇到此事,救援隊員都是忍受著委屈把任務做好。“有時候我們自我調侃:別人說我們是傻子,那我們就是快樂的傻子,有些事總要有傻子去做。其實我們不傻,我們只是尊重內心的選擇!”

那是一抹希望“藍”

"“民間俠客”在“藍天”下守護生命 聽萊蕪藍天救援隊講述生死博弈的故事

在萊蕪有這樣一支隊伍,有人走失,他們緊急尋蹤;有人溺水,他們緊急搜救;出現災情,他們緊急馳援,玉樹地震、雅安地震、魯甸地震、濰坊水災……哪裡有險情,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不是消防隊員、不是部隊官兵,卻如戰士一樣赴湯蹈火,履行職責。每當他們出現的時候,總給人一種信任與溫暖,他們就是萊蕪藍天救援隊,他們被稱為仗劍走天涯的俠客。這群由熱愛公益事業的志願人士組成的隊伍,由最初的十幾人發展到如今的正式隊員50人、志願者200餘人的大部隊,這群“民間俠客”已由星星之火發展為燎原之勢。

遺書中寫滿隊員出征前的牽掛

“民間俠客”在“藍天”下守護生命 聽萊蕪藍天救援隊講述生死博弈的故事

2014年8月3日,雲南魯甸發生地震,牽動著全國各地人民的心。萊蕪藍天救援隊也參與了此次搜救任務。

10天的搜救,讓第一次參加地震救援的隊員鄒篤勝、魏新勝等人度過了10個難忘的日夜,“在剛開始救援的幾天,災區餘震不斷,開車從山體旁經過,被落石砸中是太平常的事了。”鄒篤勝說,“有一次,我們搜救車輛經過山路,一塊從旁邊峭壁上滾落的大石‘哐’的一聲就砸在了車上。還好車子通過得較快,砸中的是車尾,否則可能就永遠地在雲南了。”

剛剛到達災區時,災區的食品和飲用水供應十分緊張。為了節省物資,隊員們三個人一天只喝了一瓶礦泉水。當他們把一個個裝滿食品和生活用品的賑濟箱發到災民手中時都已是熱淚盈眶,“這下可好了,災民們總算能吃上像樣的東西了。”

由於大型救援往往需要深入災區中心,危險與意外隨時都會到來,隊員們在出大型救援任務前都會偷偷瞞著家人前去。為了避免出現意外來不及和家人交代他們出發前都會寫下遺書,也會相互拜託隊友未來照顧自己的家庭,如果能回來就將遺書燒掉。這些年來,他們已累計寫過十幾封遺書。

今年33歲的盧章參與了去年濰坊抗洪救災,這是他加入藍天救援隊後執行的第一個大型救援任務。臨行前,他在遺書中對妻子寫道:我此次前去救災不要告訴父母,未來情況不知道如何,如果我有意外還要辛苦你照顧好孩子,照顧好老人!

“民間俠客”在“藍天”下守護生命 聽萊蕪藍天救援隊講述生死博弈的故事

思前想後的盧章覺得第一次救援不知情況如何,還是要和妻子交代一番。剛開始,盧章遭到家人的極力反對。

“妻子不同意,以離婚相逼,我知道她是擔心我。我是家裡的獨子,自己的孩子也不大,肩上的擔子也很重。但是在危險面前,總要有人挺身而出,好在妻子通情達理,做了幾次工作她才瞞著家人勉強同意。”盧章說。

在隊員張震的遺書中,他給自己的未婚妻這樣寫道:“如果我有意外,忘了我,找個好人嫁了吧,如果我活著回來,咱們結婚!”

前往災區一線,水面上漂浮著家禽腐爛的屍體、樹木、發黴的糧食。看到這一切,盧章震驚之後就是奔著去救人,心裡想著就是救人、救人!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去想恐懼,想一些害怕的事。

“第一天,我負責搜救一個被洪水沖走的小女孩,傍晚時分,當我們找到女孩時,女孩的父親瘋子一般地抱著女孩向我們致謝,那個時候榮譽感油然而生,感覺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盧章說。

休息了兩個小時,救援隊便連夜趕赴壽光。“我們趕到壽光的時候,受災區基本看不到陸地,空氣中混雜著各種發黴和腐爛的氣味讓人作嘔。”

儘管條件惡劣,卻沒有一名隊員想著退卻,他們牽掛的是受災的群眾。

15天的救援工作,頂著烈日,衣服穿在身上,溼了幹、幹了又溼透,卻沒有更換過。沒有洗漱的條件,同行的4位女隊員同樣堅持了下來。連續高強度的工作一天一頓幹吃方便麵,讓救援隊員體力極度透支,每天他們都相互攙扶著為彼此打氣,每當看到群眾熱情的目光時,他們又渾身充滿了能量。

救援回來,隊員們顧不上渾身是傷,紛紛回家報平安。

盧章回到家才得知,他的母親在他走後的第二天就知道他去了救援一線,儘管心裡擔心,卻沒有打一個電話,為的就是怕盧章分心。

回到家的盧章撲通一聲跪在母親面前,“媽,我不孝,讓您擔心了!”

“兒啊,你要是出事,我們可怎麼活!”老母親哭著一巴掌打過來,卻輕輕地落在了盧章的臉上,心疼地拉著他的手,仔細查看他的傷口。

“家人在知道我的整個救援過程後就不再責備我,他們很理解,明白我做的事情是有價值的。”盧章說。

從成為救援隊一員的那一刻起,每名戰士都要成長,都將體會到生之寶貴與死之慘痛。在救援過程中隨時會有生命危險,但在命懸一線時他們都沒想過退縮。

生命救援,是一個要經常進入危險環境拯救受困者的過程。當冒著危險衝向一個個救援現場時,有一份強大的力量來自家人的理解和支持,這份理解和支持令人感動。

這是一群“快樂的傻子”

“民間俠客”在“藍天”下守護生命 聽萊蕪藍天救援隊講述生死博弈的故事

作為一個純公益的救援團隊,隊員基本都是兼職,有汽車服務人員、個體戶、企業工人等。平日裡,他們都忙碌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一旦出現緊急情況,他們就會立刻集結。

“在災難面前,竭盡所能地挽救生命。”這是萊蕪藍天救援隊的口號。

張震告訴記者,萊蕪藍天救援隊成立是因為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之初,萊蕪的志願者自發地趕赴災區,由於沒有任何組織的授權,志願者被擋在震中地區之外,只能徒步進入震中地區,並且僅能從事簡單的物資運送工作。在現場,他們更是被專業救援隊員幹練、專業的救援工作深深吸引。

從汶川回來後,萊蕪的志願者聯繫到了北京藍天救援隊,在北京總隊的幫助下,萊蕪藍天救援隊在2012年成立。

藍天救援隊成立幾年來,這支民間公益力量,掐著秒針和時間賽跑、和死神賽跑,救助了許多人。“我們是一支純公益性質的救援隊伍,對於身處困難中的人,幫助他們根本不需要理由,幫助別人是我們最快樂的事情。”張震說。

從成立到現在,萊蕪藍天救援隊也承受到了不少的委屈和誤解,在一次雪野湖救援時,圍觀的村民問道:“你們打撈一次收多少錢?”

“我們是公益組織,不收費用。”隊員答道。

“不收錢,還這麼賣命的幹,是不是傻子?”許多人不理解。

今年51歲的隊員呂政才去年參與萊蕪地區一個水庫的救援,從接警到現場用了10分鐘的時間,卻被在場的落水人家屬指著鼻子破口大罵:“你們都是白痴嗎,來這麼晚,光知道收錢,你們得賠命!”

每當遇到此事,救援隊員都是忍受著委屈把任務做好。“有時候我們自我調侃:別人說我們是傻子,那我們就是快樂的傻子,有些事總要有傻子去做。其實我們不傻,我們只是尊重內心的選擇!”

那是一抹希望“藍”

“民間俠客”在“藍天”下守護生命 聽萊蕪藍天救援隊講述生死博弈的故事

今年40歲的董磊是萊蕪藍天救援隊的老隊員,許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家裡還有一位久病在床的老人需要他照顧。起初,董磊參與公益救援活動沒有現在這麼順利。

老人在病床離不開人,有一次董磊參與救援一天沒有回來,等回到家時,老人滿面怒色,“你就知道在外面跑,家裡人也等你救援呢,你人呢,要不是有鄰居照看我,今天還不知道有什麼情況呢!”

董磊滿面愧色,只能跪在老人身邊賠罪。

再後來,每當有救援任務時,董磊都提前安頓好老人再出發。他總說,“那一抹‘藍’帶給被救助者的是希望,看到被救者脫離了危險,我們真是打心裡高興。”

如今董磊家裡的老人對他很支持,老人總說:“你在外面幫助別人,你不在的時候,也總有人來照顧我,這就是社會需要的大愛。”

許多剛入隊的新隊員,在救援現場第一次接觸到失去的生命,都會有心理壓力。

新隊員田麗紅第一次參與水庫救援時,看著失去生命特徵的群眾特別自責,怪自己沒有快點、再快點。一連幾天,她天天晚上被噩夢驚醒。

老隊員總是這樣安慰新隊員:“我們是公益救援隊,是幫助別人的,我們盡到了最大的努力去救助別人,結果總要去接受。”

張震告訴記者,雖然他們是公益組織的救援隊,但是他們救援技能都是經過專業培訓過的。每年,隊員都會參加好幾場全國的救援培訓,不論是新隊員還是老隊員,能成為正式的救援隊員,都是經過多次培訓和考試後持證上崗。

救援裝備、物資、車輛等等都需要資金。沒有資金來源,這些錢都是隊員們自己掏腰包湊來的,每年隊員們都會無償捐助1萬元至2萬元,來支撐這隻隊伍的正常運轉。也正是因為這種精神,成就瞭如今的萊蕪藍天救援隊。

有些隊員一個月3000多元的工資,除去日常花銷,剩下的基本都捐了出來,有些隊員開著小賣部,也是把錢都補貼進了救援隊。

這些年,隨著隊伍的不斷壯大,萊蕪藍天救援隊人員和裝備也有了大幅提升,其中25人擁有美國AHA證書或紅十字會急救員證,40人擁有無線電業餘電臺操作證書,基礎救援裝備有全天候救援車兩輛、衝鋒舟(帶馬達)4艘、簡式擔架(筒式擔架)4個、潛水裝備2套、水下聲吶1套、地震破拆切割裝備、急救醫療箱等救援裝備。這些都是隊員們無私捐助的資金換來的。

藍天救援隊以志願服務為原則、協助政府應急體系開展防災、減災教育培訓,參與各種災害事故救援行動,減少災害和事故造成的財產和生命損失。作為一支綜合救援隊,在自然災害救援、山野救援、水域救援、洞穴救援、航空救援、地震城市救援及各種特殊環境下執行公益救援任務,同時進行戶外安全和緊急避險知識的普及培訓、大型群眾性活動的安全保障工作。

“我們擁有一批實戰經驗豐富的隊員,以弘揚‘人道、博愛、團結、奉獻’精神為宗旨。如果遇到困難時求助我們,我們絕對會在最短時間內趕到。”張震說。

“心中有愛,方行致遠。”隊員們一直堅持這種理念。“為了讓每一位需要被救助的群眾都能得到及時救援,讓社會更加美麗祥和,我們萊蕪藍天救援隊的成員們將一直行進在公益救援的路上,不會停歇。”張震說。

有星星之火才有燎原之勢

“人的一生很短暫,要在有效的時間裡多做有意義的事情,這樣會豐富我們存在的價值。”隊員們這麼說道。

現任隊長張印在一次山野救援中摔斷了腿,鋼釘拆下的第三天就參與了水庫救援,冰冷的河水刺激著他的傷口,上岸後他的兩腿都失去了知覺。“多參加一次救援,就是多一次心靈的洗禮,這是對生命的敬畏。”張印說。

每年的夏天都會有溺水的悲劇發生,救援隊每年都會執行溺水打撈的任務。為了減少悲劇的發生,做好安全教育。從2016年起,每當暑期來臨前萊蕪藍天救援隊都會到學校講解安全知識,整個夏季他們也會安排專人定期巡河,以免意外的發生。

很多人被萊蕪藍天救援隊的事蹟吸引,也加入進來。如今萊蕪藍天救援隊從成立之初十幾人的星星之火,發展到隊員50人、志願者200名的燎原之勢。

“這個社會是有溫度的,在危難時刻能幫人一把,就會讓更多人看到、更多的人效仿、讓更多的人伸出援手,將愛傳遞下去。”張印說。

叮鈴鈴……

一陣急促的電話聲打斷了記者的採訪。

“在汶河有群眾落水,疑似酒後在汶河游泳所致,請立刻前往營救!”

刷的一聲,隊員們幾乎同時起立,幾十秒的時間,他們就完成了所有前期工作,開著救援車再一次奔赴救援一線。

望著逐漸消失的車影,救援隊員爽朗的笑聲彷彿仍迴盪在耳畔……

公益評選活動目前仍然面向社會廣泛徵集。參評團體、個人可以到評選活動公共郵箱(郵箱:[email protected];密碼:gybm2019)自行下載推薦表、查看活動方案,也可掃描右方二維碼獲取推薦表等,並準備1000字左右的事蹟材料和能夠反映單位、個人事蹟的照片或視頻資料,將填好的推薦表及相關材料發送至活動指定郵箱([email protected])。經過評審和投票,主辦方將對當選者進行表彰。我們期待著您的參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