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脾氣好,卻險被此差生氣病,罵出一句粗口,今仍是老師口頭禪

孔子 宰予 慈祥 顓頊 衛靈公 黃帝 陶陶讀歷史 2019-05-03

在大眾眼中,倡導“仁者愛人”的孔夫子老先生,是為人師表、慈祥和藹之人。然而誰又能想到,這位大聖先師也曾罵過人,而捱罵之人正是孔子眼中最“差”的學生——宰予。

孔子脾氣好,卻險被此差生氣病,罵出一句粗口,今仍是老師口頭禪

宰予本是魯國人,他慕名來到孔子的私塾,用幾根臘肉充作了學費。此人能言善辯,聰明伶俐,很快便受到了孔夫子的重視,被分到了“言語”科。然而時間久了,孔子就覺得這個宰予有些不對勁,非常欠罵。

首先,宰予非常喜歡睡懶覺,即使白天也照睡不誤。在古代,燈油很貴,除非很有錢,一般人是很難在晚上挑燈學習的。因此,人們總會抓緊白天時間,刻苦學習,畢竟時間非常寶貴。然而宰予倒好,白天就睡覺,甚至他還有可能在上課時睡覺。

孔子脾氣好,卻險被此差生氣病,罵出一句粗口,今仍是老師口頭禪

在孔子眼中,“晝寢”這種行為是非常不對的。比如《韓詩外傳》中提到:“衛靈公晝寢而起,志氣益衰”。很顯然,在孔子看來,晝寢是非常沒志氣、沒鬥志的行為。因此孔子臭罵宰予: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按現代話:這學生真是“爛泥糊不上牆”,叫我怎麼教?如今過了2500年,如今老師仍時常用“朽木不可雕也”來形容不上進的“差生”。不得不說,孔子還真是咱們教師的祖師爺啊!

孔子之所以會以如此嚴厲的話責罵宰予,是因為他看重他的才華,同時也察覺到他身上的不穩定的因素,那就是太過聰明,喜歡鑽空子。

孔子脾氣好,卻險被此差生氣病,罵出一句粗口,今仍是老師口頭禪

一次,宰予問孔子:“我說老師,三年守喪之期太長了吧?咱們儒者三年不行禮,禮就壞了,三年不奏樂,樂也得崩,舊穀子吃光了,新穀子還會長呢,這鑽木取火的土辦法得換換。在我看,守孝一年就足夠了。”

宰予的話一下便觸到了孔子的黴頭,他一直講“克己復禮”,一直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宰予卻偏偏沒個人子的樣子,連最基本的三年守喪之禮也不願遵守。因此孔子沒好氣地問宰予:“食夫稻,衣夫錦,於汝安乎?

孔子脾氣好,卻險被此差生氣病,罵出一句粗口,今仍是老師口頭禪

翻譯過來就是,父母去世了,你穿錦緞,吃香喝辣,良心不會痛嗎?若按照一般的乖學生,必然會借坡下驢說:“不安”。然而“差生”宰予卻不按套路出牌,大大咧咧地說:“安”。隨後拍拍屁股就走人了。

看著宰予嘚瑟的背影,孔子無奈地說:“宰予太沒良心,就算是嬰兒,也要在父母懷裡蹭三年。因此普天之下,都有三年服喪之期。難道宰予從小就沒有被爹媽疼愛三年嗎?”隨後孔子又對弟子說,宰予是個不仁之人。

孔子脾氣好,卻險被此差生氣病,罵出一句粗口,今仍是老師口頭禪

此外,宰予還時常抖機靈,刁難孔子。日常愛問孔老夫子類似於“一個仁者應不應該跳下井裡去救另一位陷在井裡的仁者”這樣讓人兩難的問題,以此來嘲諷孔老夫子“見義勇為”和“明哲保身”兩種思想的衝突。

到了後來,孔子都懶得在理宰予。一日,宰予問孔子:“夫子夫子,你給我講講上古時代五帝(黃帝、顓頊、嚳、堯、舜)的高尚品德吧?”孔子冷冷地說:“予非其人也。”翻譯過來就是:“我又不是五帝,哪知道五帝之德是啥?”

孔子脾氣好,卻險被此差生氣病,罵出一句粗口,今仍是老師口頭禪

按照孔子的學問,自然知道如何回答,但對於這個“朽木不可雕”的學生,孔子已經沒有力氣去教導他了。雖然老師不太搭理自己,但宰予並沒有因此怨恨老師,反而逢人邊誇讚:“這世上沒人比我老師更偉大了?”

宰予“畢業”之後,到齊國當上了臨菑的大夫,其後他與齊國權臣田常一起作亂,因此被滅族,孔子對此感到萬分羞恥。但是時間久了,孔子又想念起這個聰明伶俐的學生,他或許在想,如果自己教育的方式更得當,宰予是不是就不會死。為了紀念他,孔子仍將宰予列為72賢人之一,在言語科排名第二。雖然宰予是孔子眼中的“差生”,但他未必就沒有出息。

都說性格決定成敗,宰予就是太聰明,太喜歡鑽營,才誤入歧途。孔子說宰予“朽木不可雕也”,但宰予卻絲毫未予重視。若他秉承孔子倡導的“君臣之禮”,又如何會隨叛臣犯上作亂,最終落得個身死族滅的命運?忠言逆耳,這句話到什麼時候都不過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