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PM2.5濃度有望降至50微克/立方米以內

北京商報訊(記者陶鳳 彭慧)7月9日,為期兩天的2019年北京國際大都市清潔空氣行動論壇繼續召開,論壇過程中,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環科院首席科學家柴發合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北京今年PM2.5年均濃度將非常有希望降至50微克/立方米以內。

7月8日,北京市副市長楊斌在論壇上透露,今年上半年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46微克/立方米,創歷史同期新低,首次進入50微克/立方米以內。基於此,柴發合7月9日指出,北京市今年以來在大氣汙染治理上做了很多工作,同時還加強區域聯防聯控,如果能夠繼續保持這樣的力度,北京市今年全年PM2.5平均濃度降至50微克/立方米以內,非常有希望。

“近年,北京通過疏解非首都功能和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的調整,在機動車汙染防治、揚塵汙染防治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柴發合指出,但是北京還是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揮發性有機物汙染的防治上,目前北京正在出臺一些更嚴格的措施;在揚塵控制方面,無論是道路揚塵還是建築防塵,控制和治理精準化程度都有很大的提高,同時大型單位、大型企業、大型社區等區域保潔都還有改進的空間,另外原來沒有列為重點地區的,也應該納入揚塵防控範圍內。

在北京市應對氣候變化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賈秋淼看來,未來北京應做好四方面工作來應對氣候變化。手段上,綜合運用法律、行政、標準、市場等多種手段做好節能減排,下一步要有更長遠的規劃,比如在低碳方面出臺強制性標準;藉助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契機,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