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項目在南亞和東南亞投資前景廣闊

本報訊 近日,綠色和平與四川循環經濟研究中心聯合發佈報告稱,中國企業在南亞和東南亞通過股權投資建成的風電項目已累計裝機達397.5兆瓦,還有1362兆瓦的風電項目正在建設或規劃中,總計將為該區域貢獻超過1700兆瓦的風電裝機容量。

報告顯示,2014年~2018年,南亞和東南亞成為中國海外風電投資的主要增長地區。“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中國參與建成投運了超過498.5兆瓦風電項目裝機,其中約80%位於南亞和東南亞地區。在巴基斯坦,中國企業過去5年以股權投資形式參與的風電項目貢獻了當地36.8%的新增風電裝機,推動了當地可再生能源事業的發展。

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教授顧阿倫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帶動了可再生能源產業海外投資更好更快地發展。中國風電海外投資加碼發展中國家不僅為中國企業拓展了海外市場,也更好地推動了當地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高質量的可再生能源海外項目可為東道國帶來就業、經濟和環境等福利。可再生能源投資一方面與綠色“一帶一路”中的低碳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相契合;另一方面也能夠切實幫助東道國儘快擺脫對煤炭等傳統能源的依賴,有利於東道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報告認為,未來中國在南亞和東南亞市場仍有廣闊的風電投資前景。但目前中國企業在投資海外風電項目仍然面臨著融資成本過高、項目融資過少、融資模式與項目開發的實際資金需求不匹配等諸多困境,這些融資規模和渠道上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國風電等可再生能源海外投資的發展。

在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資深項目主任劉君言看來,可再生能源產業已經成為全球投資熱點。在氣候變化不斷加劇的當下,企業、投融資機構、政府部門應通力協作積極應對氣候風險,降低可再生能源投資成本,擴大可再生能源資產配置,全面推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他建議中國的海外投資主管部門和政策性金融機構為海外可再生能源投資提供更多的政策、資金和技術支持,從而在更大程度上幫助亞洲發展中國家實現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 (晏瀾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