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肯尼亞蒙內鐵路女列車員來京講述列車上工作的“奇妙經歷”

聽肯尼亞蒙內鐵路女列車員來京講述列車上工作的“奇妙經歷”

一列肯尼亞蒙內鐵路列車行駛在蒙巴薩特大橋上。蒙內鐵路全長約480公里,是肯尼亞獨立以來的首條新鐵路,是一條採用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建造的現代化鐵路。

蒙巴薩至內羅畢標軌鐵路全長約480公里,東起肯尼亞東部港口蒙巴薩,西至首都內羅畢,設計客運時速120公里、貨運時速80公里。鐵路是中國路橋在肯尼亞承建並運營的一條全線完全採用中國標準的標軌鐵路 ,是肯尼亞獨立以來的最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是肯尼亞實現2030年國家發展願景的“旗艦工程”,2014年9月開工,2017年5月31日建成通車。

截至今年4月20日,蒙內鐵路已實現安全運營690天,日均開行旅客列車4列,日均發送旅客約5000人,單日最高發送旅客6715人,累計發送旅客約280萬人,平均上座率95%以上。貨運方面,每天開行14列貨車,最 高單日開行30列,累計運輸集裝箱貨物約39.5萬TEU。今年計劃發送旅客200萬人,發送貨物1000萬噸。

聽肯尼亞蒙內鐵路女列車員來京講述列車上工作的“奇妙經歷”

4月25日, 來自肯尼亞蒙內鐵路的兩位女列車員用表演節目的方式講述”奇妙經歷 。

在時速120公里的蒙內鐵路列車上工作是一種什麼體驗?很多面孔熟悉的乘客曾經問過費斯和德蕾莎。從2017年5月31日蒙內鐵路開通運營至今,她們在列車上一直收穫著驚喜,比如有人在開動的列車上向女朋友 求婚,還有人在列車上舉行生日慶祝,邀請她們幫忙。她倆沒想到,在蒙內鐵路開通即將兩週年之際,她們收穫了更大的驚喜,受邀來北京為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演出節目。

聽肯尼亞蒙內鐵路女列車員來京講述列車上工作的“奇妙經歷”

旅客在肯尼亞蒙內鐵路列車上玩遊戲。

聽肯尼亞蒙內鐵路女列車員來京講述列車上工作的“奇妙經歷”

這是2017年5月16日,在肯尼亞蒙內鐵路內羅畢南站,中方管理人員黃曉麗(前)培訓列車員。

早在建成前,蒙內鐵路已經名聲在外。費斯和德蕾莎2017年年初從當地的主流報紙上看到了蒙內鐵路招聘列車員的招聘啟事。報名、面試通過後,經過中國路橋蒙內鐵路運營公司5個月的培訓之後,兩人在蒙內鐵 路開通當天正式成為了列車員。

4月25日上午,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分論壇的表演上,她們參加了一個7分鐘的節目表演,展現蒙內鐵路給當地帶來的經濟發展以及中非友誼。生動活潑的節目當中,費斯和德蕾莎向乘坐蒙內鐵路列車前來肯尼亞旅遊的“大熊貓”介紹說,這條蒙內鐵路是我們國家百年來建設的第一條鐵路,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早期收穫項目之一,創造了非常好的 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肯尼亞家喻戶曉,它連接的不僅是首都內羅畢到港口蒙巴薩,更是中肯兩國人民的民心與友誼。

節目中,費斯和德蕾莎入選列車員的經歷也被表演出來。德蕾莎對“大熊貓”說:“聽說蒙內鐵路招聘工作人員,我和朋友報名了,然後公司對我們進行了一系列的培訓,現在我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列車員,而我 的朋友也即將成為一名合格的火車司機,大熊貓,你是不是覺得很棒?”

聽肯尼亞蒙內鐵路女列車員來京講述列車上工作的“奇妙經歷”

內羅畢,2018年6月1日,駕駛員駕駛列車駛出肯尼亞蒙內鐵路蒙巴薩站。

在臺上是表演,在臺下,這就是目前費斯和德蕾莎的生活。因為是當地最現代化的鐵路,蒙內鐵路給她們帶來的很多自豪和歡樂。

“我們穿著工作制服,打扮時尚,經常會有乘客向我們打聽是如何獲得這份工作的,還有乘客向我們諮詢如何才能成為蒙內鐵路的員工。”費斯告訴記者,因為常常得到乘客、親戚朋友的誇讚,她們的父母也為 之自豪。

聽肯尼亞蒙內鐵路女列車員來京講述列車上工作的“奇妙經歷”

旅客在肯尼亞蒙內鐵路內羅畢站自拍。

在費斯和德蕾莎看來,蒙內鐵路讓她們擁有了一份很體面的工作,公司職位的晉升模式是比較明晰,她們可以很清楚知道通過自己的努力,下一步可以獲得更好的職位,更高的工資,明確知道自己的未來發展。

工作將近兩年,費斯和德蕾莎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在去年的年度優秀員工評選中,她倆在眾多肯方員工中脫穎而出,也因此獲得了此次來北京為論壇演出的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她們第一次來到中國,來到北京。“北京的街巷和商場很乾淨,高樓大廈令人感嘆,地鐵四通八達,方便快捷,很現代化。”費斯說,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北京之行讓她和德蕾莎收穫了奇 妙的經歷。

驚喜遠沒有結束。今年8月1日,蒙內鐵路向西北的延長線--內馬鐵路(內羅畢至馬拉巴)一期也將通車。東非大地迎來了現代化鐵路新篇章。未來的內馬鐵路及東非鐵路網,能夠為東部非洲的發展帶來更大的變 化,助力肯尼亞在東部非洲的地位提升。

隨著鐵路網的不斷延伸完善,更多像費斯和德蕾莎這樣的當地群眾能夠獲得在鐵路上工作的機會,馳騁在“一帶一路”建設的東非快速列車上,體驗不一樣的精彩。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作者:豐家衛

攝影:新華社記者王騰 潘思危

監製:陳維光

編輯:陳維光

流程編輯:劉傑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