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大家知道嗎,老花(Monogram)不是LV特有的,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裝飾圖案,通常取名字的 initials(首字母)再拼成具有辨識度的logo。西方國家確實很喜歡使用名字的首字母,在美國讀書時,我經常就會用到initials籤一些重要文件。

設計師們也很愛用initials來作為單品的設計元素。LV老花故事的由來,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了,相信它的故事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其他幾家大牌的老花故事同樣很有意思,趁著它們最近出了新款的老花包,一併介紹給大家吧!

Dior

Oblique

在Dior的第二任設計師聖羅蘭先生被強制去參軍後,Marc Bohan接手創意總監的職位,這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不可被遺忘的Dior設計師!

Bohan先生的作品得到當時業界和名人的高度認可,像Elizabeth Taylor就一口氣買了Bohan 1961年春夏系列的12條裙子,她還穿著一件黃白拼接的裙子領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大家知道嗎,老花(Monogram)不是LV特有的,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裝飾圖案,通常取名字的 initials(首字母)再拼成具有辨識度的logo。西方國家確實很喜歡使用名字的首字母,在美國讀書時,我經常就會用到initials籤一些重要文件。

設計師們也很愛用initials來作為單品的設計元素。LV老花故事的由來,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了,相信它的故事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其他幾家大牌的老花故事同樣很有意思,趁著它們最近出了新款的老花包,一併介紹給大家吧!

Dior

Oblique

在Dior的第二任設計師聖羅蘭先生被強制去參軍後,Marc Bohan接手創意總監的職位,這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不可被遺忘的Dior設計師!

Bohan先生的作品得到當時業界和名人的高度認可,像Elizabeth Taylor就一口氣買了Bohan 1961年春夏系列的12條裙子,她還穿著一件黃白拼接的裙子領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在1970年,Bohan先生第一次推出了男裝Dior Homme的服飾線。在差不多同一時期,他做了一件更為偉大的事情——設計了Dior Oblique斜體老花。

最初的老花不像近代版那麼密集,跟LV老花一樣圖案之間有間距。但字母都是大小不一,並且不規則擺放。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大家知道嗎,老花(Monogram)不是LV特有的,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裝飾圖案,通常取名字的 initials(首字母)再拼成具有辨識度的logo。西方國家確實很喜歡使用名字的首字母,在美國讀書時,我經常就會用到initials籤一些重要文件。

設計師們也很愛用initials來作為單品的設計元素。LV老花故事的由來,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了,相信它的故事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其他幾家大牌的老花故事同樣很有意思,趁著它們最近出了新款的老花包,一併介紹給大家吧!

Dior

Oblique

在Dior的第二任設計師聖羅蘭先生被強制去參軍後,Marc Bohan接手創意總監的職位,這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不可被遺忘的Dior設計師!

Bohan先生的作品得到當時業界和名人的高度認可,像Elizabeth Taylor就一口氣買了Bohan 1961年春夏系列的12條裙子,她還穿著一件黃白拼接的裙子領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在1970年,Bohan先生第一次推出了男裝Dior Homme的服飾線。在差不多同一時期,他做了一件更為偉大的事情——設計了Dior Oblique斜體老花。

最初的老花不像近代版那麼密集,跟LV老花一樣圖案之間有間距。但字母都是大小不一,並且不規則擺放。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1973 Dior Fall/Winter

對於近代版的Dior Oblique,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2000年的時候,John Galliano在丹寧材質的馬鞍包上使用了Oblique圖案,第一代老花馬鞍包剛推出一炮而紅,成為當時時尚達人們的必備包款之一。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大家知道嗎,老花(Monogram)不是LV特有的,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裝飾圖案,通常取名字的 initials(首字母)再拼成具有辨識度的logo。西方國家確實很喜歡使用名字的首字母,在美國讀書時,我經常就會用到initials籤一些重要文件。

設計師們也很愛用initials來作為單品的設計元素。LV老花故事的由來,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了,相信它的故事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其他幾家大牌的老花故事同樣很有意思,趁著它們最近出了新款的老花包,一併介紹給大家吧!

Dior

Oblique

在Dior的第二任設計師聖羅蘭先生被強制去參軍後,Marc Bohan接手創意總監的職位,這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不可被遺忘的Dior設計師!

Bohan先生的作品得到當時業界和名人的高度認可,像Elizabeth Taylor就一口氣買了Bohan 1961年春夏系列的12條裙子,她還穿著一件黃白拼接的裙子領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在1970年,Bohan先生第一次推出了男裝Dior Homme的服飾線。在差不多同一時期,他做了一件更為偉大的事情——設計了Dior Oblique斜體老花。

最初的老花不像近代版那麼密集,跟LV老花一樣圖案之間有間距。但字母都是大小不一,並且不規則擺放。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1973 Dior Fall/Winter

對於近代版的Dior Oblique,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2000年的時候,John Galliano在丹寧材質的馬鞍包上使用了Oblique圖案,第一代老花馬鞍包剛推出一炮而紅,成為當時時尚達人們的必備包款之一。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2011年,John Galliano離開Dior,馬鞍包也就停產了。似乎消失了一段時間,只能在古著市場看見它。

直到2018年,Maria Grazia Chiuri推出第二代老花馬鞍包,跟第一代幾乎一樣。老花字體上有細微的改變,新的logo增加了陰影的處理。看起來更加立體。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大家知道嗎,老花(Monogram)不是LV特有的,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裝飾圖案,通常取名字的 initials(首字母)再拼成具有辨識度的logo。西方國家確實很喜歡使用名字的首字母,在美國讀書時,我經常就會用到initials籤一些重要文件。

設計師們也很愛用initials來作為單品的設計元素。LV老花故事的由來,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了,相信它的故事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其他幾家大牌的老花故事同樣很有意思,趁著它們最近出了新款的老花包,一併介紹給大家吧!

Dior

Oblique

在Dior的第二任設計師聖羅蘭先生被強制去參軍後,Marc Bohan接手創意總監的職位,這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不可被遺忘的Dior設計師!

Bohan先生的作品得到當時業界和名人的高度認可,像Elizabeth Taylor就一口氣買了Bohan 1961年春夏系列的12條裙子,她還穿著一件黃白拼接的裙子領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在1970年,Bohan先生第一次推出了男裝Dior Homme的服飾線。在差不多同一時期,他做了一件更為偉大的事情——設計了Dior Oblique斜體老花。

最初的老花不像近代版那麼密集,跟LV老花一樣圖案之間有間距。但字母都是大小不一,並且不規則擺放。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1973 Dior Fall/Winter

對於近代版的Dior Oblique,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2000年的時候,John Galliano在丹寧材質的馬鞍包上使用了Oblique圖案,第一代老花馬鞍包剛推出一炮而紅,成為當時時尚達人們的必備包款之一。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2011年,John Galliano離開Dior,馬鞍包也就停產了。似乎消失了一段時間,只能在古著市場看見它。

直到2018年,Maria Grazia Chiuri推出第二代老花馬鞍包,跟第一代幾乎一樣。老花字體上有細微的改變,新的logo增加了陰影的處理。看起來更加立體。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版的Oblique在製作工藝上也有講究,一匹Dior Oblique帆布需要用到9700多根紗線,把每根絲線鉤掛在鉤針上就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裁縫工藝師先完成灰底刺繡,接著完成米色花紋和有色字母。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大家知道嗎,老花(Monogram)不是LV特有的,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裝飾圖案,通常取名字的 initials(首字母)再拼成具有辨識度的logo。西方國家確實很喜歡使用名字的首字母,在美國讀書時,我經常就會用到initials籤一些重要文件。

設計師們也很愛用initials來作為單品的設計元素。LV老花故事的由來,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了,相信它的故事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其他幾家大牌的老花故事同樣很有意思,趁著它們最近出了新款的老花包,一併介紹給大家吧!

Dior

Oblique

在Dior的第二任設計師聖羅蘭先生被強制去參軍後,Marc Bohan接手創意總監的職位,這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不可被遺忘的Dior設計師!

Bohan先生的作品得到當時業界和名人的高度認可,像Elizabeth Taylor就一口氣買了Bohan 1961年春夏系列的12條裙子,她還穿著一件黃白拼接的裙子領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在1970年,Bohan先生第一次推出了男裝Dior Homme的服飾線。在差不多同一時期,他做了一件更為偉大的事情——設計了Dior Oblique斜體老花。

最初的老花不像近代版那麼密集,跟LV老花一樣圖案之間有間距。但字母都是大小不一,並且不規則擺放。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1973 Dior Fall/Winter

對於近代版的Dior Oblique,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2000年的時候,John Galliano在丹寧材質的馬鞍包上使用了Oblique圖案,第一代老花馬鞍包剛推出一炮而紅,成為當時時尚達人們的必備包款之一。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2011年,John Galliano離開Dior,馬鞍包也就停產了。似乎消失了一段時間,只能在古著市場看見它。

直到2018年,Maria Grazia Chiuri推出第二代老花馬鞍包,跟第一代幾乎一樣。老花字體上有細微的改變,新的logo增加了陰影的處理。看起來更加立體。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版的Oblique在製作工藝上也有講究,一匹Dior Oblique帆布需要用到9700多根紗線,把每根絲線鉤掛在鉤針上就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裁縫工藝師先完成灰底刺繡,接著完成米色花紋和有色字母。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Maria在最近幾季大量使用Oblique圖案,除了馬鞍包,還有Book Tote、信使包和手拿包。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大家知道嗎,老花(Monogram)不是LV特有的,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裝飾圖案,通常取名字的 initials(首字母)再拼成具有辨識度的logo。西方國家確實很喜歡使用名字的首字母,在美國讀書時,我經常就會用到initials籤一些重要文件。

設計師們也很愛用initials來作為單品的設計元素。LV老花故事的由來,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了,相信它的故事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其他幾家大牌的老花故事同樣很有意思,趁著它們最近出了新款的老花包,一併介紹給大家吧!

Dior

Oblique

在Dior的第二任設計師聖羅蘭先生被強制去參軍後,Marc Bohan接手創意總監的職位,這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不可被遺忘的Dior設計師!

Bohan先生的作品得到當時業界和名人的高度認可,像Elizabeth Taylor就一口氣買了Bohan 1961年春夏系列的12條裙子,她還穿著一件黃白拼接的裙子領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在1970年,Bohan先生第一次推出了男裝Dior Homme的服飾線。在差不多同一時期,他做了一件更為偉大的事情——設計了Dior Oblique斜體老花。

最初的老花不像近代版那麼密集,跟LV老花一樣圖案之間有間距。但字母都是大小不一,並且不規則擺放。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1973 Dior Fall/Winter

對於近代版的Dior Oblique,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2000年的時候,John Galliano在丹寧材質的馬鞍包上使用了Oblique圖案,第一代老花馬鞍包剛推出一炮而紅,成為當時時尚達人們的必備包款之一。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2011年,John Galliano離開Dior,馬鞍包也就停產了。似乎消失了一段時間,只能在古著市場看見它。

直到2018年,Maria Grazia Chiuri推出第二代老花馬鞍包,跟第一代幾乎一樣。老花字體上有細微的改變,新的logo增加了陰影的處理。看起來更加立體。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版的Oblique在製作工藝上也有講究,一匹Dior Oblique帆布需要用到9700多根紗線,把每根絲線鉤掛在鉤針上就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裁縫工藝師先完成灰底刺繡,接著完成米色花紋和有色字母。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Maria在最近幾季大量使用Oblique圖案,除了馬鞍包,還有Book Tote、信使包和手拿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其中我最喜歡的老花款是蒙田30,這是他家全新的一隻包款。LVMH總裁的兒媳婦Natalia Vodianova就背過一隻,包包和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大家知道嗎,老花(Monogram)不是LV特有的,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裝飾圖案,通常取名字的 initials(首字母)再拼成具有辨識度的logo。西方國家確實很喜歡使用名字的首字母,在美國讀書時,我經常就會用到initials籤一些重要文件。

設計師們也很愛用initials來作為單品的設計元素。LV老花故事的由來,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了,相信它的故事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其他幾家大牌的老花故事同樣很有意思,趁著它們最近出了新款的老花包,一併介紹給大家吧!

Dior

Oblique

在Dior的第二任設計師聖羅蘭先生被強制去參軍後,Marc Bohan接手創意總監的職位,這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不可被遺忘的Dior設計師!

Bohan先生的作品得到當時業界和名人的高度認可,像Elizabeth Taylor就一口氣買了Bohan 1961年春夏系列的12條裙子,她還穿著一件黃白拼接的裙子領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在1970年,Bohan先生第一次推出了男裝Dior Homme的服飾線。在差不多同一時期,他做了一件更為偉大的事情——設計了Dior Oblique斜體老花。

最初的老花不像近代版那麼密集,跟LV老花一樣圖案之間有間距。但字母都是大小不一,並且不規則擺放。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1973 Dior Fall/Winter

對於近代版的Dior Oblique,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2000年的時候,John Galliano在丹寧材質的馬鞍包上使用了Oblique圖案,第一代老花馬鞍包剛推出一炮而紅,成為當時時尚達人們的必備包款之一。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2011年,John Galliano離開Dior,馬鞍包也就停產了。似乎消失了一段時間,只能在古著市場看見它。

直到2018年,Maria Grazia Chiuri推出第二代老花馬鞍包,跟第一代幾乎一樣。老花字體上有細微的改變,新的logo增加了陰影的處理。看起來更加立體。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版的Oblique在製作工藝上也有講究,一匹Dior Oblique帆布需要用到9700多根紗線,把每根絲線鉤掛在鉤針上就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裁縫工藝師先完成灰底刺繡,接著完成米色花紋和有色字母。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Maria在最近幾季大量使用Oblique圖案,除了馬鞍包,還有Book Tote、信使包和手拿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其中我最喜歡的老花款是蒙田30,這是他家全新的一隻包款。LVMH總裁的兒媳婦Natalia Vodianova就背過一隻,包包和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我發現這隻老花包搭配同色和撞色系都很順眼,揹著出去玩或上班通勤也很合適,官網價格:23500元。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大家知道嗎,老花(Monogram)不是LV特有的,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裝飾圖案,通常取名字的 initials(首字母)再拼成具有辨識度的logo。西方國家確實很喜歡使用名字的首字母,在美國讀書時,我經常就會用到initials籤一些重要文件。

設計師們也很愛用initials來作為單品的設計元素。LV老花故事的由來,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了,相信它的故事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其他幾家大牌的老花故事同樣很有意思,趁著它們最近出了新款的老花包,一併介紹給大家吧!

Dior

Oblique

在Dior的第二任設計師聖羅蘭先生被強制去參軍後,Marc Bohan接手創意總監的職位,這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不可被遺忘的Dior設計師!

Bohan先生的作品得到當時業界和名人的高度認可,像Elizabeth Taylor就一口氣買了Bohan 1961年春夏系列的12條裙子,她還穿著一件黃白拼接的裙子領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在1970年,Bohan先生第一次推出了男裝Dior Homme的服飾線。在差不多同一時期,他做了一件更為偉大的事情——設計了Dior Oblique斜體老花。

最初的老花不像近代版那麼密集,跟LV老花一樣圖案之間有間距。但字母都是大小不一,並且不規則擺放。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1973 Dior Fall/Winter

對於近代版的Dior Oblique,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2000年的時候,John Galliano在丹寧材質的馬鞍包上使用了Oblique圖案,第一代老花馬鞍包剛推出一炮而紅,成為當時時尚達人們的必備包款之一。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2011年,John Galliano離開Dior,馬鞍包也就停產了。似乎消失了一段時間,只能在古著市場看見它。

直到2018年,Maria Grazia Chiuri推出第二代老花馬鞍包,跟第一代幾乎一樣。老花字體上有細微的改變,新的logo增加了陰影的處理。看起來更加立體。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版的Oblique在製作工藝上也有講究,一匹Dior Oblique帆布需要用到9700多根紗線,把每根絲線鉤掛在鉤針上就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裁縫工藝師先完成灰底刺繡,接著完成米色花紋和有色字母。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Maria在最近幾季大量使用Oblique圖案,除了馬鞍包,還有Book Tote、信使包和手拿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其中我最喜歡的老花款是蒙田30,這是他家全新的一隻包款。LVMH總裁的兒媳婦Natalia Vodianova就背過一隻,包包和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我發現這隻老花包搭配同色和撞色系都很順眼,揹著出去玩或上班通勤也很合適,官網價格:235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蒙田30最近又多了一位新成員,外觀變得小巧了,像個小盒子。肩帶變成搭扣的設計,看起來更加帥氣。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大家知道嗎,老花(Monogram)不是LV特有的,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裝飾圖案,通常取名字的 initials(首字母)再拼成具有辨識度的logo。西方國家確實很喜歡使用名字的首字母,在美國讀書時,我經常就會用到initials籤一些重要文件。

設計師們也很愛用initials來作為單品的設計元素。LV老花故事的由來,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了,相信它的故事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其他幾家大牌的老花故事同樣很有意思,趁著它們最近出了新款的老花包,一併介紹給大家吧!

Dior

Oblique

在Dior的第二任設計師聖羅蘭先生被強制去參軍後,Marc Bohan接手創意總監的職位,這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不可被遺忘的Dior設計師!

Bohan先生的作品得到當時業界和名人的高度認可,像Elizabeth Taylor就一口氣買了Bohan 1961年春夏系列的12條裙子,她還穿著一件黃白拼接的裙子領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在1970年,Bohan先生第一次推出了男裝Dior Homme的服飾線。在差不多同一時期,他做了一件更為偉大的事情——設計了Dior Oblique斜體老花。

最初的老花不像近代版那麼密集,跟LV老花一樣圖案之間有間距。但字母都是大小不一,並且不規則擺放。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1973 Dior Fall/Winter

對於近代版的Dior Oblique,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2000年的時候,John Galliano在丹寧材質的馬鞍包上使用了Oblique圖案,第一代老花馬鞍包剛推出一炮而紅,成為當時時尚達人們的必備包款之一。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2011年,John Galliano離開Dior,馬鞍包也就停產了。似乎消失了一段時間,只能在古著市場看見它。

直到2018年,Maria Grazia Chiuri推出第二代老花馬鞍包,跟第一代幾乎一樣。老花字體上有細微的改變,新的logo增加了陰影的處理。看起來更加立體。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版的Oblique在製作工藝上也有講究,一匹Dior Oblique帆布需要用到9700多根紗線,把每根絲線鉤掛在鉤針上就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裁縫工藝師先完成灰底刺繡,接著完成米色花紋和有色字母。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Maria在最近幾季大量使用Oblique圖案,除了馬鞍包,還有Book Tote、信使包和手拿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其中我最喜歡的老花款是蒙田30,這是他家全新的一隻包款。LVMH總裁的兒媳婦Natalia Vodianova就背過一隻,包包和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我發現這隻老花包搭配同色和撞色系都很順眼,揹著出去玩或上班通勤也很合適,官網價格:235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蒙田30最近又多了一位新成員,外觀變得小巧了,像個小盒子。肩帶變成搭扣的設計,看起來更加帥氣。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

New Monogram

Riccardo Tisci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設計了Burberry第一個Monogram,還邀請了藝術總監兼視覺概念設計師Peter Saville一起參與。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大家知道嗎,老花(Monogram)不是LV特有的,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裝飾圖案,通常取名字的 initials(首字母)再拼成具有辨識度的logo。西方國家確實很喜歡使用名字的首字母,在美國讀書時,我經常就會用到initials籤一些重要文件。

設計師們也很愛用initials來作為單品的設計元素。LV老花故事的由來,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了,相信它的故事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其他幾家大牌的老花故事同樣很有意思,趁著它們最近出了新款的老花包,一併介紹給大家吧!

Dior

Oblique

在Dior的第二任設計師聖羅蘭先生被強制去參軍後,Marc Bohan接手創意總監的職位,這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不可被遺忘的Dior設計師!

Bohan先生的作品得到當時業界和名人的高度認可,像Elizabeth Taylor就一口氣買了Bohan 1961年春夏系列的12條裙子,她還穿著一件黃白拼接的裙子領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在1970年,Bohan先生第一次推出了男裝Dior Homme的服飾線。在差不多同一時期,他做了一件更為偉大的事情——設計了Dior Oblique斜體老花。

最初的老花不像近代版那麼密集,跟LV老花一樣圖案之間有間距。但字母都是大小不一,並且不規則擺放。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1973 Dior Fall/Winter

對於近代版的Dior Oblique,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2000年的時候,John Galliano在丹寧材質的馬鞍包上使用了Oblique圖案,第一代老花馬鞍包剛推出一炮而紅,成為當時時尚達人們的必備包款之一。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2011年,John Galliano離開Dior,馬鞍包也就停產了。似乎消失了一段時間,只能在古著市場看見它。

直到2018年,Maria Grazia Chiuri推出第二代老花馬鞍包,跟第一代幾乎一樣。老花字體上有細微的改變,新的logo增加了陰影的處理。看起來更加立體。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版的Oblique在製作工藝上也有講究,一匹Dior Oblique帆布需要用到9700多根紗線,把每根絲線鉤掛在鉤針上就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裁縫工藝師先完成灰底刺繡,接著完成米色花紋和有色字母。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Maria在最近幾季大量使用Oblique圖案,除了馬鞍包,還有Book Tote、信使包和手拿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其中我最喜歡的老花款是蒙田30,這是他家全新的一隻包款。LVMH總裁的兒媳婦Natalia Vodianova就背過一隻,包包和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我發現這隻老花包搭配同色和撞色系都很順眼,揹著出去玩或上班通勤也很合適,官網價格:235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蒙田30最近又多了一位新成員,外觀變得小巧了,像個小盒子。肩帶變成搭扣的設計,看起來更加帥氣。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

New Monogram

Riccardo Tisci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設計了Burberry第一個Monogram,還邀請了藝術總監兼視覺概念設計師Peter Saville一起參與。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當時鋪天蓋地都能看見他家的老花logo,比如上海環球港大樓曾經被它包圍過,成為一道美麗的夜景~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大家知道嗎,老花(Monogram)不是LV特有的,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裝飾圖案,通常取名字的 initials(首字母)再拼成具有辨識度的logo。西方國家確實很喜歡使用名字的首字母,在美國讀書時,我經常就會用到initials籤一些重要文件。

設計師們也很愛用initials來作為單品的設計元素。LV老花故事的由來,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了,相信它的故事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其他幾家大牌的老花故事同樣很有意思,趁著它們最近出了新款的老花包,一併介紹給大家吧!

Dior

Oblique

在Dior的第二任設計師聖羅蘭先生被強制去參軍後,Marc Bohan接手創意總監的職位,這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不可被遺忘的Dior設計師!

Bohan先生的作品得到當時業界和名人的高度認可,像Elizabeth Taylor就一口氣買了Bohan 1961年春夏系列的12條裙子,她還穿著一件黃白拼接的裙子領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在1970年,Bohan先生第一次推出了男裝Dior Homme的服飾線。在差不多同一時期,他做了一件更為偉大的事情——設計了Dior Oblique斜體老花。

最初的老花不像近代版那麼密集,跟LV老花一樣圖案之間有間距。但字母都是大小不一,並且不規則擺放。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1973 Dior Fall/Winter

對於近代版的Dior Oblique,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2000年的時候,John Galliano在丹寧材質的馬鞍包上使用了Oblique圖案,第一代老花馬鞍包剛推出一炮而紅,成為當時時尚達人們的必備包款之一。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2011年,John Galliano離開Dior,馬鞍包也就停產了。似乎消失了一段時間,只能在古著市場看見它。

直到2018年,Maria Grazia Chiuri推出第二代老花馬鞍包,跟第一代幾乎一樣。老花字體上有細微的改變,新的logo增加了陰影的處理。看起來更加立體。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版的Oblique在製作工藝上也有講究,一匹Dior Oblique帆布需要用到9700多根紗線,把每根絲線鉤掛在鉤針上就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裁縫工藝師先完成灰底刺繡,接著完成米色花紋和有色字母。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Maria在最近幾季大量使用Oblique圖案,除了馬鞍包,還有Book Tote、信使包和手拿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其中我最喜歡的老花款是蒙田30,這是他家全新的一隻包款。LVMH總裁的兒媳婦Natalia Vodianova就背過一隻,包包和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我發現這隻老花包搭配同色和撞色系都很順眼,揹著出去玩或上班通勤也很合適,官網價格:235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蒙田30最近又多了一位新成員,外觀變得小巧了,像個小盒子。肩帶變成搭扣的設計,看起來更加帥氣。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

New Monogram

Riccardo Tisci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設計了Burberry第一個Monogram,還邀請了藝術總監兼視覺概念設計師Peter Saville一起參與。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當時鋪天蓋地都能看見他家的老花logo,比如上海環球港大樓曾經被它包圍過,成為一道美麗的夜景~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最近常使用的還是印在的士或大巴上的營銷手法,確實很能抓人眼球,雖然創始人Thomas Burberry曾經說過:“風格從來就不意味著抓人眼球。”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大家知道嗎,老花(Monogram)不是LV特有的,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裝飾圖案,通常取名字的 initials(首字母)再拼成具有辨識度的logo。西方國家確實很喜歡使用名字的首字母,在美國讀書時,我經常就會用到initials籤一些重要文件。

設計師們也很愛用initials來作為單品的設計元素。LV老花故事的由來,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了,相信它的故事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其他幾家大牌的老花故事同樣很有意思,趁著它們最近出了新款的老花包,一併介紹給大家吧!

Dior

Oblique

在Dior的第二任設計師聖羅蘭先生被強制去參軍後,Marc Bohan接手創意總監的職位,這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不可被遺忘的Dior設計師!

Bohan先生的作品得到當時業界和名人的高度認可,像Elizabeth Taylor就一口氣買了Bohan 1961年春夏系列的12條裙子,她還穿著一件黃白拼接的裙子領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在1970年,Bohan先生第一次推出了男裝Dior Homme的服飾線。在差不多同一時期,他做了一件更為偉大的事情——設計了Dior Oblique斜體老花。

最初的老花不像近代版那麼密集,跟LV老花一樣圖案之間有間距。但字母都是大小不一,並且不規則擺放。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1973 Dior Fall/Winter

對於近代版的Dior Oblique,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2000年的時候,John Galliano在丹寧材質的馬鞍包上使用了Oblique圖案,第一代老花馬鞍包剛推出一炮而紅,成為當時時尚達人們的必備包款之一。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2011年,John Galliano離開Dior,馬鞍包也就停產了。似乎消失了一段時間,只能在古著市場看見它。

直到2018年,Maria Grazia Chiuri推出第二代老花馬鞍包,跟第一代幾乎一樣。老花字體上有細微的改變,新的logo增加了陰影的處理。看起來更加立體。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版的Oblique在製作工藝上也有講究,一匹Dior Oblique帆布需要用到9700多根紗線,把每根絲線鉤掛在鉤針上就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裁縫工藝師先完成灰底刺繡,接著完成米色花紋和有色字母。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Maria在最近幾季大量使用Oblique圖案,除了馬鞍包,還有Book Tote、信使包和手拿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其中我最喜歡的老花款是蒙田30,這是他家全新的一隻包款。LVMH總裁的兒媳婦Natalia Vodianova就背過一隻,包包和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我發現這隻老花包搭配同色和撞色系都很順眼,揹著出去玩或上班通勤也很合適,官網價格:235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蒙田30最近又多了一位新成員,外觀變得小巧了,像個小盒子。肩帶變成搭扣的設計,看起來更加帥氣。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

New Monogram

Riccardo Tisci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設計了Burberry第一個Monogram,還邀請了藝術總監兼視覺概念設計師Peter Saville一起參與。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當時鋪天蓋地都能看見他家的老花logo,比如上海環球港大樓曾經被它包圍過,成為一道美麗的夜景~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最近常使用的還是印在的士或大巴上的營銷手法,確實很能抓人眼球,雖然創始人Thomas Burberry曾經說過:“風格從來就不意味著抓人眼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無論是橙白拼接,還是橡木和米白色拼接的TB logo,靈感都是來源於Burberry先生的initials。

Riccardo在接手Burberry創意總監的職位時,花了許多時間閱讀品牌的歷史檔案。其中最讓他感興趣是Burberry先生本人,當Riccardo看見他既特別又摩登的initials時,馬上決定要用它來作為全新老花logo。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大家知道嗎,老花(Monogram)不是LV特有的,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裝飾圖案,通常取名字的 initials(首字母)再拼成具有辨識度的logo。西方國家確實很喜歡使用名字的首字母,在美國讀書時,我經常就會用到initials籤一些重要文件。

設計師們也很愛用initials來作為單品的設計元素。LV老花故事的由來,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了,相信它的故事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其他幾家大牌的老花故事同樣很有意思,趁著它們最近出了新款的老花包,一併介紹給大家吧!

Dior

Oblique

在Dior的第二任設計師聖羅蘭先生被強制去參軍後,Marc Bohan接手創意總監的職位,這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不可被遺忘的Dior設計師!

Bohan先生的作品得到當時業界和名人的高度認可,像Elizabeth Taylor就一口氣買了Bohan 1961年春夏系列的12條裙子,她還穿著一件黃白拼接的裙子領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在1970年,Bohan先生第一次推出了男裝Dior Homme的服飾線。在差不多同一時期,他做了一件更為偉大的事情——設計了Dior Oblique斜體老花。

最初的老花不像近代版那麼密集,跟LV老花一樣圖案之間有間距。但字母都是大小不一,並且不規則擺放。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1973 Dior Fall/Winter

對於近代版的Dior Oblique,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2000年的時候,John Galliano在丹寧材質的馬鞍包上使用了Oblique圖案,第一代老花馬鞍包剛推出一炮而紅,成為當時時尚達人們的必備包款之一。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2011年,John Galliano離開Dior,馬鞍包也就停產了。似乎消失了一段時間,只能在古著市場看見它。

直到2018年,Maria Grazia Chiuri推出第二代老花馬鞍包,跟第一代幾乎一樣。老花字體上有細微的改變,新的logo增加了陰影的處理。看起來更加立體。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版的Oblique在製作工藝上也有講究,一匹Dior Oblique帆布需要用到9700多根紗線,把每根絲線鉤掛在鉤針上就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裁縫工藝師先完成灰底刺繡,接著完成米色花紋和有色字母。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Maria在最近幾季大量使用Oblique圖案,除了馬鞍包,還有Book Tote、信使包和手拿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其中我最喜歡的老花款是蒙田30,這是他家全新的一隻包款。LVMH總裁的兒媳婦Natalia Vodianova就背過一隻,包包和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我發現這隻老花包搭配同色和撞色系都很順眼,揹著出去玩或上班通勤也很合適,官網價格:235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蒙田30最近又多了一位新成員,外觀變得小巧了,像個小盒子。肩帶變成搭扣的設計,看起來更加帥氣。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

New Monogram

Riccardo Tisci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設計了Burberry第一個Monogram,還邀請了藝術總監兼視覺概念設計師Peter Saville一起參與。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當時鋪天蓋地都能看見他家的老花logo,比如上海環球港大樓曾經被它包圍過,成為一道美麗的夜景~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最近常使用的還是印在的士或大巴上的營銷手法,確實很能抓人眼球,雖然創始人Thomas Burberry曾經說過:“風格從來就不意味著抓人眼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無論是橙白拼接,還是橡木和米白色拼接的TB logo,靈感都是來源於Burberry先生的initials。

Riccardo在接手Burberry創意總監的職位時,花了許多時間閱讀品牌的歷史檔案。其中最讓他感興趣是Burberry先生本人,當Riccardo看見他既特別又摩登的initials時,馬上決定要用它來作為全新老花logo。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橡木和米白色的TB logo我覺得更低調一些,從色調上看不會那麼豔俗,比較容易駕馭。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大家知道嗎,老花(Monogram)不是LV特有的,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裝飾圖案,通常取名字的 initials(首字母)再拼成具有辨識度的logo。西方國家確實很喜歡使用名字的首字母,在美國讀書時,我經常就會用到initials籤一些重要文件。

設計師們也很愛用initials來作為單品的設計元素。LV老花故事的由來,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了,相信它的故事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其他幾家大牌的老花故事同樣很有意思,趁著它們最近出了新款的老花包,一併介紹給大家吧!

Dior

Oblique

在Dior的第二任設計師聖羅蘭先生被強制去參軍後,Marc Bohan接手創意總監的職位,這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不可被遺忘的Dior設計師!

Bohan先生的作品得到當時業界和名人的高度認可,像Elizabeth Taylor就一口氣買了Bohan 1961年春夏系列的12條裙子,她還穿著一件黃白拼接的裙子領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在1970年,Bohan先生第一次推出了男裝Dior Homme的服飾線。在差不多同一時期,他做了一件更為偉大的事情——設計了Dior Oblique斜體老花。

最初的老花不像近代版那麼密集,跟LV老花一樣圖案之間有間距。但字母都是大小不一,並且不規則擺放。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1973 Dior Fall/Winter

對於近代版的Dior Oblique,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2000年的時候,John Galliano在丹寧材質的馬鞍包上使用了Oblique圖案,第一代老花馬鞍包剛推出一炮而紅,成為當時時尚達人們的必備包款之一。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2011年,John Galliano離開Dior,馬鞍包也就停產了。似乎消失了一段時間,只能在古著市場看見它。

直到2018年,Maria Grazia Chiuri推出第二代老花馬鞍包,跟第一代幾乎一樣。老花字體上有細微的改變,新的logo增加了陰影的處理。看起來更加立體。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版的Oblique在製作工藝上也有講究,一匹Dior Oblique帆布需要用到9700多根紗線,把每根絲線鉤掛在鉤針上就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裁縫工藝師先完成灰底刺繡,接著完成米色花紋和有色字母。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Maria在最近幾季大量使用Oblique圖案,除了馬鞍包,還有Book Tote、信使包和手拿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其中我最喜歡的老花款是蒙田30,這是他家全新的一隻包款。LVMH總裁的兒媳婦Natalia Vodianova就背過一隻,包包和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我發現這隻老花包搭配同色和撞色系都很順眼,揹著出去玩或上班通勤也很合適,官網價格:235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蒙田30最近又多了一位新成員,外觀變得小巧了,像個小盒子。肩帶變成搭扣的設計,看起來更加帥氣。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

New Monogram

Riccardo Tisci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設計了Burberry第一個Monogram,還邀請了藝術總監兼視覺概念設計師Peter Saville一起參與。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當時鋪天蓋地都能看見他家的老花logo,比如上海環球港大樓曾經被它包圍過,成為一道美麗的夜景~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最近常使用的還是印在的士或大巴上的營銷手法,確實很能抓人眼球,雖然創始人Thomas Burberry曾經說過:“風格從來就不意味著抓人眼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無論是橙白拼接,還是橡木和米白色拼接的TB logo,靈感都是來源於Burberry先生的initials。

Riccardo在接手Burberry創意總監的職位時,花了許多時間閱讀品牌的歷史檔案。其中最讓他感興趣是Burberry先生本人,當Riccardo看見他既特別又摩登的initials時,馬上決定要用它來作為全新老花logo。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橡木和米白色的TB logo我覺得更低調一些,從色調上看不會那麼豔俗,比較容易駕馭。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的老花配飾,街頭味更重,也更中性。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大家知道嗎,老花(Monogram)不是LV特有的,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裝飾圖案,通常取名字的 initials(首字母)再拼成具有辨識度的logo。西方國家確實很喜歡使用名字的首字母,在美國讀書時,我經常就會用到initials籤一些重要文件。

設計師們也很愛用initials來作為單品的設計元素。LV老花故事的由來,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了,相信它的故事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其他幾家大牌的老花故事同樣很有意思,趁著它們最近出了新款的老花包,一併介紹給大家吧!

Dior

Oblique

在Dior的第二任設計師聖羅蘭先生被強制去參軍後,Marc Bohan接手創意總監的職位,這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不可被遺忘的Dior設計師!

Bohan先生的作品得到當時業界和名人的高度認可,像Elizabeth Taylor就一口氣買了Bohan 1961年春夏系列的12條裙子,她還穿著一件黃白拼接的裙子領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在1970年,Bohan先生第一次推出了男裝Dior Homme的服飾線。在差不多同一時期,他做了一件更為偉大的事情——設計了Dior Oblique斜體老花。

最初的老花不像近代版那麼密集,跟LV老花一樣圖案之間有間距。但字母都是大小不一,並且不規則擺放。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1973 Dior Fall/Winter

對於近代版的Dior Oblique,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2000年的時候,John Galliano在丹寧材質的馬鞍包上使用了Oblique圖案,第一代老花馬鞍包剛推出一炮而紅,成為當時時尚達人們的必備包款之一。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2011年,John Galliano離開Dior,馬鞍包也就停產了。似乎消失了一段時間,只能在古著市場看見它。

直到2018年,Maria Grazia Chiuri推出第二代老花馬鞍包,跟第一代幾乎一樣。老花字體上有細微的改變,新的logo增加了陰影的處理。看起來更加立體。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版的Oblique在製作工藝上也有講究,一匹Dior Oblique帆布需要用到9700多根紗線,把每根絲線鉤掛在鉤針上就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裁縫工藝師先完成灰底刺繡,接著完成米色花紋和有色字母。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Maria在最近幾季大量使用Oblique圖案,除了馬鞍包,還有Book Tote、信使包和手拿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其中我最喜歡的老花款是蒙田30,這是他家全新的一隻包款。LVMH總裁的兒媳婦Natalia Vodianova就背過一隻,包包和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我發現這隻老花包搭配同色和撞色系都很順眼,揹著出去玩或上班通勤也很合適,官網價格:235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蒙田30最近又多了一位新成員,外觀變得小巧了,像個小盒子。肩帶變成搭扣的設計,看起來更加帥氣。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

New Monogram

Riccardo Tisci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設計了Burberry第一個Monogram,還邀請了藝術總監兼視覺概念設計師Peter Saville一起參與。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當時鋪天蓋地都能看見他家的老花logo,比如上海環球港大樓曾經被它包圍過,成為一道美麗的夜景~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最近常使用的還是印在的士或大巴上的營銷手法,確實很能抓人眼球,雖然創始人Thomas Burberry曾經說過:“風格從來就不意味著抓人眼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無論是橙白拼接,還是橡木和米白色拼接的TB logo,靈感都是來源於Burberry先生的initials。

Riccardo在接手Burberry創意總監的職位時,花了許多時間閱讀品牌的歷史檔案。其中最讓他感興趣是Burberry先生本人,當Riccardo看見他既特別又摩登的initials時,馬上決定要用它來作為全新老花logo。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橡木和米白色的TB logo我覺得更低調一些,從色調上看不會那麼豔俗,比較容易駕馭。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的老花配飾,街頭味更重,也更中性。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大家知道嗎,老花(Monogram)不是LV特有的,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裝飾圖案,通常取名字的 initials(首字母)再拼成具有辨識度的logo。西方國家確實很喜歡使用名字的首字母,在美國讀書時,我經常就會用到initials籤一些重要文件。

設計師們也很愛用initials來作為單品的設計元素。LV老花故事的由來,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了,相信它的故事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其他幾家大牌的老花故事同樣很有意思,趁著它們最近出了新款的老花包,一併介紹給大家吧!

Dior

Oblique

在Dior的第二任設計師聖羅蘭先生被強制去參軍後,Marc Bohan接手創意總監的職位,這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不可被遺忘的Dior設計師!

Bohan先生的作品得到當時業界和名人的高度認可,像Elizabeth Taylor就一口氣買了Bohan 1961年春夏系列的12條裙子,她還穿著一件黃白拼接的裙子領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在1970年,Bohan先生第一次推出了男裝Dior Homme的服飾線。在差不多同一時期,他做了一件更為偉大的事情——設計了Dior Oblique斜體老花。

最初的老花不像近代版那麼密集,跟LV老花一樣圖案之間有間距。但字母都是大小不一,並且不規則擺放。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1973 Dior Fall/Winter

對於近代版的Dior Oblique,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2000年的時候,John Galliano在丹寧材質的馬鞍包上使用了Oblique圖案,第一代老花馬鞍包剛推出一炮而紅,成為當時時尚達人們的必備包款之一。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2011年,John Galliano離開Dior,馬鞍包也就停產了。似乎消失了一段時間,只能在古著市場看見它。

直到2018年,Maria Grazia Chiuri推出第二代老花馬鞍包,跟第一代幾乎一樣。老花字體上有細微的改變,新的logo增加了陰影的處理。看起來更加立體。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版的Oblique在製作工藝上也有講究,一匹Dior Oblique帆布需要用到9700多根紗線,把每根絲線鉤掛在鉤針上就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裁縫工藝師先完成灰底刺繡,接著完成米色花紋和有色字母。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Maria在最近幾季大量使用Oblique圖案,除了馬鞍包,還有Book Tote、信使包和手拿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其中我最喜歡的老花款是蒙田30,這是他家全新的一隻包款。LVMH總裁的兒媳婦Natalia Vodianova就背過一隻,包包和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我發現這隻老花包搭配同色和撞色系都很順眼,揹著出去玩或上班通勤也很合適,官網價格:235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蒙田30最近又多了一位新成員,外觀變得小巧了,像個小盒子。肩帶變成搭扣的設計,看起來更加帥氣。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

New Monogram

Riccardo Tisci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設計了Burberry第一個Monogram,還邀請了藝術總監兼視覺概念設計師Peter Saville一起參與。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當時鋪天蓋地都能看見他家的老花logo,比如上海環球港大樓曾經被它包圍過,成為一道美麗的夜景~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最近常使用的還是印在的士或大巴上的營銷手法,確實很能抓人眼球,雖然創始人Thomas Burberry曾經說過:“風格從來就不意味著抓人眼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無論是橙白拼接,還是橡木和米白色拼接的TB logo,靈感都是來源於Burberry先生的initials。

Riccardo在接手Burberry創意總監的職位時,花了許多時間閱讀品牌的歷史檔案。其中最讓他感興趣是Burberry先生本人,當Riccardo看見他既特別又摩登的initials時,馬上決定要用它來作為全新老花logo。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橡木和米白色的TB logo我覺得更低調一些,從色調上看不會那麼豔俗,比較容易駕馭。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的老花配飾,街頭味更重,也更中性。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滿分的分層,讓這隻小相機包特別能裝,連我們的手賬也能塞進去,官網價格:7900元。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大家知道嗎,老花(Monogram)不是LV特有的,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裝飾圖案,通常取名字的 initials(首字母)再拼成具有辨識度的logo。西方國家確實很喜歡使用名字的首字母,在美國讀書時,我經常就會用到initials籤一些重要文件。

設計師們也很愛用initials來作為單品的設計元素。LV老花故事的由來,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了,相信它的故事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其他幾家大牌的老花故事同樣很有意思,趁著它們最近出了新款的老花包,一併介紹給大家吧!

Dior

Oblique

在Dior的第二任設計師聖羅蘭先生被強制去參軍後,Marc Bohan接手創意總監的職位,這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不可被遺忘的Dior設計師!

Bohan先生的作品得到當時業界和名人的高度認可,像Elizabeth Taylor就一口氣買了Bohan 1961年春夏系列的12條裙子,她還穿著一件黃白拼接的裙子領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在1970年,Bohan先生第一次推出了男裝Dior Homme的服飾線。在差不多同一時期,他做了一件更為偉大的事情——設計了Dior Oblique斜體老花。

最初的老花不像近代版那麼密集,跟LV老花一樣圖案之間有間距。但字母都是大小不一,並且不規則擺放。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1973 Dior Fall/Winter

對於近代版的Dior Oblique,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2000年的時候,John Galliano在丹寧材質的馬鞍包上使用了Oblique圖案,第一代老花馬鞍包剛推出一炮而紅,成為當時時尚達人們的必備包款之一。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2011年,John Galliano離開Dior,馬鞍包也就停產了。似乎消失了一段時間,只能在古著市場看見它。

直到2018年,Maria Grazia Chiuri推出第二代老花馬鞍包,跟第一代幾乎一樣。老花字體上有細微的改變,新的logo增加了陰影的處理。看起來更加立體。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版的Oblique在製作工藝上也有講究,一匹Dior Oblique帆布需要用到9700多根紗線,把每根絲線鉤掛在鉤針上就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裁縫工藝師先完成灰底刺繡,接著完成米色花紋和有色字母。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Maria在最近幾季大量使用Oblique圖案,除了馬鞍包,還有Book Tote、信使包和手拿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其中我最喜歡的老花款是蒙田30,這是他家全新的一隻包款。LVMH總裁的兒媳婦Natalia Vodianova就背過一隻,包包和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我發現這隻老花包搭配同色和撞色系都很順眼,揹著出去玩或上班通勤也很合適,官網價格:235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蒙田30最近又多了一位新成員,外觀變得小巧了,像個小盒子。肩帶變成搭扣的設計,看起來更加帥氣。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

New Monogram

Riccardo Tisci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設計了Burberry第一個Monogram,還邀請了藝術總監兼視覺概念設計師Peter Saville一起參與。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當時鋪天蓋地都能看見他家的老花logo,比如上海環球港大樓曾經被它包圍過,成為一道美麗的夜景~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最近常使用的還是印在的士或大巴上的營銷手法,確實很能抓人眼球,雖然創始人Thomas Burberry曾經說過:“風格從來就不意味著抓人眼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無論是橙白拼接,還是橡木和米白色拼接的TB logo,靈感都是來源於Burberry先生的initials。

Riccardo在接手Burberry創意總監的職位時,花了許多時間閱讀品牌的歷史檔案。其中最讓他感興趣是Burberry先生本人,當Riccardo看見他既特別又摩登的initials時,馬上決定要用它來作為全新老花logo。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橡木和米白色的TB logo我覺得更低調一些,從色調上看不會那麼豔俗,比較容易駕馭。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的老花配飾,街頭味更重,也更中性。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滿分的分層,讓這隻小相機包特別能裝,連我們的手賬也能塞進去,官網價格:79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Celine

Blazon Chaine

Céline Vipiana和她先生在1945年一起創立的Céline,最初是專為小孩定做鞋子的店,那時候的logo是隻紅色大象。

到1960年才開始主攻女士成衣和配飾,70年代Céline重新設計了logo圖案。模特們穿的西裝上就印有這個背靠背、中間被隔開的雙C logo,叫Blazon Chaine。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大家知道嗎,老花(Monogram)不是LV特有的,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裝飾圖案,通常取名字的 initials(首字母)再拼成具有辨識度的logo。西方國家確實很喜歡使用名字的首字母,在美國讀書時,我經常就會用到initials籤一些重要文件。

設計師們也很愛用initials來作為單品的設計元素。LV老花故事的由來,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了,相信它的故事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其他幾家大牌的老花故事同樣很有意思,趁著它們最近出了新款的老花包,一併介紹給大家吧!

Dior

Oblique

在Dior的第二任設計師聖羅蘭先生被強制去參軍後,Marc Bohan接手創意總監的職位,這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不可被遺忘的Dior設計師!

Bohan先生的作品得到當時業界和名人的高度認可,像Elizabeth Taylor就一口氣買了Bohan 1961年春夏系列的12條裙子,她還穿著一件黃白拼接的裙子領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在1970年,Bohan先生第一次推出了男裝Dior Homme的服飾線。在差不多同一時期,他做了一件更為偉大的事情——設計了Dior Oblique斜體老花。

最初的老花不像近代版那麼密集,跟LV老花一樣圖案之間有間距。但字母都是大小不一,並且不規則擺放。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1973 Dior Fall/Winter

對於近代版的Dior Oblique,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2000年的時候,John Galliano在丹寧材質的馬鞍包上使用了Oblique圖案,第一代老花馬鞍包剛推出一炮而紅,成為當時時尚達人們的必備包款之一。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2011年,John Galliano離開Dior,馬鞍包也就停產了。似乎消失了一段時間,只能在古著市場看見它。

直到2018年,Maria Grazia Chiuri推出第二代老花馬鞍包,跟第一代幾乎一樣。老花字體上有細微的改變,新的logo增加了陰影的處理。看起來更加立體。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版的Oblique在製作工藝上也有講究,一匹Dior Oblique帆布需要用到9700多根紗線,把每根絲線鉤掛在鉤針上就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裁縫工藝師先完成灰底刺繡,接著完成米色花紋和有色字母。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Maria在最近幾季大量使用Oblique圖案,除了馬鞍包,還有Book Tote、信使包和手拿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其中我最喜歡的老花款是蒙田30,這是他家全新的一隻包款。LVMH總裁的兒媳婦Natalia Vodianova就背過一隻,包包和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我發現這隻老花包搭配同色和撞色系都很順眼,揹著出去玩或上班通勤也很合適,官網價格:235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蒙田30最近又多了一位新成員,外觀變得小巧了,像個小盒子。肩帶變成搭扣的設計,看起來更加帥氣。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

New Monogram

Riccardo Tisci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設計了Burberry第一個Monogram,還邀請了藝術總監兼視覺概念設計師Peter Saville一起參與。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當時鋪天蓋地都能看見他家的老花logo,比如上海環球港大樓曾經被它包圍過,成為一道美麗的夜景~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最近常使用的還是印在的士或大巴上的營銷手法,確實很能抓人眼球,雖然創始人Thomas Burberry曾經說過:“風格從來就不意味著抓人眼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無論是橙白拼接,還是橡木和米白色拼接的TB logo,靈感都是來源於Burberry先生的initials。

Riccardo在接手Burberry創意總監的職位時,花了許多時間閱讀品牌的歷史檔案。其中最讓他感興趣是Burberry先生本人,當Riccardo看見他既特別又摩登的initials時,馬上決定要用它來作為全新老花logo。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橡木和米白色的TB logo我覺得更低調一些,從色調上看不會那麼豔俗,比較容易駕馭。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的老花配飾,街頭味更重,也更中性。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滿分的分層,讓這隻小相機包特別能裝,連我們的手賬也能塞進去,官網價格:79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Celine

Blazon Chaine

Céline Vipiana和她先生在1945年一起創立的Céline,最初是專為小孩定做鞋子的店,那時候的logo是隻紅色大象。

到1960年才開始主攻女士成衣和配飾,70年代Céline重新設計了logo圖案。模特們穿的西裝上就印有這個背靠背、中間被隔開的雙C logo,叫Blazon Chaine。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logo早前也被反覆用在包袋上,曾經還出過C logo配馬車的帆布包。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大家知道嗎,老花(Monogram)不是LV特有的,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裝飾圖案,通常取名字的 initials(首字母)再拼成具有辨識度的logo。西方國家確實很喜歡使用名字的首字母,在美國讀書時,我經常就會用到initials籤一些重要文件。

設計師們也很愛用initials來作為單品的設計元素。LV老花故事的由來,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了,相信它的故事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其他幾家大牌的老花故事同樣很有意思,趁著它們最近出了新款的老花包,一併介紹給大家吧!

Dior

Oblique

在Dior的第二任設計師聖羅蘭先生被強制去參軍後,Marc Bohan接手創意總監的職位,這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不可被遺忘的Dior設計師!

Bohan先生的作品得到當時業界和名人的高度認可,像Elizabeth Taylor就一口氣買了Bohan 1961年春夏系列的12條裙子,她還穿著一件黃白拼接的裙子領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在1970年,Bohan先生第一次推出了男裝Dior Homme的服飾線。在差不多同一時期,他做了一件更為偉大的事情——設計了Dior Oblique斜體老花。

最初的老花不像近代版那麼密集,跟LV老花一樣圖案之間有間距。但字母都是大小不一,並且不規則擺放。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1973 Dior Fall/Winter

對於近代版的Dior Oblique,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2000年的時候,John Galliano在丹寧材質的馬鞍包上使用了Oblique圖案,第一代老花馬鞍包剛推出一炮而紅,成為當時時尚達人們的必備包款之一。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2011年,John Galliano離開Dior,馬鞍包也就停產了。似乎消失了一段時間,只能在古著市場看見它。

直到2018年,Maria Grazia Chiuri推出第二代老花馬鞍包,跟第一代幾乎一樣。老花字體上有細微的改變,新的logo增加了陰影的處理。看起來更加立體。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版的Oblique在製作工藝上也有講究,一匹Dior Oblique帆布需要用到9700多根紗線,把每根絲線鉤掛在鉤針上就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裁縫工藝師先完成灰底刺繡,接著完成米色花紋和有色字母。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Maria在最近幾季大量使用Oblique圖案,除了馬鞍包,還有Book Tote、信使包和手拿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其中我最喜歡的老花款是蒙田30,這是他家全新的一隻包款。LVMH總裁的兒媳婦Natalia Vodianova就背過一隻,包包和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我發現這隻老花包搭配同色和撞色系都很順眼,揹著出去玩或上班通勤也很合適,官網價格:235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蒙田30最近又多了一位新成員,外觀變得小巧了,像個小盒子。肩帶變成搭扣的設計,看起來更加帥氣。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

New Monogram

Riccardo Tisci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設計了Burberry第一個Monogram,還邀請了藝術總監兼視覺概念設計師Peter Saville一起參與。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當時鋪天蓋地都能看見他家的老花logo,比如上海環球港大樓曾經被它包圍過,成為一道美麗的夜景~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最近常使用的還是印在的士或大巴上的營銷手法,確實很能抓人眼球,雖然創始人Thomas Burberry曾經說過:“風格從來就不意味著抓人眼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無論是橙白拼接,還是橡木和米白色拼接的TB logo,靈感都是來源於Burberry先生的initials。

Riccardo在接手Burberry創意總監的職位時,花了許多時間閱讀品牌的歷史檔案。其中最讓他感興趣是Burberry先生本人,當Riccardo看見他既特別又摩登的initials時,馬上決定要用它來作為全新老花logo。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橡木和米白色的TB logo我覺得更低調一些,從色調上看不會那麼豔俗,比較容易駕馭。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的老花配飾,街頭味更重,也更中性。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滿分的分層,讓這隻小相機包特別能裝,連我們的手賬也能塞進去,官網價格:79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Celine

Blazon Chaine

Céline Vipiana和她先生在1945年一起創立的Céline,最初是專為小孩定做鞋子的店,那時候的logo是隻紅色大象。

到1960年才開始主攻女士成衣和配飾,70年代Céline重新設計了logo圖案。模特們穿的西裝上就印有這個背靠背、中間被隔開的雙C logo,叫Blazon Chaine。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logo早前也被反覆用在包袋上,曾經還出過C logo配馬車的帆布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lazon Chaine的靈感來源於法國標誌性地標——凱旋門周圍的鎖鏈,據說當時車子在附近拋錨,Céline才有機會留意到鎖鏈上的圖案。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大家知道嗎,老花(Monogram)不是LV特有的,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裝飾圖案,通常取名字的 initials(首字母)再拼成具有辨識度的logo。西方國家確實很喜歡使用名字的首字母,在美國讀書時,我經常就會用到initials籤一些重要文件。

設計師們也很愛用initials來作為單品的設計元素。LV老花故事的由來,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了,相信它的故事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其他幾家大牌的老花故事同樣很有意思,趁著它們最近出了新款的老花包,一併介紹給大家吧!

Dior

Oblique

在Dior的第二任設計師聖羅蘭先生被強制去參軍後,Marc Bohan接手創意總監的職位,這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不可被遺忘的Dior設計師!

Bohan先生的作品得到當時業界和名人的高度認可,像Elizabeth Taylor就一口氣買了Bohan 1961年春夏系列的12條裙子,她還穿著一件黃白拼接的裙子領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在1970年,Bohan先生第一次推出了男裝Dior Homme的服飾線。在差不多同一時期,他做了一件更為偉大的事情——設計了Dior Oblique斜體老花。

最初的老花不像近代版那麼密集,跟LV老花一樣圖案之間有間距。但字母都是大小不一,並且不規則擺放。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1973 Dior Fall/Winter

對於近代版的Dior Oblique,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2000年的時候,John Galliano在丹寧材質的馬鞍包上使用了Oblique圖案,第一代老花馬鞍包剛推出一炮而紅,成為當時時尚達人們的必備包款之一。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2011年,John Galliano離開Dior,馬鞍包也就停產了。似乎消失了一段時間,只能在古著市場看見它。

直到2018年,Maria Grazia Chiuri推出第二代老花馬鞍包,跟第一代幾乎一樣。老花字體上有細微的改變,新的logo增加了陰影的處理。看起來更加立體。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版的Oblique在製作工藝上也有講究,一匹Dior Oblique帆布需要用到9700多根紗線,把每根絲線鉤掛在鉤針上就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裁縫工藝師先完成灰底刺繡,接著完成米色花紋和有色字母。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Maria在最近幾季大量使用Oblique圖案,除了馬鞍包,還有Book Tote、信使包和手拿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其中我最喜歡的老花款是蒙田30,這是他家全新的一隻包款。LVMH總裁的兒媳婦Natalia Vodianova就背過一隻,包包和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我發現這隻老花包搭配同色和撞色系都很順眼,揹著出去玩或上班通勤也很合適,官網價格:235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蒙田30最近又多了一位新成員,外觀變得小巧了,像個小盒子。肩帶變成搭扣的設計,看起來更加帥氣。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

New Monogram

Riccardo Tisci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設計了Burberry第一個Monogram,還邀請了藝術總監兼視覺概念設計師Peter Saville一起參與。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當時鋪天蓋地都能看見他家的老花logo,比如上海環球港大樓曾經被它包圍過,成為一道美麗的夜景~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最近常使用的還是印在的士或大巴上的營銷手法,確實很能抓人眼球,雖然創始人Thomas Burberry曾經說過:“風格從來就不意味著抓人眼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無論是橙白拼接,還是橡木和米白色拼接的TB logo,靈感都是來源於Burberry先生的initials。

Riccardo在接手Burberry創意總監的職位時,花了許多時間閱讀品牌的歷史檔案。其中最讓他感興趣是Burberry先生本人,當Riccardo看見他既特別又摩登的initials時,馬上決定要用它來作為全新老花logo。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橡木和米白色的TB logo我覺得更低調一些,從色調上看不會那麼豔俗,比較容易駕馭。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的老花配飾,街頭味更重,也更中性。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滿分的分層,讓這隻小相機包特別能裝,連我們的手賬也能塞進去,官網價格:79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Celine

Blazon Chaine

Céline Vipiana和她先生在1945年一起創立的Céline,最初是專為小孩定做鞋子的店,那時候的logo是隻紅色大象。

到1960年才開始主攻女士成衣和配飾,70年代Céline重新設計了logo圖案。模特們穿的西裝上就印有這個背靠背、中間被隔開的雙C logo,叫Blazon Chaine。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logo早前也被反覆用在包袋上,曾經還出過C logo配馬車的帆布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lazon Chaine的靈感來源於法國標誌性地標——凱旋門周圍的鎖鏈,據說當時車子在附近拋錨,Céline才有機會留意到鎖鏈上的圖案。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Hedi Slimane上任後馬上就推出了Blazon Chaine版的Box,復古味撲鼻而來,上身比Box文藝許多。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大家知道嗎,老花(Monogram)不是LV特有的,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裝飾圖案,通常取名字的 initials(首字母)再拼成具有辨識度的logo。西方國家確實很喜歡使用名字的首字母,在美國讀書時,我經常就會用到initials籤一些重要文件。

設計師們也很愛用initials來作為單品的設計元素。LV老花故事的由來,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了,相信它的故事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其他幾家大牌的老花故事同樣很有意思,趁著它們最近出了新款的老花包,一併介紹給大家吧!

Dior

Oblique

在Dior的第二任設計師聖羅蘭先生被強制去參軍後,Marc Bohan接手創意總監的職位,這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不可被遺忘的Dior設計師!

Bohan先生的作品得到當時業界和名人的高度認可,像Elizabeth Taylor就一口氣買了Bohan 1961年春夏系列的12條裙子,她還穿著一件黃白拼接的裙子領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在1970年,Bohan先生第一次推出了男裝Dior Homme的服飾線。在差不多同一時期,他做了一件更為偉大的事情——設計了Dior Oblique斜體老花。

最初的老花不像近代版那麼密集,跟LV老花一樣圖案之間有間距。但字母都是大小不一,並且不規則擺放。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1973 Dior Fall/Winter

對於近代版的Dior Oblique,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2000年的時候,John Galliano在丹寧材質的馬鞍包上使用了Oblique圖案,第一代老花馬鞍包剛推出一炮而紅,成為當時時尚達人們的必備包款之一。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2011年,John Galliano離開Dior,馬鞍包也就停產了。似乎消失了一段時間,只能在古著市場看見它。

直到2018年,Maria Grazia Chiuri推出第二代老花馬鞍包,跟第一代幾乎一樣。老花字體上有細微的改變,新的logo增加了陰影的處理。看起來更加立體。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版的Oblique在製作工藝上也有講究,一匹Dior Oblique帆布需要用到9700多根紗線,把每根絲線鉤掛在鉤針上就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裁縫工藝師先完成灰底刺繡,接著完成米色花紋和有色字母。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Maria在最近幾季大量使用Oblique圖案,除了馬鞍包,還有Book Tote、信使包和手拿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其中我最喜歡的老花款是蒙田30,這是他家全新的一隻包款。LVMH總裁的兒媳婦Natalia Vodianova就背過一隻,包包和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我發現這隻老花包搭配同色和撞色系都很順眼,揹著出去玩或上班通勤也很合適,官網價格:235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蒙田30最近又多了一位新成員,外觀變得小巧了,像個小盒子。肩帶變成搭扣的設計,看起來更加帥氣。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

New Monogram

Riccardo Tisci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設計了Burberry第一個Monogram,還邀請了藝術總監兼視覺概念設計師Peter Saville一起參與。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當時鋪天蓋地都能看見他家的老花logo,比如上海環球港大樓曾經被它包圍過,成為一道美麗的夜景~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最近常使用的還是印在的士或大巴上的營銷手法,確實很能抓人眼球,雖然創始人Thomas Burberry曾經說過:“風格從來就不意味著抓人眼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無論是橙白拼接,還是橡木和米白色拼接的TB logo,靈感都是來源於Burberry先生的initials。

Riccardo在接手Burberry創意總監的職位時,花了許多時間閱讀品牌的歷史檔案。其中最讓他感興趣是Burberry先生本人,當Riccardo看見他既特別又摩登的initials時,馬上決定要用它來作為全新老花logo。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橡木和米白色的TB logo我覺得更低調一些,從色調上看不會那麼豔俗,比較容易駕馭。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的老花配飾,街頭味更重,也更中性。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滿分的分層,讓這隻小相機包特別能裝,連我們的手賬也能塞進去,官網價格:79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Celine

Blazon Chaine

Céline Vipiana和她先生在1945年一起創立的Céline,最初是專為小孩定做鞋子的店,那時候的logo是隻紅色大象。

到1960年才開始主攻女士成衣和配飾,70年代Céline重新設計了logo圖案。模特們穿的西裝上就印有這個背靠背、中間被隔開的雙C logo,叫Blazon Chaine。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logo早前也被反覆用在包袋上,曾經還出過C logo配馬車的帆布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lazon Chaine的靈感來源於法國標誌性地標——凱旋門周圍的鎖鏈,據說當時車子在附近拋錨,Céline才有機會留意到鎖鏈上的圖案。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Hedi Slimane上任後馬上就推出了Blazon Chaine版的Box,復古味撲鼻而來,上身比Box文藝許多。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Phoebe Philo時期的包款走極簡摩登風,那時沒有出過老花。因著Hedi的加入,Celine Monogram在2019年秋冬也要正式迴歸!

Hedi再次把經典的Blazon Chaine Monogram運用在了最新一季的包袋上,它像一隻很有年代感的中古包。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大家知道嗎,老花(Monogram)不是LV特有的,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裝飾圖案,通常取名字的 initials(首字母)再拼成具有辨識度的logo。西方國家確實很喜歡使用名字的首字母,在美國讀書時,我經常就會用到initials籤一些重要文件。

設計師們也很愛用initials來作為單品的設計元素。LV老花故事的由來,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了,相信它的故事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其他幾家大牌的老花故事同樣很有意思,趁著它們最近出了新款的老花包,一併介紹給大家吧!

Dior

Oblique

在Dior的第二任設計師聖羅蘭先生被強制去參軍後,Marc Bohan接手創意總監的職位,這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不可被遺忘的Dior設計師!

Bohan先生的作品得到當時業界和名人的高度認可,像Elizabeth Taylor就一口氣買了Bohan 1961年春夏系列的12條裙子,她還穿著一件黃白拼接的裙子領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在1970年,Bohan先生第一次推出了男裝Dior Homme的服飾線。在差不多同一時期,他做了一件更為偉大的事情——設計了Dior Oblique斜體老花。

最初的老花不像近代版那麼密集,跟LV老花一樣圖案之間有間距。但字母都是大小不一,並且不規則擺放。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1973 Dior Fall/Winter

對於近代版的Dior Oblique,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2000年的時候,John Galliano在丹寧材質的馬鞍包上使用了Oblique圖案,第一代老花馬鞍包剛推出一炮而紅,成為當時時尚達人們的必備包款之一。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2011年,John Galliano離開Dior,馬鞍包也就停產了。似乎消失了一段時間,只能在古著市場看見它。

直到2018年,Maria Grazia Chiuri推出第二代老花馬鞍包,跟第一代幾乎一樣。老花字體上有細微的改變,新的logo增加了陰影的處理。看起來更加立體。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版的Oblique在製作工藝上也有講究,一匹Dior Oblique帆布需要用到9700多根紗線,把每根絲線鉤掛在鉤針上就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裁縫工藝師先完成灰底刺繡,接著完成米色花紋和有色字母。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Maria在最近幾季大量使用Oblique圖案,除了馬鞍包,還有Book Tote、信使包和手拿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其中我最喜歡的老花款是蒙田30,這是他家全新的一隻包款。LVMH總裁的兒媳婦Natalia Vodianova就背過一隻,包包和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我發現這隻老花包搭配同色和撞色系都很順眼,揹著出去玩或上班通勤也很合適,官網價格:235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蒙田30最近又多了一位新成員,外觀變得小巧了,像個小盒子。肩帶變成搭扣的設計,看起來更加帥氣。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

New Monogram

Riccardo Tisci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設計了Burberry第一個Monogram,還邀請了藝術總監兼視覺概念設計師Peter Saville一起參與。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當時鋪天蓋地都能看見他家的老花logo,比如上海環球港大樓曾經被它包圍過,成為一道美麗的夜景~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最近常使用的還是印在的士或大巴上的營銷手法,確實很能抓人眼球,雖然創始人Thomas Burberry曾經說過:“風格從來就不意味著抓人眼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無論是橙白拼接,還是橡木和米白色拼接的TB logo,靈感都是來源於Burberry先生的initials。

Riccardo在接手Burberry創意總監的職位時,花了許多時間閱讀品牌的歷史檔案。其中最讓他感興趣是Burberry先生本人,當Riccardo看見他既特別又摩登的initials時,馬上決定要用它來作為全新老花logo。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橡木和米白色的TB logo我覺得更低調一些,從色調上看不會那麼豔俗,比較容易駕馭。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的老花配飾,街頭味更重,也更中性。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滿分的分層,讓這隻小相機包特別能裝,連我們的手賬也能塞進去,官網價格:79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Celine

Blazon Chaine

Céline Vipiana和她先生在1945年一起創立的Céline,最初是專為小孩定做鞋子的店,那時候的logo是隻紅色大象。

到1960年才開始主攻女士成衣和配飾,70年代Céline重新設計了logo圖案。模特們穿的西裝上就印有這個背靠背、中間被隔開的雙C logo,叫Blazon Chaine。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logo早前也被反覆用在包袋上,曾經還出過C logo配馬車的帆布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lazon Chaine的靈感來源於法國標誌性地標——凱旋門周圍的鎖鏈,據說當時車子在附近拋錨,Céline才有機會留意到鎖鏈上的圖案。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Hedi Slimane上任後馬上就推出了Blazon Chaine版的Box,復古味撲鼻而來,上身比Box文藝許多。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Phoebe Philo時期的包款走極簡摩登風,那時沒有出過老花。因著Hedi的加入,Celine Monogram在2019年秋冬也要正式迴歸!

Hedi再次把經典的Blazon Chaine Monogram運用在了最新一季的包袋上,它像一隻很有年代感的中古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Celine 2019 Fall/Winter

Goyard

Y Monogram

比LV還年長的Goyard,推出新款的速度比誰都要慢,因為他家始終拒絕自動化和大規模生產。他家的老花圖案遠看有點像“Y”,它其實是由無數個小點堆積而成。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大家知道嗎,老花(Monogram)不是LV特有的,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裝飾圖案,通常取名字的 initials(首字母)再拼成具有辨識度的logo。西方國家確實很喜歡使用名字的首字母,在美國讀書時,我經常就會用到initials籤一些重要文件。

設計師們也很愛用initials來作為單品的設計元素。LV老花故事的由來,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了,相信它的故事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其他幾家大牌的老花故事同樣很有意思,趁著它們最近出了新款的老花包,一併介紹給大家吧!

Dior

Oblique

在Dior的第二任設計師聖羅蘭先生被強制去參軍後,Marc Bohan接手創意總監的職位,這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不可被遺忘的Dior設計師!

Bohan先生的作品得到當時業界和名人的高度認可,像Elizabeth Taylor就一口氣買了Bohan 1961年春夏系列的12條裙子,她還穿著一件黃白拼接的裙子領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在1970年,Bohan先生第一次推出了男裝Dior Homme的服飾線。在差不多同一時期,他做了一件更為偉大的事情——設計了Dior Oblique斜體老花。

最初的老花不像近代版那麼密集,跟LV老花一樣圖案之間有間距。但字母都是大小不一,並且不規則擺放。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1973 Dior Fall/Winter

對於近代版的Dior Oblique,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2000年的時候,John Galliano在丹寧材質的馬鞍包上使用了Oblique圖案,第一代老花馬鞍包剛推出一炮而紅,成為當時時尚達人們的必備包款之一。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2011年,John Galliano離開Dior,馬鞍包也就停產了。似乎消失了一段時間,只能在古著市場看見它。

直到2018年,Maria Grazia Chiuri推出第二代老花馬鞍包,跟第一代幾乎一樣。老花字體上有細微的改變,新的logo增加了陰影的處理。看起來更加立體。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版的Oblique在製作工藝上也有講究,一匹Dior Oblique帆布需要用到9700多根紗線,把每根絲線鉤掛在鉤針上就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裁縫工藝師先完成灰底刺繡,接著完成米色花紋和有色字母。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Maria在最近幾季大量使用Oblique圖案,除了馬鞍包,還有Book Tote、信使包和手拿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其中我最喜歡的老花款是蒙田30,這是他家全新的一隻包款。LVMH總裁的兒媳婦Natalia Vodianova就背過一隻,包包和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我發現這隻老花包搭配同色和撞色系都很順眼,揹著出去玩或上班通勤也很合適,官網價格:235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蒙田30最近又多了一位新成員,外觀變得小巧了,像個小盒子。肩帶變成搭扣的設計,看起來更加帥氣。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

New Monogram

Riccardo Tisci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設計了Burberry第一個Monogram,還邀請了藝術總監兼視覺概念設計師Peter Saville一起參與。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當時鋪天蓋地都能看見他家的老花logo,比如上海環球港大樓曾經被它包圍過,成為一道美麗的夜景~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最近常使用的還是印在的士或大巴上的營銷手法,確實很能抓人眼球,雖然創始人Thomas Burberry曾經說過:“風格從來就不意味著抓人眼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無論是橙白拼接,還是橡木和米白色拼接的TB logo,靈感都是來源於Burberry先生的initials。

Riccardo在接手Burberry創意總監的職位時,花了許多時間閱讀品牌的歷史檔案。其中最讓他感興趣是Burberry先生本人,當Riccardo看見他既特別又摩登的initials時,馬上決定要用它來作為全新老花logo。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橡木和米白色的TB logo我覺得更低調一些,從色調上看不會那麼豔俗,比較容易駕馭。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的老花配飾,街頭味更重,也更中性。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滿分的分層,讓這隻小相機包特別能裝,連我們的手賬也能塞進去,官網價格:79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Celine

Blazon Chaine

Céline Vipiana和她先生在1945年一起創立的Céline,最初是專為小孩定做鞋子的店,那時候的logo是隻紅色大象。

到1960年才開始主攻女士成衣和配飾,70年代Céline重新設計了logo圖案。模特們穿的西裝上就印有這個背靠背、中間被隔開的雙C logo,叫Blazon Chaine。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logo早前也被反覆用在包袋上,曾經還出過C logo配馬車的帆布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lazon Chaine的靈感來源於法國標誌性地標——凱旋門周圍的鎖鏈,據說當時車子在附近拋錨,Céline才有機會留意到鎖鏈上的圖案。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Hedi Slimane上任後馬上就推出了Blazon Chaine版的Box,復古味撲鼻而來,上身比Box文藝許多。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Phoebe Philo時期的包款走極簡摩登風,那時沒有出過老花。因著Hedi的加入,Celine Monogram在2019年秋冬也要正式迴歸!

Hedi再次把經典的Blazon Chaine Monogram運用在了最新一季的包袋上,它像一隻很有年代感的中古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Celine 2019 Fall/Winter

Goyard

Y Monogram

比LV還年長的Goyard,推出新款的速度比誰都要慢,因為他家始終拒絕自動化和大規模生產。他家的老花圖案遠看有點像“Y”,它其實是由無數個小點堆積而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掌門人François Goyard的祖輩七代都是做木材運輸工作,所以非常熟悉木材標記的工藝,這些點點來源於木材運輸的浮排。

跟LV和前不久剛介紹過的Moynat老花一樣,外觀看起來像皮革,實質是帆布材質。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大家知道嗎,老花(Monogram)不是LV特有的,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裝飾圖案,通常取名字的 initials(首字母)再拼成具有辨識度的logo。西方國家確實很喜歡使用名字的首字母,在美國讀書時,我經常就會用到initials籤一些重要文件。

設計師們也很愛用initials來作為單品的設計元素。LV老花故事的由來,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了,相信它的故事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其他幾家大牌的老花故事同樣很有意思,趁著它們最近出了新款的老花包,一併介紹給大家吧!

Dior

Oblique

在Dior的第二任設計師聖羅蘭先生被強制去參軍後,Marc Bohan接手創意總監的職位,這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不可被遺忘的Dior設計師!

Bohan先生的作品得到當時業界和名人的高度認可,像Elizabeth Taylor就一口氣買了Bohan 1961年春夏系列的12條裙子,她還穿著一件黃白拼接的裙子領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在1970年,Bohan先生第一次推出了男裝Dior Homme的服飾線。在差不多同一時期,他做了一件更為偉大的事情——設計了Dior Oblique斜體老花。

最初的老花不像近代版那麼密集,跟LV老花一樣圖案之間有間距。但字母都是大小不一,並且不規則擺放。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1973 Dior Fall/Winter

對於近代版的Dior Oblique,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2000年的時候,John Galliano在丹寧材質的馬鞍包上使用了Oblique圖案,第一代老花馬鞍包剛推出一炮而紅,成為當時時尚達人們的必備包款之一。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2011年,John Galliano離開Dior,馬鞍包也就停產了。似乎消失了一段時間,只能在古著市場看見它。

直到2018年,Maria Grazia Chiuri推出第二代老花馬鞍包,跟第一代幾乎一樣。老花字體上有細微的改變,新的logo增加了陰影的處理。看起來更加立體。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版的Oblique在製作工藝上也有講究,一匹Dior Oblique帆布需要用到9700多根紗線,把每根絲線鉤掛在鉤針上就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裁縫工藝師先完成灰底刺繡,接著完成米色花紋和有色字母。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Maria在最近幾季大量使用Oblique圖案,除了馬鞍包,還有Book Tote、信使包和手拿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其中我最喜歡的老花款是蒙田30,這是他家全新的一隻包款。LVMH總裁的兒媳婦Natalia Vodianova就背過一隻,包包和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我發現這隻老花包搭配同色和撞色系都很順眼,揹著出去玩或上班通勤也很合適,官網價格:235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蒙田30最近又多了一位新成員,外觀變得小巧了,像個小盒子。肩帶變成搭扣的設計,看起來更加帥氣。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

New Monogram

Riccardo Tisci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設計了Burberry第一個Monogram,還邀請了藝術總監兼視覺概念設計師Peter Saville一起參與。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當時鋪天蓋地都能看見他家的老花logo,比如上海環球港大樓曾經被它包圍過,成為一道美麗的夜景~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最近常使用的還是印在的士或大巴上的營銷手法,確實很能抓人眼球,雖然創始人Thomas Burberry曾經說過:“風格從來就不意味著抓人眼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無論是橙白拼接,還是橡木和米白色拼接的TB logo,靈感都是來源於Burberry先生的initials。

Riccardo在接手Burberry創意總監的職位時,花了許多時間閱讀品牌的歷史檔案。其中最讓他感興趣是Burberry先生本人,當Riccardo看見他既特別又摩登的initials時,馬上決定要用它來作為全新老花logo。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橡木和米白色的TB logo我覺得更低調一些,從色調上看不會那麼豔俗,比較容易駕馭。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的老花配飾,街頭味更重,也更中性。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滿分的分層,讓這隻小相機包特別能裝,連我們的手賬也能塞進去,官網價格:79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Celine

Blazon Chaine

Céline Vipiana和她先生在1945年一起創立的Céline,最初是專為小孩定做鞋子的店,那時候的logo是隻紅色大象。

到1960年才開始主攻女士成衣和配飾,70年代Céline重新設計了logo圖案。模特們穿的西裝上就印有這個背靠背、中間被隔開的雙C logo,叫Blazon Chaine。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logo早前也被反覆用在包袋上,曾經還出過C logo配馬車的帆布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lazon Chaine的靈感來源於法國標誌性地標——凱旋門周圍的鎖鏈,據說當時車子在附近拋錨,Céline才有機會留意到鎖鏈上的圖案。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Hedi Slimane上任後馬上就推出了Blazon Chaine版的Box,復古味撲鼻而來,上身比Box文藝許多。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Phoebe Philo時期的包款走極簡摩登風,那時沒有出過老花。因著Hedi的加入,Celine Monogram在2019年秋冬也要正式迴歸!

Hedi再次把經典的Blazon Chaine Monogram運用在了最新一季的包袋上,它像一隻很有年代感的中古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Celine 2019 Fall/Winter

Goyard

Y Monogram

比LV還年長的Goyard,推出新款的速度比誰都要慢,因為他家始終拒絕自動化和大規模生產。他家的老花圖案遠看有點像“Y”,它其實是由無數個小點堆積而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掌門人François Goyard的祖輩七代都是做木材運輸工作,所以非常熟悉木材標記的工藝,這些點點來源於木材運輸的浮排。

跟LV和前不久剛介紹過的Moynat老花一樣,外觀看起來像皮革,實質是帆布材質。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每次寫這款包,我都會想起這位老奶奶揹著它的樣子,她讓我對Goyard的托特包有了更美好的印象。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大家知道嗎,老花(Monogram)不是LV特有的,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裝飾圖案,通常取名字的 initials(首字母)再拼成具有辨識度的logo。西方國家確實很喜歡使用名字的首字母,在美國讀書時,我經常就會用到initials籤一些重要文件。

設計師們也很愛用initials來作為單品的設計元素。LV老花故事的由來,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了,相信它的故事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其他幾家大牌的老花故事同樣很有意思,趁著它們最近出了新款的老花包,一併介紹給大家吧!

Dior

Oblique

在Dior的第二任設計師聖羅蘭先生被強制去參軍後,Marc Bohan接手創意總監的職位,這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不可被遺忘的Dior設計師!

Bohan先生的作品得到當時業界和名人的高度認可,像Elizabeth Taylor就一口氣買了Bohan 1961年春夏系列的12條裙子,她還穿著一件黃白拼接的裙子領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在1970年,Bohan先生第一次推出了男裝Dior Homme的服飾線。在差不多同一時期,他做了一件更為偉大的事情——設計了Dior Oblique斜體老花。

最初的老花不像近代版那麼密集,跟LV老花一樣圖案之間有間距。但字母都是大小不一,並且不規則擺放。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1973 Dior Fall/Winter

對於近代版的Dior Oblique,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2000年的時候,John Galliano在丹寧材質的馬鞍包上使用了Oblique圖案,第一代老花馬鞍包剛推出一炮而紅,成為當時時尚達人們的必備包款之一。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2011年,John Galliano離開Dior,馬鞍包也就停產了。似乎消失了一段時間,只能在古著市場看見它。

直到2018年,Maria Grazia Chiuri推出第二代老花馬鞍包,跟第一代幾乎一樣。老花字體上有細微的改變,新的logo增加了陰影的處理。看起來更加立體。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版的Oblique在製作工藝上也有講究,一匹Dior Oblique帆布需要用到9700多根紗線,把每根絲線鉤掛在鉤針上就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裁縫工藝師先完成灰底刺繡,接著完成米色花紋和有色字母。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Maria在最近幾季大量使用Oblique圖案,除了馬鞍包,還有Book Tote、信使包和手拿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其中我最喜歡的老花款是蒙田30,這是他家全新的一隻包款。LVMH總裁的兒媳婦Natalia Vodianova就背過一隻,包包和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我發現這隻老花包搭配同色和撞色系都很順眼,揹著出去玩或上班通勤也很合適,官網價格:235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蒙田30最近又多了一位新成員,外觀變得小巧了,像個小盒子。肩帶變成搭扣的設計,看起來更加帥氣。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

New Monogram

Riccardo Tisci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設計了Burberry第一個Monogram,還邀請了藝術總監兼視覺概念設計師Peter Saville一起參與。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當時鋪天蓋地都能看見他家的老花logo,比如上海環球港大樓曾經被它包圍過,成為一道美麗的夜景~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最近常使用的還是印在的士或大巴上的營銷手法,確實很能抓人眼球,雖然創始人Thomas Burberry曾經說過:“風格從來就不意味著抓人眼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無論是橙白拼接,還是橡木和米白色拼接的TB logo,靈感都是來源於Burberry先生的initials。

Riccardo在接手Burberry創意總監的職位時,花了許多時間閱讀品牌的歷史檔案。其中最讓他感興趣是Burberry先生本人,當Riccardo看見他既特別又摩登的initials時,馬上決定要用它來作為全新老花logo。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橡木和米白色的TB logo我覺得更低調一些,從色調上看不會那麼豔俗,比較容易駕馭。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的老花配飾,街頭味更重,也更中性。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滿分的分層,讓這隻小相機包特別能裝,連我們的手賬也能塞進去,官網價格:79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Celine

Blazon Chaine

Céline Vipiana和她先生在1945年一起創立的Céline,最初是專為小孩定做鞋子的店,那時候的logo是隻紅色大象。

到1960年才開始主攻女士成衣和配飾,70年代Céline重新設計了logo圖案。模特們穿的西裝上就印有這個背靠背、中間被隔開的雙C logo,叫Blazon Chaine。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logo早前也被反覆用在包袋上,曾經還出過C logo配馬車的帆布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lazon Chaine的靈感來源於法國標誌性地標——凱旋門周圍的鎖鏈,據說當時車子在附近拋錨,Céline才有機會留意到鎖鏈上的圖案。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Hedi Slimane上任後馬上就推出了Blazon Chaine版的Box,復古味撲鼻而來,上身比Box文藝許多。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Phoebe Philo時期的包款走極簡摩登風,那時沒有出過老花。因著Hedi的加入,Celine Monogram在2019年秋冬也要正式迴歸!

Hedi再次把經典的Blazon Chaine Monogram運用在了最新一季的包袋上,它像一隻很有年代感的中古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Celine 2019 Fall/Winter

Goyard

Y Monogram

比LV還年長的Goyard,推出新款的速度比誰都要慢,因為他家始終拒絕自動化和大規模生產。他家的老花圖案遠看有點像“Y”,它其實是由無數個小點堆積而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掌門人François Goyard的祖輩七代都是做木材運輸工作,所以非常熟悉木材標記的工藝,這些點點來源於木材運輸的浮排。

跟LV和前不久剛介紹過的Moynat老花一樣,外觀看起來像皮革,實質是帆布材質。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每次寫這款包,我都會想起這位老奶奶揹著它的樣子,她讓我對Goyard的托特包有了更美好的印象。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上週五Goyard終於又宣佈了一款新包:Rouette軟包,包名來源於一種軟樹枝,它可以把木材捆起來做成浮排。

這款包的設計非常人性化,採用的是他家經常會用到的模塊設計理念。肩帶是滑動可調節長度的,兩側可以隱藏或展開,還配有安全性高的磁性閉合。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大家知道嗎,老花(Monogram)不是LV特有的,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裝飾圖案,通常取名字的 initials(首字母)再拼成具有辨識度的logo。西方國家確實很喜歡使用名字的首字母,在美國讀書時,我經常就會用到initials籤一些重要文件。

設計師們也很愛用initials來作為單品的設計元素。LV老花故事的由來,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了,相信它的故事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其他幾家大牌的老花故事同樣很有意思,趁著它們最近出了新款的老花包,一併介紹給大家吧!

Dior

Oblique

在Dior的第二任設計師聖羅蘭先生被強制去參軍後,Marc Bohan接手創意總監的職位,這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不可被遺忘的Dior設計師!

Bohan先生的作品得到當時業界和名人的高度認可,像Elizabeth Taylor就一口氣買了Bohan 1961年春夏系列的12條裙子,她還穿著一件黃白拼接的裙子領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在1970年,Bohan先生第一次推出了男裝Dior Homme的服飾線。在差不多同一時期,他做了一件更為偉大的事情——設計了Dior Oblique斜體老花。

最初的老花不像近代版那麼密集,跟LV老花一樣圖案之間有間距。但字母都是大小不一,並且不規則擺放。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1973 Dior Fall/Winter

對於近代版的Dior Oblique,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2000年的時候,John Galliano在丹寧材質的馬鞍包上使用了Oblique圖案,第一代老花馬鞍包剛推出一炮而紅,成為當時時尚達人們的必備包款之一。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2011年,John Galliano離開Dior,馬鞍包也就停產了。似乎消失了一段時間,只能在古著市場看見它。

直到2018年,Maria Grazia Chiuri推出第二代老花馬鞍包,跟第一代幾乎一樣。老花字體上有細微的改變,新的logo增加了陰影的處理。看起來更加立體。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版的Oblique在製作工藝上也有講究,一匹Dior Oblique帆布需要用到9700多根紗線,把每根絲線鉤掛在鉤針上就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裁縫工藝師先完成灰底刺繡,接著完成米色花紋和有色字母。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Maria在最近幾季大量使用Oblique圖案,除了馬鞍包,還有Book Tote、信使包和手拿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其中我最喜歡的老花款是蒙田30,這是他家全新的一隻包款。LVMH總裁的兒媳婦Natalia Vodianova就背過一隻,包包和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我發現這隻老花包搭配同色和撞色系都很順眼,揹著出去玩或上班通勤也很合適,官網價格:235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蒙田30最近又多了一位新成員,外觀變得小巧了,像個小盒子。肩帶變成搭扣的設計,看起來更加帥氣。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

New Monogram

Riccardo Tisci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設計了Burberry第一個Monogram,還邀請了藝術總監兼視覺概念設計師Peter Saville一起參與。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當時鋪天蓋地都能看見他家的老花logo,比如上海環球港大樓曾經被它包圍過,成為一道美麗的夜景~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最近常使用的還是印在的士或大巴上的營銷手法,確實很能抓人眼球,雖然創始人Thomas Burberry曾經說過:“風格從來就不意味著抓人眼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無論是橙白拼接,還是橡木和米白色拼接的TB logo,靈感都是來源於Burberry先生的initials。

Riccardo在接手Burberry創意總監的職位時,花了許多時間閱讀品牌的歷史檔案。其中最讓他感興趣是Burberry先生本人,當Riccardo看見他既特別又摩登的initials時,馬上決定要用它來作為全新老花logo。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橡木和米白色的TB logo我覺得更低調一些,從色調上看不會那麼豔俗,比較容易駕馭。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的老花配飾,街頭味更重,也更中性。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滿分的分層,讓這隻小相機包特別能裝,連我們的手賬也能塞進去,官網價格:79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Celine

Blazon Chaine

Céline Vipiana和她先生在1945年一起創立的Céline,最初是專為小孩定做鞋子的店,那時候的logo是隻紅色大象。

到1960年才開始主攻女士成衣和配飾,70年代Céline重新設計了logo圖案。模特們穿的西裝上就印有這個背靠背、中間被隔開的雙C logo,叫Blazon Chaine。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logo早前也被反覆用在包袋上,曾經還出過C logo配馬車的帆布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lazon Chaine的靈感來源於法國標誌性地標——凱旋門周圍的鎖鏈,據說當時車子在附近拋錨,Céline才有機會留意到鎖鏈上的圖案。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Hedi Slimane上任後馬上就推出了Blazon Chaine版的Box,復古味撲鼻而來,上身比Box文藝許多。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Phoebe Philo時期的包款走極簡摩登風,那時沒有出過老花。因著Hedi的加入,Celine Monogram在2019年秋冬也要正式迴歸!

Hedi再次把經典的Blazon Chaine Monogram運用在了最新一季的包袋上,它像一隻很有年代感的中古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Celine 2019 Fall/Winter

Goyard

Y Monogram

比LV還年長的Goyard,推出新款的速度比誰都要慢,因為他家始終拒絕自動化和大規模生產。他家的老花圖案遠看有點像“Y”,它其實是由無數個小點堆積而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掌門人François Goyard的祖輩七代都是做木材運輸工作,所以非常熟悉木材標記的工藝,這些點點來源於木材運輸的浮排。

跟LV和前不久剛介紹過的Moynat老花一樣,外觀看起來像皮革,實質是帆布材質。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每次寫這款包,我都會想起這位老奶奶揹著它的樣子,她讓我對Goyard的托特包有了更美好的印象。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上週五Goyard終於又宣佈了一款新包:Rouette軟包,包名來源於一種軟樹枝,它可以把木材捆起來做成浮排。

這款包的設計非常人性化,採用的是他家經常會用到的模塊設計理念。肩帶是滑動可調節長度的,兩側可以隱藏或展開,還配有安全性高的磁性閉合。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純老花包看久了可能會讓人免疫,所以Goyard每年會在包款上做些小創意。

今年這款包的名字叫“Millesime”。中間這條彎曲河流的圖案,代表的是Goyard家族幾代人都在河上運輸木材。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大家知道嗎,老花(Monogram)不是LV特有的,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裝飾圖案,通常取名字的 initials(首字母)再拼成具有辨識度的logo。西方國家確實很喜歡使用名字的首字母,在美國讀書時,我經常就會用到initials籤一些重要文件。

設計師們也很愛用initials來作為單品的設計元素。LV老花故事的由來,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了,相信它的故事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其他幾家大牌的老花故事同樣很有意思,趁著它們最近出了新款的老花包,一併介紹給大家吧!

Dior

Oblique

在Dior的第二任設計師聖羅蘭先生被強制去參軍後,Marc Bohan接手創意總監的職位,這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不可被遺忘的Dior設計師!

Bohan先生的作品得到當時業界和名人的高度認可,像Elizabeth Taylor就一口氣買了Bohan 1961年春夏系列的12條裙子,她還穿著一件黃白拼接的裙子領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在1970年,Bohan先生第一次推出了男裝Dior Homme的服飾線。在差不多同一時期,他做了一件更為偉大的事情——設計了Dior Oblique斜體老花。

最初的老花不像近代版那麼密集,跟LV老花一樣圖案之間有間距。但字母都是大小不一,並且不規則擺放。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1973 Dior Fall/Winter

對於近代版的Dior Oblique,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2000年的時候,John Galliano在丹寧材質的馬鞍包上使用了Oblique圖案,第一代老花馬鞍包剛推出一炮而紅,成為當時時尚達人們的必備包款之一。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2011年,John Galliano離開Dior,馬鞍包也就停產了。似乎消失了一段時間,只能在古著市場看見它。

直到2018年,Maria Grazia Chiuri推出第二代老花馬鞍包,跟第一代幾乎一樣。老花字體上有細微的改變,新的logo增加了陰影的處理。看起來更加立體。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版的Oblique在製作工藝上也有講究,一匹Dior Oblique帆布需要用到9700多根紗線,把每根絲線鉤掛在鉤針上就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裁縫工藝師先完成灰底刺繡,接著完成米色花紋和有色字母。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Maria在最近幾季大量使用Oblique圖案,除了馬鞍包,還有Book Tote、信使包和手拿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其中我最喜歡的老花款是蒙田30,這是他家全新的一隻包款。LVMH總裁的兒媳婦Natalia Vodianova就背過一隻,包包和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我發現這隻老花包搭配同色和撞色系都很順眼,揹著出去玩或上班通勤也很合適,官網價格:235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蒙田30最近又多了一位新成員,外觀變得小巧了,像個小盒子。肩帶變成搭扣的設計,看起來更加帥氣。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

New Monogram

Riccardo Tisci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設計了Burberry第一個Monogram,還邀請了藝術總監兼視覺概念設計師Peter Saville一起參與。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當時鋪天蓋地都能看見他家的老花logo,比如上海環球港大樓曾經被它包圍過,成為一道美麗的夜景~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最近常使用的還是印在的士或大巴上的營銷手法,確實很能抓人眼球,雖然創始人Thomas Burberry曾經說過:“風格從來就不意味著抓人眼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無論是橙白拼接,還是橡木和米白色拼接的TB logo,靈感都是來源於Burberry先生的initials。

Riccardo在接手Burberry創意總監的職位時,花了許多時間閱讀品牌的歷史檔案。其中最讓他感興趣是Burberry先生本人,當Riccardo看見他既特別又摩登的initials時,馬上決定要用它來作為全新老花logo。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橡木和米白色的TB logo我覺得更低調一些,從色調上看不會那麼豔俗,比較容易駕馭。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的老花配飾,街頭味更重,也更中性。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滿分的分層,讓這隻小相機包特別能裝,連我們的手賬也能塞進去,官網價格:79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Celine

Blazon Chaine

Céline Vipiana和她先生在1945年一起創立的Céline,最初是專為小孩定做鞋子的店,那時候的logo是隻紅色大象。

到1960年才開始主攻女士成衣和配飾,70年代Céline重新設計了logo圖案。模特們穿的西裝上就印有這個背靠背、中間被隔開的雙C logo,叫Blazon Chaine。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logo早前也被反覆用在包袋上,曾經還出過C logo配馬車的帆布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lazon Chaine的靈感來源於法國標誌性地標——凱旋門周圍的鎖鏈,據說當時車子在附近拋錨,Céline才有機會留意到鎖鏈上的圖案。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Hedi Slimane上任後馬上就推出了Blazon Chaine版的Box,復古味撲鼻而來,上身比Box文藝許多。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Phoebe Philo時期的包款走極簡摩登風,那時沒有出過老花。因著Hedi的加入,Celine Monogram在2019年秋冬也要正式迴歸!

Hedi再次把經典的Blazon Chaine Monogram運用在了最新一季的包袋上,它像一隻很有年代感的中古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Celine 2019 Fall/Winter

Goyard

Y Monogram

比LV還年長的Goyard,推出新款的速度比誰都要慢,因為他家始終拒絕自動化和大規模生產。他家的老花圖案遠看有點像“Y”,它其實是由無數個小點堆積而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掌門人François Goyard的祖輩七代都是做木材運輸工作,所以非常熟悉木材標記的工藝,這些點點來源於木材運輸的浮排。

跟LV和前不久剛介紹過的Moynat老花一樣,外觀看起來像皮革,實質是帆布材質。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每次寫這款包,我都會想起這位老奶奶揹著它的樣子,她讓我對Goyard的托特包有了更美好的印象。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上週五Goyard終於又宣佈了一款新包:Rouette軟包,包名來源於一種軟樹枝,它可以把木材捆起來做成浮排。

這款包的設計非常人性化,採用的是他家經常會用到的模塊設計理念。肩帶是滑動可調節長度的,兩側可以隱藏或展開,還配有安全性高的磁性閉合。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純老花包看久了可能會讓人免疫,所以Goyard每年會在包款上做些小創意。

今年這款包的名字叫“Millesime”。中間這條彎曲河流的圖案,代表的是Goyard家族幾代人都在河上運輸木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去年還出過一款神似漁網的Aligre手袋,非常能代表Goyard家族世代在河上工作。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大家知道嗎,老花(Monogram)不是LV特有的,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裝飾圖案,通常取名字的 initials(首字母)再拼成具有辨識度的logo。西方國家確實很喜歡使用名字的首字母,在美國讀書時,我經常就會用到initials籤一些重要文件。

設計師們也很愛用initials來作為單品的設計元素。LV老花故事的由來,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了,相信它的故事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其他幾家大牌的老花故事同樣很有意思,趁著它們最近出了新款的老花包,一併介紹給大家吧!

Dior

Oblique

在Dior的第二任設計師聖羅蘭先生被強制去參軍後,Marc Bohan接手創意總監的職位,這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不可被遺忘的Dior設計師!

Bohan先生的作品得到當時業界和名人的高度認可,像Elizabeth Taylor就一口氣買了Bohan 1961年春夏系列的12條裙子,她還穿著一件黃白拼接的裙子領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在1970年,Bohan先生第一次推出了男裝Dior Homme的服飾線。在差不多同一時期,他做了一件更為偉大的事情——設計了Dior Oblique斜體老花。

最初的老花不像近代版那麼密集,跟LV老花一樣圖案之間有間距。但字母都是大小不一,並且不規則擺放。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1973 Dior Fall/Winter

對於近代版的Dior Oblique,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2000年的時候,John Galliano在丹寧材質的馬鞍包上使用了Oblique圖案,第一代老花馬鞍包剛推出一炮而紅,成為當時時尚達人們的必備包款之一。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2011年,John Galliano離開Dior,馬鞍包也就停產了。似乎消失了一段時間,只能在古著市場看見它。

直到2018年,Maria Grazia Chiuri推出第二代老花馬鞍包,跟第一代幾乎一樣。老花字體上有細微的改變,新的logo增加了陰影的處理。看起來更加立體。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版的Oblique在製作工藝上也有講究,一匹Dior Oblique帆布需要用到9700多根紗線,把每根絲線鉤掛在鉤針上就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裁縫工藝師先完成灰底刺繡,接著完成米色花紋和有色字母。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Maria在最近幾季大量使用Oblique圖案,除了馬鞍包,還有Book Tote、信使包和手拿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其中我最喜歡的老花款是蒙田30,這是他家全新的一隻包款。LVMH總裁的兒媳婦Natalia Vodianova就背過一隻,包包和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我發現這隻老花包搭配同色和撞色系都很順眼,揹著出去玩或上班通勤也很合適,官網價格:235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蒙田30最近又多了一位新成員,外觀變得小巧了,像個小盒子。肩帶變成搭扣的設計,看起來更加帥氣。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

New Monogram

Riccardo Tisci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設計了Burberry第一個Monogram,還邀請了藝術總監兼視覺概念設計師Peter Saville一起參與。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當時鋪天蓋地都能看見他家的老花logo,比如上海環球港大樓曾經被它包圍過,成為一道美麗的夜景~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最近常使用的還是印在的士或大巴上的營銷手法,確實很能抓人眼球,雖然創始人Thomas Burberry曾經說過:“風格從來就不意味著抓人眼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無論是橙白拼接,還是橡木和米白色拼接的TB logo,靈感都是來源於Burberry先生的initials。

Riccardo在接手Burberry創意總監的職位時,花了許多時間閱讀品牌的歷史檔案。其中最讓他感興趣是Burberry先生本人,當Riccardo看見他既特別又摩登的initials時,馬上決定要用它來作為全新老花logo。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橡木和米白色的TB logo我覺得更低調一些,從色調上看不會那麼豔俗,比較容易駕馭。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的老花配飾,街頭味更重,也更中性。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滿分的分層,讓這隻小相機包特別能裝,連我們的手賬也能塞進去,官網價格:79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Celine

Blazon Chaine

Céline Vipiana和她先生在1945年一起創立的Céline,最初是專為小孩定做鞋子的店,那時候的logo是隻紅色大象。

到1960年才開始主攻女士成衣和配飾,70年代Céline重新設計了logo圖案。模特們穿的西裝上就印有這個背靠背、中間被隔開的雙C logo,叫Blazon Chaine。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logo早前也被反覆用在包袋上,曾經還出過C logo配馬車的帆布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lazon Chaine的靈感來源於法國標誌性地標——凱旋門周圍的鎖鏈,據說當時車子在附近拋錨,Céline才有機會留意到鎖鏈上的圖案。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Hedi Slimane上任後馬上就推出了Blazon Chaine版的Box,復古味撲鼻而來,上身比Box文藝許多。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Phoebe Philo時期的包款走極簡摩登風,那時沒有出過老花。因著Hedi的加入,Celine Monogram在2019年秋冬也要正式迴歸!

Hedi再次把經典的Blazon Chaine Monogram運用在了最新一季的包袋上,它像一隻很有年代感的中古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Celine 2019 Fall/Winter

Goyard

Y Monogram

比LV還年長的Goyard,推出新款的速度比誰都要慢,因為他家始終拒絕自動化和大規模生產。他家的老花圖案遠看有點像“Y”,它其實是由無數個小點堆積而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掌門人François Goyard的祖輩七代都是做木材運輸工作,所以非常熟悉木材標記的工藝,這些點點來源於木材運輸的浮排。

跟LV和前不久剛介紹過的Moynat老花一樣,外觀看起來像皮革,實質是帆布材質。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每次寫這款包,我都會想起這位老奶奶揹著它的樣子,她讓我對Goyard的托特包有了更美好的印象。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上週五Goyard終於又宣佈了一款新包:Rouette軟包,包名來源於一種軟樹枝,它可以把木材捆起來做成浮排。

這款包的設計非常人性化,採用的是他家經常會用到的模塊設計理念。肩帶是滑動可調節長度的,兩側可以隱藏或展開,還配有安全性高的磁性閉合。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純老花包看久了可能會讓人免疫,所以Goyard每年會在包款上做些小創意。

今年這款包的名字叫“Millesime”。中間這條彎曲河流的圖案,代表的是Goyard家族幾代人都在河上運輸木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去年還出過一款神似漁網的Aligre手袋,非常能代表Goyard家族世代在河上工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Goyard家的顏色有很多選擇,使用的都是天然染料。不同的編號,對應不一樣的顏色。我最喜歡T5和T6,你們呢?

"

前段時間看到Karlie Kloss為LV拍的這組大片,讓本來只愛老花包包的我,又愛上了老花披肩和被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Textile Collaboration with Alex Israel

以前覺得老花過於花哨,這幾年可能大牌在很多單品上都用到它(也可能自己到了年紀),越看越覺得高級,像Tambour老花和棋盤格系列腕錶。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佔了最大收入比例的皮具部門,這幾年出了許多大受歡迎的老花手袋,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每一季都會帶來新驚喜,像是全新Monogram LV Pop印花鋪陳小牛皮的小硬箱Petite Malle,有霓虹版的視覺效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Louis Vuitton 2019 Fall/Winter

老花元素也能玩出新創意!下面這隻PVC版的Petite Boite Chapeau,再搭配一條老花絲巾,被誤認為“土氣熏天”的老花包幾乎快達到它美的極致。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他家的男包也是越來越出色。Virgil Abloh設計的這三季男包,我發現有一些女生也完全可以背。像是吳亦凡上個月看男裝秀時斜跨的白色老花包,我一眼就種草了。馬上就會給大家寫一期~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大家知道嗎,老花(Monogram)不是LV特有的,它其實是西方的一種裝飾圖案,通常取名字的 initials(首字母)再拼成具有辨識度的logo。西方國家確實很喜歡使用名字的首字母,在美國讀書時,我經常就會用到initials籤一些重要文件。

設計師們也很愛用initials來作為單品的設計元素。LV老花故事的由來,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了,相信它的故事大家也已經耳熟能詳。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其他幾家大牌的老花故事同樣很有意思,趁著它們最近出了新款的老花包,一併介紹給大家吧!

Dior

Oblique

在Dior的第二任設計師聖羅蘭先生被強制去參軍後,Marc Bohan接手創意總監的職位,這一干就是30年。他是一位不可被遺忘的Dior設計師!

Bohan先生的作品得到當時業界和名人的高度認可,像Elizabeth Taylor就一口氣買了Bohan 1961年春夏系列的12條裙子,她還穿著一件黃白拼接的裙子領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在1970年,Bohan先生第一次推出了男裝Dior Homme的服飾線。在差不多同一時期,他做了一件更為偉大的事情——設計了Dior Oblique斜體老花。

最初的老花不像近代版那麼密集,跟LV老花一樣圖案之間有間距。但字母都是大小不一,並且不規則擺放。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1973 Dior Fall/Winter

對於近代版的Dior Oblique,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2000年的時候,John Galliano在丹寧材質的馬鞍包上使用了Oblique圖案,第一代老花馬鞍包剛推出一炮而紅,成為當時時尚達人們的必備包款之一。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2011年,John Galliano離開Dior,馬鞍包也就停產了。似乎消失了一段時間,只能在古著市場看見它。

直到2018年,Maria Grazia Chiuri推出第二代老花馬鞍包,跟第一代幾乎一樣。老花字體上有細微的改變,新的logo增加了陰影的處理。看起來更加立體。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版的Oblique在製作工藝上也有講究,一匹Dior Oblique帆布需要用到9700多根紗線,把每根絲線鉤掛在鉤針上就需要花費一天的時間。裁縫工藝師先完成灰底刺繡,接著完成米色花紋和有色字母。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Maria在最近幾季大量使用Oblique圖案,除了馬鞍包,還有Book Tote、信使包和手拿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其中我最喜歡的老花款是蒙田30,這是他家全新的一隻包款。LVMH總裁的兒媳婦Natalia Vodianova就背過一隻,包包和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我發現這隻老花包搭配同色和撞色系都很順眼,揹著出去玩或上班通勤也很合適,官網價格:235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蒙田30最近又多了一位新成員,外觀變得小巧了,像個小盒子。肩帶變成搭扣的設計,看起來更加帥氣。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

New Monogram

Riccardo Tisci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設計了Burberry第一個Monogram,還邀請了藝術總監兼視覺概念設計師Peter Saville一起參與。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當時鋪天蓋地都能看見他家的老花logo,比如上海環球港大樓曾經被它包圍過,成為一道美麗的夜景~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urberry最近常使用的還是印在的士或大巴上的營銷手法,確實很能抓人眼球,雖然創始人Thomas Burberry曾經說過:“風格從來就不意味著抓人眼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無論是橙白拼接,還是橡木和米白色拼接的TB logo,靈感都是來源於Burberry先生的initials。

Riccardo在接手Burberry創意總監的職位時,花了許多時間閱讀品牌的歷史檔案。其中最讓他感興趣是Burberry先生本人,當Riccardo看見他既特別又摩登的initials時,馬上決定要用它來作為全新老花logo。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橡木和米白色的TB logo我覺得更低調一些,從色調上看不會那麼豔俗,比較容易駕馭。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的老花配飾,街頭味更重,也更中性。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滿分的分層,讓這隻小相機包特別能裝,連我們的手賬也能塞進去,官網價格:7900元。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Celine

Blazon Chaine

Céline Vipiana和她先生在1945年一起創立的Céline,最初是專為小孩定做鞋子的店,那時候的logo是隻紅色大象。

到1960年才開始主攻女士成衣和配飾,70年代Céline重新設計了logo圖案。模特們穿的西裝上就印有這個背靠背、中間被隔開的雙C logo,叫Blazon Chaine。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新logo早前也被反覆用在包袋上,曾經還出過C logo配馬車的帆布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Blazon Chaine的靈感來源於法國標誌性地標——凱旋門周圍的鎖鏈,據說當時車子在附近拋錨,Céline才有機會留意到鎖鏈上的圖案。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Hedi Slimane上任後馬上就推出了Blazon Chaine版的Box,復古味撲鼻而來,上身比Box文藝許多。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Phoebe Philo時期的包款走極簡摩登風,那時沒有出過老花。因著Hedi的加入,Celine Monogram在2019年秋冬也要正式迴歸!

Hedi再次把經典的Blazon Chaine Monogram運用在了最新一季的包袋上,它像一隻很有年代感的中古包。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Celine 2019 Fall/Winter

Goyard

Y Monogram

比LV還年長的Goyard,推出新款的速度比誰都要慢,因為他家始終拒絕自動化和大規模生產。他家的老花圖案遠看有點像“Y”,它其實是由無數個小點堆積而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掌門人François Goyard的祖輩七代都是做木材運輸工作,所以非常熟悉木材標記的工藝,這些點點來源於木材運輸的浮排。

跟LV和前不久剛介紹過的Moynat老花一樣,外觀看起來像皮革,實質是帆布材質。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每次寫這款包,我都會想起這位老奶奶揹著它的樣子,她讓我對Goyard的托特包有了更美好的印象。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上週五Goyard終於又宣佈了一款新包:Rouette軟包,包名來源於一種軟樹枝,它可以把木材捆起來做成浮排。

這款包的設計非常人性化,採用的是他家經常會用到的模塊設計理念。肩帶是滑動可調節長度的,兩側可以隱藏或展開,還配有安全性高的磁性閉合。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純老花包看久了可能會讓人免疫,所以Goyard每年會在包款上做些小創意。

今年這款包的名字叫“Millesime”。中間這條彎曲河流的圖案,代表的是Goyard家族幾代人都在河上運輸木材。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去年還出過一款神似漁網的Aligre手袋,非常能代表Goyard家族世代在河上工作。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Goyard家的顏色有很多選擇,使用的都是天然染料。不同的編號,對應不一樣的顏色。我最喜歡T5和T6,你們呢?

永不過時的包款,都有這麼一個特徵

從8年前第一次接觸老花開始,親眼見證它一年比一年火。權威流行趨勢預測分析平臺WGSN發現,2019早秋時裝秀場出現的Monogram數量比去年同比增長36%。我相信老花作為品牌的靈魂元素,它永不過時!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