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能縮小柯潔與棋手間的差距,為何不能縮小中韓之間的差距?

結束沒幾天的夢百合預選,在競爭最激烈的公開組36組中,中國取得空前且可能絕後的35勝1負佳績。令人不禁懷疑韓國中堅棋手的實力真到了雪崩的程度?難道沒在用AI訓練?

當然,此番韓國大敗,應該還有以下原因。

2019/04中韓等級分韓國前30,中國前50夢百合預選參賽一覽表:

AI能縮小柯潔與棋手間的差距,為何不能縮小中韓之間的差距?

在扣除5人免選之後韓國前30中有幾乎一半並未參加夢百合預選,若說是為了備戰LG杯本賽,也僅有崔精、李志賢、白洪淅三人有此考量,我們無法猜測何以韓國中堅棋手大面積未報名參賽,這有可能是此次韓國大敗的主因。缺兵少將的韓國隊遇上兵多將廣且幾乎全軍出擊的中國隊,結果可想而知。但韓國"老邁"之將縱使傾巢而出,又能改變多少?

歷屆64強賽制世界大賽預賽出線統計:(BC卡杯韓國舉辦,其餘中國舉辦)不計老年組、女子組、業餘組等

AI能縮小柯潔與棋手間的差距,為何不能縮小中韓之間的差距?

上表2013年明顯是個轉捩點,但預選由於是棋手自費參賽,主辦國肯定佔了地利之便,尚不足以說明中韓之間真正的差距。

2012年以後三星杯、LG杯預選出線統計:

AI能縮小柯潔與棋手間的差距,為何不能縮小中韓之間的差距?

在韓國舉辦的預選除了2017LG杯中國棋手集體熄火慘遭滑鐵盧外,2018年的三星杯、LG杯,2019年的LG杯韓國雖然佔了地利之便,但也都僅能取得3-4個出線名額,顯然這兩年韓國中堅棋手在與中國的對抗上依舊處於極端劣勢。

那為何大家都說:AI拉近了棋手之間的距離。難道韓國棋手不用AI訓練,那當然不可能。

李世石人機大戰是2016年3月,柯潔人機大戰是2017年5月,2018年4月貝瑞基因杯世界人工智能圍棋大賽金毛異軍突起技壓絕藝奪冠,此前Leela Zero已經開始為棋手所應用,柯潔與星陣人機對弈是2018/4/27,ELF與韓國頂尖棋手對弈20盤棋公佈日期是2018/5/3,絕藝正式成為中國國家隊訓練專用AI也是在2018年4月底。顯而易見,AI成為職業棋手訓練工具,迄今已經有一年半或至少一年的時間。

AI能縮小柯潔與棋手間的差距,為何不能縮小中韓之間的差距?

柯潔等級分從生涯最高2772(2017/08)一路下滑至2693(2018/04),排名一度屈居第二,大部分棋迷都將之歸因於AI的興起提高其他棋手的實力,造成柯潔成績下滑。

但聶棋聖在最近的一則悟空問答回答中提到:大家都競相模仿阿爾法狗、絕藝等"狗招"…這麼多人都在學,為何柯潔還是學的最高、最好呢?

顯然聶棋聖並不認可AI提高了其他棋手的棋力,拉近了與柯潔的距離。柯潔在2018年底、2019年初連奪二冠,正足以證明聶棋聖所言不虛。

AI能縮小柯潔與棋手間的差距,為何不能縮小中韓之間的差距?

但這一兩年間,知名棋手在接受訪問時都會強調AI對其個人訓練的幫助,申真諝、陳耀燁等都曾強調AI的訓練之功。突然有好成績爆冷躥紅者,也都會歸功於AI。

韓國崔精在今年LG杯的出色表現雖然被寄予厚望,但至終與三年前一樣無法衝破16強的極限,連笑世界賽8強的次數累積到7次。仔細看看現今中韓圍棋大勢,與兩年前似乎沒什麼太大的變化,強者恆強弱者恆弱,有變化的只是因為年齡所引致的影響。至於一冠群持續在加厚,那是從2013年開始的趨勢,就如柯潔的世冠數持續積累到七冠一樣。

近兩年來國際賽場尤其是預選賽,實在找不到AI能拉近棋手之間距離的實際例證。中韓大面積的對抗更能突顯彼此整體實力的強弱,AI若能拉近棋手之間的距離,肯定不會有國籍地區的差別,如今中韓之間的差距繼續擴大,日本、臺北依然積弱不振。AI難道只幫中國棋手?

AI能縮小柯潔與棋手間的差距,為何不能縮小中韓之間的差距?

或許棋力本非一蹴可就,需要的是經年累月的積累,有了AI就好比有個好老師,一個不會說話的老師,終究還是需靠棋手個人的領悟與勤奮。AI要改變佈局定式容易,但要提升棋手實力仍需要時間的積累,還有當你在努力時,別人同樣沒閒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