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考研人數290萬,創歷史新高!到底是追求上進還是盲目跟風?

考研人數逐年增長:是追求上進還是盲目跟風?

今年考研人數290萬,創歷史新高!到底是追求上進還是盲目跟風?

隨著改革開放,社會發展,中國的教育事業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令大學生不再是曾經的天之驕子,而過去大學生畢業包分配的現象也不復存在了。大學擴招政策的推行使中國大學生人數高速增長,年增長率在近幾年達到20%~40%左右。如此高的增長速度給畢業大學生造成了極大的就業壓力,也產生了嚴重的“畢業即失業”的現象。讓我們先看看教育部最新公佈的三組數據:

今年考研人數290萬,創歷史新高!到底是追求上進還是盲目跟風?

1. 2019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數量將達到834萬,比去年增加14萬人,應屆畢業生規模創歷史新高。如果加上往年未就業大學生生數量,這個規模還會更大。

2. 2019年研究生考試將會在12月22-23日進行,根據公佈的數據,2019年報名考研的人數為290萬,比去年增加52萬,增幅21%。考研規模創歷史新高。

3.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已於12月2日落下帷幕,本次國考共計招錄1.45萬餘人,比去年大幅減少一半。但報名人數卻達到138萬,僅比去年減少27萬,減少規模約為1/6,競爭激烈程度創新高,這也使得2019年國考成為了“史上最難國考”。

以上數據能說明一些問題。高校畢業生數量的迅猛增加,而社會有效需求短期內卻增幅有限,因此供求關係出現矛盾,一方面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業招不到想要的人才,這種現象短期內無法得到改善,需要國家政策進行宏觀調控。但說到底,還是我們大學生自身出現了問題——無法滿足企業的用人要求。

今年考研人數290萬,創歷史新高!到底是追求上進還是盲目跟風?

現在大學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十分嚴重,在大學期間沒有學到過硬紮實的本領卻好高騖遠,對工作要求過於“理想化”,都希望找一份薪酬高、不加班、很輕鬆的工作,天底下哪有那麼好的事呢?都希望去北上廣等一線發達城市,而縣、市、州和一些不發達城市卻無人問津。並且不願上一線、不願下基層,巴不得自己一來就躋身管理層。胖子不是一口吃成的,羅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這種想法的存在充分說明現在大學生的基層意識薄弱且不夠腳踏實地。

今年考研人數290萬,創歷史新高!到底是追求上進還是盲目跟風?

大學生畢業找工作難,而家長卻不停催促,因此考研成了他們暫緩就業的最好選擇,也有部分人是因為還沒做好就業準備,還沒從大學的舒適環境中脫離出來,因此這類人也選擇了考研,可以說這種盲目跟風考研的行為是不理智的。

今年考研人數290萬,創歷史新高!到底是追求上進還是盲目跟風?

今年國考規模和去年相比雖然有所降低,但是加上各省公務員考試的人數,參加公務員考試的大學生人數依舊居高不下。固然,公務員的各項福利待遇都是十分優渥的,但這也說明了大學生畢業後的擇業選擇十分有限,擇業路徑十分狹窄。

今年考研人數290萬,創歷史新高!到底是追求上進還是盲目跟風?

面對以上問題,不僅需要國家推行相關政策來改善,也需要各地政府和高校通力合作來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對高校而言,應該重視和加強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著重培養基層意識,在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目標等方面要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勞動力市場的變化。不僅如此,學校還應該注重引導畢業生的流向。當前高校畢業生的流向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型發達城市和各省省會城市。在“先落戶,後就業”的政策實施後,既增加了大中型城市的就業壓力,也影響了一些中小型城市及經濟不發達的地區的人才引進。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和相關思想教育的同時,也要和各地企業成立人才培養計劃。

今年考研人數290萬,創歷史新高!到底是追求上進還是盲目跟風?

對我們大學生而言,在臨近畢業的時候首先要做好充足的思想準備,調整就業心理,以便進入社會後能迅速完成角色轉化。對自身能力要有個明確的定位,不可好高騖遠,也不能降低要求,如此才能適應社會要求。

今年考研人數290萬,創歷史新高!到底是追求上進還是盲目跟風?

大學生在擇業的時候也要注意,要敢於競爭、善於競爭,但競爭不過也不可灰心喪氣,失敗是成功之母。在擇業的過程中與其挑三揀四,挑來挑去找不到自己喜歡的,不如先選一項,穩定下來慢慢學習經驗,提升自己,再來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不管怎麼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在大學期間學好本領才是硬道理!

對於考研人數逐年增加,大家覺得是大學生真的追求上進還是盲目更風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積極評論

最後,預祝廣大的青年大學生們在接下來的研究生考試中取得自己滿意的成績!

喜歡這篇文章的記得關注小編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