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2017 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在營子舉行

考古 文物 燕山 遼朝 河北新聞網 2017-06-13

承德日報訊(記者王海霞,通訊員李暉)6 月10 日是我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市文物局組織我市考古工作者、河北民族師範學院文化遺產保護志願者等相關人員走進營子區綜合展覽館和四方洞遺址,專家現場講解舊石器等時期相關文物知識,宣傳文物保護的重要性。

四方洞遺址是河北省境內發現的第一處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是在燕山山脈深處首次發現的舊石器時代人類活動的足跡,對研究承德地區史前文化具有重要意義。河北民族師範學院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大一新生馬嘉翔高興地對記者說:“平時總是在課本上學習這些歷史知識,感覺離自己很遙遠,今天實地感受,聽到專家生動的講解,讓我們瞭解了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更增強了大家保護文化遺產的責任感。”

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有力見證,也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今年遺產日的宣傳口號之一是“保護文化遺產,擦亮中國名片,講好中國故事”。我市文化底蘊深厚,是全國首批24 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經歷次文物普查,目前全市已發現各類文化遺存4200 餘處,可移動文物7 萬餘件。這些不可再生、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是承德5000 年紅山文化、1000 年契丹文化和300年滿清文化的歷史鑑證,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給予承德的最豐厚的寶貴遺產,也是承德傳承歷史、開闢未來最深厚的文化滋養。

2016 年,中國“文化遺傳日”宣傳活動主場在承德進行舉行,向人們展示了承德豐富的歷史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成果。“通過此次活動的舉辦,希望向人們普及文化遺產保護知識,提高公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全社會共同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主動性自覺性。”市文物局副局長相陽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