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市重啟張公巷瓷窯址考古發掘工作

考古 文物 陶瓷 北宋 光明網 2017-06-24

光明網鄭州6月23日訊(記者劉先琴)“希望通過這次深度發掘,能夠確定張公巷窯的燒造年代和窯業性質,解決北宋官窯的相關問題。併為籌建大型遺址博物館和考古遺址公園,打造‘汝瓷之都’文化名城創造有利條件,也為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奠定堅實的基礎。”21日,河南省汝州市重新啟動張公巷瓷窯址考古發掘工作,中國古陶瓷學會會長王莉英表示,由於前幾次發掘面積太小,發掘成果甚微,長期以來對於張公巷窯的性質,還缺乏統一的認定,許多謎團有待於進一步發掘來解開,但張公巷瓷窯的重要學術地位毋庸置疑。

汝州市重啟張公巷瓷窯址考古發掘工作

中國古陶瓷學會副會長孫新民、河南文物考古學會副會長秦文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魏興濤、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常務理事張志清、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石自社、鄭州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李鋒、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古陶瓷專家郭木森等專家學者參加啟動儀式。

汝州市重啟張公巷瓷窯址考古發掘工作

張公巷瓷窯址位於汝州市區東南部,西北距唐宋時期的汝州州衙遺址約1500米。2000年,張公巷瓷窯址被發現,分別於2000年春、2001年夏、2004年春先後進行了三次考古發掘。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前三次考古發掘面積很小,出土以瓷片居多,極少整器,但胎之薄、釉之美已經震驚學界,業內人士對2017年的重新發掘充滿期待。也正是由於上述原因,圍繞張公巷瓷窯的性質、年代、瓷種等也存在不少爭論,諸多謎團有待此次發掘揭開。

汝州市重啟張公巷瓷窯址考古發掘工作

與其他窯址不同,張公巷瓷窯址位於汝州市區,全部被壓在密集的民房之下,致使分佈範圍和區域無法探明,發掘工作難以開展。2016年,該市投資近2個億,對張公巷窯址上的200多戶居民進行拆遷,劃定了核心區28860平方米的範圍。2017年,張公巷主動考古發掘項目順利通過國家文物局審批,該項目是2017年度河南省唯一一處陶瓷類大遺址項目,爭取到國家專項資金200餘萬元,獲批考古發掘面積1600平方米。

據汝州市副市長楊英武介紹,下一步工作中,汝州市委、市政府將持續加大對張公巷瓷窯址的保護力度,全力支持配合專家的考古發掘工作。目前,該市正在著手編制張公巷保護性展示工程規劃,積極爭取2018年國家專項補助資金。張公巷瓷窯址的發掘採用邊考古發掘,邊階段性保護展示的方法,真實全面的展示張公巷瓷窯址的陶瓷燒製文化和藝術風格。預計今年年底,視考古發掘進展情況和取得的成果,科學編制張公巷文物保護總體規劃,力求張公巷瓷窯址“活起來”,結合汝州市“建設汝瓷文化名城”的城市定位,建立一個文物保存狀況良好、基礎設施完善、擁有獨特人文感觀的優秀文物保護展示區,同時,根據考古發掘進度,逐漸向公眾開放展示,以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汝瓷文化的瞭解和認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