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旅遊推薦線路:世界遺產黃金走廊遊

考古 大雁塔 樂山大佛 張騫 漢中在路上 漢中在路上 2017-11-01

世界遺產黃金走廊遊

(1—5天)

漢中旅遊推薦線路:世界遺產黃金走廊遊

西成高鐵的建成通車,使蜀道之難變為美景通途。在這條廊道上,串聯了許多世界遺產,諸如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漢中張騫墓,漢中三堰(山河堰、五門堰、楊填堰),四川都江堰、樂山大佛等。在漢中境內,您既可以感受獨特的秦巴自然生態美景,又能體驗厚重的兩漢三國文化。

大雁塔

大雁塔位於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後加蓋至九層,再後層數和高度又有數次變更,最後固定為今天所看到的七層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5米。

漢中旅遊推薦線路:世界遺產黃金走廊遊

大雁塔作為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是佛塔這種古印度佛寺的建築形式隨佛教傳入中原地區,並融入華夏文化的典型物證,是凝聚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標誌性建築。

漢中旅遊推薦線路:世界遺產黃金走廊遊

小雁塔

小雁塔位於唐長安城安仁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郊)薦福寺內,又稱“薦福寺塔”,建於唐景龍年間,與大雁塔同為唐長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標誌。小雁塔是中國早期方形密簷式磚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層,現存13層,高43.4米,塔形秀麗,是唐代佛教建築藝術遺產,佛教傳入中原地區並融入漢族文化的標誌性建築。

漢中旅遊推薦線路:世界遺產黃金走廊遊

小雁塔和薦福寺鐘樓內的古鐘合稱為“關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鐘”,是西安博物院的組成部分,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漢中旅遊推薦線路:世界遺產黃金走廊遊

漢中張騫墓

張騫墓,在城固縣團結鄉饒家營北約200米處。張騫(?一前114年),據《漢書·張騫傳》載:“張賽漢中人也。”注引:“騫,漢中城固人也。”

漢中旅遊推薦線路:世界遺產黃金走廊遊

《城固縣誌》載:“博望侯張騫故里,在縣西南二里。”傳說在城固汽車站南白崖村。張騫死後埋葬在家鄉。

漢中旅遊推薦線路:世界遺產黃金走廊遊

漢中三堰

“漢中三堰”,即山河堰、五門堰和楊填堰。山河堰,是漢中歷史上最早的水利灌溉工程,其引褒河之水灌溉農田,因褒河又名山河水而得名,又相傳為漢初蕭何、曹參所創修,故又稱“簫曹堰”。

漢中旅遊推薦線路:世界遺產黃金走廊遊

【褒河山河堰遺址】

五門堰,始建於王莽居攝年間(公元6—7年),其地處湑水谷口,扼湑水之要衝,堰首與壩體均以條石堆砌,並列五洞以分流, 故稱之“五門堰”。五門堰灌區建有“九洞八湃”及“三十六處水口”,其工程設計、建造技術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自建堰後,灌區萬畝良田,稻麥豐稔,不知饑饉,被譽為“養命之源”。

漢中旅遊推薦線路:世界遺產黃金走廊遊

【城固五門堰遺址】

楊填堰,位於城固寶山鎮丁家村。據史料記載,南宋紹興五年( 1135年),抗金名將楊從儀任洋州(今洋縣)知州時,在漢代張良渠的基礎上,經大規模疏浚改建而成。其灌區惠及城固、洋縣二縣,灌溉農田近萬畝,民眾感念其恩德,稱其為“楊填堰”。

漢中旅遊推薦線路:世界遺產黃金走廊遊

四川都江堰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自然遺產(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漢中旅遊推薦線路:世界遺產黃金走廊遊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兩千多年來一直髮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漢中旅遊推薦線路:世界遺產黃金走廊遊

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漢中旅遊推薦線路:世界遺產黃金走廊遊

樂山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約九十年。樂山大佛和凌雲山、烏尤山、巨形臥佛等景點組成的樂山大佛景區屬於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漢中旅遊推薦線路:世界遺產黃金走廊遊


來源:漢中市旅發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