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親生兒子像對賊一樣防備,康熙不立八阿哥當太子的真正理由'

"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第一次廢太子以後,八阿哥胤禩一度是輿論中太子的熱門人選,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沒想到不久後,康熙帝面責胤禩和胤禟,還差點拔刀殺了支持胤禩的十四阿哥胤禎。經此一事,胤禩與皇位徹底無緣。這是為什麼呢?

"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第一次廢太子以後,八阿哥胤禩一度是輿論中太子的熱門人選,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沒想到不久後,康熙帝面責胤禩和胤禟,還差點拔刀殺了支持胤禩的十四阿哥胤禎。經此一事,胤禩與皇位徹底無緣。這是為什麼呢?

對親生兒子像對賊一樣防備,康熙不立八阿哥當太子的真正理由

據說,胤禩的失敗是因為他的出身,也就是他的母親。康熙認為胤禩的母親是“辛者庫”賤奴,這樣的出身不能成為未來的一國之君。“辛者庫”是什麼呢?

“辛者庫”是滿語,意為“管領”或者“內管領”,“半個包衣佐領”,是管理包衣的組織。

“包衣”是奴才的意思,一個“包衣佐領”管理三百戶,半個包衣佐領,也就是一個辛者庫,管理一半的包衣。

辛者庫的“包衣”,作為清朝在“龍興之地”——關外就來投靠的“家奴”,因為人數少,所以被編入“辛者庫”,雖然比普通旗人地位低,但並不算低賤。

"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第一次廢太子以後,八阿哥胤禩一度是輿論中太子的熱門人選,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沒想到不久後,康熙帝面責胤禩和胤禟,還差點拔刀殺了支持胤禩的十四阿哥胤禎。經此一事,胤禩與皇位徹底無緣。這是為什麼呢?

對親生兒子像對賊一樣防備,康熙不立八阿哥當太子的真正理由

據說,胤禩的失敗是因為他的出身,也就是他的母親。康熙認為胤禩的母親是“辛者庫”賤奴,這樣的出身不能成為未來的一國之君。“辛者庫”是什麼呢?

“辛者庫”是滿語,意為“管領”或者“內管領”,“半個包衣佐領”,是管理包衣的組織。

“包衣”是奴才的意思,一個“包衣佐領”管理三百戶,半個包衣佐領,也就是一個辛者庫,管理一半的包衣。

辛者庫的“包衣”,作為清朝在“龍興之地”——關外就來投靠的“家奴”,因為人數少,所以被編入“辛者庫”,雖然比普通旗人地位低,但並不算低賤。

對親生兒子像對賊一樣防備,康熙不立八阿哥當太子的真正理由

後來,也有將犯罪的官吏家屬編入“辛者庫”的,這部分人,才是真正低賤的人。大約是因為這一類“官奴”的加入,大家才對“辛者庫”這個整體概念有了誤解。

專家考證,胤禩的生母良妃衛氏,出身應該是前一種“辛者庫”人,正常的包衣人家,通過正常的渠道被選入宮。

當然,出身包衣的女子,一開始只能做宮女,和“上等人家”的小姐們是不能比的。可能是因為良妃自身的美貌和性格上的優勢,這個小宮女得到了康熙的寵幸,並在康熙二十年生子胤禩。

胤禩長大之後頗受康熙喜愛,到康熙三十九年,也就是胤禩十九歲的時候,他的生母被正式冊封為良嬪。

"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第一次廢太子以後,八阿哥胤禩一度是輿論中太子的熱門人選,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沒想到不久後,康熙帝面責胤禩和胤禟,還差點拔刀殺了支持胤禩的十四阿哥胤禎。經此一事,胤禩與皇位徹底無緣。這是為什麼呢?

對親生兒子像對賊一樣防備,康熙不立八阿哥當太子的真正理由

據說,胤禩的失敗是因為他的出身,也就是他的母親。康熙認為胤禩的母親是“辛者庫”賤奴,這樣的出身不能成為未來的一國之君。“辛者庫”是什麼呢?

“辛者庫”是滿語,意為“管領”或者“內管領”,“半個包衣佐領”,是管理包衣的組織。

“包衣”是奴才的意思,一個“包衣佐領”管理三百戶,半個包衣佐領,也就是一個辛者庫,管理一半的包衣。

辛者庫的“包衣”,作為清朝在“龍興之地”——關外就來投靠的“家奴”,因為人數少,所以被編入“辛者庫”,雖然比普通旗人地位低,但並不算低賤。

對親生兒子像對賊一樣防備,康熙不立八阿哥當太子的真正理由

後來,也有將犯罪的官吏家屬編入“辛者庫”的,這部分人,才是真正低賤的人。大約是因為這一類“官奴”的加入,大家才對“辛者庫”這個整體概念有了誤解。

專家考證,胤禩的生母良妃衛氏,出身應該是前一種“辛者庫”人,正常的包衣人家,通過正常的渠道被選入宮。

當然,出身包衣的女子,一開始只能做宮女,和“上等人家”的小姐們是不能比的。可能是因為良妃自身的美貌和性格上的優勢,這個小宮女得到了康熙的寵幸,並在康熙二十年生子胤禩。

胤禩長大之後頗受康熙喜愛,到康熙三十九年,也就是胤禩十九歲的時候,他的生母被正式冊封為良嬪。

對親生兒子像對賊一樣防備,康熙不立八阿哥當太子的真正理由

後來,很可能在康熙五十年良妃病重將要離世時,又被封為良妃。除了“辛者庫人”這個似是而非的名頭,實質上胤禩生母良妃和雍正生母德妃的入宮途徑、“晉級”經歷應該是差不多的。

良妃死後,康熙帝曾親自祭奠她,並且先後寫過兩篇祭文,這在眾嬪妃中,已經算是很優容的恩典了。由這些信息看來,康熙對於良妃,是有一定感情的。

至於“辛者庫賤奴”或者“賤婦”的說法,其實出自寫於雍正朝的《清聖祖實錄》,康熙本人是否說過,並沒有足夠的實據。

"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第一次廢太子以後,八阿哥胤禩一度是輿論中太子的熱門人選,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沒想到不久後,康熙帝面責胤禩和胤禟,還差點拔刀殺了支持胤禩的十四阿哥胤禎。經此一事,胤禩與皇位徹底無緣。這是為什麼呢?

對親生兒子像對賊一樣防備,康熙不立八阿哥當太子的真正理由

據說,胤禩的失敗是因為他的出身,也就是他的母親。康熙認為胤禩的母親是“辛者庫”賤奴,這樣的出身不能成為未來的一國之君。“辛者庫”是什麼呢?

“辛者庫”是滿語,意為“管領”或者“內管領”,“半個包衣佐領”,是管理包衣的組織。

“包衣”是奴才的意思,一個“包衣佐領”管理三百戶,半個包衣佐領,也就是一個辛者庫,管理一半的包衣。

辛者庫的“包衣”,作為清朝在“龍興之地”——關外就來投靠的“家奴”,因為人數少,所以被編入“辛者庫”,雖然比普通旗人地位低,但並不算低賤。

對親生兒子像對賊一樣防備,康熙不立八阿哥當太子的真正理由

後來,也有將犯罪的官吏家屬編入“辛者庫”的,這部分人,才是真正低賤的人。大約是因為這一類“官奴”的加入,大家才對“辛者庫”這個整體概念有了誤解。

專家考證,胤禩的生母良妃衛氏,出身應該是前一種“辛者庫”人,正常的包衣人家,通過正常的渠道被選入宮。

當然,出身包衣的女子,一開始只能做宮女,和“上等人家”的小姐們是不能比的。可能是因為良妃自身的美貌和性格上的優勢,這個小宮女得到了康熙的寵幸,並在康熙二十年生子胤禩。

胤禩長大之後頗受康熙喜愛,到康熙三十九年,也就是胤禩十九歲的時候,他的生母被正式冊封為良嬪。

對親生兒子像對賊一樣防備,康熙不立八阿哥當太子的真正理由

後來,很可能在康熙五十年良妃病重將要離世時,又被封為良妃。除了“辛者庫人”這個似是而非的名頭,實質上胤禩生母良妃和雍正生母德妃的入宮途徑、“晉級”經歷應該是差不多的。

良妃死後,康熙帝曾親自祭奠她,並且先後寫過兩篇祭文,這在眾嬪妃中,已經算是很優容的恩典了。由這些信息看來,康熙對於良妃,是有一定感情的。

至於“辛者庫賤奴”或者“賤婦”的說法,其實出自寫於雍正朝的《清聖祖實錄》,康熙本人是否說過,並沒有足夠的實據。

對親生兒子像對賊一樣防備,康熙不立八阿哥當太子的真正理由

不知是不是雍正為了故意貶損宿敵胤禩,才故意強調良妃的“辛者庫賤奴”身份,混淆視聽。

綜上所述,胤禩的“出身”並不是康熙帝貶斥他的主要原因,更有可能的原因是,胤禩過早“培育”起的個人勢力。

胤禩曾經是“八爺黨”的首領,“麾下”有老九、老十、老十四等皇子支持,胤禩本人則禮賢下士,頗有“賢王”之譽,和不少大臣都有交往。

"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第一次廢太子以後,八阿哥胤禩一度是輿論中太子的熱門人選,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沒想到不久後,康熙帝面責胤禩和胤禟,還差點拔刀殺了支持胤禩的十四阿哥胤禎。經此一事,胤禩與皇位徹底無緣。這是為什麼呢?

對親生兒子像對賊一樣防備,康熙不立八阿哥當太子的真正理由

據說,胤禩的失敗是因為他的出身,也就是他的母親。康熙認為胤禩的母親是“辛者庫”賤奴,這樣的出身不能成為未來的一國之君。“辛者庫”是什麼呢?

“辛者庫”是滿語,意為“管領”或者“內管領”,“半個包衣佐領”,是管理包衣的組織。

“包衣”是奴才的意思,一個“包衣佐領”管理三百戶,半個包衣佐領,也就是一個辛者庫,管理一半的包衣。

辛者庫的“包衣”,作為清朝在“龍興之地”——關外就來投靠的“家奴”,因為人數少,所以被編入“辛者庫”,雖然比普通旗人地位低,但並不算低賤。

對親生兒子像對賊一樣防備,康熙不立八阿哥當太子的真正理由

後來,也有將犯罪的官吏家屬編入“辛者庫”的,這部分人,才是真正低賤的人。大約是因為這一類“官奴”的加入,大家才對“辛者庫”這個整體概念有了誤解。

專家考證,胤禩的生母良妃衛氏,出身應該是前一種“辛者庫”人,正常的包衣人家,通過正常的渠道被選入宮。

當然,出身包衣的女子,一開始只能做宮女,和“上等人家”的小姐們是不能比的。可能是因為良妃自身的美貌和性格上的優勢,這個小宮女得到了康熙的寵幸,並在康熙二十年生子胤禩。

胤禩長大之後頗受康熙喜愛,到康熙三十九年,也就是胤禩十九歲的時候,他的生母被正式冊封為良嬪。

對親生兒子像對賊一樣防備,康熙不立八阿哥當太子的真正理由

後來,很可能在康熙五十年良妃病重將要離世時,又被封為良妃。除了“辛者庫人”這個似是而非的名頭,實質上胤禩生母良妃和雍正生母德妃的入宮途徑、“晉級”經歷應該是差不多的。

良妃死後,康熙帝曾親自祭奠她,並且先後寫過兩篇祭文,這在眾嬪妃中,已經算是很優容的恩典了。由這些信息看來,康熙對於良妃,是有一定感情的。

至於“辛者庫賤奴”或者“賤婦”的說法,其實出自寫於雍正朝的《清聖祖實錄》,康熙本人是否說過,並沒有足夠的實據。

對親生兒子像對賊一樣防備,康熙不立八阿哥當太子的真正理由

不知是不是雍正為了故意貶損宿敵胤禩,才故意強調良妃的“辛者庫賤奴”身份,混淆視聽。

綜上所述,胤禩的“出身”並不是康熙帝貶斥他的主要原因,更有可能的原因是,胤禩過早“培育”起的個人勢力。

胤禩曾經是“八爺黨”的首領,“麾下”有老九、老十、老十四等皇子支持,胤禩本人則禮賢下士,頗有“賢王”之譽,和不少大臣都有交往。

對親生兒子像對賊一樣防備,康熙不立八阿哥當太子的真正理由

比如蘇州織造李煦,曾經出錢為“八阿哥”買過美女,此事後來成為李煦在雍正初年被率先抄家的關鍵罪證。

其實,皇子交通外官,是皇帝們最忌諱的事情之一。

第一次廢太子之後,立“八爺”為太子的呼聲非常高,而康熙帝的心裡是不舒服的:剛剛廢了太子,其他皇子就蠢蠢欲動了,而老八居然已經培育出自己的勢力!是準備繼位了嗎?為此,他才選擇迎頭痛擊,徹底斷了胤禩的“接位”念頭。

"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第一次廢太子以後,八阿哥胤禩一度是輿論中太子的熱門人選,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沒想到不久後,康熙帝面責胤禩和胤禟,還差點拔刀殺了支持胤禩的十四阿哥胤禎。經此一事,胤禩與皇位徹底無緣。這是為什麼呢?

對親生兒子像對賊一樣防備,康熙不立八阿哥當太子的真正理由

據說,胤禩的失敗是因為他的出身,也就是他的母親。康熙認為胤禩的母親是“辛者庫”賤奴,這樣的出身不能成為未來的一國之君。“辛者庫”是什麼呢?

“辛者庫”是滿語,意為“管領”或者“內管領”,“半個包衣佐領”,是管理包衣的組織。

“包衣”是奴才的意思,一個“包衣佐領”管理三百戶,半個包衣佐領,也就是一個辛者庫,管理一半的包衣。

辛者庫的“包衣”,作為清朝在“龍興之地”——關外就來投靠的“家奴”,因為人數少,所以被編入“辛者庫”,雖然比普通旗人地位低,但並不算低賤。

對親生兒子像對賊一樣防備,康熙不立八阿哥當太子的真正理由

後來,也有將犯罪的官吏家屬編入“辛者庫”的,這部分人,才是真正低賤的人。大約是因為這一類“官奴”的加入,大家才對“辛者庫”這個整體概念有了誤解。

專家考證,胤禩的生母良妃衛氏,出身應該是前一種“辛者庫”人,正常的包衣人家,通過正常的渠道被選入宮。

當然,出身包衣的女子,一開始只能做宮女,和“上等人家”的小姐們是不能比的。可能是因為良妃自身的美貌和性格上的優勢,這個小宮女得到了康熙的寵幸,並在康熙二十年生子胤禩。

胤禩長大之後頗受康熙喜愛,到康熙三十九年,也就是胤禩十九歲的時候,他的生母被正式冊封為良嬪。

對親生兒子像對賊一樣防備,康熙不立八阿哥當太子的真正理由

後來,很可能在康熙五十年良妃病重將要離世時,又被封為良妃。除了“辛者庫人”這個似是而非的名頭,實質上胤禩生母良妃和雍正生母德妃的入宮途徑、“晉級”經歷應該是差不多的。

良妃死後,康熙帝曾親自祭奠她,並且先後寫過兩篇祭文,這在眾嬪妃中,已經算是很優容的恩典了。由這些信息看來,康熙對於良妃,是有一定感情的。

至於“辛者庫賤奴”或者“賤婦”的說法,其實出自寫於雍正朝的《清聖祖實錄》,康熙本人是否說過,並沒有足夠的實據。

對親生兒子像對賊一樣防備,康熙不立八阿哥當太子的真正理由

不知是不是雍正為了故意貶損宿敵胤禩,才故意強調良妃的“辛者庫賤奴”身份,混淆視聽。

綜上所述,胤禩的“出身”並不是康熙帝貶斥他的主要原因,更有可能的原因是,胤禩過早“培育”起的個人勢力。

胤禩曾經是“八爺黨”的首領,“麾下”有老九、老十、老十四等皇子支持,胤禩本人則禮賢下士,頗有“賢王”之譽,和不少大臣都有交往。

對親生兒子像對賊一樣防備,康熙不立八阿哥當太子的真正理由

比如蘇州織造李煦,曾經出錢為“八阿哥”買過美女,此事後來成為李煦在雍正初年被率先抄家的關鍵罪證。

其實,皇子交通外官,是皇帝們最忌諱的事情之一。

第一次廢太子之後,立“八爺”為太子的呼聲非常高,而康熙帝的心裡是不舒服的:剛剛廢了太子,其他皇子就蠢蠢欲動了,而老八居然已經培育出自己的勢力!是準備繼位了嗎?為此,他才選擇迎頭痛擊,徹底斷了胤禩的“接位”念頭。

對親生兒子像對賊一樣防備,康熙不立八阿哥當太子的真正理由

事情發生三年之後,胤禩生母良妃去世。此時距離雍正“奪嫡”及後面一系列慘痛事件,特別是胤禩胤禟的被迫害致死,還有十幾年的光景。

良妃沒有被牽扯其中,而得到了死後哀榮,已經相當幸運了。

“邊讀邊看話歷史”隸屬紅橙學院MCN矩陣簽約自媒體,垂直歷史領域,每日為您帶來不一樣的歷史故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