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兵死後抗聯給予烈士禮遇,日少將被解職部隊撤銷建制

 一日本兵死後抗聯給予烈士禮遇,日少將被解職部隊撤銷建制

作者:王德華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孃”……一曲《松花江上》,激發無數中華兒女拿起武器,在廣袤的森木與日本關東軍奮起博殺。同時,日本鬼子的燒殺搶掠,引起了具有正義感的一位日本兵同情。他就是關東軍間島日本輜重隊士兵伊田助男。

“九一八”之後,中國共產黨派出大批幹部奔赴白山黑水,創建由黨直接領導的人民武裝。黨領導的游擊隊,從此擔負起東北抗日戰爭的重任。李延祿(1895—1985)就是其中一位優秀共產黨員。他受黨的派遣到吉林抗日部隊王德林部做統戰工作,後擔任東北抗日救國遊擊軍司令。

1933年春,日軍少將傲岡村一率領日偽軍300餘人,在飛機、大炮的配合下,對駐防馬家大屯的游擊隊進行襲擊。李延祿得知情報後,在周圍4個山口設下埋伏。日軍斃傷百餘人。一些日偽士兵在樹林裡發現了許多傳單,上面寫著,“你們的母親和孩子盼望你們活著回去”。隨著這些傳單在日偽軍中偷偷流傳,日軍厭情緒不斷滋生。

日偽軍撤退後,馬家大屯的抗日軍民在清理戰場時,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中,發現一輛滿載子彈的汽車,和一名已經自殺身亡的年輕日本士兵。屍體旁有一封日文寫的信和一支手槍。信是寫在從筆記本上撕下來的紙。經懂日語的戰士將它翻譯出來,原來是一封遺書。

 一日本兵死後抗聯給予烈士禮遇,日少將被解職部隊撤銷建制

親愛的中國游擊隊同志們:

我看到你們撒到山溝裡的宣傳單,知道你們是共產黨的游擊隊。你們是愛國主義者。參軍後我親眼目睹了日本法西斯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身為一名共產黨員,我的良心沒有一刻不在譴責我自己。我很想同你們會面,一同去打倒共同的敵人,但我被法西斯惡獸們包圍著,走投無路。最後我決心自殺以示反抗。

我把輜重隊的10萬發子彈藏在了北邊的森林裡,請你們用這些子彈瞄準法西斯射擊。我身雖死,但我的革命精神永存!祝神聖的共產主義事業早日成功!

關東軍間島日本輜重隊日本共產黨員

伊田助男1933年2月28日

伊田助男殺身取義時留下信,和他送來的十萬發子彈,對處在嚴酷環境中的抗日軍民,是一個極大原鼓舞和幫助。東北抗聯以埋葬革命烈士的隆重禮節,埋葬了這位國際主義戰士。

“伊田助男事件”使得關東軍上層極為惱怒,鱉剛村一少將因此被解職,鱉剛村一旅團全體日軍官兵被集中進行“思想整訓”,不久被撤銷建制。

2005年9月3日,中共汪清縣關工委在縣烈士陵園為伊田助男立起了抗日烈士紀念碑,以此紀念伊田助男在抗日戰爭中所做的貢獻。

 一日本兵死後抗聯給予烈士禮遇,日少將被解職部隊撤銷建制

只是,在日本這個軍國主義盛行的國度,伊田助男這樣的義士實在太少了。否定日本侵略歷史的安倍們,應該來到中國跪在伊田助男墓前剖腹謝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