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敵3千損兵10萬!中國抗戰史上“最恥辱的戰役”

提起中國抗戰歷史上“最恥辱”的一場戰役,非中條山戰役莫屬。1941年5月7日,中條山外圍日軍在航空兵的支持下,由東、北、西三個方向開始全面進攻。中條山戰役前後歷時一個多月,中國軍隊由於事前準備不足、又缺乏統一指揮,除少數突圍外,大部潰散。而對中條山戰役的損失情況,國民政府始終沒有一個確切的統計。戰後,據日本披露的一些資料顯示,當時國民黨軍隊被俘虜3.5萬人,陣亡將士4.2萬人,總損失超過10萬人。而日軍僅戰死673人,負傷2292人。就連蔣介石也不得不承認,中條山戰役是“抗戰史上最大之恥辱”。

殲敵3千損兵10萬!中國抗戰史上“最恥辱的戰役”

中條山戰役,又稱晉南會戰,日方稱之為中原會戰,是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正面戰場國民黨軍隊在山西範圍內的唯一一場大規模對日作戰。

從1938年到1940年,日軍為了打通潼關、洛陽的軍事通道,對中條山發動了13次進攻,衛立煌指揮的國軍在地方部隊配合下,多次挫敗進犯中條山的日軍。但在1940年初局勢發生了突變,由於衛立煌在中條山對抗日軍時,多次聯絡八路軍交換情報,聯合作戰,這引起了蔣介石的猜忌。於是蔣介石在此種情況下便撤換了衛立煌,派自己的心腹何應欽負責中條山的指揮。

當時在中條山防務的“鐵柱子”第四集團軍曾是楊虎城的部隊,因為西安事變讓蔣介石耿耿於懷,於是蔣介石把第四集團軍也調離了。可是上任後的何應欽對中條山防務一無所知,甚至連哪支部隊在什麼地方都不清楚。

在何應欽的指揮下,駐守中條山的國軍人心浮動,內部問題不斷,這直接影響了部隊戰鬥力。

殲敵3千損兵10萬!中國抗戰史上“最恥辱的戰役”

而日軍正在制定一場更大的進攻中條山的計劃,1941年5月,日軍調集了十萬大軍向中條山發動了第十四次大規模進攻。戰鬥尚未開始,日軍就已經把部隊空降到了中條山中國軍隊指揮部附近,不久日軍在飛機和大炮的掩護下,兵分數路向中條山的中國軍隊發起了空前猛烈的進攻。日軍此次進攻前做足了準備,曾對中國軍隊的防務做了十分詳細的偵察。

開戰伊始,日軍的首要目標就是要摧毀國民黨軍隊的指揮系統。

日軍摧毀國民黨軍隊的指揮系統後,發起了又一輪的凶猛進攻。就這樣日軍將防禦中條山的中國軍隊分割包圍,接著日軍開始佔領黃河沿岸的所有渡口,切斷了國民黨軍隊的退路,同時也切斷了國民黨軍隊的後勤補給線,把80萬國軍困死在了中條山。

除了第98軍在武士敏帶領下抗擊日軍外,大部分軍隊在日軍猛烈攻擊下潰散,何應欽下令國軍部隊化整為零,各個突圍。中條山戰役最終以國軍失敗告終,使得當時的國民政府失去了在華北地區的最後一塊軍事要地。

中條山戰役,國民黨軍隊遭遇慘敗,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我們前面提到的蔣介石臨陣換將,嚴重影響了部隊戰鬥力之外,日軍力量過於強大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日軍調集了6個師團4個旅團,10萬之眾,是日軍進攻中條山十三次行動中兵力最雄厚的,其武器裝備要比國民黨軍隊先進很多。而且日軍一反逐步推進的常態,採取穿插包圍的新戰術。

另外,國民黨軍隊的備戰也十分不力。糧食準備嚴重不足,多處被圍困的守軍陷入斷糧三日的絕境。忍飢挨餓的軍隊,哪有戰鬥力可言。

殲敵3千損兵10萬!中國抗戰史上“最恥辱的戰役”

國軍在部署方面輕視縱深陣地,戰略要點以及渡口的防禦,一點突破全盤崩潰。

國軍的通訊也成大問題,在戰後總結中強調,第五集團軍司令部被日軍“斬首”後,與下屬通訊中斷,導致嚴重後果。

在中條山戰役中,日軍在進攻中竟然違背國際公法,向中國守軍大量使用毒氣彈,而國民黨軍隊只有連級以上的軍官才有防毒面具,其他官兵每人只發了一個口罩,口罩根本不管用。

中條山戰役給積極“剿共”的國民政府沉重打擊,被蔣介石稱為“抗戰史上最大之恥辱”,這次戰役失敗給北方抗戰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戰後,由於日軍長期封鎖中條山的三個師團被轉用於對付敵後根據地,使得敵後根據地陷入最艱苦的時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康鵬,圖片來自網絡)

下載齊魯壹點客戶端,關注本壹點號——說古談今,就能查閱以前的文章並能第一時間看到更新。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佈,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