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中介店長:2013年初月入突破10萬,見證北京房價起飛,同行“暗戰”如同諜戰,如今房價重回3年前'

"

作者|曹蓓編輯|王畢強

十二年一個輪迴。

2007年那個隻身來到北京的小鎮青年,如今已經從容而自然地融入這個城市,以50萬-100萬元的年薪,在30多歲的年紀。

“在北京,這算是比較高的收入。”徐源(化名)語氣平和,但很容易讓人讀出其對工作狀態的滿意,“房產經紀”對於他來講,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一個“職業”。

他只有並不怎麼拿得出手的學歷和家庭背景,是這個城市的樓市給了他跨越階層的機會。

“5%的中介靠自己在北京買了房,一半在別處成了房主”

徐源所在的地產中介,是一家很大的頭部公司,今年是他在這個公司工作的第十個年頭。現在的他,是北京某門店的店長,手下帶著二十多個人。

每天的工作,除了聯繫客戶、帶客戶看房以外,還會安排培訓新人、管理店員。

“我剛入行的時候,沒人帶,沒有資源,天天打電話,有時候要給同事買東西、請人吃飯,求人家帶著去看房,見客戶。”很幸運,第一個月,他就簽了兩單,對於一個新手來講,並不常見。

2007年那年,北京純商品住宅均價破萬,如果看房價走勢圖,會發現在2007年上升的坡度很急。

"

作者|曹蓓編輯|王畢強

十二年一個輪迴。

2007年那個隻身來到北京的小鎮青年,如今已經從容而自然地融入這個城市,以50萬-100萬元的年薪,在30多歲的年紀。

“在北京,這算是比較高的收入。”徐源(化名)語氣平和,但很容易讓人讀出其對工作狀態的滿意,“房產經紀”對於他來講,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一個“職業”。

他只有並不怎麼拿得出手的學歷和家庭背景,是這個城市的樓市給了他跨越階層的機會。

“5%的中介靠自己在北京買了房,一半在別處成了房主”

徐源所在的地產中介,是一家很大的頭部公司,今年是他在這個公司工作的第十個年頭。現在的他,是北京某門店的店長,手下帶著二十多個人。

每天的工作,除了聯繫客戶、帶客戶看房以外,還會安排培訓新人、管理店員。

“我剛入行的時候,沒人帶,沒有資源,天天打電話,有時候要給同事買東西、請人吃飯,求人家帶著去看房,見客戶。”很幸運,第一個月,他就簽了兩單,對於一個新手來講,並不常見。

2007年那年,北京純商品住宅均價破萬,如果看房價走勢圖,會發現在2007年上升的坡度很急。

房產中介店長:2013年初月入突破10萬,見證北京房價起飛,同行“暗戰”如同諜戰,如今房價重回3年前

他清楚地記得,第一個月的工資,到手兩千多。“要付房租、吃飯,還有各種花費,不算高,但能活下來。”

第一次掙到“大錢”,是在2009年7月,“一個月掙了兩萬多,那時覺得真的是很多很多的錢。”在現在的他看來,這個收入顯得微不足道,因為他在2013年3月,突破了月收入10萬元大關,“那個月掙了11萬多,2016年就更多了。”

就這樣,徐源的收入隨著北京房價一路走高。

只有一次例外,2017年年初,是北京房價漲得最快的一波,原本像這種“豐年”,正是佣金水漲船高,房產經紀腰包鼓鼓的時候,徐源卻沒掙到什麼錢。“我覺得價格太高了,就勸找我買房的客戶再等等,先別買,有的人聽了,有的也執意買了。那時候從我手裡買的房子,到現在基本都虧損10%-15%。”

其間,樓市經歷了幾輪調控。“最難的時候是2011年,當時北京出臺了‘京十五條’,外地人購房須提供5年納稅證明,對多次購房、不符合條件的非本地戶籍居民購房,由限貸升級為限售,那可以說是限購政策的開端。”徐源回憶。

就在那兩年,北京的中介門店出現了最大的關店潮,10家店中有七八家關店,是北京中介市場變化最大的一年。

很多人離開了這行,徐源沒有。

“做房產經紀這一行,首先性格要陽光,敢於和人打交道,其次就是要能吃苦,收入多少全憑自己。那種出門要打車、打傘防晒的人,做不了。”一般來講,第一年普通新人平均年收入都在5萬元,最難熬。只要能撐過一年,第二年基本上都是10萬元,第三年20萬元。

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而且不在少數。徐源介紹,在這行裡,50萬-100萬元年收入的大有人在,一個店裡差不多平均有兩三個房產經紀能拿到這個收入,佔10%左右。

所以,大部分在北京做房產經紀很多年的人,都買了房,有的在自己家鄉所在的省會城市,也有的在熱點二線城市,當然,也有的在北京。“這部分人很少,大概佔5%吧。”他說。

他自己也是不止一套房的房主。

2014年和2016年,他分別在西安買了兩套房,2018年1月,又入手了山東德州的房子。

“基本都翻倍了。”他說,“山東的(收益)少一些,5000(一平方米)買的,現在是7500(一平方米)。”

"

作者|曹蓓編輯|王畢強

十二年一個輪迴。

2007年那個隻身來到北京的小鎮青年,如今已經從容而自然地融入這個城市,以50萬-100萬元的年薪,在30多歲的年紀。

“在北京,這算是比較高的收入。”徐源(化名)語氣平和,但很容易讓人讀出其對工作狀態的滿意,“房產經紀”對於他來講,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一個“職業”。

他只有並不怎麼拿得出手的學歷和家庭背景,是這個城市的樓市給了他跨越階層的機會。

“5%的中介靠自己在北京買了房,一半在別處成了房主”

徐源所在的地產中介,是一家很大的頭部公司,今年是他在這個公司工作的第十個年頭。現在的他,是北京某門店的店長,手下帶著二十多個人。

每天的工作,除了聯繫客戶、帶客戶看房以外,還會安排培訓新人、管理店員。

“我剛入行的時候,沒人帶,沒有資源,天天打電話,有時候要給同事買東西、請人吃飯,求人家帶著去看房,見客戶。”很幸運,第一個月,他就簽了兩單,對於一個新手來講,並不常見。

2007年那年,北京純商品住宅均價破萬,如果看房價走勢圖,會發現在2007年上升的坡度很急。

房產中介店長:2013年初月入突破10萬,見證北京房價起飛,同行“暗戰”如同諜戰,如今房價重回3年前

他清楚地記得,第一個月的工資,到手兩千多。“要付房租、吃飯,還有各種花費,不算高,但能活下來。”

第一次掙到“大錢”,是在2009年7月,“一個月掙了兩萬多,那時覺得真的是很多很多的錢。”在現在的他看來,這個收入顯得微不足道,因為他在2013年3月,突破了月收入10萬元大關,“那個月掙了11萬多,2016年就更多了。”

就這樣,徐源的收入隨著北京房價一路走高。

只有一次例外,2017年年初,是北京房價漲得最快的一波,原本像這種“豐年”,正是佣金水漲船高,房產經紀腰包鼓鼓的時候,徐源卻沒掙到什麼錢。“我覺得價格太高了,就勸找我買房的客戶再等等,先別買,有的人聽了,有的也執意買了。那時候從我手裡買的房子,到現在基本都虧損10%-15%。”

其間,樓市經歷了幾輪調控。“最難的時候是2011年,當時北京出臺了‘京十五條’,外地人購房須提供5年納稅證明,對多次購房、不符合條件的非本地戶籍居民購房,由限貸升級為限售,那可以說是限購政策的開端。”徐源回憶。

就在那兩年,北京的中介門店出現了最大的關店潮,10家店中有七八家關店,是北京中介市場變化最大的一年。

很多人離開了這行,徐源沒有。

“做房產經紀這一行,首先性格要陽光,敢於和人打交道,其次就是要能吃苦,收入多少全憑自己。那種出門要打車、打傘防晒的人,做不了。”一般來講,第一年普通新人平均年收入都在5萬元,最難熬。只要能撐過一年,第二年基本上都是10萬元,第三年20萬元。

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而且不在少數。徐源介紹,在這行裡,50萬-100萬元年收入的大有人在,一個店裡差不多平均有兩三個房產經紀能拿到這個收入,佔10%左右。

所以,大部分在北京做房產經紀很多年的人,都買了房,有的在自己家鄉所在的省會城市,也有的在熱點二線城市,當然,也有的在北京。“這部分人很少,大概佔5%吧。”他說。

他自己也是不止一套房的房主。

2014年和2016年,他分別在西安買了兩套房,2018年1月,又入手了山東德州的房子。

“基本都翻倍了。”他說,“山東的(收益)少一些,5000(一平方米)買的,現在是7500(一平方米)。”

房產中介店長:2013年初月入突破10萬,見證北京房價起飛,同行“暗戰”如同諜戰,如今房價重回3年前

“金融業的買家最痛快,老人買房最費勁”

算了算,從剛開始入行到現在,徐源簽單的客戶,有120個。

坦白講,如果是來自金融行業的客戶來買房,徐源心裡是大致有底的。

“銀行、保險或者證券行業的人,他們對政策、資金環境、行情都瞭解得很多,對規則也很清楚,所以只看房子合不合心意就行。”按照徐源的經驗,只要房源合適,這種客戶的簽約速度很快,中間並不需要額外花費很多精力。

但是老人就不同。

尤其是子女給老人買房的情況,即便是房源很好,子女很滿意,家裡的老人也會反覆出現問題,“有的時候跟好幾個月,最後也沒買成。”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徐源開玩笑地說,也算是一個房產經紀的必修課。

外人普遍把他們稱作“中介”,徐源並不用這個詞,他把自己稱為“房產經紀”。他認為,這是一個很正式的職業。

“2009年、2010年是房產經紀行業最亂的時候,中介費是可以打折的,單子是可以搶的,不到最後一刻,誰也不知道這單落在哪家店、誰手裡。”他回憶起那時候的“暗戰”,店與店之間,經紀人與經紀人之間,互相提防。各個店面會裝好幾個屏蔽器,只要走進去,房產經紀、客戶、房主的手機信號,統統被屏蔽,無法接打,用徐源的話來說,就跟特工一樣。

晚上籤約時,電閘被拉,電線被剪斷;交完定金,房主被其他中介介紹的更高價買家“截和”⋯⋯翻開2010年的新聞,會發現隨處是徐源說的中介“暗戰”,直到2014年,情況才真正好轉。

在幾番監管的整治後,現在的中介行業,在徐源看來,越來越正規,這是他所盼望的,也是他堅持強調自己是持證房產經紀的原因。

"

作者|曹蓓編輯|王畢強

十二年一個輪迴。

2007年那個隻身來到北京的小鎮青年,如今已經從容而自然地融入這個城市,以50萬-100萬元的年薪,在30多歲的年紀。

“在北京,這算是比較高的收入。”徐源(化名)語氣平和,但很容易讓人讀出其對工作狀態的滿意,“房產經紀”對於他來講,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一個“職業”。

他只有並不怎麼拿得出手的學歷和家庭背景,是這個城市的樓市給了他跨越階層的機會。

“5%的中介靠自己在北京買了房,一半在別處成了房主”

徐源所在的地產中介,是一家很大的頭部公司,今年是他在這個公司工作的第十個年頭。現在的他,是北京某門店的店長,手下帶著二十多個人。

每天的工作,除了聯繫客戶、帶客戶看房以外,還會安排培訓新人、管理店員。

“我剛入行的時候,沒人帶,沒有資源,天天打電話,有時候要給同事買東西、請人吃飯,求人家帶著去看房,見客戶。”很幸運,第一個月,他就簽了兩單,對於一個新手來講,並不常見。

2007年那年,北京純商品住宅均價破萬,如果看房價走勢圖,會發現在2007年上升的坡度很急。

房產中介店長:2013年初月入突破10萬,見證北京房價起飛,同行“暗戰”如同諜戰,如今房價重回3年前

他清楚地記得,第一個月的工資,到手兩千多。“要付房租、吃飯,還有各種花費,不算高,但能活下來。”

第一次掙到“大錢”,是在2009年7月,“一個月掙了兩萬多,那時覺得真的是很多很多的錢。”在現在的他看來,這個收入顯得微不足道,因為他在2013年3月,突破了月收入10萬元大關,“那個月掙了11萬多,2016年就更多了。”

就這樣,徐源的收入隨著北京房價一路走高。

只有一次例外,2017年年初,是北京房價漲得最快的一波,原本像這種“豐年”,正是佣金水漲船高,房產經紀腰包鼓鼓的時候,徐源卻沒掙到什麼錢。“我覺得價格太高了,就勸找我買房的客戶再等等,先別買,有的人聽了,有的也執意買了。那時候從我手裡買的房子,到現在基本都虧損10%-15%。”

其間,樓市經歷了幾輪調控。“最難的時候是2011年,當時北京出臺了‘京十五條’,外地人購房須提供5年納稅證明,對多次購房、不符合條件的非本地戶籍居民購房,由限貸升級為限售,那可以說是限購政策的開端。”徐源回憶。

就在那兩年,北京的中介門店出現了最大的關店潮,10家店中有七八家關店,是北京中介市場變化最大的一年。

很多人離開了這行,徐源沒有。

“做房產經紀這一行,首先性格要陽光,敢於和人打交道,其次就是要能吃苦,收入多少全憑自己。那種出門要打車、打傘防晒的人,做不了。”一般來講,第一年普通新人平均年收入都在5萬元,最難熬。只要能撐過一年,第二年基本上都是10萬元,第三年20萬元。

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而且不在少數。徐源介紹,在這行裡,50萬-100萬元年收入的大有人在,一個店裡差不多平均有兩三個房產經紀能拿到這個收入,佔10%左右。

所以,大部分在北京做房產經紀很多年的人,都買了房,有的在自己家鄉所在的省會城市,也有的在熱點二線城市,當然,也有的在北京。“這部分人很少,大概佔5%吧。”他說。

他自己也是不止一套房的房主。

2014年和2016年,他分別在西安買了兩套房,2018年1月,又入手了山東德州的房子。

“基本都翻倍了。”他說,“山東的(收益)少一些,5000(一平方米)買的,現在是7500(一平方米)。”

房產中介店長:2013年初月入突破10萬,見證北京房價起飛,同行“暗戰”如同諜戰,如今房價重回3年前

“金融業的買家最痛快,老人買房最費勁”

算了算,從剛開始入行到現在,徐源簽單的客戶,有120個。

坦白講,如果是來自金融行業的客戶來買房,徐源心裡是大致有底的。

“銀行、保險或者證券行業的人,他們對政策、資金環境、行情都瞭解得很多,對規則也很清楚,所以只看房子合不合心意就行。”按照徐源的經驗,只要房源合適,這種客戶的簽約速度很快,中間並不需要額外花費很多精力。

但是老人就不同。

尤其是子女給老人買房的情況,即便是房源很好,子女很滿意,家裡的老人也會反覆出現問題,“有的時候跟好幾個月,最後也沒買成。”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徐源開玩笑地說,也算是一個房產經紀的必修課。

外人普遍把他們稱作“中介”,徐源並不用這個詞,他把自己稱為“房產經紀”。他認為,這是一個很正式的職業。

“2009年、2010年是房產經紀行業最亂的時候,中介費是可以打折的,單子是可以搶的,不到最後一刻,誰也不知道這單落在哪家店、誰手裡。”他回憶起那時候的“暗戰”,店與店之間,經紀人與經紀人之間,互相提防。各個店面會裝好幾個屏蔽器,只要走進去,房產經紀、客戶、房主的手機信號,統統被屏蔽,無法接打,用徐源的話來說,就跟特工一樣。

晚上籤約時,電閘被拉,電線被剪斷;交完定金,房主被其他中介介紹的更高價買家“截和”⋯⋯翻開2010年的新聞,會發現隨處是徐源說的中介“暗戰”,直到2014年,情況才真正好轉。

在幾番監管的整治後,現在的中介行業,在徐源看來,越來越正規,這是他所盼望的,也是他堅持強調自己是持證房產經紀的原因。

房產中介店長:2013年初月入突破10萬,見證北京房價起飛,同行“暗戰”如同諜戰,如今房價重回3年前

從徐源內心來說,他希望被人認同,“以前房產經紀這一行的口碑不太好,人們提起房產中介,口氣聽起來都不太讓人舒服,這怨不得別人,亂才會這樣。”

逐漸的,一些細微的變化,讓他相信一切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我入行的時候,還都是盲打模式,就是不停地給人打電話,問人家買不買房,就像現在很多人口中的騷擾電話一樣。但實際上,現在這種盲打在我們店很少了,因為成功率很低。我們的業務中,更多是周邊小區的到店諮詢,其中老客戶介紹的人和回頭客的比例,已經佔到30%,以前是很少的。”他認為這是一種信任,不僅僅是對某個房產經紀,而是對這個行業。

市場開始變得正規和透明,“以前只要雙方同意,拿著身份證就可以馬上過戶,現在必須要一步步走。”

當然違規依然存在,“以前是在購房資格上違規操作比較多,現在基本上是金融槓桿方面的違規,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首付貸,現在還有。”徐源笑了笑,“哪個行業也不是完全乾淨,慢慢來吧。”

從他們自身來講,很多年前從業人員的年限差不多在23個月,現在已經延長到50個月,流動開始變得緩慢,這也是積極的信號,他認為。

“房價重回三年前,回暖還要靠明年”

徐源的電腦中,這一區域的每家店人均帶看(客戶看房)、單量、業績等指標都可以看到,“現在基本是兩天一個帶看,是橫盤的狀態了。”

二手房最能反映樓市,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沒有人比房產經紀更瞭解某個區域的樓市溫差。

“2016年9月到2017年3月,北京的二手房(價格)上漲了50%,我們這個區域的很多樓盤,從5萬基本都到了7萬,個別(樓盤)到了8萬。”轉折從2017年3月開始,到2017年8月份,整個地區二手房房價降幅達到15%-20%,直到今年3月的樓市“小陽春”。

那段時間確實是這兩年來最好的時期,價格比2018年年底和2019年年初整體高了5%,但正如大家所知,繼2018年9月北京市管公積金政策收緊後,北京房貸政策中唯一“認房不認貸”的國管公積金隨後在4月份收緊,明確對二套房貸款實行“認房又認貸”,二套房首付比例調整為最低六成,且最多貸60萬元。

“小陽春”被當頭澆了一盆涼水。

"

作者|曹蓓編輯|王畢強

十二年一個輪迴。

2007年那個隻身來到北京的小鎮青年,如今已經從容而自然地融入這個城市,以50萬-100萬元的年薪,在30多歲的年紀。

“在北京,這算是比較高的收入。”徐源(化名)語氣平和,但很容易讓人讀出其對工作狀態的滿意,“房產經紀”對於他來講,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一個“職業”。

他只有並不怎麼拿得出手的學歷和家庭背景,是這個城市的樓市給了他跨越階層的機會。

“5%的中介靠自己在北京買了房,一半在別處成了房主”

徐源所在的地產中介,是一家很大的頭部公司,今年是他在這個公司工作的第十個年頭。現在的他,是北京某門店的店長,手下帶著二十多個人。

每天的工作,除了聯繫客戶、帶客戶看房以外,還會安排培訓新人、管理店員。

“我剛入行的時候,沒人帶,沒有資源,天天打電話,有時候要給同事買東西、請人吃飯,求人家帶著去看房,見客戶。”很幸運,第一個月,他就簽了兩單,對於一個新手來講,並不常見。

2007年那年,北京純商品住宅均價破萬,如果看房價走勢圖,會發現在2007年上升的坡度很急。

房產中介店長:2013年初月入突破10萬,見證北京房價起飛,同行“暗戰”如同諜戰,如今房價重回3年前

他清楚地記得,第一個月的工資,到手兩千多。“要付房租、吃飯,還有各種花費,不算高,但能活下來。”

第一次掙到“大錢”,是在2009年7月,“一個月掙了兩萬多,那時覺得真的是很多很多的錢。”在現在的他看來,這個收入顯得微不足道,因為他在2013年3月,突破了月收入10萬元大關,“那個月掙了11萬多,2016年就更多了。”

就這樣,徐源的收入隨著北京房價一路走高。

只有一次例外,2017年年初,是北京房價漲得最快的一波,原本像這種“豐年”,正是佣金水漲船高,房產經紀腰包鼓鼓的時候,徐源卻沒掙到什麼錢。“我覺得價格太高了,就勸找我買房的客戶再等等,先別買,有的人聽了,有的也執意買了。那時候從我手裡買的房子,到現在基本都虧損10%-15%。”

其間,樓市經歷了幾輪調控。“最難的時候是2011年,當時北京出臺了‘京十五條’,外地人購房須提供5年納稅證明,對多次購房、不符合條件的非本地戶籍居民購房,由限貸升級為限售,那可以說是限購政策的開端。”徐源回憶。

就在那兩年,北京的中介門店出現了最大的關店潮,10家店中有七八家關店,是北京中介市場變化最大的一年。

很多人離開了這行,徐源沒有。

“做房產經紀這一行,首先性格要陽光,敢於和人打交道,其次就是要能吃苦,收入多少全憑自己。那種出門要打車、打傘防晒的人,做不了。”一般來講,第一年普通新人平均年收入都在5萬元,最難熬。只要能撐過一年,第二年基本上都是10萬元,第三年20萬元。

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而且不在少數。徐源介紹,在這行裡,50萬-100萬元年收入的大有人在,一個店裡差不多平均有兩三個房產經紀能拿到這個收入,佔10%左右。

所以,大部分在北京做房產經紀很多年的人,都買了房,有的在自己家鄉所在的省會城市,也有的在熱點二線城市,當然,也有的在北京。“這部分人很少,大概佔5%吧。”他說。

他自己也是不止一套房的房主。

2014年和2016年,他分別在西安買了兩套房,2018年1月,又入手了山東德州的房子。

“基本都翻倍了。”他說,“山東的(收益)少一些,5000(一平方米)買的,現在是7500(一平方米)。”

房產中介店長:2013年初月入突破10萬,見證北京房價起飛,同行“暗戰”如同諜戰,如今房價重回3年前

“金融業的買家最痛快,老人買房最費勁”

算了算,從剛開始入行到現在,徐源簽單的客戶,有120個。

坦白講,如果是來自金融行業的客戶來買房,徐源心裡是大致有底的。

“銀行、保險或者證券行業的人,他們對政策、資金環境、行情都瞭解得很多,對規則也很清楚,所以只看房子合不合心意就行。”按照徐源的經驗,只要房源合適,這種客戶的簽約速度很快,中間並不需要額外花費很多精力。

但是老人就不同。

尤其是子女給老人買房的情況,即便是房源很好,子女很滿意,家裡的老人也會反覆出現問題,“有的時候跟好幾個月,最後也沒買成。”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徐源開玩笑地說,也算是一個房產經紀的必修課。

外人普遍把他們稱作“中介”,徐源並不用這個詞,他把自己稱為“房產經紀”。他認為,這是一個很正式的職業。

“2009年、2010年是房產經紀行業最亂的時候,中介費是可以打折的,單子是可以搶的,不到最後一刻,誰也不知道這單落在哪家店、誰手裡。”他回憶起那時候的“暗戰”,店與店之間,經紀人與經紀人之間,互相提防。各個店面會裝好幾個屏蔽器,只要走進去,房產經紀、客戶、房主的手機信號,統統被屏蔽,無法接打,用徐源的話來說,就跟特工一樣。

晚上籤約時,電閘被拉,電線被剪斷;交完定金,房主被其他中介介紹的更高價買家“截和”⋯⋯翻開2010年的新聞,會發現隨處是徐源說的中介“暗戰”,直到2014年,情況才真正好轉。

在幾番監管的整治後,現在的中介行業,在徐源看來,越來越正規,這是他所盼望的,也是他堅持強調自己是持證房產經紀的原因。

房產中介店長:2013年初月入突破10萬,見證北京房價起飛,同行“暗戰”如同諜戰,如今房價重回3年前

從徐源內心來說,他希望被人認同,“以前房產經紀這一行的口碑不太好,人們提起房產中介,口氣聽起來都不太讓人舒服,這怨不得別人,亂才會這樣。”

逐漸的,一些細微的變化,讓他相信一切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我入行的時候,還都是盲打模式,就是不停地給人打電話,問人家買不買房,就像現在很多人口中的騷擾電話一樣。但實際上,現在這種盲打在我們店很少了,因為成功率很低。我們的業務中,更多是周邊小區的到店諮詢,其中老客戶介紹的人和回頭客的比例,已經佔到30%,以前是很少的。”他認為這是一種信任,不僅僅是對某個房產經紀,而是對這個行業。

市場開始變得正規和透明,“以前只要雙方同意,拿著身份證就可以馬上過戶,現在必須要一步步走。”

當然違規依然存在,“以前是在購房資格上違規操作比較多,現在基本上是金融槓桿方面的違規,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首付貸,現在還有。”徐源笑了笑,“哪個行業也不是完全乾淨,慢慢來吧。”

從他們自身來講,很多年前從業人員的年限差不多在23個月,現在已經延長到50個月,流動開始變得緩慢,這也是積極的信號,他認為。

“房價重回三年前,回暖還要靠明年”

徐源的電腦中,這一區域的每家店人均帶看(客戶看房)、單量、業績等指標都可以看到,“現在基本是兩天一個帶看,是橫盤的狀態了。”

二手房最能反映樓市,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沒有人比房產經紀更瞭解某個區域的樓市溫差。

“2016年9月到2017年3月,北京的二手房(價格)上漲了50%,我們這個區域的很多樓盤,從5萬基本都到了7萬,個別(樓盤)到了8萬。”轉折從2017年3月開始,到2017年8月份,整個地區二手房房價降幅達到15%-20%,直到今年3月的樓市“小陽春”。

那段時間確實是這兩年來最好的時期,價格比2018年年底和2019年年初整體高了5%,但正如大家所知,繼2018年9月北京市管公積金政策收緊後,北京房貸政策中唯一“認房不認貸”的國管公積金隨後在4月份收緊,明確對二套房貸款實行“認房又認貸”,二套房首付比例調整為最低六成,且最多貸60萬元。

“小陽春”被當頭澆了一盆涼水。

房產中介店長:2013年初月入突破10萬,見證北京房價起飛,同行“暗戰”如同諜戰,如今房價重回3年前

“現在的房價水平,已經重新回到2016年的7月。”徐源說。相比今年3月有帶看權限的房產經紀每人每天帶看一個客戶,到現在兩天一個帶看,市場冷暖立現。

有中介機構統計數據顯示,7月機構的帶看量環比下滑6.10%,市場熱度依舊不高。另據該機構統計,7月北京二手住宅經紀機構的實時交易量環比6月增長6.86%,同比去年7月下降20.71%。交易均價為56835元/平方米,環比6月小幅下跌0.57%,基本一致,同比去年7月下跌3.90%。

“按照目前的情況,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後,體現了政府調控的決心,房地產調控暫時不會放鬆。從市場來看,目前北京樓市每月新房、二手房的成交量還在2萬套徘徊,市場並沒有完全冷卻。”徐源用篤定而平穩的語氣,說出他對市場的判斷,像是對北京樓市的運轉了然於胸。

“如果北京的新房和二手房每月成交量在6000套-10000套波動,希望政策能稍稍放鬆,期待會先從取消認房認貸開始。”政策出現鬆動的信號,往往是從金融機構開始,這點徐源的體會最深。他說,房產經紀是離銀行最近的人,打交道最多,從利率的變化,就可以看出風向。“我們有專門的人去對接,金融口的鬆緊,我們會第一時間得到通知。銀行已經開始收緊放款、批貸的速度了。

根據他的判斷,如果從現在開始沒有進一步的政策,在明年的11月份,如果經濟開始進一步出現下行時,地產調控政策可能會開始慢慢退出。樂觀估計,今年年底或者明年,整體房價還會再上漲,“我們覺得目前是政策的最後時。”

如果不被打斷,徐源能從國內國際、政策、經濟、市場等多個方面展開,分析樓市的變化。沒有人給他做定期培訓,也沒有人教他相關的經濟學知識,而他,一個學歷並不出眾的人,憑藉在這一行摸爬滾打的12年,已經看起來對樓市的整個運作非常熟悉。不管這是否令人難以置信,那些聽了他的話買了房的人,大多並沒有後悔自己的選擇。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鳳凰WEEKLY】創作,獨家發佈在今日頭條,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