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掌拍死鬼子就是“抗日神劇”?這部抗戰電影會顛覆你的認知

一掌拍死鬼子就是“抗日神劇”?這部抗戰電影會顛覆你的認知

總所周知,為當下影視編劇們提供最多創作靈感的有兩撥人:一、入關的愛新覺羅家族。二、侵華的日軍。

“清宮戲”生生不息還則罷了,層出不窮的各類“抗日神劇”卻實在讓人不忍直視。

就我而言,“手撕鬼子”、“包子雷”等情節固然荒誕反智,但其折射出的“抗日神劇”的創作意圖和人文內核更令人不寒而慄。簡單來說——沒有人性。

戰爭,無論正義與否,終究呈現了太多人性之惡。而關於戰爭的影視作品,如果給觀眾最大的觀感為“有趣”“刺激”,該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情?

一掌拍死鬼子就是“抗日神劇”?這部抗戰電影會顛覆你的認知

以筆者最喜歡戰爭劇集《兄弟連》為例,劇情合理,製作精良,特效震撼,這些自不必說。揭示戰爭的血腥與殘酷,於滿目瘡痍中發掘人性的光輝,才是它成為經典的理由。

一掌拍死鬼子就是“抗日神劇”?這部抗戰電影會顛覆你的認知

更重要的是,這裡沒有大人物們的高瞻遠矚或者揮斥方遒,有的只是一群再普通不過的基層士兵,他們英勇,他們恐懼,他們果敢,他們迷惘,他們孤單,他們並肩。

當硝煙散去,我們再來回望這些熟悉的面孔,想象戰爭之外本該屬於他們或平淡或精彩的生活,怎能在唏噓之外,不生出幾分對戰爭的畏懼?

這樣的劇集我們也不是沒有,譬如《我的團長我的團》。但在“雷劇”當道的時代,這樣的良心製作太容易被喧囂覆蓋,就好像我今天要推薦的這部抗戰電影——《我不是王毛》。

一掌拍死鬼子就是“抗日神劇”?這部抗戰電影會顛覆你的認知

這是一部註定悄無聲息的電影,270萬的製作費用,在動輒投資上億的“國產大片”前,就是個笑話。況且從導演到演員的名氣之小,綁一塊砸市場上,還沒小鮮肉一個屁的動靜大。

唯一有點話題性的,可能只有主演王大治。而他和董潔那場備受嘲諷的“戀情”,加上實在無法恭維的樣貌,對電影的票房恐怕也難有裨益。

一掌拍死鬼子就是“抗日神劇”?這部抗戰電影會顛覆你的認知

但其實我是很喜歡這個演員的,無論是《士兵突擊》裡的老二,還是《團長》中的不辣,他將小人物的卑劣與閃光刻畫得相當到位,讓我印象深刻。這樣的演技在國內年輕一代演員中,鳳毛麟角。

誇張點說,這將是一位被長相和穿衣品味耽誤終生的影帝。

一掌拍死鬼子就是“抗日神劇”?這部抗戰電影會顛覆你的認知

那麼,《我不是王毛》究竟是怎樣一部抗戰電影?同樣是黑白畫面,我們很容易聯想到姜文的《鬼子來了》。儘管也不乏黑色幽默,但論及諷刺的辛辣與深刻,它相較《鬼子來了》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畢竟這是一部想在國內上映的電影。

《我不是王毛》,是一個小人物的抗日故事。

一掌拍死鬼子就是“抗日神劇”?這部抗戰電影會顛覆你的認知

一個父母早亡的孤兒,一個去少林學藝卻挑了十年水的“廢材”,一個卑微得不能再卑微的螻蟻,在國家動盪、民族危亡的時刻,是以怎樣的情懷參軍入伍的?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對不住,那是飽讀詩書的士大夫們才有的覺悟。

“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不好意思,那是熱血學生們才有豪情。

這個小人物參軍的唯一理由,是當兵給錢:四塊大洋。死了,再給四塊。而錢之於他的意義,是能蓋“三間瓦房”,用來娶他念念不忘的“杏兒”。

一掌拍死鬼子就是“抗日神劇”?這部抗戰電影會顛覆你的認知

一掌拍死鬼子就是“抗日神劇”?這部抗戰電影會顛覆你的認知

多麼渺小而不堪的理由。

在“抗日神劇”們對民族大義各種壯懷激烈慷慨陳詞之下,這種毫無覺悟的理由,還能說得出口?

但它是如此的真實,真實得如同千千萬萬個和他一般卑微的屁民們所擁有的最簡單樸實的夢想——“有一個家”。

他在“參軍”-“逃兵”之間不停的循環、掙扎,堅守著那個可笑又脆弱的夢想。所以當最後這個夢被殘忍地碾成碎末,我們對於他的痛楚才如此感同身受。

一掌拍死鬼子就是“抗日神劇”?這部抗戰電影會顛覆你的認知

這一次,唯有這一次,“一掌拍死鬼子”的橋段,讓我感受到了壯烈與解氣,而非荒謬與可悲。

《我不是王毛》是近年抗戰題材電影中難得一見的佳作,也再次證明了,電影的好壞與否,和投資多寡,真的沒有太多關係。

一掌拍死鬼子就是“抗日神劇”?這部抗戰電影會顛覆你的認知

有人說,“抗日神劇”的風靡,是對抗戰英烈們的褻瀆。

我想說,面對那些衣衫襤褸、目不識丁,卻在國家危難關頭激發出僅有的勇氣與血性,成為民族最後脊樑的那群“小人物”們,“褻瀆”——是再輕描淡寫不過的指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