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的名槍,日軍個個害怕,它還有一個功能,便是打飛機

抗日戰爭 機關槍 陸軍 武器 左都御史 左都御史 2017-08-28

我們看到的抗戰影視作品中,有一種槍的出鏡率非常高,往往一個彪形大漢會在陣地上站起來拿著機槍,朝著衝鋒上來的鬼子突突,而這位英雄的戰士也會被擊中犧牲。我們所說的這把名槍便是捷克式輕機槍。

抗戰時期的名槍,日軍個個害怕,它還有一個功能,便是打飛機

1920年,捷克槍械設計師哈力克設計了一種全新的輕機槍,取名為布拉格一式,不過當時的捷克軍方對這把槍並沒有好印象,更沒有給予太多的重視。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布拉格一式在測試中的表現卻非常搶眼,和當時著名的勃朗寧、麥德森、維克斯機槍不相上下,部分性能甚至超過這些大名鼎鼎的名槍。

隨後,捷克軍方向國內的軍工企業發出邀請,為本國軍隊研發新步槍和機槍,哈力克帶著他改進過的布拉格二式參加了測試,結果測試成績僅次於丹麥的麥德森輕機槍。哈力克對此並不滿意,他繼續改進自己的設計,終於研製出布拉格l-23型輕機槍。

在性能方面,該槍不但設計精確,而且火力持續性和穩定性良好,曾在測試中連續射擊數千發,精準度沒有任何變化,再加上它又是捷克本國設計,最終被捷克軍方選中,成了捷克軍隊的制式武器。

抗戰時期的名槍,日軍個個害怕,它還有一個功能,便是打飛機

整個20世紀30年代,捷克式輕機槍一共對外出口了12萬挺,中國、伊朗、伊拉克、埃及等十多個國家都成了這款機槍的客戶,而進口量最大的便是中國。

因為捷克輕機槍結構簡單,更不需要高難的工藝,只要有相關的詳細圖紙,受過基本訓練的技工利用較少的機器就可以製造,20世紀30年代,中國沒有像樣的重工業,在抗戰爆發前,中國軍工企業仿造了4萬挺左右的捷克輕機槍,除了國民黨政府外,其他地方軍閥的軍工廠也大量仿造了該槍。

作為那個時期射擊最精切的輕機槍,捷克式在有經驗的射手操控下,基本可以做到指哪打哪。它的有效射程在900米左右,可以有效地壓制日軍的機槍和步兵,一些老兵甚至可以用其擊中數百米外電線杆上的瓷壺或者擊落天空中的飛鳥。

抗戰時期的名槍,日軍個個害怕,它還有一個功能,便是打飛機

除了射擊精準外,捷克式機槍的槍管可以迅速更換,這讓它可以輕鬆應對槍管過燙的問題。實戰中,捷克式輕機槍連續射擊一兩個小時,也不會出現卡殼和炸膛的情況。

實戰中,捷克輕機槍的彈藥日消耗量大約為1000發左右,而捷克式輕機槍本身的重量才10千克,機動作戰的射手很難攜帶大量的彈藥,所以彈藥和備用槍管一般都會配備一名副手攜帶,這種兩人小組的配合模式大大提高了捷克式機槍的實戰性能。在抗戰期間,作戰豐富的中國軍隊往往將兩挺捷克式機槍交替使用,多少能彌補缺乏重機槍所帶來的火力不足。

抗戰時期的名槍,日軍個個害怕,它還有一個功能,便是打飛機

捷克式輕機槍使用的是9.5毫米的彈藥,所以有著不凡的殺傷力。中彈藥者往往非死即傷,尤其是該槍射擊以兩三發連射為主,中彈者基本都是身中數彈,基本可以做到槍響人倒。除了殺傷敵方步兵外,捷克式輕機槍還能完成一定的防空任務,發明這一戰法的是八路軍。

在抗戰時期,國軍的條例規定:沒有四挺重機槍或一個步兵排的齊射火力,不得實施防空作戰,以免無畏的損失。但是裝備簡陋的八路軍沒有這個規定,只要有一個人、一杆槍。也敢於對空射擊,集中使用捷克式機槍更是八路軍防空作戰的不二法門,這個鏡頭在影視作品中十分常見,事實上也真的打下過日軍飛機。

抗戰時期的名槍,日軍個個害怕,它還有一個功能,便是打飛機

日軍對捷克式輕機槍的殺傷力非常忌憚,他們所裝備的“歪把子”根本不是捷克式的對手,抗戰時期,日軍對中國軍隊使用的武器根本不屑一顧,但只要是繳獲了捷克式輕機槍,便會留下來自己使用。由此可見,捷克式輕機槍的確是一把真正的“神槍”。

相關推薦

推薦中...